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九叔,你好!

精品 九叔,你好!


作者:小白菜 秀才,2528.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3发表时间:2014-08-29 14:59:08

五月凤凰花开时节,高州师范临河坡地红红一片,与校园里充满青春活力的笑脸相映,仿佛是从一首唐诗走出来的意境!在花下柔软的草地上,一个学生坐着看书,树上的花瓣落到书页的美妙文字里,真有着说不出的美丽和浪漫——这个学生,应该就是二十年前的我,记得那时我很喜欢在凤凰树下读书,而陈勋超的《独目父母官》(剧本)深深地吸引着我。
   虽然我祖上都是“田舍郎”,但到了我,似乎种田种不下去了,你一看我就知道:十指尖细,锄头抓不牢,脚板幼小,脚力不够,个子不高腰不粗,力气不壮……这么副尊容,注定是吃不好种田饭的!我曾这样很好地设计过自己:如果生活在唐代,去写些诗换酒喝;在宋代会做个赶考书生;明代呢,街头戴无腿眼镜,拿起毛笔写“见信如晤面”的代写书信那个就是我;清代最没读书人活路,找得对门路还是心甘情愿去挨一刀,到宫廷混口饭吃也算是一条生路……而那时,你听我唱着“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胸前戴着高州师范的校徽,爱好文学便是顺应潮流,喜欢读“陈勋超”也算天经地义。
   现在,无论我怎样回忆,也难以记得陈勋超的名字是从哪听来的,概因“文革”之后文学复兴,陈勋超写的故事不断在刊物发表,在省里获奖,他写的戏剧也在县里演出,好评如潮,一不小心便洛阳纸贵起来,成了高州文化名人。他的作品为什么能这样迷人?或许与他走过的路有关,虽没充满阳光、雨露,却有着农村生活的粪肥沃土,便从笔底下汩汩流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人们看了都津津乐道:这是写我村的;我隔壁的就是这样的人……一时,陈勋超的名字带上了光环,就是在学校里,我也常听到人说:“我和陈勋超教过书的。”“我和陈勋超握过手,看过戏。”“我和陈勋超抽过‘大碌竹’呢。”看到他们喜形于色的自豪感,我心里羡慕不已,而我和陈勋起呢……唉,连见面的机会也没有,但我有极大的勇气,看到值班室的老师不在就溜进去打电话,先查文化馆的号码,再找陈勋超——电话那头“喂”了几声,我才敢开口。陈勋超虽然不认识我,但他很热情地约我到文化馆去找他。
   记得第一次到高州文化馆的时候,已经下了班,因为我和同学走错路而误了时间。陈勋超仍然在等我们。之前我没见到过作家,但听人说作家是肥头大耳的,心目中的形象是:头望远,腰伸直,腿翘起,说话“呢(这)个呢(这)——”,声调拖得特别长,那时借着办公室灯光窥看陈勋超,高而不耸,英而不俊,实而不华,我家乡的当猪佬也比他更有官相,而且他脸上少肉,颧骨突兀,瘦削得我难以接受,这样的脑袋怎么装得下那么多的故事和“墨水”?在他平易近人、幽默的谈笑中,我还是紧张得手心出汗,只敢坐半边屁股,见到名人的拘谨之情、之状可想而知。我们请陈勋超到学校讲课,他爽朗答应了。在回学校的路上,我们高兴得把车子拐来拐去,唱了一支又一支歌,惹得路上的人说:“这些学生疯了!”
   二十年过去了!
   在这“弹指一挥间”的二十年里,当年的文人今何在?
   以前视金钱如粪土的一些人,大有“万金散尽始复来”的豪气,现在却喜欢看存折上的“0”一个一个增加了,不妨大胆猜想,假如李白活到今天,直接从蜀道上折到上海或深圳股市去的可能性十分大。世间文章似乎不值钱了,喜欢在稿纸上做“爬行动物”的人还有几个呢?尤其是写故事和戏剧,发表的刊物少,有的作者深感穷途末路,早另辟溪径了,而我每次见到陈勋超,都听他说起新作,说到精彩处,我感觉到这个快八十岁的老头像还没长大似的,他为发现一个有趣的人物而兴奋,为找到新奇的情节线索而高兴,为一个词语的顿悟而手舞足舞,不是对文学有深厚感情的人,能这么投入么?我到过他家,他没华丽的居室,但他带我参观了他的书,有以前六十年代的,也有现时的戏剧杂志,在戏剧方面种类是比较齐全的。现在,我想那些书又增加了不少。当时摸着那一本本书,我感到那些书脊是烫热的,上面跳动着一颗如水的文心!
