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让心如莲花般纯净(散文)

编辑推荐 【山水】让心如莲花般纯净(散文)


作者:幽香清远 秀才,215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9发表时间:2014-08-29 12:29:07

【山水】让心如莲花般纯净(散文) 人生的苦恼千万种,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三种,在佛教中被称为三毒的“贪嗔痴”。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一.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么呢?
   人生的大病,在佛法里说,就是时时刻刻盘据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
   身体上的病痛,可以请求医师来医治,但心理上的大病,再高明的医师见了也会束手无策。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上,不是想要拥有新式的洋房汽车,就是想要拥有漂亮美丽的女人;不是在名利富贵上打主意,就是设法如何得到珍馐美味。这些希求妄想的念头,就是我们人生的贪病。
   本来这个贪不一定完全是坏的,比如我们贪求知识的广博,学问的渊深,或是贪求了生脱死,证得无上果,把贪用在这一方面,不能完全说它不对,不过,像学问、知识,希求了脱生死,证无上佛果的心,不是损人利己的,不是自私的,反而是人生无价之宝,我们所说的贪是损人利己、自私贪婪的欲望。
   人为了贪求眼前的一点暂时福乐,或是一点私利,往往父子之间争得面红耳赤,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一脚踢开。为了想满足贪的欲望,什么义理人情,什么道德伦理,一概都可不顾。我们这个社会,一旦黄金、美色、名位当前,就会打劫、强奸、斗争、诉讼,什么花样都会搬演出来,这种贪欲,岂不是人生的大病?
   近几年落马的贪官,有的身居高位,衣食无忧,但还是贪得无厌,贪望膨胀,最终沦为阶下囚。到头来人生仿佛黄粱一梦,醒来后一切皆空。
   说到嗔心的大病也是人人俱有的,不分男女老少,大都患有这个大病。
   一个小孩子,希望母亲把奶给他吃,稍一不如他的意,他马上就会拍手舞脚,大哭起来,这个嗔心不是与生俱来就有了吗?
   有的人口蜜腹剑,这是隐藏的嗔心;有的人怒目狰狞,这是外现的嗔心;破口相骂,举拳相打,这都是由于内在的嗔心所发动!
   当一个人嗔心生起的时候,再好的东西都可以把它毁坏。我们常见到一个家庭里夫妻起了争执,某一方面为了发泄他的嗔心,什么心爱的物品打破了也在所不惜,等到事后花钱再买,虽然懊悔,但已经迟了。
   人们往往为了一时感情冲动,压制不住嗔怒之火的时候,再恩爱的夫妻可以因此而离婚,再好的朋友可以因此而反目。
   许多血淋淋的命案就是因为嗔心所起。为了爱恨情仇和所谓的利益,有丈夫杀害妻子的,有妻子雇人杀害丈夫的,有父杀子子杀父的,有朋友间提刀相向的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嗔厌苏俄投降的俘虏,下令凡是红军一律格杀,逼得俄军只有拚命而不敢再竖起白旗,希特勒优胜的战局因此而劣转;张献忠嗔怒四川人,下令屠杀,数百万人的生命在这一嗔之下而牺牲。
   嗔心一起只望人家痛苦加深,只望人家越不幸越好,不管什么刻毒的言词,不论什么狠恶的手段,都会从万恶的嗔心中搬演出来。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云:“嗔恚之火,能烧功德之林”,嗔心的确是人生最大的毛病。
   说到愚痴也是人生的大病,我们在生死的大海之中翻滚,在六道众生之内轮回,天灾人祸,有着无量的苦恼侵害我们的身心,我们为什么不能脱离这些痛苦而得安乐?因为我们没有智慧而天天在愚痴里打滚啊!
   更有一种人,明明知道贪嗔痴不好,明明晓得杀盗淫罪恶,但他还是离不了贪嗔痴,去不了杀盗淫,这不是别的,这就是愚痴的大病在作祟!
