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窗】绿窗红泪(散文)

精品 【西窗】绿窗红泪(散文)


作者:微雨如烟 布衣,20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64发表时间:2014-08-18 22:45:54

【西窗】绿窗红泪(散文) 一、莫道当时是寻常
   喜欢纳兰的词,不只因为词句的清新婉丽,还在于透过那些灵动的文字,能让人恣意地体味心头那一点欲说还休的情愫。如此说来,款款心曲便不只是词人的冷暖自知,寓于字里行间、飘荡于箫管声中的思念和落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
   也许,这就是所谓穿越时空的交流吧!纳兰虽不识我,我却钟情于他,会因他三十一岁年轻却丰润的生命骤然离世而心生疼痛;也会因他如烟花般转瞬即逝的揪心爱情而潸然泪下。纳兰,大学士明珠的长子,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竟然如此丰富而细腻,如此重情而雅致,实在是不能不让人心生敬佩,那份浸润于骨子里的高贵也越发使他显得不同流俗。
   喜欢他的《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细思量。
   被酒莫惊春睡醒,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难想象词中的这幅画面:一位衣袂飘飘的少年,挺剑而立,清瘦的脸庞多少带着一丝疲惫,凄楚的眸子里却泛着几缕柔情,透着些许坚毅。瑟瑟秋风中,箫管的乐音清朗而哀怨,柔婉而渺远。忧伤的曲调里,埋藏着难以言传的落寞心绪。落木萧萧,恍若秋雨般打在心尖上,眼前却一遍遍地回放着昔日的伉俪欢颜:醉酒而春睡不起,赌书而对笑喷茶……欢乐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孤单的心境亦一点点冷寂。
   这首词的美,就在于把美当着你的面摔得粉碎,就像掉到地上的高脚杯,溅出的只有点点珠泪。是的,那应该叫做美,一种悲凉的美。我们不难看到,欢乐短暂而只浮于表面,心底却是浓得化不开的伤感,越深的欢乐,也就折射了越重的孤单。
   “当时只道是寻常”,轻轻一语,却好似重重一锤:幸福的得到是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你若当它只是寻常,失去时便只有悔不珍惜。纳兰道出的岂止是自己的心境,懵懵懂懂的现代人也该从如此深的感叹中悟出点道理来吧!
   爱,绝不是简单的占有,而是相知相契,是在相遇时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的留恋,是在回忆时一颦一笑都不能忘记的点点滴滴……既然这样,那就莫道当时是寻常,拥有时,请好好珍惜。
  
   二、纳兰: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纳兰的词,每一首都令人回味。掩卷沉思,感觉他就像一个参透了人生酸甜苦辣的智者,用清新的文字为我们解读每一次心动,每一场离别,每一分期待,每一种寂寞。
   特别喜欢他的另一首《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喜欢词中清冷寂寥的意境:一个冬天的晚上,地上的残雪映着月亮的清辉,屏风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显得更加暗淡。已经是三更天了,是谁在月下无眠,吹着柔婉哀怨的横笛?这个时候没有人在,月色变得更加朦胧了……
   词人总是喜欢把情感寄寓在某种特定的意象里,所以,读者如何解读意象,就决定了对词境的把握,决定了对词人心曲的理解,也决定了我们能从中品味出什么。
   这首词的意象很简单:残雪、月辉、画屏、吹笛之人,还有那个暗夜无眠的抒情主人公。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就会让人咀嚼出两个字来:寂寞。
   想起了海子,想起了那个追求完美、在对这个冷寂的现实彻底绝望了之后就毅然卧轨、宁为玉碎的年轻诗人。海子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孤独的背影,他对尘世的离弃,就体现在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屋里。
   纳兰也是孤独的,当爱短暂易逝,留给他的就只有永恒的回忆和刻骨铭心的伤痛,在无眠的夜晚,当他听到横笛,心中就泛起了莫名的伤感,也许会在某一刻获得一丝安慰,但形单影只的寂寞依然让他苦不堪言。“惆怅”便是这首词的词眼,也是词人寂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人间”二字更是把词人从这个现实世界中彻底剥离了出来。
   读这首词的时候,一直想不明白,词人到底在哪儿?是独立院中,感受“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忧愁,还是静坐窗前,谛听月下飘落的哀伤曲调?或许是前者,或者词人写的只是虚境,落梅正合“残雪”这一时令特征,而《梅花落》里蕴含的寂寞情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抹去的。
   如此寂寞之人,如果能得到知音,该会是让人欣慰的吧!“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吹笛之人的悲伤,纳兰“知”吗?“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感叹,“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的疑问,与“知君何事泪纵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知,其实只是不知而已。不知,却化而为知,当然就是一种共鸣和默契了。面对此景此情,词人就只剩下了断肠的感叹,至于知与不知,似乎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世间最让人放不下的,也许就是情感,而最能让人超脱的,似乎也是情感了。当我们的目光越过茫茫人海,在芸芸众生中凝眸于自己的知心爱人,与那个人达到一种心灵相通的境界,见与不见其实就不是一种渴求了。重要的是,那一种心灵的相依相伴,会让人沉醉,让人满足,让人从内心里获得一种难得的幸福。
   纳兰,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用他的寂寞,让我们成长,教会了我们成熟。
  
