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影视戏曲 >> 【指间】马路变奏曲(小品)

精品 【指间】马路变奏曲(小品)


作者:ran.t 榜眼,2815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79发表时间:2014-08-14 20:52:18


   时间:当代,一个平平常常的下午。
   地点: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
   人物:张大爷,男,四零后,退休干部。
   小丽,女,九零后,初中生,娇滴滴的。
   小强,男,九零后,初中生,火爆爆的。
   小静,女,九零后,初中生,病怏怏的。
   (以上三人由同一演员扮演)
   张老师,女,六零后,中学老师,张大爷女儿。
  
   【幕启。舞台一侧有张石椅。
   【汽车声。
   【张大爷坐在石椅上,略显疲惫。
   张大爷(捶腿,向观众):谁说现在的孩子没爱心不尊老?今儿碰到几个中学生,个个抢着扶我过马路,半天工夫就过了六个来回,我都快变成乒乓球了。(苦笑)不过累归累,我这心里头啊,还是挺乐呵。(扶着腰起身)回家歇歇去喽。
   【张大爷说话间,小丽着急地左右找寻着上,看见张大爷喜出望外。
   小丽:哎呀大爷,我可找到您了!
   张大爷(猝不及防):怎么了?
   小丽(娇嗔地):您这么大年纪,腰又不好,怎么能自己过马路呢?
   张大爷:我怎么不能自己过马路啦?
   小丽(甜甜软软):您瞧,您站在这儿,还扶着腰,不就是在等待帮助嘛?
   张大爷(笑):小同学我跟你说啊,我家就在马路那边……
   小丽(撒娇,摇晃张大爷手臂):哎呀大爷那不正好吗,就让我扶您过去好不好啊?你答应我嘛!
   张大爷(笑):好好好,正好我要回家。
   【音乐起,小丽扶张大爷过马路,二人边走边说话。
   小丽:斑马线,安全线。安全线,生命线。
   张大爷: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丽(嗲嗲地):我叫小丽。
   张大爷:是哪个学校的?
   小丽:您千万别写感谢信到学校呀,我做得还很不够呢!
   张大爷(笑):我是随口问问。
   小丽:那我就告诉您,就是附近的“三中”。
   张大爷:第三中学的……
   小丽:是啊,我们学校特别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老师说,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
   张大爷(赞赏地):所以你一定要帮助我。
   小丽:你怎么知道?
   张大爷:前面几个同学都是这么说的。我到了。
   【二人停步。
   小丽:那我该回家写日记去了,爷爷再见。(高兴地对观众)这下,我总算找到体会了!(像小燕子一样轻盈地跑下)
   张大爷:呵呵,三中的,(自豪地)我女儿就在三中当老师啊。(突然想起,对内)谢谢你啊小丽——
   小丽(内声):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张大爷(感慨):多好的孩子啊?热心助人,写日记,找体会……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这些孩子就好喽……嗯,照这么说,我半天跑了这几趟,还算值……(边捶腰边走)回家喽……
   【小强左顾右盼,健步走上。看见张大爷,大喜。
   小强(一步蹦到大爷面前):哎呀大爷,我可找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了
   张大爷(情知不好):你也找我?
   小强:您这么大年纪,腰腿又不好,绝对不能一个人过马路!
   张大爷(认真地):谁说我要过马路?
   小强:您瞧,您站在这儿,又扭腰又捶腿,明摆着在等待帮助!
   张大爷(紧张):我家就在这边,我不要过马路。
   小强(失望地):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可他又……(灵机一动)哎?大爷,你知道你们老年人最需要什么吗?最需要锻炼啊,你要经常走一走,动一动,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啊,你一定得跟我过—马—路!
   张大爷:不不不,我不要过马路!
   小强:哎呀大爷,你就过一回马路嘛!(绕到张大爷背后强行推他过马路)
   【张大爷被小强推得跌跌冲冲。
   小强:斑马线,安全线。安全线,生命线。
   张大爷(压抑不快):你叫什么名字?
   小强:我叫小强。
   张大爷:是哪个学校的?
   小强(响亮地):您千万别写感谢信到学校!我做得还很不够!
   张大爷(哭笑不得):我就是随口问问。
   小强(骄傲地):那我就告诉您,就是附近的“三中”。
   张大爷:哦……
   小强:我们学校特别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老师说,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了!(扶大爷的手突然松开)
   张大爷(一个趔趄):哎哟。
   小强(忙扶):爷爷,我要回家写日记去了,爷爷再见!(对观众)这下我可找到体会了!(蹦跳着下)
   张大爷:又是三中的?这些孩子怎么都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话是不错,我女儿就常说……(想起)哎呀不好,我女儿该下班了!找不着我她肯定着急!得,赶紧回家!(警惕地看周围)可千万别再碰见个助人为乐的……
   【小静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悄悄上,突然出现在张大爷面前。她使劲凑到张大爷脸上辨认。
   张大爷(吓了一跳):干干干干什么?