   《红楼梦》中贾瑞痴迷王熙凤,被王熙凤作弄派人用粪水浇了一头生了大病还执迷不悟,最后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林黛玉痴迷贾宝玉经常爱恨交织,由爱生怨,最终也命丧黄泉,香消玉损。
   上面说的是人生大病的名称,当一个医生替人治病的时候,一定要把脉、验血、测量温度,来探求病源,然后才能打针吃药。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生大病的名称,现在进一步来研究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么原因?
   二.人生的大病究竟因何而起呢?
   贪,贪是由于“爱”生起的。人因爱美色,爱钱财,爱名位,爱享受,为了满足“爱”,虽然美色如虎狼,钱财如蛇蝎,名位如陷坑,享受如利刃,但还是要贪求这些。
   从前有一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从小就跟随仙人到深山里去,仙人为了让他俩容易证得仙道,所以把他们两个完全与女色隔绝,等到俩人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仙人就想试一试这两个徒弟的道心。有一天,把他俩人带到一个热闹的都市上去走了一遭:
   “仙师!那个是什么呀?”小徒弟用手指着一个婀娜窈窕的年轻女郎。因为他们一生还没有见过女人。
   “吃人的老虎!”仙师说时,看也不看。
   他们回到深山里,仙人问道:
   “徒儿!你们在都市里玩了一天,觉得什么是最可爱的呀?”仙人考问他的两个徒弟。
   “吃人的老虎最好看!”师兄弟都这样回答。
   “没有出息的东西!”仙师气得就把他们师兄弟俩逐出了深山。
   人为了这一念贪爱,给虎狼似的美色吞食了,给蛇蝎似的金钱毒害了,给陷坑似的名位束缚了,给利刃似的享受杀害了的,处处皆是,说来真是可惊可畏!
   其次说到嗔,嗔怒的大病由于什么而来的呢?是由于“不爱”而生起的;不爱就是憎恶。
   人因为不爱怨家仇人,不爱别人做事有不如自己的意思,不爱别人胜过自己,不爱自己所爱的为别人夺去,嗔怒就因此而生。
   过去有一个家长,他家中的儿女子孙、奴婢童仆,无论做什么事,稍有一点不如他的意,他就怒火中烧,不能自已。因为他性情暴躁,家中财产虽多,可是人口总是不旺,他自己也知道嗔怒不好,一心想改,就在一块小木牌上写“戒嗔怒”三字,并且挂在胸前,以示警诫自己。有一天晚上,他听到家里的仆人集合在一个地方批评他说:
   “我们的主人,虽然很有德性,就是嗔心太大,一点都不如隔壁刘先生的仁爱慈和,所以我们时时都想离此他去。”
   “你们的胆子真大!”这位主人说时,就拿下挂在胸前“戒嗔怒”的木牌,打那个批评他的仆人:“我现在已经很有修养,把嗔心都已改去,你们还要说我不如人!”
   这个主人口上虽然说得好听,但他不爱别人说他的过失,不爱听说别人比他好,终于嗔恚的心又给引起来了。
   再讲到痴,痴的大病是由迷而起的。迷就是不明白道理。人因为不明白道理,所以起惑造业,由业感苦,因此人在这个世间上就不会安宁自在了。
   春蚕为什么会自缚?飞蛾为什么会投火?人们行事明明也知道前面是悬崖的顶端,或是黑暗的深渊,但他还是愚痴的向毁灭的路上走去。
   偷盗的人知道会被捉去坐牢,杀人的人懂得非要抵命不可,但他们还是要盗取别人的东西,还是要伤害他人的生命,这不是愚痴是什么呢?
   到妓女院中去的人,明明也晓得会染上花柳病;走进赌场时,也料到可能会把钱输去,但他终于还是去做了,这也是愚而不能觉啊!
   一个人不知道世间是苦空无常,不懂得烦恼重重难以解脱,终日沉缅于短暂的享乐中,或是陷落于痛苦的泥淖里,这种愚痴大病的人生,真好比是一场迷糊的大梦!
