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隐形恩师(散文征文)

精品 【笔尖】隐形恩师(散文征文)


作者:刘浪流浪 举人,332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62发表时间:2014-09-12 11:30:45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人的一生都伴师而行。从幼童爬行开始,一路走来,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师”的教诲与指引。无师自通绝对是少有的。然而,在那无以数计的“师”中,有一种却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他们不显山,不露水,更不会传授你多少知识,甚至在你的记忆里,也许还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而恰恰是他们,在你人生的许多关节点上,能让你解惑明智,改变人生命运。这里暂且就称之为“隐形恩师”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隐形恩师”们,正是我们应该记起和怀念的。回想过去,我人生中确实有那么几位,一直让我无法忘却:
  
   初中的班主任
   初中班主任姓朱。男性。那时,他三十几岁年纪。个子高大,五官端正。一双大大的眼睛有几分犀利,脸色有些严肃,讲话却有几分幽默。这是他在我心中最基本的定位。
   我之所以称他为“隐形恩师”,还源自于那次自己擅离学校而后又复学的经历。那是初二一期的时候,因为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自己决定弃学务农。那正是文革时期,没有人重视知识的学习,教书的不敢教,读书的不想读,与其说读书,不如说是在玩书,更是玩时间、玩生命。
   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彻底丧失了读书的信心。以为这样读书太浪费时间,还不如回家参加生产劳动的好。一来可以提前学会农活,二来还可赚几个工分,为家里减轻负担。在那样的思想指导下,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校,回到了生产队务农。因为,当时的学校和放牛场差不多,今天来明天去的学生很多。因此我没去上学也没有谁过问过什么。可是,就在我参加劳动一个多月后,有一天,有人突然劝告我再次去读书。于是,我听了他的劝告,又动了想读书的念头。
   可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是:该期开学已经那么久了,我一直连报名也没去,还能够回学校吗?应该说,按一般的规矩,我自动退学后,是不能再去的。毕竟,学校不是菜园门呀!当时,我确实为这事为难了好一阵子。在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鼓起了勇气,给我的班主任——朱老师写了一封信,托同学带去。我想试探一下是否有重新回到学校的可能。
   记得我是在忐忑中等待朱老师的回音的。很快,我就得到了同学带来的消息:朱老师同意我立即回校读书。同学还告诉我,当时,朱老师收到我的信后,还玩了一个小小的杂曲:
   朱老师拿着我的信,在班上向同学们读了一遍,并喜笑颜开地赞赏了几句,然后说:“叫他来吧,我们这里随时都欢迎他!”
   当时,就有同学站起来说:“自动退学生,为什么可以再来呢?太自由了吧?”
   朱老师笑了笑说:“对于他这样的学生,自由一点没舍关系的。”
   “为什么?”又有同学站起来问。“只有他能自由?”
   “都可以选择自由。”朱老师说,“只是,像他能写出这样信的同学,现在很难随便选择。”
   见朱老师把我的信看得很重,就有更不服气的了:“你就这么相信他的信是自己写的?就不能请别人代写?”
   面对同学们如此犀利的提问,朱老师停顿了一下,然后肯定地说:“我可以肯定,这一定是他写的。字字句句都像他的写作风格。”
   朱老师如此肯定信是我写的还是有依据的。当时,虽然是大家都不读书的年代,但比较起来,我的书还是读得比较好的。以往,我的作文经常被朱老师在班上宣读。记得一次写《春天》的作文时,我的作文中那几句“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河风吹绿柳,时雨润新苗。”的收尾话,不知让朱老师在班上念了多少遍。
   就这样,在朱老师的特准下,我又获得了重新回校学习的机会。如果不是朱老师那样的惜才,也许,我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自私”的老蔡
   老蔡是当年下放农村的城镇居民。那时,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部分城市居民也下到农村落户。老蔡一家就是这样来到我们村的。那时,他三十多岁年纪,随他来的,有老婆和两个小孩。之所以也将老蔡当作我的恩师,并不是他传授了我多少知识,而是因为在那个关键时刻,他的一席话改变我的思维,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事情发生在我退学回家务农的时候。那是我在生产队劳动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当时我身体好,思想单纯,出工很卖力气,没有那些大人偷工减料和躲懒的孬习,因此很被队长看重。就在那时,县公路养护段派给我们队一个护路工指标,是社来社去的那种。于是,队长决定由我去。那时做护路工虽然并不是什么招工之类,也还是靠在生产队记工分吃饭,但毕竟能摆脱农村劳作的辛苦,于是争取去的人很多。老蔡便是其中之一。
   老蔡身体不是很好,对沉重的劳动感到很吃力,加上农活又不熟悉,连使用犁耙的本领都没有。因此,要长期从事农业活,他确实很艰难。他是最想争取这次机会的。见队长决定安排我去,他有些急了,于是,先找到我父亲求情,而后又找我做工作。我父亲是个善良人,很体贴老蔡的处境,很快就答应了。而怎样让我也答应,老蔡还是思考了良久。因为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也确实又有离开农村的欲望。对于这样的机会,我怎么会轻易放过?
   记得,老蔡当时在我的睡房里和我有一段对话。他没有直接讲要我把机会让给他,而是和我进行了一番关于知识的交流。
   老蔡说:“你现在连初中也还未毕业,还有好多的知识需要学习和掌握,如今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实在太可惜了。据我观察,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放弃学业,将来一定能成大器。难道你就不想再深造了?”
   “不想了,我觉得读不读都无所谓。”我摇了摇头说,“如今城里那么多有知识的都来农村了,我们农村人,再有知识也是种田。”
   “这你就太短见了吧。哲人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一个人掌握更多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老蔡说,“你别看现在没人重视知识,但总有那么一天,它会成为主宰社会的一种力量。那时,一个人有了知识,就更能掌握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主动权,发挥的作用也会更大。这样的机会,希望你不要轻易放弃。我这样的话,对你说为时还不晚。因为你还小,还有的是前途。但如果失去了机会,将来懊悔都来不及。我们这些人就是错过了这样机会的。你应该好好想想。”
   “你说这么多,是不是怀有某种私心呢?”我当时有点不解,“是不是就想去干那个护路工?”
   “既然你说穿了,我也不想隐瞒。我承认自己有私心,想去做护路工。”见我这个小孩子说了直话,老蔡也只好坦率地说,“不过,这些道理对于你来说,也许更重要。真的。”
   就是老蔡这番话,让我沉默了。我开始认真思考起他话中的道理来。思考几天后,我还是听了老蔡的话,放弃了去做护路工的机会,返回了学校。
  