   三、人生若只如初见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每一次读纳兰的这首词,心都会揪着痛。且先不说它的主旨到底是什么,只从“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以单句形式流传下来而言,就足够让我甚至更多的人唏嘘了。“若”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仅仅是个愿望而已,而愿望的实现往往大多渺茫,实现了的,实在是寥寥无几。
   不同的人对同一部作品总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是所说的“见仁见智”。个人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自身经历、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品行,都决定了他们总会以不同的眼去观照社会、观照人生。感慨不同,收获往往也不同。
   像李商隐的《锦瑟》,有人说是惜时,进而想抓住指间漏掉的光阴;有人说是悼亡,进而更小心翼翼地把握当下的日子;有人说是对旧日情感的祭奠,进而不错过每一秒的拥有和相惜……不管怎么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因“情”字的多解,便沉淀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再难忘怀。
   纳兰选择了“拟古决绝词”,为的是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拟古”是仿旧制,“决绝”却是分手、绝交的意思。他想与谁绝交呢?是原本志同道合的友人,还是曾经心仪的女子?从他自身的情感经历来看,后者似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到底是谁让他下决心放弃,着实是纳兰留给我们的一道难题。
   既然费解,那就不如不解吧!我们完全可以从词中引用的典故入手来理解这首词。
   班婕妤在规避赵飞燕姐妹的陷害、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时,写下了一首《团扇诗》(也叫《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轻怜蜜爱了。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美好,怎么会有似团扇般秋后被丢弃的结局呢?“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且不说帝王与妃子之间有没有真爱,唐明皇确是有负于杨贵妃的。马嵬坡上的一缕香魂,任谁再妙手回春,也是收不回来的了。蓬莱仙境再美,没有了爱,也只是徒忆往事,悲伤难抑。纵使唐明皇夜雨道中,谛听雨声霖铃,曾经的爱也早已化作一缕尘烟,再难寻觅了。
   如果从这个层面上去理解这首词,它就是在告诉我们: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美好,就不会有那么多伤感的故事了,而人们却多么希望,人生就只如初见啊!纳兰说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也得到了许多人发自内心的共鸣,这种共鸣既是人们的一种渴望,更是人们的一种寄托。如此说来,“人生若只如初见”仅以单句流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著名评论家王国维曾经评价纳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其实并不过分。
   想起了金岳霖,如果说,能把这种愿望实现了的,就只有他吧!他爱了林徽因一辈子,为了林徽因,他终身未娶。他对林徽因的爱,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爱,他要的,不是肉体上的占有,而是精神上的相知相契。这份爱,纯净、超然。虽然他的爱里面,不能说没有一丝无奈的成分,但是,守望了一辈子,也是一种丰富的人生吧!何况,他是觉得幸福的,这就够了。
   现实生活中还会有金岳霖吗?我不知道,即便有,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遇到的,因为我们不是林徽因。
   如此说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多么诱人的字眼啊!它应该就是我们眼中追求的完美,是悬浮在空中的光环,明丽,耀眼,装点着我们生命的天空。虽然一时很难企及,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抹鲜亮的色彩,让我们的心好温暖好温暖……

