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墨香】漂洋过海来看你(外一篇)(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墨香】漂洋过海来看你(外一篇)(杂文随笔)


作者:梦三毛 布衣,21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8发表时间:2014-08-14 08:56:45
摘要:异地的恋人们,你们不是那么缺钱的话,何妨不花掉自己所有的积蓄漂洋过海的去看看自己的恋人,向他或她求婚,求婚不一定都是男的特权,女的也有的。走向婚姻的殿堂,告别恋爱,你们会变得成熟起来,恋爱谈够了的情侣们,赶紧结婚,婚姻永远是神圣的。时代再怎么变,也不要让自己的爱情信念发生变化。

(一)漂洋过海来看你
   为你
   我用了半年的积蓄
   漂洋过海来看你
   为了这次相聚
   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
   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
   为了这个遗憾
   我在夜里想了又想不肯睡去
   记忆它总是慢慢的累积
   在我心中无法抹去
   为了你的承诺
   我在最绝望的时候都忍着不哭泣
   陌生的城市啊
   熟悉的角落里
   也曾彼此安慰
   也曾相拥叹息
   不管将要面对什么样的结局
   在漫天风沙里
   望着你远去
   我竟悲伤得不能自已
   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穷水尽
   一生和你相依
   这是“漂洋过海来看你”的歌词,李宗盛作词,一位艺名为娃娃的歌手演唱。李宗盛听了娃娃不到五分钟的感情经历后,在牛肉面馆带有油渍的餐巾纸上写了这首歌。娃娃唱这歌,得心应手,因为没有别人更能懂歌词中每一个字所隐含的情感。这首歌让娃娃红极一时。这首歌也漂洋过海到远距离恋爱的恋人耳朵里,有人听过,会不顾一切的漂洋过海去看自己在远方的恋人,也有可能遇到歌词里描述的结局,不过,还是会有很多在远方的人面对自己的恋人漂洋过海的来看自己而感动,从而走上结婚的殿堂。许多人对远距离恋爱不看好,把这种恋爱比作是两个靠近的蒲公英,它们无法抗拒风。所以,风来了,注定把它们分开。也许,一个飘到南国,一个飘到北国,一个在山里,一个在海边……这些分离,不是代表它们不相爱,而是一个自然定律,风会分散两个相爱的蒲公英,就像异地恋人无法抗拒社会定律一样。
   不是任何远距离都能产生好的恋情,距离产生的也不一定是美。距离其实有时候很可怕,她会潜移默化的靠近异地的恋人们,他们一时察觉不到,距离掩藏得好,一开始无微不至的给远距离恋人们带来记忆和思念,可慢慢的呢,距离潜入他们的心中了,距离产生了失忆,带来了背叛和陌生,当这些来临时,那些曾经为爱执着于海枯石烂的异地恋人们还是会分开,有的会带着点零星的记忆,有的早已找到了新的记忆。如今的时代,恋人分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海枯石烂只不过是爱情剧本里戏剧化的片段,这些片段给很多恋人相爱的信心,坚持能海枯石烂下去的,几乎是很少,他们没有错误,因为他们真爱过,要怪就怪生活,生活太神秘和无常,时而给相爱的恋人如蜜般的甜蜜,时而却给他们两条相反的地平线。
   谈着远距离恋爱的情侣,他们都对恋爱还是太信任了,其实这样的远距离恋爱是长了翅膀的,它会飞,哪儿有更好的天地,它就飞去哪儿,不会像单纯的小孩一样,以为有了天使,就忽略了恶魔的存在;以为拥有了一颗糖果,就拥有了甜甜的世界。现实生活里,这样的想法在异地恋中是无法行走的。人是影响自己一段恋情的主导,可时间和地域环境影响了人。人不是上帝,也是生物中的一种,反而人是最脆弱的,是感情的弱者,是生活的弱者……
   天空中总会出现双双飞舞的蝶,高楼大厦间,白色的水泥大道上,许许多多的男女是分离的,或许他们是单身,也或许他们的另一半在异地,所以人啊,会反过来羡慕半空中出双入对的蝶或水面深情涟涟的鸳鸯。不能厮守的恋人们,你们不是太相信爱情了就是把爱情看得太无所谓了,这样爱情就继续漂泊,找属于它自己的港湾,时间和记忆会带它寻找,去到天涯海角。
