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平民散文]呼唤生命童真的回归

精品 [平民散文]呼唤生命童真的回归


作者:邬海波 探花,2026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37发表时间:2008-09-09 07:57:57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着这样的机缘,当我们一个人冷静的反观内照心灵的那一片碧蓝的天空,大概就会有一种灵魂得到升华后的轻安。
   爱欲人生,总是伴随着烦恼的心绪艰难地行进在崎岖不平的泥泞路上,情的执着与占有,恰恰就将自己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狭小了。当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如满城飞絮的烦恼,心意识便油然而生出渴望幸福快乐的动力,我们也就在这样的一些郁闷的日子里,能够静静地品尝快乐的好滋味。烦恼即菩提,这是大家都熟识的话。我们的外缘或好或坏,我们相遇着的对象或善或恶,至于好与坏、善与恶的评判标准,也只是我们人类臆想出来的,世上无纯善纯恶之人,即使是大奸大恶之人,也存在着一些人性中善良的品性。将世间相看得透些,也将自身不好的境遇当成修心的外缘,任随一切的烦恼来到,化开,顿脱,放下,随缘,就一切皆春了。
   佛陀的世界,不过就是烦恼与菩提反反复复交流提升出来的境界,而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烦琐的困惑,也许就如一场急风暴雨的对有形的或无形的尘垢的清理。没有大悲大喜的人生经历,就难以成就我们崇高、悲壮、昂扬、博大、慈悲的品性以及圣徒似的襟怀。尽量宽容别人,尽量学会原谅自己的过失,用一双灵明的慧眼观照我们身处的红尘世界,不以对立的态度来与万物相处,和谐宁静的轻快感觉也就充溢了我们的整个身心。
   我们作为凡夫俗子,自然有我们自身的心性的缺点,每当我们面对自己都不太清楚的一些现象的时候,往往会凭着自己的习性,胡乱地自作聪明地加以评判,其结果是留下了一些使自己蒙羞的印迹。
   追求禅趣,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一种天性,但禅的世界里没有一片固定在一处的白云,禅的世界是一片白云在碧蓝的天空的自由自在的流动,禅的世界是生命意趣的自自然然绽放的花朵。
   可是,我们有限的生命岁月里的每一个时刻,心灵世界的起起伏伏、伏伏起起,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惨烈的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仇杀,更有那些自作聪明的邪说的对人心的惑弄,就使得我们这个只有数千年文明的所谓人类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我们也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在时光流转的车轮的旋涡中迷失了本有的童真,变成了就连自己都感到恐怖的魔性十足的伪君子。
   人类文明的行进旅程,在一般情况下,总会牵连着在人类大灾大难之后的自我反省,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前行的每一点微小地进步,都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对于具体的每一个人,当然也不例外了。可是仔细加以分辨,我们作为具体的人在面临大灾大难的时候,就有两种情况了:一种人可通过人生苦难的磨练成就他伟大的圣徒似的故事,有的人就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心灵的天空如果没有那一片流动不息的白云自由自在的漂荡,如果没有化烦恼为菩提的修为,我们的生命,也就会失去很多本该拥有的幸福。
   但是,我们的童真与无私的回归之路,总是充满了各种险恶的无法预料的陷阱,稍不注意,就会将表面看来纯洁的心灵一下子堕落到深暗的地狱里的永无止境的罪恶中。
   我本人在一般情况下,自认为还算是一个诚实厚道的人,但自认为的诚实厚道,就会拿自认为别人的不诚实厚道来加以对照区别,结果是将自我偏狭的意识越加地强化了,甚至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平常对于佛陀的教言的熏习,似乎已将我从世俗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于是就用了一种愤世嫉俗的心态来审视世间的万象,最终还是因了这些分别意识,而产生了无休无止的烦恼。随着烦恼的起伏,这颗自认为纯洁平静的心,却动荡起了贪嗔痴的恶念,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具体的人事的搅扰,也就不能用一种平和冷静的方式来处理了。可见,要守住我们这颗心,使之不被外界人事的磨练动摇,是相当不容易的;如果只是用一种理念化的自我偏狭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不但不能得出世俗凡人的真实性的结论,甚至会由于自恋性的意识,而对众生万象产生一种仇恨的心理。
   人性里正与邪的较量,正如大海的起潮与落潮,是不断地彼此消长的,要想彻底斩断时刻困扰我们的心魔,就必须时刻检点我们的起心动念的是否朝向一个光明坦荡的方向行进。
   真诚的忏悔,如果产生了悔过的悲情而号啕大哭涕泪纵横,那么,我们面对无际的虚空,就会感悟到我们人类的渺小,从而倾慕一种博大宽容的天地自然的品性;我们面对一切烦心的人事的纠纷,就会用一种平和的态度来加以处理。
   其实,六祖慧能大师早就说过“平常心是道”的道理,但要真正能够领悟其中的玄机,还得在真实平凡的生活中来实现,脱离了鲜活的生活的感受,一切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
   呼唤生命童真的回归,回归到我们平凡生活的本真乐趣。禅趣,其实就是我们平凡的森林里的松涛、潺潺溪流里的游鱼、田边地角的无名野花、漠漠细雨中村庄上空的炊烟以及厚重得没有言语的黄土地。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永远童真的心灵,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自我消融在无边的虚空中以成就无私的大我。
   2008年9月8日