   小静(伸手摸张大爷的脸,摸到胡子,大喜):哦,Oh My God!(哦我的天)可找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了……(险些晕倒)
   张大爷(赶紧扶):孩子,你怎么了?
   小静(硬撑着):没事,我有点感、感、感……(憋不住打了个喷嚏)啊嚏……冒。
   张大爷(大惊失色):感冒了那还不赶紧回家?
   小静(想咳,又忍住):不行,我得先扶您过马路。(往相反方向走)
   张大爷:马路在那边!小同学,我自己能过马路,你回家吧。
   小静(着急):可是您绝对需要帮助!
   张大爷(也着急):可我真的不需要帮助!
   小静(想拉住大爷却从大爷身边错过):大爷……咦?人呢?
   张大爷:在这儿呢……你眼神好象不太好啊?
   小静:NO!我只是稍微有一点点近视。
   张大爷:多少度啊?
   小静:不多,才一千二百度。
   张大爷(惊):一千二百度?还重感冒?孩子,你这样能帮谁啊?赶紧回家!
   小静(要哭):大爷,我求求您了,您就当是帮我一个忙吧。(皱眉)今天同学们都在做好事……咳咳……只有我到现在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也没有找到……咳咳,您帮帮我,让我也体会体会帮助别人的快……快……(喘息得说不下去)
   张大爷(实在不忍心,接话):……快乐。好好好,大爷让你扶,大爷让你扶!
   小静(鞠躬):谢谢大爷。(欲倒,大爷忙扶)
   【二人互相搀扶着往对面走。
   小静:斑马线,
   张大爷:安全线,
   小静:安全线,
   张大爷:生命线!
   小静(有气无力地):大爷,您怎么都知道啊?
   张大爷(无奈地):我已经背上了。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静:我叫小静。
   张大爷:你也是第三中学的?
   小静(喘息着):您千万……别写感谢信到学校……我做得还很不够……(一阵激烈咳嗽)咳咳咳咳……
   张大爷(心疼不已):别别别,别说话了,我就是随口问问。
   小静:我们学校特别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老师说……助人为乐……(喘息)
   张大爷(生气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小静(虚弱地):所以我,一定要……(腿一软,跌到张大爷背上)帮、啊帮、啊帮助您……
   张大爷(差点被压趴,使劲扛住,咬牙切齿):这到底是谁、啊谁、啊谁帮谁呀这是?
   【一老一小好不容易撑到路边,一屁股瘫坐地上,大口喘气。
   张大爷(气都倒不过来):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谢、谢你啊……
   小静(喘息着):这是我应、应该做的……(剧烈咳嗽)
   张大爷(给小静捶背,抱怨):这是何苦啊这是……
   【张老师一路寻找着上。
   张老师:爸,总算找着你了!小静怎么也在这儿?
   小静(诧异):张老师?
   张大爷(生气地):我正担心着呢,没想到你还真是他们的班主任。
   张老师(嗔怪):还说呢,跟您说您最近身体不好,一定要等我晚上回家陪着您散步!幸亏还给我留个纸条,要不我真不知道去哪儿找您呢!
   张大爷(没好气):我那是体谅你工作忙,不想给你添麻烦!
   张老师(笑):看看,离开女儿就寸步难行了吧?
   张大爷(火):什么寸步难行?我是步步惊心!
   张老师:啊?(转问小静)怎么回事?
   小静(吓坏了):我不知道,我就是帮助张爷爷过马路……
   张大爷(安慰地拍拍小静,对张老师):我就在马路这边散散步,我压根儿就没想过马路啊……
   小静:啊?
   【张老师“扑哧”一笑。
   张大爷:可我今天碰到九个学生,小丽啊,小强啊,还有这个小静……
   张老师:都是我们班的。
   张大爷:这个扶我走过来,那个扶我走过去,走过来走过去走过来走过去,我过了整整一个下午的马路我!
   小静:张爷爷真对不起,让您老人家悲催了。
   【张老师笑弯了腰。
   张大爷(对张老师):你还笑你还笑!这肯定是你给他们下任务了,对不对?
   张老师(擦着笑出来的泪):我只是叫他们一人写一篇日记,叫《帮助别人的快乐》。
   张大爷:帮助别人就是个个上街扶老人过马路啊?
   张老师(有点委屈地解释):这也是学校布置的,就是想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我们校长说,一定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汇报……
   张大爷:行了行了!我想起来了,这种事你们学校不是第一次了。去年你就弄过一个主题班会,题目是“拾金不昧”。
   小静(天真地):对对对,那天,我们就一起上街,跟在人家后面,巴不得有人丢东西,好让我们捡起来……
   张大爷:还给人家?
   小静:交给警察!(沮丧地)可是,可是我什么都没捡到,老师你不知道,小强交的钱包也是……(鼓起勇气)也是拿的他爸的。
   张大爷:你看看!你看看!(火)布置布置,做好事能靠布置吗?(语气放缓)过去,我们一到调资的时候就偷偷地找领导,争着抢着让给别人调……那是布置的?你小时候住校,爸爸给你一个月十块钱生活费,看着看着你瘦了,问你差钱你总说不差,我和你妈一年后才知道,你硬是每月偷偷省下一半给班上一个贫困同学呀……(哽咽)那,那是有人布置你的吗?
   小静(感动地):老师……
   张老师(惭愧地):爸,您别说了……
   张大爷:别怪爸发火,爸就是觉着哪儿不对劲了,尊老爱幼帮助别人,这都没错!但,那一定一定得发自这儿!(指心窝)要发、自、这儿!懂吗!
   张老师(一把拉住张大爷的手):爸,我懂,我真的懂了!
   小静(稚气地):爷爷,您放心,我也懂了!
   张大爷(看看两人,欣慰):那就好,省得我再过一次马路了。
   张老师、小静(不解):怎么?
   张大爷(对张老师揶揄):我本想让你把我也扶过去再扶过来,回去好写篇日记,交给你们校长!
   张老师(嗔):爸!
   【三人大笑。造型。切光。
  

