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楚风湘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湘韵作家专栏】秋游茂岭山(散文)

精品 【湘韵作家专栏】秋游茂岭山(散文)


作者:丰收的田野 秀才,2216.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44发表时间:2014-08-20 10:27:06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前几天刚下过雨,空气中还湿漉漉的,往远处看去到处雾蒙蒙的,茂岭山就掩映在这片虚无飘渺的仙境里。我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没去爬山了,今天正好有空,早上起床后就往不远处的茂岭山走去,想上山看看有什么新变化。
   茂岭山位于济南的东郊,是济南老城原先的东大门。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了济南市区的一部分了,现在正规划建设茂岭山公园。在茂岭山的周围建满了居民楼和学校,把茂岭山围在了当中。
   茂岭山又叫五顶茂岭山,原先有五个山头,现在只剩下主峰和西北角以及西南角的三个山峰了。能够让茂岭山载入史册的就是1948年9月份发生在济南的那场新中国成立前的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前,国民党军很重视济南城东大门的五顶茂岭山以及附近的砚池山两个山头,它们是防守济南东大门的咽喉要道。国民党兵在山上设置了大量的明碉暗堡,还在主峰的周围开挖了堑壕,用混凝土和石块砌成了盖沟式工事。
   现在上山还能看到当初战争年代留下来的战争遗址,虽然早已掩没在荒草丛中,但是它们的存在,却在无声地叙说着一段历史。据《济南战役》记载:茂岭山位于城东八里,敌人构筑了钢筋水泥工事,并有加壁墙和地堡相连,九纵某部三个连同时发起攻击,虽然遭遇严重的伤亡,战士们仍然一批又一批地攻击山头阵地,九纵仅用了两个小时,就把号称铁筒似的阵地,在东北角爆破成功,突击队只剩下九人。至九月十九日凌晨二时,七四团一连和四连攻占了茂岭山主峰。济南的东大门被打开了。事后七四团被中央军委授于济南第一团。
   原先上茂岭山有南北两条通道。一条是从北面的老厂区里上去,另一条是从南面的政法学院里上去。在过去无论从哪个方向上山,都没有正规的路,都是大家常年上山踏出来的。加上常年的山水冲刷,自然形成了几条布满山石的小道。
   我上班的地方原先就在茂岭山的东部,宿舍就在山根底下。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业余时间上茂岭山成了一个很好的活动,既能锻炼身体,还有登高望远,站在山顶,四面望去,心旷神怡。那时的城市建设还不是很发达,周围的工业污染不是很严重,在山顶就能看到远处的济南名胜大明湖,在夕阳下波光闪闪,杨柳依依。
   从宿舍沿着小道上山,只有一尺来宽的小路,需要小心才是。两边就是枝繁叶茂的树枝,还有带着针刺的草木,不小心就会被扎一下。往上走不多远,还不到半山腰的时候,小道更加得危险,一侧是由于开山取石头后留下的矿坑,直上直下的,崖边上长满了酸枣树;小道的另一侧是斜坡,也长满了酸枣树和其他的植物。
   从这里停下往前一看,就能看到一座半悬在空中的碉堡。全是钢筋水泥砌成的,在北部有一个小门可以进去。它的西侧和山体相连,东侧由于开山取石头,下面空了,一半的身子露在外面。在这个碉堡的顶部还有一个开口,可以看到里面的样子。不过现在看下去里面空空的。
   今天来到这里,立即被眼前的变化惊呆了:原来狭窄的小路被宽大的石头台阶路代替了,通往山顶的路多了许多条,山路上上山下山的人们许多。看样子,有的地方还在修砌,有的也是刚刚完成,路的两侧种上的松柏还没有扎根,被用细长的竹杆连在一起。抬眼望去,从山脚往山上去,蜿蜒着有好几条道,有的是在原先小路的基础上拓宽修建的,有的则完全是重新开拓出来。路上行人很多,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台阶很宽,走在上面一点也不累,有的地方还就着山势,修成了缓坡的山路,没有台阶。
   原先那些雨水冲出来的难走的小路只能到记忆里去寻找了。在路上遇到两位老人,看起来足有七十岁的样子,我上山的时候,他们下山,老头扶着老太太。我很惊喜,现在路好走了,连他们这么大年纪的人都能上山来了,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我愉快地和两位老人打过招呼,他们微笑着点头致意,看出来他们心里很幸福。在上山的路上,在台阶路一侧的防护墙上有的地方也能看到,人们幸福地写着自己的感慨: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以前上山的道主要就两条,现在好了,从南边北边和东边都能上山,而且哪边的道路都有台阶路,也有缓坡路,也就是说推着轮椅严格地说也能达到山顶。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啊。
   茂岭山的变化要得益于政府的山体绿化工程。从今年三月份起,政府要求把辖区内的山坡进行绿化,一来迎接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需要,二来借这个机会,美化山体,给居民们创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打造居民区里的公园。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茂岭山已经成了学校和居民区内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了。把原先自然存在的山坡进行绿化,改造成方便居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了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来看,这项工作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得益的,是让老百姓得实惠的惠民工程。