   我和一部分人一样,最羡慕七十年代的爱情,那个年代自由恋爱的风吹向了各个角落,他们的婚姻不像以前大部分都是靠媒人拉拢的婚姻,他们很多一部分都是自由恋爱的。很多异地恋,也许一年就一个季节的某一天里一对恋人在一起相遇,可就那短短的幸福就能牵绊他们一辈子。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机,没有微信和微博,也许一年当中的四个季节就给了那些对爱情憧憬的男女们一个很好的环境气氛了。春季,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季节,街道上,许多张微笑的脸在春风中洋溢着,那是恋人们最幸福的笑。夏日炎炎的季节,荷塘边上,美丽的荷花,淡淡的香味,微风吹到了荷塘边上谈情说爱的情侣的头发上,这是爱情的凉意,会喜悦两颗此时怦怦跳的心。秋天是个收获果实和感伤的季节,这个季节里,古道边上,公园里几处冰凉的石凳上,坐着一对对安静的背影,有牵手的,有拥抱的,最重要的是,背影都露出了微笑。冬季,大部分是有雪的季节了,白色的世界里,恋人们在路边的面摊上,两个人吃一碗面,相互取暖,这就是幸福。而今呢,对爱情本就挑剔的人,远距离的恋爱都是一时的浪漫……浪漫过去了,才注意到面包和离自己最近的人的重要。
   如果两个人真相爱,就别一直恋爱,真正有爱情信念的人会把结婚看得很重要,所以许多结婚后才开始恋爱的夫妻也能长相厮守,这就是婚姻的好处。它不会那么自由,婚姻不是儿戏,是有道理的。恋爱注重浪漫,婚姻却走向柴米油盐,生活中的琐事会时常牵绊着夫妻,只要相信生活,坦然面对的话,爱情就在生活里一直新鲜下去,不用保质期,因为它不会过期。异地的恋人们太娇情了,就别把口头上的“事业放第一位”拿出来说,很多明明相爱的人为了事业去打拼,结果有了钱,却把那份挚爱丢了。
   异地的恋人们,如果你们不是那么缺钱的话,何不花掉自己的部分积蓄漂洋过海的去看看自己的恋人,向他或她求婚,求婚不一定都是男的特权,女的也有的。走向婚姻的殿堂,告别恋爱,你们会变得成熟起来,恋爱谈够了的情侣们,赶紧结婚,婚姻永远是神圣的。时代再怎么变,也不要让自己的爱情信念发生变化。
   远距离恋爱的人,记得,漂洋过海去看看彼此的她/他。对方出轨了,就送出你的祝福,对方依然像你一样爱彼此,就向民政局走去。人的一生,爱情就这么简单……
   (二)爱看书的人
   “学校可以滚,但书不可以不读”。这是三毛的话,仔细一想,是这样的。
   三毛的文学功底不用怀疑,她的阅读量足够使她具备很好的文学修养,古今中外的书,很多都看过。这样一来,她的精神领域已经高人一筹。我想,三毛爱看书,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加上她出生在一个不错的家庭,父母都是文化人。天性加环境使三毛更愿意在书的世界里思考、幻想。学校在当时,给三毛的感觉就是一个牢笼,她年纪是那么小,却无时无刻都有想飞出去的冲动,想去拥抱大地和蓝天,可惜她终究不会飞,要是能飞,或许早已飞走了,去到她内心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她自己知道。
   “闲得跑到坟墓堆里看书”这也是她干的事,那时年纪不大。我们无从用一个理性的思维去解释这个做法,那就用感性吧,说的直接点:与其在活生生的人堆里,还不如来到安静的死人堆里呆着,不用看那些可恶的面孔,不用猜测可怕的人心。坟堆里,安静,没有人会耻笑她,反而只会乖乖的看着她读书。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这样想的,至少想她应该是那样的。其实,她这样的做法在有些人眼里很勇敢很有个性。其实不然,小时候的三毛不勇敢,不个性,她也不知道什么是个性,那只不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她在坟墓堆里看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她爱书,爱安静,没人打扰她。坟墓堆就是个好的去处。