共 19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似清泉淌过心涧的文字,让循着作者细腻深刻的灵思,我们一起呼唤生命童真的回归,找到平凡生活的本真乐趣。好文,欣赏!——采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依米花        2008-09-09 08:17:54
  读来受益匪浅,问好邬兄。
http://yimihuahua.blogcn.com
2 楼        文友:蝶花逐梦飞        2008-09-09 09:19:16
  惮意,邬编的很多文章里都渗透着,禅意,是佛意,需要有颗顿悟的心,一颗纯真追求美好的心。
平凡简单的岁月,捡拾欢喜与忧伤,揉搓成希望的长青藤,月亮和太阳不经意走过,我便攀着它走向了高处,旖旎的梦深处,我在飞翔.
3 楼        文友:柳愁椰风        2008-09-09 13:20:04
  引用句:“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心灵的天空如果没有那一片流动不息的白云自由自在的漂荡,如果没有化烦恼为菩提的修为,我们的生命,也就会失去很多本该拥有的幸福。”————现在椰风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听来的故事:
   (1)有一天,老和尚带小和尚出去化缘回来,经过一条小河,河水上涨且无桥。一个mm想过去又怕水深.老和尚就背着mm过了河。回到寺里,小和尚问,师父你不是说男女授受不清吗?那你怎么还去背人?老和尚说我背女人在过完河后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现在还没有放下呢?
   (2)赵州有一次问一位新来的和尚说:你曾经到过这里吗?答:是的。于是赵州说:喝茶去。之后,赵州问另一个来访的和尚相同的问题,该和尚答:没有。赵州说:喝茶去。事后有位住持请问赵州:大师怎么不管他们回答是什么,都叫他们喝茶去,这到底是为什么?赵州叫了这位主持一声,这位主持立即回答:大师,赵州即说:喝茶去。
   (3)手指着月亮问:那是什么?答:是手指。伸出手指问:这是什么?答:月亮。又指月亮,问:那是什么?答:手指指月亮。问:什么是月亮?
  
   答:你问的是月亮。
  
   结果问道人大悟,入道了。
   ————相信个中蝉意已在各位看官心里!
——千帆过尽,皆不是我所爱;三千弱水,哪一瓢知我冷暖?
4 楼        文友:浪漫心旅        2008-09-09 14:01:15
  似春阳沐浴枯燥的心野,似微风抚过清冷的心谷,呼唤生命的童真回归,就是寻找人生的心灵天平。精深!
喜欢用文字复制生命足迹,喜欢陶醉于浪漫心路,喜欢在与文友分享多彩岁月。
5 楼        文友:林儿        2008-09-09 16:09:50
  俗话说,猛兽易服,人心难制。如果能真正做到童心的本真,那就成佛了。问好老师!
6 楼        文友:浅浅的姿态        2008-09-10 14:40:42
  真诚的忏悔,如果产生了悔过的悲情而号啕大哭涕泪纵横,那么,我们面对无际的虚空,就会感悟到我们人类的渺小,从而倾慕一种博大宽容的天地自然的品性;我们面对一切烦心的人事的纠纷,就会用一种平和的态度来加以处理。
   学习,问好老师!
孤僻,以字为友
7 楼        文友:张贤春        2009-01-16 09:24:47
  尽量宽容别人,尽量学会原谅自己的过失,用一双灵明的慧眼观照我们身处的红尘世界,不以对立的态度来与万物相处,和谐宁静的轻快感觉也就充溢了我们的整个身心。
   好心态!
真诚待人,勤奋做事!
8 楼        文友:鲁迅        2015-09-12 15:21:31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9 楼        文友:邓久狸        2015-09-12 17:02:14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