共 34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之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作者撷取了他的三首词,每一首都有自己的独特诠释,由画面感引出恣意流淌的情意,从赏读到品读,这一跨越的过程反映出作者内心的世界完全归转到了词意之中,与词人词里词外所透露出来的情愫相互交融,进而将人生不同的况味从粗鄙到细致、从寻常到唯美的境界中来,洗涤那些悲伤的情绪,保留着最初的温暖和幸福,才真正的生活的美好。作者引古论今,娓娓叙来,把对纳兰的解读变成了一种悠闲的文字旅行,可叹。问好。【编辑:储凌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28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储凌风        2014-08-18 23:08:16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句话,引起多少人的共鸣……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趋势,不招摇,宁静淡然。
回复1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19 09:38:45
  嗯,只因了这句话,原谅人们忘了其他……感谢支持!
2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8-26 13:59:30
  解析纳兰,解析词人作品,归根结底,诠释的是关于人生与珍惜,还有那远逝的时光。这篇作品,语言精致,情景交融,意蕴丰富,当为佳作。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2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6 14:46:30
  谢谢小娴~
3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7 14:05:20
  小娴,关于这篇被某些人认为涉嫌抄袭和拼凑一事,我做如下说明:
   一、所谓抄袭纯属子虚乌有。
   这个帖子是我把自己在搜狐博客中所写的独立而又同为纳兰系列的三篇文字组合在一起完成的。
   原文地址是:
   莫道当时是寻常http://zzdll2009.blog.sohu.com/142021233.html />   纳兰,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http://zzdll2009.blog.sohu.com/142110247.html />   人生若只如初见http://zzdll2009.blog.sohu.com/142228360.html />   我的搜狐博客地址:微雨凝烟http://zzdll2009.i.sohu.com/ />   我的新浪博客地址:雨过留痕http://blog.sina.com.cn/u/2080249331 />   注:1、三篇文字均有发表时间。
   2、雨过留痕里的文字都是一键搬家到新浪的,每一篇与搜狐博客所写时间都一样。
   大家可以去我两个博客看,或者百度,对照一下所谓我抄袭的某篇文字,看一下发表时间,相信大家自有公论。
   二、所谓拼凑纯属贼喊捉贼。
   何谓拼凑?就是把零碎的东西放在一起。
   1、首先,我的三篇文字同为一个系列,又各自成篇,共同表达一个主题,那就是通过解读纳兰的词,诠释自己对人生、对情感、对珍惜的理解和感悟。
   请问,独立的文章算不算零碎?合在一起的一个系列算不算拼凑?
   2、据我所知,也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江山网站是允许组合发表文字的,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一点人所共知,不必赘述。且以此种方式发文成精的例子比比皆是。
   既然江山定下了这个规矩,首肯他人同时却否定我的做法,是否有厚此薄彼之嫌?而且与贼喊捉贼别无二致。
   综上所述,我的文字既不零碎也不是拼凑,如果还认为我的文字是把零碎的东西放在一起,烦请说这话的人先把所谓拼凑的概念搞清楚,然后再来和我理论。
   此外,关于这篇文字能否加精,我本人毫不在意。
   第一、 我不是为了得到江山的认可才来这里的,只是因为朋友在,所以才来支持。在搜狐,我是散文名博,但我一样不觉得那有什么,不过虚名而已。
   第一, 我不是为了获取块八毛钱的利益才写文字的。真正爱文字的人,爱的是文字里传递的东西,与金钱无关。
   如果认为此文不适合在江山发表,那么请退稿,而且把我以前发过的都删除,就当我没来过。这个说明我将放到版务,请站长出来解释。
所谓懂得,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4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7 14:09:22
  才发现链接无法直接打开,我一个一个粘
所谓懂得,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5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7 14:10:12
  微雨凝烟http://zzdll2009.i.sohu.com/
所谓懂得,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6 楼        文友:清茶醉人        2014-08-27 14:11:03
  如果是抄袭,那要拿出有力的证据,不然这样凭空来一下让人确实费解。
   雨过留痕是微雨如烟的副本,也就是说先有微雨如烟后有的雨过留痕。如果这么搞下去,我相信很多如我们这般的人都不再愿意留在江山了。当然了,我们来与不来都无所谓,江山不缺人才。但人才不人才也无所谓,最终是要还人一个清白。仅此吧。
回复6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9 08:47:18
  清者自清,啥也不说了,遥握……
7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7 14:11:39
所谓懂得,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8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7 14:12:19
  纳兰,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http://zzdll2009.blog.sohu.com/142110247.html
所谓懂得,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9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7 14:12:43
所谓懂得,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10 楼        文友:微雨如烟        2014-08-27 14:13:53
所谓懂得,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