   我那不怎么管闲事的养父
   我的养父是地道的老实农民,没什么文化。也没有老蔡那样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那时,他让我们孩子们读书,也只是一种随大流而已。自从我做了他的养子后,从小学到初中,在仅三年有限的读书时间里,他从来就没过问过我的读书成绩如何。他一天到晚都要为一家人的生计劳累奔波,哪里有心思管这等闲事?可是,有一次,养父不知怎么突然管起闲事来了。
   那是我刚进入高中的第一年。那时读书升学,根本不看学习成绩,而全看家庭出身,个人表现。那时我家祖孙三代都是贫农,爷爷、外公都是革命烈士,舅舅还是1944年参军的革命干部,可谓红的发紫。我个人也因为读书成绩好、表现也好而在初中就入了团,是班上的尖子生。所以,推荐读高中时,我的名字就顺理成章排在了第一的位置,很顺利地就进入了高中。
   因那时是“九一三”事件后不久,各方面都出现了整顿迹象。教学秩序开始规范。因此,我们入校时,学校对新生进行了一次成绩摸底考试。由于那时的规范才刚开始,虽然考试了,但结果并未公开。我也不知道考试结果如何,根本没当回事。
   可是,过了不久,我礼拜天回家,却在养父那里得到了我们考分的消息。说那次考试,我们全公社(那时还不叫乡镇,而称公社)的那届同学全是零分。我不知道养父的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也不知道准确与否。可养父当时的几句话却让我红了脸。
   养父当时正在就着一碗炒豌豆喝谷酒。他边喝边问我:“听说你们这次考试都是零分。是吗?”
   因为我确实不知道,所以就只好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养父见我满不在乎的样子,就说:“吭,不知道你天天在做些什么。饭白吃了呀!看以后还怎么混日子呢!”
   养父说着,长叹了一声,连看也没看我一下,还是自个儿喝着酒。可我顿时脸涮的一下就红了,直红到了耳根子。我为自己没有发奋读书而感到愧对养父。
   自那以后,我便埋头认真读书,刻苦用心钻研,把当时那几本教科书几乎全咀嚼进了肚子里,以致后来,全校四次分班考试,层层选拔尖子,我都一直是那个尖子班的班长。这也为我后来在恢复高考第一年就能走出来,奠定了牢固的知识基础。
   养父当时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虽然谈不上什么哲理,却让我刻骨铭心,也影响和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让我终生不忘。
  
