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轻舞】4-13那一家子(小说)

编辑推荐 【轻舞】4-13那一家子(小说)


作者:宏声 进士,649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10发表时间:2014-09-05 12:24:45
摘要:这篇小说以那幢租房楼4-13“凶宅”里练得光夫妇的哭泣声写起,引来同楼居住解兰的同情和关心,他不听工友劝阻,就是要管那以已无关的闲事,就是要把别人的难事当自己的难事。他走进了4-13房间,通过详细了解,这对老人多次哭泣与这租房无关系,这所谓的“凶宅”里 并没有鬼。老夫妻在外打工近二十年,挣来的钱给大儿、二儿买房、结婚,可大儿和二儿还恨自己父母,大儿认为自己的房买在农村条件差,二弟的房买在镇上,于是为了不多吃亏,把自己的小儿子给公婆带养;二儿子认为大哥把小儿子给公婆带养,我的儿子也是公婆的亲孙子,公婆不带养就偏了心;幺儿子也恨父母,他认为自己已越过婚龄,父母不买结婚房,使自己打光棍。三个儿子就是这样恨父母,他们远离父母,手机上难勾通,反而加剧矛盾。练得光夫妇走投无路了,老伴病在租房里,手上没有钱医治,隔万水千山的几个儿子互相推诿,他们又哭了。解兰设“骗”计,将练得光大儿“骗”到了父母身边,最后全家相聚老父母身边,通过交流“恨”变成了“爱”,一家人欢欢喜喜迎接中秋节。小说语言通俗易懂,开篇紧扣读者心弦,反映打工队伍里的真实生活,教育天下人要孝敬父母,千错万错父母没错。也反映了打工队伍里有助人为乐、为他人解难的人。

一、4-13房里的凄惨哭声
   这一幢大楼,有百多间出租房,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人员租住。这些人每天上楼下楼,大家擦肩而过,互相都极少言语。
   世上有些人总是迷信,特别对阿拉伯数字有研究,总结出什么数字是吉数和凶数。就拿住房标号来说,什么4号、14号......就是凶数,似乎住进了这样的房间对居住者就会带来不吉利事。那4-4号就更不吉利了。
   现在又传出了13是凶数,据说是从国外传来的。如果住房4-13号那就是最不吉利了。
   这幢大楼4-13总是空着,房主降价都无人租住,许多人也就是迷信4-13不吉,住进这样的房间会大难临头,祸从天降。
   有一对老夫妻只管价格便宜,他们带着小孙子租住了4-13房间。同层楼邻居们为他们住进这间屋子捏把汗,不知道哪天他们会祸从天降。这对老夫妻住了一段时间,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吉利的事。大家暗地里为他们松了口气,但还是有此担心不知以后他们头上会降来什么祸事。
   过了一月多,4-13房间里有好多天夜里传出了哭泣声,这声音并不是那个小孩子的哭声,大家听得明明白白是那对老夫妻的哭声,大家暗地里议论起来,都说4-13租屋里有鬼。
   呜!呜呜!......
   4-13租屋里这晚又有哭泣声传出来,哭声很凄惨。
   在4-10房间里有一个方面大耳、身材魁梧年龄四十来岁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他名叫解兰,听到那间租屋里又传出的哭声,心酸叹气摆头,这判定这哭声并非小孩,是老人的哭声,他们为什么总是这样哭泣呢?是什么难事、伤心事使他们哭泣呢?难道有他们真的遇上了鬼?他今晚就要去问其哭泣的原因。
   他走出了那间租屋,来到了那间传出哭声的租屋门前。几个相识的工友发现了解兰,一个胖工友立即过来拉住他的手说:“你要进那间租屋里去?4-13是凶宅,阴气重,屋子里有鬼。这对老夫妻图价格便宜,租凶宅,遇上鬼了,所以他们常常哭泣。”
   解兰说:“那是胡说八道,人世间没有鬼的存在。就是有鬼,我们不要袖手旁观,不要麻木不仁。走,我们进去看个究竟,如果真的有鬼,我们就去驱鬼,把这对老夫妻解救出来,使他们不再哭泣,快乐地生活。”
   胖工友笑了笑,正要说话,他的妻子拉住他拖往室内走边说道:“出门在外,少管闲事,从免引火烧身。”