   过去有一位大富翁,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但他的心,每日在名利上打主意,生活过得极其烦躁不安,不是胡思乱想,就是愁容满面。可是离他楼下不远的地方,有一间茅屋,里面住了一个贫穷的人,这个人虽然贫穷,收入也仅能糊口,而他闲暇无事时便看经念佛拜佛,精神非常愉快,终日面露笑容。富人见了他既妒又疑。一天,他将此事告诉法师,法师对他说:“你过的生活,虽然有名有利,但这只是物质的生活,物质是有限的,而你的欲望是无穷的,有限的物质当然不能满足无尽的欲望,所以你就苦恼了。这位富人听了,也连连点头称是。当他回家后,账簿子一翻,算盘一打,又忘记好话,终日还是恍恍惚惚,愁眉不展,真是一个迷而不觉、极其愚痴的人!
   一般人都晓得,身体上感到不舒服,马上请医生打针吃药,但人们却把这心理上贪嗔痴的大病,放在旁边而不设法对治,那岂不是至为愚昧的事?
   身体上的大病是有害我们身体的;心理上的大病不但有害我们的身体,而且有害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非要设法把它治好不可!
   三.人生的大病究竟如何医治呢?
   医治贪病,要用“舍”字。人生所以患了贪病,就是一切都是为自己着想,不肯利益别人。天下可爱的东西,恨不得完全归诸自己一人,管什么别人的幸福,谈什么别人的安乐,他人的死活存亡,都与自己没有关系,因此贪病就缠绕到我们的身上来了。假若这时候懂得了“舍”,见到别人精神或物质上有苦难的时候,总很欢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乐、利益施舍给人,这样,贪的大病当然就不会生起了。
   不过,一讲到“舍”,很多人总觉得自己会做到的,例如送礼物给人,帮别人解除一些痛苦,这样还不能算做到真正的“舍”。因为送礼物给人,帮别人解除痛苦,心中难免有一点希望报酬的观念;“希望报酬”,这还是叫做“贪”,不叫做“舍”。
   真正的舍,要像蜡烛一样,虽然自己牺牲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就够了;真正的舍,又要像朝露一样,明知自己瞬将灭亡,但还是用微弱的力量滋润万物生长;真正的舍,更要像太阳的光热一样,太阳的光热,照抚着大地,没有条件,没有代价,不希望万物对他报酬,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佛经上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就是这个意思。
   医治嗔病的是一个“忍”字。人生所以患了这个嗔病,就是没有修养的工夫,一有不爱的逆境当前,嗔心一动,多年的朋友可以变为仇人,结发的夫妻可能成为冤家对头。这时,身边的事物,一切都好像是在嘲笑自己,一切都是可憎可厌,恨不得一拳要把世界粉碎!假若这时能懂得“忍”,懂得世间上一切都是自他平等一如,没有你我他的分别,没有坏与好的不同,有了这种忍的修养,嗔的大病当然就不易生起了。
   其实,世间上一切不爱的事情,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难道生起了嗔心就能解决了吗?那是不能的,嗔心唯有增加事态的严重性,所以,凡事都要仔细的想想,不要无谓的嗔怒,佛说:“若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争。”实在是至理名言!
   不过,说到能忍,这确是很不容易的。从“忍”字的构造来看,“忍”上面一把刀,刀上加一点,成为刃,刃是锋利的刀口,刃字的下面写个心,就是“忍”,这就是说用一把极快的利刀,插在你的心上,你能不叫一声,不动一下,这样方能称为能忍!