   高中语文老师
   我们高中时期分了四次班,也先后换了四位语文老师。我要说的
   则是一位姓邓的老师。他是高二一期才为我们班授课的。那时,他年纪不大,刚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书读得很好。我所以也称他为“隐形恩师”,还是因为写一篇作文引起的。
   那次,我们的语文课的一篇课文叫《雪莲》,是一篇小说。内容讲的是一位知识青年如何不怕苦和累,勇于扎根边疆的故事。故事写得很有感染力,我们读后非常感动。于是,邓老师就此布置我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感人故事。
   我写那篇作文时,还是用了一些心思的——结合自己从学校到回家所见所闻构思的,写人写景写情都还是比较真实,生动。自己也比较欣赏。交作文的时候,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是,就在几天后的语文课上,邓老师没有安排上新课,却专门结合《雪莲》对同学的作文进行了一次点评。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被点评的作文却是我的。并且一节课就点评了我那一篇。点评中,邓老师特别抓住了在心理描述方面的对比,点出了我作文中的不少不足与差距,让我直感到脸上冒汗。好的还是,因为同学们都不知道究竟点评的是谁的作文,所以还没人嘲笑我。
   因为当时年轻,从来还没听取别人对自己不好的评说,所以,这件事,还是对我心里造成了压力。我一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哪知,我的反常行为还是被邓老师看出来了。一天晚饭后,他将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等我刚进门坐下,邓老师就直截了当地说:“我知道你最近几天心里一直不愉快。是因为那次点评作文的事吧?”
   我当时并不知道他找我干什么。听他这一说,我心里才有了数。但我没有回答他的话。因为那时我确实有点不舒服。我不知道他要问这个是什么意思。我沉默着。
   “这事确实是我的疏忽,当时就忘了给你打声招呼。”邓老师一笑,语气放得很缓慢。“不过你要知道,能拿出来和课文比较分析的作文,能是一般的作文吗?你又应该想想,为什么我只拿了你一个人的作文分析呢?这说明,只有你的作文才够得上资格比较呀!虽然在分析中,我也说了你作文的一些不足,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因为,你毕竟还是学生嘛!如果你的作文也十全十美了,那不成作家了?”
   接着,他又说:“写文章这活儿,是没个底的。写得好与不好,都是要经过人们评判的。就是再有名气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都免不了无数人的评论。有些优秀的作品,甚至是在不断的社会批判中,经过多次修改才成为其精华。应该说,你目前的文字功底还是不错,但如果想坚持的话,就要学会在接受别人的批判中磨砺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是一位写作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希望你从现在起,就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能力锻炼与培养,不要听不得批评。我相信你以后一定有所建树。”
   邓老师一直很认真地说着,就像一位怀有拳拳之心的母亲对儿子殷切的教诲。在他的讲话过程,我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心灵受到的启迪却是深刻的。他给了我为人为文的启蒙,也让我养成了做事为文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坚持了从严要求,从不马虎,更不自满。特别是从事研究室主任那些年,所有的文稿写成后,都自觉主动分送上下左右征求意见,再在充分采纳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材料。从来就没有因别人意见尖锐或不合自己的口味而否定别人。作为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能形成一种海纳百川的性格,已属不易。可以肯定地说,我之所以能有如此秉性,邓老师当初的教诲功不可没。
   以上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事件虽小,可让我记忆深刻。
   人的一生中,“隐形恩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是由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很少被人发现,更难于被人记住。他们的一些有意或无意之为,有时甚至是鸡零狗碎不足挂齿,可就是那些——却成了你人生链条中伴你走过一段黑夜的夜明珠,直接改变了你的人生命运。如就我而言,如果没有惜才的初中班主任、“自私”的老蔡、不管闲事的养父和高中语文老师——这些我人生链条中任何一位不经意的推助,我的命运也许又是另一番光景。这点,我确定无疑。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自己人生中的“隐形恩师”们!
  
  

共 51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笔尖】感恩——“隐形恩师”(散文)。一篇情感真挚的文章,读后令人赞叹。作者通过对四件小事的细致描述,讲述了人生中值得怀恋的人和事。原本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回家的“我”在生产队务农一段时间,听取了一个人的劝阻而重返校园,这个人就是“老蔡”,文中的老蔡是个知青,他的见解自然高于普通的农民意识,他用道理来说服“我”知识的重要性,年纪轻轻,应该去多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虽然是出于私心怕我抢走了他看好的一个工种,但他的诚挚之心转变了我对知识的看法;班主任朱老师的爱才惜才的包容之心;养父那厚重的期望以及高中语文老师的鼓励鞭策,这些都成为“我”前进的动力,这些给予了帮助的人,都是人生旅程中的一笔丰厚的财富,虽然他们的教诲与帮助是从侧面而不是直观,“不显山,不露水”但他们这份拳拳之心更显的弥足珍贵。本文条理清晰,主题分明,寥寥几笔,就将“隐形恩师”的形象刻画的生动个性。且边叙述边议论的语句,进一步升华了“感恩”的主题,佳作,推荐共赏,期待刘浪流浪更多的精彩呈现!【编辑:航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913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航帐        2014-09-12 11:32:55
  拜读精品散文,期待更多精彩,远握,遥祝秋安!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31199696,欢迎参与交流!
回复1 楼        文友:刘浪流浪        2014-09-12 11:44:58
  真诚感谢航帐社长的精心编辑与精彩点评!也非常感谢“笔尖”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写作的舞台,祝“笔尖”更加繁荣!祝好!
2 楼        文友:怡馨盈盈        2014-12-07 15:39:28
  文章内涵丰富,紧扣主题。
怡馨盈盈
回复2 楼        文友:刘浪流浪        2014-12-07 17:18:40
  非常感谢怡馨盈盈主编的精彩点评。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