   解兰在过道上自言自语:“别人有难为什么不去救呢?”解兰说着摇摇六,“我就要到4-13房里去抓鬼,跟那害人的鬼拼杀,去救这对哭泣的老夫妻。”
   他推开了那间半开着门的租屋,屋里没有空调,一台破旧的电扇在转动着,电扇虽然这样分秒不停息,但它劳而无功,室内仍然是高温,它带来的是热风。还有一台旧木桌上关着陈旧的小电视机。一张床上躺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铁青色的脸,脸上皱纹层层,她用手帕擦试着眼泪,这呜呜的哭声是她传出来的。她床边坐着一个秃顶男人,上身漆黑裸体,下边穿一条短裤,脚上拖鞋,他也捧面哭泣,这呜呜的哭声也是他发出来的。
   他看着他们,肯定他们是夫妻,一对打工租房居住的老夫妻。那床上还睡着一个五岁多的男孩,他肯定这个男孩是这对老夫妻的孙子。
   呜呜......一对老夫妻在继续哭泣,哭得是那么伤心。
   这间屋子里又有又什鬼呢?除了两个老人在哭泣,没看见什么鬼影。
   “老大哥,老大嫂,你们有什么伤心事呢,这样伤心哭泣能把难事解决了吗?”他看着这对哭泣的老夫妻,心痛起来,他想他们没有难事多好啊!他愿他们的哭声变欢笑声多好。
   他们听见了他的问话,抬头发现了他站在他们的租屋里。秃顶男子止住了哭声,叹着气,摇着头,他看着戴着眼镜的解兰,他看他文质彬彬,不像坏人样,他叹着气,站起身来,将旁边的一张塑料凳子端给解兰说:“请坐!请坐!”
   解兰在他们屋子里坐了下来。老妇人见有客人坐在屋里,也用帕子擦干了眼泪静了下来。
   “你们有什么难事?什么难事使你们伤心流泪呢?”解兰问他们。
   夫妻叹着气摇着头不言语。
   “你们来自哪个省?”解兰问他们。
   “四川。”秃顶老人答道。
   “我们是老乡。我也是四川人呀!我们有缘份聚在了一起,又同住一幢大楼,一个楼层。你们从家乡出来多少年了?”
   解难和这对夫妻打破僵局慢慢交谈起来。4-13房间里真有鬼吗?这对老夫妻真的在这房间里被鬼迷上了吗?
  
   二、他们原来上了这样的“当”
   解兰和这对老夫妻交谈起来。他听了他们的诉说,才知道他们是上了这样的“当”。
   他们这对夫妻的“当”上了一次又一次,真是上“当”不怕,自愿上“当”。所以他们上了“当”也不会去报案的,他们知道即使去报案,也无处会受理。他们的“当”就是他俩多年勤劳、省吃俭用的钱心甘情愿地被“骗”了,要说金额多少元,哭诉者说不清多少元,总之是很大一笔钱的。
   他的名字叫练得光,这租屋里住着他们夫妻和一个几岁在幼儿园学习的小孙子。他们是来自川东北的打工者,刚出来打工夫妻都才四十五岁,现在六十来岁了。十多年的打工生活,他们现在老了。
   他们远离家乡的主要目的是用双手勤劳挣钱,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们是吃过苦的人,小时候受过饿,没有上几天学,十三四岁就成了小农民。在那山区里,条件十分差,出门就是羊肠小道,上坡下坎。那梯田一叠叠,就像手巴掌那么大,人摔一跤身子可以搭在三块田上。他们长期劳累,总还是被贫穷伴随,摘不了那顶贫穷帽,总解决不了温饱。二十五岁那年,他们结了婚,紧接着田地下户,日子一天一天稍微好起来,能够填饱肚子了。政策越来越好了,农民自由了,也可以走南闯北去打工了。
   这对夫妻共生肓了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都三十余岁了,第二个孩子比大哥小五岁,幺儿子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他们呕心沥血,与风雨为伴,烈日下虽戴草帽仍然汗流浃背。在田间、在地里,他们犁田挖地、肩挑背磨,起早摸黑。他们省吃俭用,这一切主要是为了养育孩子们,都希望孩子们快乐成长。小崽崽出生下地只知道嚎哭,一口口奶水都是娘的血,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怀着极大的希望,孩子走路了,孩子读书了,孩子们到婚龄了……
