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梧桐小说】争夺母亲

编辑推荐 【梧桐小说】争夺母亲


作者:袁平银 举人,316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3发表时间:2014-09-13 12:22:29
摘要:孙大娘一辈子养了五个儿子,老来却没人管了。而正在这时,奇迹却发生了,大儿子收到了一千块钱和一封信,信中称,如果领养了母亲,每月就可以得到一千块钱。与此同时,其他弟兄几个也收到了同样的信和钱,于是,一场争夺母亲的战斗就打响了......

孙大娘一辈子养了五个儿子,老来却没人管了。
   到大儿子曲玉国家去,曲玉国说:“我都已经老得不能动了,哪有精力来管你呀?”
   到二儿子曲玉家家去,曲玉家说:“我都要人养活了,那能养活你呢?”
   到三儿子曲玉栋家去,曲玉栋的媳妇“咣当”一声关了门,再也叫不应了。
   到四儿子曲玉梁家去,曲玉梁说:“去去去!要是你只养我一个儿子,养活你我责无旁贷。但你却养了五个儿子。三个哥哥都不养活你,难道就该我养活你吗?”
   第五个儿子曲玉才没在家。曲玉才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市政府工作,已经几年都没回来了。
   孙大娘没地方去了,就去邻居家讨了一碗饭吃,仍然回到了那间破房子里。那一共是五间破房子,前几天被一个收破烂的姑娘租住了四间,还剩下一间孙大娘住。那是曲家的祖业,已经历经了几朝几代。虽然已经历尽沧桑、摇摇欲坠了,但遮风避雨还是满可以的。
   孙大娘刚回到破房子里,那个收破烂的姑娘就来了。那个姑娘大约只有二十多岁,姓彭,叫彭媛媛,长得既漂亮又水灵。她见孙大娘满面泪痕,就问:“是不是那几个儿子都不领养你?”
   孙大娘忍俊不住,终于伤心地哭了起来。
   彭媛媛抚摸着孙大娘的脊背:“大娘,你别伤心了,他们不领养你我领养你。你老人家别看我收破烂,实际上我的收入还是不小的。以后只要我有吃的,就绝对不会让你饿着。”
   当天晚上,曲玉国突然听到门响。当他去开门的时候,却突然发现门口地上扔着一个信封。他捡起信封打开一看,见信封里装着一千块钱和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曲玉国,今天我先给你一千块钱。如果你把母亲领养了,那么以后你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都可以得到一千块钱。如果你确实对你母亲孝顺,每月我还可以再加五百块钱。你看着办吧。”
   信后没有署名。向外看了看,外面也没有人影。曲玉国欣喜地跑进房里对妻子说了这件事,妻子说:“那好,既然有人给钱,那我们明天就去把母亲接回来领养算了。一千块钱虽然数目不大,但一个月的零花钱总有了。”
   曲玉国说:“你看,这后面还有呢,如果我们对娘确实孝顺,他每月还加五百块钱呢。”
   妻子说:“我倒不乞求那五百块钱,我们孝顺不孝顺他咋知道呢?”
   曲玉国说:“这可难说,既然他敢那么说,那这个村子里就一定有他的眼线。”
   “究竟是谁会这么做呢?”
   “不管那么多了,我们明天先把娘接回来领养一个月试试。”
   就在曲玉国夫妇商量领养母亲的时候,曲玉家、曲玉栋和曲玉梁也收到了同样多的钱和内容同样的信。于是,一场争夺母亲的好戏就拉开了帷幕。第二天清早,弟兄四个就争先恐后地要领养孙大娘了。
   最先赶到的是曲玉国,他拉着一辆架子车对孙大娘说:“娘,昨天都是儿子不对,今天我专门接你来了。”
   孙大娘迷茫地看着曲玉国,不知道曲玉国为什么转变得那么快。想说点什么,曲玉国却不由分说就将她抱上了架子车。
   曲玉国刚要把孙大娘拉走,曲玉家也拉着架子车来了。他一见孙大娘已经坐在了曲玉国的架子车上,就说:“大哥,你不能把娘拉到你家去。按照当初分家的约定,娘是该我领养的。”
   曲玉国说:“既然娘是该你领养的,那你原来咋不领养?”
   曲玉家说:“原来是原来,现在是现在。原来我不孝顺,现在我想通了。”
   就在老大和老二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三曲玉栋又来了。曲玉栋的日子过得好,几年前就买了一辆“北京现代”耀武扬威地开着。他从车上跳下来,也不看两个哥哥,就径直走到孙大娘跟前说:“娘,你还是跟我算了。咋说我的日子也比他们的日子好过,保证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曲玉栋的话还没落音,曲玉梁也开着一辆小车来了。曲玉梁见三个哥哥都来了,就笑着说:“古人早就说过,三人同路,小的吃亏。现在是四人同路,那就更应该小的吃亏了。大哥、二哥、三哥,你们都别争了,还是让你娘跟着我算了。”
   曲玉国冷笑一声说:“吃根灯草,说得轻巧!跟着你?跟着你我们就放心了?”
   曲玉家也冷笑着说:“就是!谁不知道你的媳妇是个母老虎?娘跟着你又好日子过?”
   曲玉栋跨前一步说:“我看娘还是跟着我算了。我媳妇既温存又贤惠,绝对不会嫌弃娘。你们如果想孝顺娘呢,有了好吃好喝的就接娘去吃一顿。……”
   曲玉栋的话还没说完,曲玉梁就讥讽地说:“既然你的媳妇既温存又贤惠,那昨天咋把娘关在门外不让进去呢?”
   一句话,噎得曲玉栋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狠狠地瞪了曲玉梁一眼,挽起袖子就想揍曲玉梁。
   正在这时,收破烂的彭媛媛突然笑吟吟地说:“你们这样争来抢去的,永远也争不出一个结果来。我看还不如这样,你们轮流抚养,一个月一轮换。”
   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了。于是,就确定老大曲玉国领养第一个月。
