第十一章 开朗的老姨
作品名称:乡下女人 作者:雨依桐 发布时间:2014-08-13 22:17:34 字数:3001
我小的时候,我们村还没有集市,每年我们村有四个会,这四个会是周围方圆十来里交易的重要场所。我们村子大,人多。那时候四里八乡的村子里,也都没有集市、没有会,所以每个会上,走亲戚买东西的人很多。
那时候,村子里还相当的贫穷,去串亲戚吃饭,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了。我们村有一句俗语:“官庄家干刷锅。”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大家都很贫穷,管亲戚吃饭是一个难题,有些贫穷的农户,就会给来串亲戚的亲戚朋友说:“吃饭再走吧,让我刷刷锅。”老是刷锅,不做饭,其实是不想留客人,有碍于礼节,又不好意思直说。渐渐地官庄家干刷锅,就有了名了。更出名的一句话是:“臭韭菜烂君大(一种菜名,音同不知道具体是那两个字)没有人吃了,卖给官庄家。”这也是说我们村子大,人穷,小商小贩把那些出售不出去的菜或者商品,拿到我们村里,只要价格便宜,就能买出去。
每年五月初五,既是端午节,也是我们这儿的庙会。因为这个季节,马上就要收割小麦了,农户们都要去会上添置镰刀、草绳、簸箕之类的农用品。所以这个会上人很多,在还是牲口耕地的年月,这个会也是牲口类的大交易市场。
每年的这个会上,我的老姨是肯定会来的,她会给我们带来香喷喷的糯米粽子。我们村子里没有包粽子的习俗,老姨拿来的粽子,在那个粮食相对还很短缺的时候,是我们小孩子最奢望吃到的奢饰品了。
老姨是我妈妈的姨姨,我姥姥的亲妹妹。小雨老姨在十岁的时候,就和我姥姥她姐姐大雨,参加过抗日战争,做过地下通讯员。我老姨一直都是活跃份子,琴棋歌舞无所不能,我老姨十八岁那年自考留在了我们县城上班,嫁给了我老姨夫,我老姨夫是一个政府部门的干部,具体职位不祥。我老姨后来也做了干部,她从一个村姑,蜕变成了一个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老姨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能干泼辣。和我老姨夫结婚没有多久,就怀孕了,可是她舍不得放下工作,依然是积极的工作,有一次不小心,导致流产。老姨流产落下了病症,以后再也没有生养过。老姨抱养了一个儿子,又抱养了一个女儿。老姨抱养的女儿花儿比我大两岁,由于老姨是双职工,他们工作单位又好。他们家里在当时可以说算得上富人了。
我们家因为姊妹多,生活条件差。一年到头的妈妈也舍不得给我们添件新衣服,都是老大穿了,给老二穿,一直传到破得不能再破了,才拆掉做成鞋子。因为这样,老姨经常把花儿穿旧的衣服和鞋子,拿来给我穿。虽然我比花儿小两岁,可是我和她的个头差不多,她穿剩的衣服鞋子,我虽然能穿,但是都很小了。这样,我成年累月的要穿露着脚趾头的鞋子,因为她的鞋给我的时候,我穿着就有点小了,再加上本来都已经旧了,我穿不了多久,脚趾头就露在外边了。后来,我的脚长得比较小,有时候我会给妈妈开玩笑说:“看我的小脚,都是小时候小鞋卡的。”
妈妈也只能无奈地说:“小脚不好看啊,大脚板多难看,女孩家还是脚小点好看。”
老姨来我们家,我们都很开心,会跑到院子里去迎接,喊道:“老姨来了,老姨来了。”
老姨个子不高,胖胖的,很富态的样子。脸上经常挂着笑容,老姨其实是个美人,她的大眼睛,就是不说话,也很迷人。老姨别看脾气火爆,可她说话的声音洪亮,但是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很有干部的派头。
花儿被老姨打扮的像小公主一样,她不太爱说话,一笑两个小酒窝,一对小虎牙,可爱极了。因为她怕生,经常拉着老姨的手,老姨去哪里,她就去哪里。虽然每个会上她会和老姨一起来我家来。但是,我从来没有给她在一起玩过,也许在我小小的年龄里,就存在了倔强的自尊吧。我觉得我穿的是她不穿了的衣服鞋子,我本身就比她低了一等,这样我要和她一起玩的话,我会觉得很伤我的自尊心。也许就是我的这种自尊心作怪。她每次来我们家,我就躲着她,她也怕生。这样一来,我们虽然见过很多次面,但说话的时候不多。顶多就是相互的笑笑,表示我们认识而已。
老姨退休了以后,就从县城搬到了乡下住。老姨在她娘家的村里置办了田地,修建了房屋,安居了下来。老姨和老姨夫,都是喜欢清静的人,他们不喜欢县城里的喧嚣,就回到了乡下来住。
老姨夫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他家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院子里还建有荷塘,养着荷花和金鱼。我就是在他们家里第一次看到了真的荷花,后来还见到了他们送给我们家的莲子。我也最喜欢老姨夫种的花草了,每次到他们家后,我就不想走了,在那些花草间留恋,欣赏。老姨夫看我喜欢,总会送我些容易养活的花草,让我带回家里养。受他的熏陶,我们家的花草也渐渐多了起来。不过,和他们家里差远了,他们家除了走道以外都是花草,有就地种植的,还有大大小小无数的盆栽。走进他们家里,就像到了一个小花园,我想经常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人该多幸福啊!