   他们的孩子都上了初中,都加入了打工队伍。孩子们是大人了,已经超过婚龄了,父母要给孩子们安家,结婚是要花钱的,山里的姑娘都出嫁到那条件好的地方。山上的小伙子结婚难,光棍成群。要走出山区,到条件好的地方居住,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打光棍。要改变这样的现实生活,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要钱。
   这对夫妻坐上了飞速的火车,他们来到了沿海,来到了厦门这座美丽的岛上城市,加入了打工队伍。他,干过碎石工,干过搬运工,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她,由于年龄偏大,难找事做,只有做洗碗工、保姆、保洁工。她如今在火炬园里一家公司做保洁。夫妻通过多年劳累,辛勤的汗水也换来了较多的钱。干了三年后,就用这些钱给大儿子在坝下买了房子。他们几年的打工存款不但用光了,还倒欠下了债务。他们到坝下买了房子,大龄的大儿子就有人来谈婚事了,大儿子结婚又要钱,又到处借钱,欠下债务夫妻俩又继续打工,省吃俭用,两年后才还清债务。他们的大儿子结婚安了家,二儿子也是大龄青年了,现在的姑娘要求要在城镇有住房,夫妻心急如火烧,日夜拼搏,又干了两年,手头上又有了钱,但是这点钱到镇上买房子还差得很远很远。房子是要买的,不然二儿子三十岁一过,也许这辈子就会打光棍了,夫妻又向亲戚、朋友借,向房地产老板分期付款,在镇上买了房子,二儿子的婚事终于圆满了。练得光夫妻俩又欠下了大笔债务,夫妻又继续打工挣钱偿还。
   大儿子和大儿媳对父母有意见,大儿子认为二弟房子买到镇上,比农村条件好,父母多花了钱,二弟占了便宜,父母的心偏向了二弟,同是父母的儿子,父母处事这样不公平。大儿子和大儿媳就想法把自已的小孩子交给公婆,既不给钱,也不给粮,似乎这样才能弥补他们吃那部份亏。练得光夫妇为了挣钱又坐上了火车,他们带着小孙子去打工,在那租屋近处有所幼儿园,他们把小孙子送到了幼儿园里;他们二儿子和二儿媳对父母也有意见,他们认为大哥、大嫂的孩子父母带,难道我们生的孩子公公婆婆就不该带?难道说二儿子不是父母亲生的?父母为什么一碗水不端平?大儿、二儿都各自在一个省打工,父母儿子间已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父母不打电话,两个儿子都不会给父母打电话的,夫妻给两个儿子打电话,十次有九次都是吵吵闹闹,夫妻最后就是泪流满面,夫妻都叹气、流泪、哭诉。夫妻面前还有个幺儿子,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也应该安家了。现在姑娘的条件不仅是套房,还要铺面房。在家乡小镇,套房、铺面房少则二、三十万元,二、三十万元年近六旬的夫妻省吃俭用要打多少年工才挣得到那么多钱?幺儿子常常在父母面前沉着脸,好像随时逼问父母:“我结婚房子好久买?大哥、二哥都安家了,难道我就单身一辈子吗?......”
   时间一天一天地流逝,夫妻怎样才能挣来二、三十万元钱?挣十万元就很难了。幺儿子每月二三千元工资,他每月花费了没有余额,他一人租较高档的住房、穿名牌服装、染异色头发,上下班骑摩托车,嫌父母煮的饭菜没有好味道,要在餐馆里去吃,有时还要和年轻工友们到歌厅里唱唱歌……父母常叫幺儿花钱节约,他不但不听,还吵闹不休,说父母过时落后的生活那一套要搁起来,认为自己是赶时代潮流的人,一个时髦的年轻人。
   练得光夫妇年近六旬就是过这样的日子,他俩背都驼了,脸上皱纹像流水沟槽,残缺的牙齿。他抽的是廉价土烟,穿的是幺儿子丢了的衣裤;练得光的老伴已经是老太婆了,花白头发是自己染黑了的。夫妻四点多钟起床煮早饭,要送孩子上学,要按时到各自的岗位上班。他们的午餐是自带的,冬天买的保温盒,倒点开水将就吃了。下了班在去菜市场买低价劣质菜。勤俭、节约使这对夫妻已经养成了习惯。这对夫妻做梦都在劳动,都在思考怎样多挣钱。他们想到自己还有重担,要给幺儿子买房子,要给幺儿子娶媳妇。
   他们和儿子们在手机上争吵了,一两月父母与儿子手机上不通话。父母总还是担心着儿子们,又用手机向儿子们打电话。
   “大娃呀!你们最近好吧?”
   “二娃呀!你们最近好吧?”
   两个儿子在手机上回答道:“有什么话快讲吧!我在上班!”
