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北】辽中采风之行(散文)

编辑推荐 【东北】辽中采风之行(散文) ——温故而知新——采风 巨变 文友 友情


作者:流翔陀之夫 布衣,13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5发表时间:2014-09-05 09:05:43
摘要:宋欣夫人手举相机朝我们走来,大家纷纷站起,选位置,摆造型,留下这难忘的时刻。热情的辽中邱队一行人,陪我们在高登堡农家饭店,简单地吃了午餐。又把我们送到杨士岗镇的国道上,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此次沈阳作家团到辽中采风,不仅看到了美景,辽中的巨变,还收获了宝贵的友情。偏得的我呢,踏上了年轻时走过的路,圆我故土相思梦!其乐融融!

【东北】辽中采风之行(散文) 辽中采风之行(散文)
   一
   我心不在焉地和同车的文友搭着话,双眼紧盯着窗外。当三辆轿车进入辽中地界时,我的心与腮帮子竟抖动起来,眼眶也湿了。
   三十五年了!我从未跨入过这块土地,这块曾浸过我青春年华汗水的土地!今天,还是炎热的八月,我来了!
   写长篇小说的宋欣从副驾位回过头,笑呵呵地对我说:“咱哥仨刚才唠的多热闹哇!什么司马迁的《史记》啦!刘邦项羽啦!契柯夫鲁迅周作人啦!刘哥,咋玩沉默了?”
   忽然,看见我眼中的泪花,回转身对身边他夫人说:“把车窗关上,开空调吧,风把刘哥眼睛吹出水来了。”
   我赶紧掩饰说:“是的是的,关上吧!司机弟妹都有困意了,也是风吹的。”
   我们在漫长的堤坝脊背上行驶,两旁的绿色急急忙忙地退后,前面的绿又迎面扑来。
   我看了看身旁写诗歌的王维亮,他正好小我十岁。我说:“当年有一种修筑大坝的工具,叫筒锹,你见过吗?”
   宋欣和王维亮都摇了摇头。
   我说:“是铁锹的一种,现在可能是绝迹了。形状像房上的灰瓦,长方型,没有尖,长度是铁锹的两倍。”
   他俩等我说下去,没打断我。
   “三十多年前,下乡的知青们,就是用这种筒锹来筑堤坝的。一锹挖出的河土有几十斤,一锹锹地甩在你分的地段上。如果你倒霉,分的地段取土距离堤坝远,就用独轮车去推河土。待堤坝修高了,还要搭跳板往上推。只要你上了跳板,就不能返回了,后面的土车一个紧跟一个。常有那样的场景,人和车从窄窄的跳板上滚下去。”
   王维亮接话:“刘兄,你下过乡吧?”
   我说:“下过,整整四年,就在这块土地上。用过这种筒锹,也推过独轮车。”
   宋欣朗朗地笑了,笑得绿叶在明媚的阳光下闪闪发亮,炎热的空气也抖动起来。“刘哥!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换个话题。辽中的文友们等着我们吃烤羊腿,炖大鹅那,别坏了胃口。”
   宋欣的一席话,把我的伤感撵跑了。花季少年的他,瞬间的车祸,给他留下了四肢三残的身体。当年的我,甩甩筒锹,推推小车,真是小菜一碟。我无语了。
   宋欣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带领一帮残疾人办工厂,搞商业,不要国家任何的福利优惠政策,按章纳税,不少交一分钱,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参加全国的自学考试,顽强拼搏,是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他的短篇小说,散文在市级文学大赛上获奖,他的长篇小说研讨会,名人名师惠临,赞声四起,即将出版。
   生活不仅给了他太多磨难,他也造就了斑彩生活。
   是啊,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日新月异的新生活令我们目不暇接,张开双臂,去拥抱每天的朝阳吧!
   辽中县城到了,让我们先去拥抱辽中的文友吧。
  