   走在半山腰,又看到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洞口。这也是战争年代留下来的战争遗址之一。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里面很好奇,曾经和几个人进去过,可是越走越走不到头,不时地碰到地面的石头,发出青脆的回音,让我们惊心不已。还听说有的地方有一条突然往下的坡,更加增加了恐惧,不敢往里走了。其实这是一条贯通山体的防空洞,现在修好路以后,会发现在山的北边有一个洞口,我们进去的那个洞口在南边。但是现在为了安全,两边都封堵住了,而且写上“军事设施,严禁入内”的提示。
   再往上走,是一段鹅卵石头铺成的小道,也就两三米长的距离,我快速地行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公园里。我想起来了,以前这个地方是块巨大的石头,要是上山的话,需要手脚并用才行,下山的时候就要小心翼翼,年轻的就一下子跳下来。现在多好,缓步就能上来。这时路两边忽然多了许多松柏和花草,还有浇地的水管。我一抬头这不是到山顶了吗?怎么没感觉多费劲呢。
   看着平整一新的山顶,鲜花盛开,树木成林,还把山顶的南半部分的山顶铲平,铺上花砖,砌上石头桌子和石头凳子,方便游人休息娱乐。而在山顶的北侧基本保持原样,变化了的就是祼露的岩石没了,换上新土,种了树和花。原先山顶上以及靠近山顶的部分,全部是裸露的岩石,光秃秃的,到处长满了野草。以前在山下玩的时候,远远看去,感觉茂岭山上怎么“长头发了”呢?现在到近前一看,算是明白了。原来,在山顶的四周用石头砌起了一圈围墙,里面填上土,再种上树和鲜花。人们真是有创意啊。这样一来从远处看去,山顶就像戴了顶帽子,变戏法似得像一个人长出了秀发,不再是以前的“秃顶老头”了,当然也就看上去年轻了许多。
   因为今天天气雾蒙蒙的,视野不是很好,自然是看不到远处的大明湖了,但是近在眼前的景物还是能够看清楚的。我先往东望去,眼前除了居民楼,就是一大片的废墟,里面长满了各色的植物,因为雨水充足,倒也郁郁葱葱的。看着它们我的思绪禁不住有些激动,这是个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我在这里工作了十四年,现如今成了破败不堪的模样了。
   原先这个地方是一家建于1958年的钢铁联合企业。当时的这个地方离城八里地,属于城郊,两边全是庄稼地,企业的发展与居民没有矛盾。可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东扩,包括茂岭山在内的这个片区成了城中城,周围的居民小区包围了这个工厂。其中也包括这个厂的职工和职工家属。一场保民生还是保企业的战争悄然打响,而且一打就是七八年。
   企业的发展解决了职工的就业,养活着五千多口人的生活。但是企业也给周围的人们带来了环境的污染。附近的居民家里天天擦,还是会觉得地上桌子上有一层灰。窗子是不敢大开的,要看风向。而且茂岭山的东面的两个山头,据说也是企业早年为了生产,需要石灰,就近开山取石头,烧石灰给削去了两个山头,以至于现在的五顶茂岭山,不得不改名叫茂岭山了。
   看着眼前的废墟,我的眼前似乎还能看到当年炉火通红的火热工作场面。几个小分厂,一条生产线,产品单一,但是产品却能够出口,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效益,也为职工提高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有了这个小厂,职工住上了楼,有的还买上了私家车,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可是现在事过人非,一切都成了梦,企业搬迁了,留下了眼前的一片废墟,成了人们业余悠闲的一个好去处。
   从山顶往南望去,远处是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新楼。它们是新开发的小区商品楼,还有就是旧村改造建起的居民楼。人们的生活是拔节高地越来越好。山根底下依山势建起的座座大楼,是政法学院的教学楼和办公楼。这几年学院的扩张很迅速,把茂岭山南面的空地上都利用起来了,学校也一再地扩张,想升格为政法大学。
   说到政法学院,最让我们记住它的是在校园里建起了一座“解放济南战役茂岭山战斗遗址”纪念碑,由原先的国防部长迟浩田题词,建成了东部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碑建在茂岭山的南边山脚下,上面记载了战役的经过和时间,以及牺牲的战士和指挥人员的名字。现在这里成了东部的一处红色旅游景点。
   从山顶往北望去,原先的庄稼地是不见了,以及一些冒烟的工厂也不见了,入眼的地方全部成了楼房。我们的城市在长大,我们的土地在退缩,直到从我们视野消失了。以至于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知道水果是从植物棵上长的,以为是从超市来的呢。
   当年虽然山路难走,可是我几乎每天都要爬一趟茂岭山。因为宿舍就在山根底下,吃完晚饭,就当休息一会,就来到了山上。从来没觉得山有多么高,路有多么难走。甚至还专门走那些有石头的地方,遇到石头就想跳过去,想想年轻时候真好。