   态度如此生硬,语言这样冰凉。他们从不主动向父母问好!大儿子二儿子都是这样。
   这样的儿子不如养条狗,一条狗一两天不与主人见面,一见面了蹦蹦父母跳跳,摇头摆尾。十月怀胎生下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希望孩子快乐成长,都望孩子长大了有出息,都望孩子对父母有孝心。
   这对夫妻的儿子们就是这样对待父母,父母现在不要子女的钱,不要子女的粮,不要子女买衣服,只求他们有一个热情的问候。这个热情问候难求。这对夫妻难求儿子的热情问候。
   他们难求到儿子热情问候,可儿子还要恨自己父母。大儿子恨父母,二儿子恨父母,幺儿子也恨父母。认为父母处事不公道,认为父母嘴巴话多,唠叨难听……
   夫妻就为儿子们而哭泣,几十年来上的是这样的“当”,受的这样的“骗”。
   夫妻的辛酸泪何时停止,谁来同情他们?夫妻到时候确实不能打工了,他们又怎样来生活?他们没有养老的存款,现在每天挣来的钱除了自身生活,除了小孙子花费,都为幺儿作安家准备,他们夫妻能准备足够的钱吗?幺儿子的婚姻何时才能如愿?
   刚才又一个电话,又是与一个儿子争吵不休,他们最后又哭了,哭得是那么伤心,他们的苦诉原来就是埋怨,就是后悔,一生劳累而上的就是这样的大“当”。
   听了他们夫妻的诉说,解兰的心更加痛了,眼泪也往外流。
   解兰听了他们的讲述心里痛起来。同住一幢大楼,一个楼层,那一间租屋里却住着一对“老牛”,租屋里这对“老牛”啊!你们拖了几十年的犁,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一个人要有助人为乐的思想,别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愿大家都快乐生活是解兰的心愿。伸出双手拉一把痛苦中的人吧!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对可怜的老夫妻,养育出如此不尽孝道的逆子。
   “老大哥,老大嫂啊!你们不要急,哭泣会伤你们的身体。你们的家事我愿给你们帮上忙。愿你们一家团团圆圆,和睦相处。”解兰向这对夫妇说道。
   “谢......谢!谢谢你呀!”夫妻俩异口同声,但他们不相信面前的他讲的话,很失望地回答他。解兰又说道:“老大哥,老大嫂,请你们相信我,我一定能帮上你们的忙,我也是四川人,我们是老乡哟!”
   练得光说:“老乡?老乡你在这里干什么呢?”
   “打工呀!和你们一样打工呀!”解兰答道。
   “你是来厦门旅游吧?你这样式不像打工的。”练得光说。

共 1238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以那幢租房楼4-13“凶宅”里练得光夫妇的哭泣声写起,引来同楼居住解兰的同情和关心,他不听工友劝阻,就是要管那以已无关的闲事,就是要把别人的难事当自己的难事。他走进了4-13房间,通过详细了解,这对老人多次哭泣与这租房无关系,这所谓的“凶宅”里 并没有鬼。老夫妻在外打工近二十年,挣来的钱给大儿、二儿买房、结婚,可大儿和二儿还恨自己父母,大儿认为自己的房买在农村条件差,二弟的房买在镇上,于是为了不多吃亏,把自己的小儿子给公婆带养;二儿子认为大哥把小儿子给公婆带养,我的儿子也是公婆的亲孙子,公婆不带养就偏了心;幺儿子也恨父母,他认为自己已越过婚龄,父母不买结婚房,使自己打光棍。三个儿子就是这样恨父母,他们远离父母,手机上难勾通,反而加剧矛盾。练得光夫妇走投无路了,老伴病在租房里,手上没有钱医治,隔万水千山的几个儿子互相推诿,他们又哭了。解兰设“骗”计,将练得光大儿“骗”到了父母身边,最后全家相聚老父母身边,通过交流“恨”变成了“爱”,一家人欢欢喜喜迎接中秋节。小说语言通俗易懂,开篇紧扣读者心弦,反映了打工队伍里的真实生活,教育天下人要孝敬父母,千错万错父母没错。也反映了打工队伍里有助人为乐、为他人解难的人。佳作推荐众阅。【编辑:梦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婷        2014-09-05 13:09:45
  问候作者写作辛苦了,一篇很值得一读的佳文,推荐共阅。
梦婷
2 楼        文友:宏声        2014-09-05 13:26:16
  谢谢梦婷老师编辑!你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