   曲玉国兴冲冲地把母亲拉回家里,一改过去那种冷漠无情的面孔,还真地孝顺起母亲来了。他要把孝名传出去,让那个写信人再给他加五百块钱。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加上孙大娘年纪已近八十,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所以曲玉国把母亲接回家还不到十天,孙大娘就突然病倒了。孙大娘这一病,曲玉国就傻了眼。后悔当时只看到了眼前利益,竟把母亲要看病、要死亡这个大事给忘了。他巴望母亲的病快点好,也巴望这一个月赶快过去。只要在他领养的这一个月当中母亲不死在家里,那他就完全可以把这个麻烦事推给几个弟弟了。
   为了不让母亲死在家里,曲玉国就准备给母亲治病。但治病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呢?如果自己贴钱去给母亲治病,岂不是闹了一个鸡飞蛋打?
   这时妻子偏偏又唠叨了起来:“我就说不领不领你偏要领,这下好吧,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曲玉国一听就火了:“当初是你叫领养的,现在反来抱怨我。我哪里就会想到她会生病呢?”
   “那咋办?”
   “治么咋办?”
   “要治你治,想我给你钱没门儿!”
   “你糊涂!”曲玉国气恼地盯着妻子说,“即使治不好她的病,我们拖也要让她把一个月拖满。如果死在家里了,那我们的损失岂不就更大了?”
   妻子一想,这话实在。于是就说:“那只有让医生给她打点针,千万莫让她死在我们家里就是了。”
   这时,门又突然响了起来。曲玉国预感到那个写信人又来了,就飞快地去开了门。
   果然,门口躺着一个信封。曲玉国连忙在信封里掏,却只掏出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曲玉国,听说你母亲病了,那就赶快送到县里去住院吧。县医院我已经联系好了,你只拿点生活费就行了。其一切医疗费用都由我全权负责结账,你放心去就是了。”
   既然如此,曲玉国就把孙大娘送到县医院去了。孙大娘一生都很少打针吃药,所以住院没几天病就好了。曲玉国长嘘一口气,又把母亲接回了家。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曲玉国弟兄四人,每个人都把孙大娘领养了三个月。孙大娘有一个弱不禁风、骨瘦如柴的老人变成了一个精精神神、面色红润的老人。那个写信人认真地履行诺言,每个月都按时给了钱,并加了五百块。
   又该曲玉国领养了,曲玉国一清早就拉着架子车到曲玉梁家里去接母亲。他刚把母亲抱上架子车,却见一辆“别克”车疾驶而来。车里坐的不是别人,正是老五曲玉才和那个收破烂的姑娘彭媛媛。彭媛媛一跳下车,就奔到架子车跟前,拉着孙大娘的手,亲热地叫了一声:“娘!”
   孙大娘懵了,曲玉国也懵了,不知道这演的是哪一出戏。彭媛媛笑着说:“娘,事情是这样的。玉才叫我回来伺候你,但我见你住着那样的破房子,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现在好了,我们在深圳的房子已经装饰好了,今天就接你出去。”
   孙大娘一切都明白了,在场的曲玉国和曲玉梁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共 30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反映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老人的养老问题。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确实存在着许多年迈的父母老无所依的的现象,这些老人穷尽一生把孩子养大成人,孩子长大后却不懂得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有的把老人拒之门外,有的甚至逼着父母上街乞讨、诈骗,以此为他们自己牟利。这篇小说善用对比,通过老人的四个大儿子的不孝和小儿子的孝顺进行对比与四个大儿子对待老人的前后态度的对比,将四个大儿子不守孝道,不仁不义的丑恶嘴脸揭露无疑,批评了这种不善待老人、不孝顺父母的丑陋行为。小说语言朴实,人物形象鲜明,揭露不良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黑木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黑木崖        2014-09-13 12:24:05
  欣赏具有现实意义的的文字,感谢赐稿梧桐,期待更多佳作!
我只想做泰山巅峰的一块石头!
回复1 楼        文友:袁平银        2014-09-13 12:30:57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路遥知马力        2014-09-13 14:34:01
  袁老师的作品又多又好,祝贺!
卅年寒窗无人问 天知地知人不知
回复2 楼        文友:袁平银        2014-09-13 18:27:38
  谢谢鲁老师夸奖,问好!
3 楼        文友:诗词        2014-09-15 17:22:56
  看完文章,感觉儿子的娘是钱不是生他养他的母亲。这也是社会频发的事。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品呈现。
  
   家和国泰心欢畅,
   笑指南山福更浓。
回复3 楼        文友:袁平银        2014-09-15 18:30:53
  谢谢诗词老师,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