   现在,有了政府的支持,把原先破败的茂岭山整修一新,给附近的居民一个悠闲娱乐的场所,把原先一座石头山建成了美丽的茂岭山公园,上山更方便了,甚至连老人都能轻松地上到山顶。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虽然我们生存的企业没了,我们的工作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从长远看,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广大附近居民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有个好环境,我们做出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
   下山的时候,看到修路的工人师傅们已经来了,他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修路工程,而我们的生活也在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进。
  
   2014年8月19日

共 39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茂岭山,以前济南的东大门,现在城市中的休闲公园。在茂岭山上有战争留下的遗迹,国民党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仍然抵挡不住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浩荡洪流,人民解放是必然的。以前的茂岭山距城有八里路,上山只有两条羊肠小道,路上荆棘丛生,得小心翼翼地行走。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而今的茂岭山已位于城市的中心,政府把它作为民心工程修造成了一个天然公园,四面都修有宽敞的上山道路,上山一点也不费力,并在山顶建有花台、台桌供人们休闲娱乐。站在山顶上俯瞰城市景观,看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工厂现在是一片废墟,不免有些伤感,但为城市的发展让路也是欣慰的。看到茂岭山今日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真是感慨万千。文章构思清楚,作者以流畅而朴实的文笔,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茂岭山的变化,描写了城市发展的形势,展现了人们越来越好的生活水平,令人鼓舞。推荐共赏,谢谢惠稿楚风湘韵!【编辑:云淡风清】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21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淡风清        2014-08-20 10:38:56
  城市的发展使很多原本是郊区的地方成为了城市中心,改变这些郊区的面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势在必行。
回复1 楼        文友:丰收的田野        2014-08-20 11:38:22
  谢谢风清老师的编辑,在湘韵与你同行。
2 楼        文友:云淡风清        2014-08-20 10:43:58
  欣赏田野的又一佳作,问好,祝秋琪!
3 楼        文友:素心萦月        2014-08-20 11:21:25
  欣赏老师的文笔,学习了。
素心清婉,素月萦怀。
回复3 楼        文友:丰收的田野        2014-08-20 11:40:30
  欢迎素心萦月朋友,在湘韵与你同行,你我共精彩。
4 楼        文友:倾城醉        2014-08-20 12:01:00
  小子喜欢您们老一辈讲战争故事,希望老师以后多讲讲,小子向您敬一杯。
莫道荒山无好景,只因未到最低层。
回复4 楼        文友:丰收的田野        2014-08-23 16:24:56
  客气了,我们共同进步。
回复4 楼        文友:丰收的田野        2014-08-23 16:25:04
  客气了,我们共同进步。
5 楼        文友:上官蓉儿        2014-08-20 18:38:26
  民心工程,强基础聚民心!问候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丰收的田野        2014-08-23 16:26:12
  变化只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暂时的失去是为了长远的幸福。谢谢蓉儿老师留评。
6 楼        文友:潮仙        2014-08-21 09:01:30
  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虽然我们生存的企业没了,我们的工作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从长远看,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广大附近居民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有个好环境,我们做出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欣赏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丰收的田野        2014-08-23 16:27:34
  谢谢潮仙老师来访留评,是的,环境的变化,让我们有失去,也有收获。只会让大家的生活更加地美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