老姨夫不但喜欢养花,还喜欢看书看报,这也是我在乡村见到为数不多,有书有报的家庭。也是啊,他们本来都不是村里人了,虽然他们曾经是,现在又是了,但是他们的骨子里,已经装进了太多城里人的东西了。
老姨夫后来在村子里,粮站上给人家培养花草,我还去那儿看过他在那里建的花园。
老姨就不同了,她不喜欢老姨夫那套,她不喜欢养花,也不喜欢看报,她喜欢运动。老姨参加了老年自行车队,长年累月的东奔西走,征服了祖国的很多青山绿水。
不管是老姨夫那样桃源式的恬静生活,还是老姨那样的,乐山乐水式生活,他们都是快乐的,阳光的,都是让我特别崇拜和羡慕的。
老姨他们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几年,后来他们住的地方,药厂扩建,把他们家扩建在里边。不管老姨和老姨夫怎么不舍他们的家,终究经不住人家的软磨硬泡,只好另寻宜居之地了。乡村生活了几年的老姨,厌倦了乡村的恬静,当然也有物质的贫乏带来的不便,执意要去市里购房,虽然老姨夫喜欢恬静,但是他也不拨不了老姨强势的决定。他们又把家搬到到了市里,住进了楼房。
我不知道人的身份,是不是根据居住环境所决定的。老姨搬到市里以后,就变成了市民了,她当然又不是村妇了。至今我都不明白,老姨在村里住的那段时间,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
就在老姨他们搬到市里没有多久时间,老姨夫一百多岁的老母亲去世了。老姨夫母亲在的时候,老姨夫经常回家看她,虽然他和老姨夫的儿子住在一起,住在老姨夫的老家里,老姨夫每天都要回家看看母亲,并和她一起吃午饭,这种习惯多少年都未曾改变。老姨夫提到他的母亲,经常会很自豪地说:“我娘一百多岁了,只要她在,我就感觉自己没有老,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因为我还有娘啊!”
老姨夫的娘走了,老姨夫搬到城里去了。不知道,是他还在迷恋乡下的生活,还是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悲痛,没有多久,老姨夫也走了。
老姨夫走了,喜欢热闹的老姨孤独了,她就搬到养老院去住了。现在老姨的女儿花儿,也搬进老姨住的城市里,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不过她依然是那么单薄,像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相比我来说,要瘦的多了。她会经常去养老院看老姨,并带她四处走走。
前段时间,亲戚家有孩子结婚,我在婚礼上见到了他们,花儿家有钱,买了小轿车,拉着老姨来的,老姨看起来还是那么强壮,声音还是那么洪亮和有条不紊。但是她已经步履蹒跚,满头白发,听力也不太好了,那张曾经迷人漂亮的脸也是满是皱纹,美丽的大眼睛也浑浊了。可是她那一脸的微笑,还似当年我见到她的样子,让人觉得灿烂温暖。
老姨见到我和姐姐,还是当年一样笑着看着我们。花儿要带她去找厕所,姐姐陪他们一起去了,我站在原地发愣,看着步履蹒跚的老姨,和身体瘦弱的花儿,我感觉到我们好像隔了一个世纪没有见面了一样。那个穿着露脚趾头鞋的小姑娘,朦胧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