   中途离开学校,在一个屋子里,她彻底隔绝了,即使是对待家人也是一样。她在屋子里看书,她、屋子、书三位一体,没有别的多余东西。自闭的日子,她的精神和灵魂没有一天是枯萎的,因为每一天她都和书在交流。我想,后来,她应该会感谢那些自闭的日子。
   三毛不是个群居动物,即使在人群当中,她的心也是与人群分离的。她的眼神也是朝她感兴趣的地方看去。这种现象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体现。学校里,她得不到的东西太多,得到的却是对她血淋淋的伤害。被那个可恶老师侮辱,被一些人耻笑,被那个笔迷叫舒凡的人丢弃,这些是学校读书时带给她的,我想无论是哪一次,都直接使她的灵魂受到伤害,这是痊愈不了的,忘却也只能是表面。只是,三毛比人们想象中要坚强的多,那些对她产生了阴影,可她所追求的东西,从未放弃过,无论是精神领域的或现实中的生活与爱情,三毛是一个把精神与现实捆绑在一起的人,这样,当然是会有冲突,它们还会时常打架,我觉得,应该是精神获胜,要不,让现实老做一个获胜者,她早已死了几百回。
   看过“凡高家书”,我只记住了一句话:“富有艺术气息的人都与现实的社会格格不入。”是啊,三毛全身上下无一不透露着不凡的艺术气息。她把灵魂骑在马背上,带着属于她的书。游历万水千山,最终选择了一个梦幻的撒哈拉,灵魂在那儿寄住下来,可好景总是不长。她的心缝缝补补好几回。不按常理走的她,红尘里哭哭笑笑,痴痴等待。书、文字陪着她到最后,也超度了她......

共 33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漂洋过海来看你》文章以李宗盛的那首“飘洋过海来看你”拉开帷幕,随后讲了远距离的爱情的利和弊。爱情,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两个人在一起,能够更快的走进彼此的心里、生活里,一旦分开了,如果小别几月,可胜新欢;如果分开太久,可能就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了,比如:有了新的目标、背叛了对方、感情慢慢变淡等。爱情,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一旦有了距离,时间长了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所以,如果有爱,如果在意对方,那么“飘洋过海来看你”无疑会给爱情增加更多的情趣和浪漫氛围。也更能让爱情保鲜,让两颗相爱的心靠得更近。《爱看书的人》这篇文是讲述三毛的故事,分析三毛这个人和她的个性。三毛喜欢独处,常干“闲得跑到坟墓堆里看书”这样的事,喜欢安静,喜欢过宁静的生活,不被人打扰,甚至中途离开学校后,有一段时间完全过着自闭的生活。正因为那些日子,才有了后来三毛富有激情和浪漫气息的文章,才有了成功和被后来的文人墨客牢记的三毛其人。文字,陪伴了三毛一生,也超度了她的灵魂,更多的是净化了后人的灵魂。全文整体来说流畅自然,语句用词比较到位,内容丰满,是篇不错的散文。推荐欣赏,感谢赐稿墨香,问候作者,祝夏安!【责任编辑:六月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六月雪        2014-08-14 08:59:12
  内容较丰满,是篇不错的散文。推荐欣赏,问候作者,祝夏安!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8-14 09:05:47
  游历万水千山,最终选择了一个梦幻的撒哈拉,灵魂在那儿寄住下来,可好景总是不长。她的心缝缝补补好几回。不按常理走的她,红尘里苦苦笑笑,痴痴等待。书、文字陪着她到最后,也超度了她...... 欣赏问好!
3 楼        文友:墨香天涯        2014-08-15 17:22:47
  谢谢三毛一直以来对墨香天涯社团的支持与付出!敬礼!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