共 42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品通过讲述几位中学生与一位“悲摧”老人之间,发生的“过马路”的闹剧,以荒诞幽默的方式讽喻了形式主义对校园德育教育的浸染。笑过之后又不禁引人深思,僵硬的布置与敷衍的完成之下,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传统被简单成上行下达的任务,失却礼仪教化与美德内涵的思想浸润,这样的形式“德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她)们真的能传承起中国民族的精神内核嘛?老人的诘问,同时也是整个中国当代社会的诘问,小品立意深远,对白谐趣,人物性格鲜明生动,推荐共赏。【编辑:浅泠】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17004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浅泠        2014-08-14 21:03:41
  字面的效果尚且能如此妙趣横生,可以想见搬上舞台后的出色,期待。
2 楼        文友:冽枫        2014-08-14 21:08:08
  作品以小见大,以细节展现深刻,寓思考于诙谐中,不说教,但在笑声中已经让我们悟到一些道理,并延展出一些思考,问好。
000
3 楼        文友:菊惆        2014-08-14 21:10:48
  拜读师父大作,很有感触。这是一个颇有分量的小品,讽刺有力度,发人深省。谢谢师父支持指间!
王者的忧伤
4 楼        文友:靳军        2014-08-15 08:59:27
  有趣,向老师学习,绿野靳军点赞,欢迎互访!
乡土情怀,农民本色。
5 楼        文友:ran.t        2014-08-15 10:56:21
  谢谢浅师妹,小文劳你大驾(小文和大驾构成的强烈的反差)。
6 楼        文友:ran.t        2014-08-15 10:57:51
  感谢冽枫、小菊花和靳军朋友。这小品排演过了,效果不错,参加了江苏省专业线的比赛。看到观众们笑得开心,编剧也觉得很开心。
7 楼        文友:欢笑的眼泪        2014-08-15 22:18:58
  此剧本不错。情节真挚感人。令人动容。学习了。
我,就是我,永远不附随于别人。
回复7 楼        文友:ran.t        2014-08-16 09:38:36
  欢笑的眼泪,悲喜交集,一言难尽,最好的小品其实就该是这种境界。问好。
8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4-08-15 22:19:24
  真真是形式主义害死人啊!看完小品,在嬉笑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而类似的事件,比如拾金不昧啦,劳动课啦,手工课啦,精品课啦,也都在校园中上演着同样的场景。其实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多么像一张白纸,而现实社会却将他们慢慢给染了色,这究竟是谁制造的悲剧呢?小品不长,却引人深思,几个人物的对话颇为鲜明,各有各的特点,作者塑造得很用心很认真,人物性格刻画得也很精细入微。很有社会意义的一篇小品。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9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4-08-15 22:20:17
  来读师兄的作品,虽然有些晚,却依然读得津津有味,有意思,有趣味,有内涵,赞一样。
   问好师兄。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10 楼        文友:临清照影        2014-08-15 22:33:14
  又见陶然的佳作,很高兴,又有学习写小品的范本啦~~~
一生爱文字,愿与一生依。临清来照影,落花流水去。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