   不少以前与文字打交道的人,脸面变了,说话的腔调变了,走路的姿势也变,他们坑坑哧哧写了这么多年,从此只写两个字便行:“同意。”文学已是昨日黄花,无意过问了。而陈勋超算不得在一笔一划中起了家的,他从一个副科位置退下来,从高州搬到了茂名居住,还是像以前那样苦心经营戏剧和故事的“一亩三分地”,更难得的是依然热心指导后辈写作。前些年我有一篇故事被市里看中,要送到省里去评奖,陈勋超负责指导我修改。在他家里,他戴着眼镜,与我探讨故事的人物,情节和语言,甚是仔细,他不放心某个句子,某个字也怕不妥贴,还打电话给我。我拿稿子回到家里,打开看时,不由吃了一惊,原来已经从头到末,他都用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情节,连文法的错误,用错的标点符号,也都一一订正。明知他也在争取时间修改作品送省评奖,而他却挑灯夜战,把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我作品的修改上,我心里感到不安和无言的感激。
   在鲜花和掌声面前,多少人驻足不前,热衷于前呼后拥,马前人后的吹捧,沉醉到网上的“擦鞋文章”上安家落户,你竖拇指说我OK,我拍胸口叫你GOOD,他们都改名了,早叫“大师”了。陈勋超写了许多作品,出了作品集,是全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茂名市戏剧家协会的副主席,他的衔头在名片上可以下接第二页,又进京开过全国劳模会,但我听到最多的是一个称呼:“九叔!”多亲切!多朴实!一听就知道陈勋超在家中是排行第九的(他母亲是“英雄母亲”),其实并不,这个名字来源于他八十年代在省获奖的一篇故事《九叔做寿》,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人以作品主人公名字以传,也算是茂名文坛的佳话!我想,正因为陈勋超不计较那些名利、上下、高低,陶醉在无休止的探索中,他写出的戏,才令不少人魂绕梦牵,津津乐道。比如说我,二十年多年来,电影、电视我看了不少,我到香港工作后,见识过各种盛大的场面,2005年9月还到京都繁华之地,观看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晚会,这些演出已经把我的眼睛、耳朵养贵了,但一提起陈勋超,他戏剧和故事中的人物就会浮现在眼前:独目的父母官、《船到江心》里的人物,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情节,记不清多少次了,这些人物、这些情节让我发笑,在陈勋超创造的艺术氛围里流连忘返。曾记得,这些就是我当年禁不住诱惑,学校熄灯钟响过后打着手电筒在蚊帐里偷看的作品。
   写到这儿,我感到我的文字像雨落到稿纸上,打湿了我的概叹: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实在太难得了!
   在今天月光掉下也像要听得到声音的晚上,陈勋超一定又在灯下写着属于他的文字——想着他那在文学道路上东奔西走的背影,我不由向西(家乡的方向),从心底说上一声致意:
   九叔,你好!

共 26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采用正面的写法,描写了作者两次接触陈勋超的见闻,一次是和同学一起到文化馆请陈勋超给同学上文学写作课,一次是陈勋超指点作者修改参赛作品。两次见闻,写出了人物普通平凡的外表,写出了陈勋超谦逊、热情、真诚的感人美德。此外,文章还采用了侧面的写法,把不少文化人的“变”和陈勋超的坚守对比,衬托了陈勋超对文学的挚爱;写陈勋超的文学名气,衬托出了他的低调;写了众人对他的称呼,衬托出了他的平易近人。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情感饱满感人。【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83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铁        2014-08-29 15:51:56
  好文,欣赏,赞了,问好!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8-29 21:21:51
  “九叔,你好!”文章把九叔的形象写得很具体,很感人,不仅写出了外表形象,更写出了内涵特点,两者结合,让九叔的形象更感人了。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