   二
   万琦老师的一个学生,在辽中县交通大队供职。也是写诗的,大家都叫他小光,把我们引领到县书画院。和平作协副主席党存青将沈阳作家们赠与辽中同行们的书籍字画,摆放了一大排。
   沈阳来的才女孔清(寄南),当场作了名叫《清韵》的荷花图。一饱大家眼福,受到辽中文友的好评。一致认为,作家要像荷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作家应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鼓与呼,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好作品。
   我们和孔清开玩笑说:辽中此行,你收获最大。作为画家,你在此处看到了好景。作为诗人,你找到了文友和知音。辽中的一位女文友,岁数和孔清相仿,个头一般高,都曾在黑龙江的黑土地上生活过。两人一见如故,知音相见恨晚。亲亲热热,见面时拉起的手,再也舍不得分开。
   热情好客的邱队,雅兴更浓。当场挥豪,给我们留下了墨宝。
   随后,大家到了县郊的一家农家院,共享晚餐。烤羊腿,炖大鹅,烧活鱼,生茄子大葱蘸农家大酱,地道的农家饭菜。临近的小舞台上,一个小时的二人转表演,给人们带来了阵阵笑声。
   临近午夜,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回宾馆就寝。
   三
   第二天清晨,阳光欢快地在蒲河上跳跃着。不远处,五六只野鸭子忙碌起来。一头扎入水中,很长时间不见踪影。放眼望去,几百米远的河草中,上百只白色的水鸟翩翩飞舞,如同洁白的羽毛在水面上升腾。
   我悄声地问身边的邱队:“那些飞翔的是何精灵?”
   辽中县交警大队的邱大队长,与我的年纪相仿。沿途赏景,我俩始终结伴而行。
   邱队说:“远处飞起来的那些鸟,是白鹭。”
   我说:“这么宽阔的蒲河,宁静的湿地,人们为自己的家园,修建了这么多的人文景观,此处是辽中的哪块宝地呀?”
   邱队答曰:“辽中的刘二堡。”
   我的心颤抖了:“啊?刘二堡!”
   我语速极快地说下去:“邱队!我十九岁至二十三岁的时光,就在刘二堡的土地上度过的。我们在蒲河里游泳,坐伐子捉鱼。挖河底,插稻秧。我记得刘北的村西头有个三面环水的林场,是知青最爱去的地方。难道今天我就站在这里了?”
   邱队高兴地说:“你在这当过知青,欢迎故地重游。我也当过知青,后来当兵走了。”
   邱队又说:“有香港人看中这块湿地了,要来投资开发。我的孩子们都在沈阳买了房,工作也在那。我和老伴哪也不去,就相中这了。”
   我说:“您写了一千多首诗,还出了诗集,足可证明您是真挚地热爱这片土地。”
   邱队说:“我的足迹走遍了辽中大地的每个角落,我爱这里的人们。写诗纯是业余爱好,也是给后人留下一些辽中变化的痕迹。”
   我们望着河中片片的荷叶,荷花稀少了,成熟的莲子静悄悄地挺立。一人多高的芦苇,摇曳细细的腰肢,起伏迭荡,仿佛要把天空映绿了。
   忽然,一只大蒲鸭扑楞楞落在芦苇荡里了。寻它时,不知去向。
   邱队说:“大蒲鸭已列入保护动物之列,它产蛋期在九,十月份。辽中蒲河广阔的芦苇荡,是它们理想的繁殖之地。当凉秋的早晨,曙光微露的时候,一群群大蒲在你头顶飞过,嘎嘎地叫着。掠过的风使麦浪起伏,惬意极了。”
   我说:“当年,为了赶冷子堡的大集,有些穷困农户去捡蒲鸭蛋,一窝十几个那。冒充鸡蛋去赶集,为了应付上边指派的任务。”
   邱队说:“是啊,还有胆肥的,把剧毒青酸钾铝藏在黄豆里,给它们下药。蒲河边上趟了一片片的大蒲鸭,瞅着揪心那!现在人们懂法了,没人敢碰它们了。”
  
   宋欣夫人手举相机朝我们走来,大家纷纷站起,选位置,摆造型,留下这难忘的时刻。
  
   热情的辽中邱队一行人,陪我们在高登堡农家饭店,简单地吃了午餐。又把我们送到杨士岗镇的国道上,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
   此次沈阳作家团到辽中采风,不仅看到了美景,辽中的巨变,还收获了宝贵的友情。
   偏得的我呢,踏上了年轻时走过的路,圆我故土相思梦!其乐融融!
  
   2014年9月4日 刘文祥于沈
  
  

共 28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辽中采风之行】优美流畅,热情奔放,温故知新,真情舒缓,感动感慨,收获友情,此生难忘。作者在文字中以人物出场,对话,聊天,赏景,活动等多种形式来收集这次风采的足迹和镜头。可说是娓娓道来,栩栩如生。辽中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和作者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情感,为什么一踏上这片土地作者就热泪盈眶。那是因为作者的青春年华曾在这里绽放。四年的知情生活,让作者在这广阔的土地上大有作为,不仅获取了应有的劳动技能,更主要的是和这里山水土地建立了情感,学到了农民朴实勤劳的风范。如今这里早已是今非昔比,气象万千。采风中联谊活动也丰富多彩,赠书、作画、吟诗、吃农家饭、赏白鹭嬉戏,观芦苇飘逸......总之,这次风采活动不仅让作者受益匪浅而且让作者踏上了年轻时走过的路,圆我故土相思梦。文字唯美,描写细腻,诗情画意,画意诗情。景人交错,人景衬托。是一篇非常有韵味,有情感,有文采的文字。值得品味和欣赏!感谢赐稿!倾情推荐!问好刘社!【编辑:雪梦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梦儿        2014-09-05 09:06:59
  如今这里早已是今非昔比,气象万千。采风中联谊活动也丰富多彩,赠书、作画、吟诗、吃农家饭、赏白鹭嬉戏,观芦苇飘逸......总之,这次风采活动不仅让作者受益匪浅而且让作者踏上了年轻时走过的路,圆我故土相思梦。文字唯美,描写细腻,诗情画意,画意诗情。景人交错,人景衬托。是一篇非常有韵味,有情感,有文采的文字。值得品味和欣赏!感谢赐稿!问好刘社!遥祝创编愉快!致安!
很多风景,都很随意;至失去了你,我在 独赏自己的风景......
2 楼        文友:一笑了之        2014-09-05 09:47:17
  作为亲证者,我目睹了刘老师的满眼的泪,这是对这片美丽土地的感慨,这是青春岁月的感怀。重新踏上留下青春足迹的土地,抒发心中无限的情意。刘老师美文,动情至深!
闲暇时读书写作,诗歌散文小小说道尽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