   医治痴病的是一个“觉”字。人生所以患了这个痴病,完全是因为迷而不觉。前面讲的贪嗔两种大病,所以那么厉害,归根还是由于愚痴。人生的八万四千烦恼,人生的死死生生,一切还是渊源于这个“痴”字。这个“痴”可以增长邪见,邪见可以造一切罪业,将来招致地狱畜生的苦果。假若有一点觉悟的心,明白自己有一个大智觉海,努力维持平静的海面,不要让愚痴的风,掀起了骇人的波浪。
   贪病的对治是舍,在不能完全做到舍的时候,应该要常行知足,唯有知足才能常乐;嗔病的对治是忍,在行忍的时候,应当行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做到慈悲方名能忍,唯有能忍才能自安;痴病的对治是觉,在求觉的时候,不忘增长自己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觉今是而昨非。
   普通的病有害身体上的生命,而贪嗔痴可以戕害我们心理上的慧命。我现在把这心理上的大病,和身体上的大病做一个比喻:心理上的贪病好比是身体上的胃病;心理上的嗔病好比是身体上的肺病;心理上的痴病好比是身体上的精神病。因为害胃病大多数是由于贪吃饮食太多的缘故;肺病能烂坏人身体的内部,和嗔心能坏事一样;精神病是自己理智不能做主,言行失常,而痴病正是做错事的一个根源。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就是戒定慧。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所以我们要以佛经上的这两句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能如莲花般纯净,远离苦恼,远离病痛,远离伤害。
  

共 53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让心如莲花般纯净】一文,作者从佛家的“贪嗔痴”三方面,有理有据地论述了人生的三大病症,并引用故事实例,为我们分析了得病之根源,及如何解决之法。一、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指出:人生之大病,在佛法里说,就是时时刻刻盘据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人在世间生存,诸多之事,都因心存贪念,一个贪念可将人从天堂打入地狱,也可从地狱带到天堂,贪念多了,人的欲望就多了,为了一己之欲望,等待的也必是滑入深渊。“贪”之何来,当然是因“嗔”而得,佛经有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而“痴”何为,必是执迷不悟。文章在此处又引出了《红楼梦》等人物特征,加大了说服力;二、人生的大病究竟因何而起呢?文章指出: 贪,贪是由于“爱”生起的;嗔怒的大病由于什么而来的呢?是由于“不爱”而生起的;痴的大病是由迷而起的。贪念起,是因为爱,爱美色,爱钱财,爱名立,只因这“爱”才会让人起了贪念,只因为这“爱”想将所有想爱的东西都放在自己囊中,才会让贪念膨胀;而嗔又为何呢,当然是“不爱”而生,不爱就是憎恶,而痴即是迷,是不明白道理。此处,作者例举实例,对“贪嗔痴”的进行了合理解释,使读者更加明了了具体表现形式;三、人生的大病究竟如何医治呢?文章指出:医治贪病,要用“舍”字;医治嗔病的是一个“忍”字;医治痴病的是一个“觉”字。此段,作者引用佛经之言,从“舍”的自我牺牲,讲到忍字“就是说用一把极快的利刀,插在你的心上,你能不叫一声,不动一下,这样方能称为能忍!”为什么人会得“贪嗔两种大病”原来,所有的这些都要归根于愚痴。通过论证,治疗“贪嗔痴”三病的方法就是:戒定慧。找到了病痛的根源,若能做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许每个人的心就会如莲花般纯净,平淡而简静地行走在尘世了。此文洋洋洒洒数千字,将人生的三大病症,合理有据地进行了分析,一一解答,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的一颗悲悯之心,一颗慈悲之心;引用佛教用语、词汇,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知识的深入研究,已颇有心得。问好幽香,值得品赏的文章,倾情推荐!【山水神韵编辑:竹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儿        2014-08-29 12:31:39
  问好幽香,
   这文章,看了让我叹息。
   幽香对佛教知识深有研究,
   论述有理有据,
   很让我佩服呢。
  
   幽香,按不到位,
   你将就啦!
  
   秋凉,保重!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2 楼        文友:幽香清远        2014-08-29 14:31:57
  谢谢竹儿辛苦编辑,你编辑得非常到位!这篇文章是我用来警示自己,也是警示大家的,希望人人都有一颗如莲花般纯净的心,生活得平静而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