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缘春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缘】养鸡养猪副业忙(散文)

精品 【文缘】养鸡养猪副业忙(散文)


作者:王爽 举人,564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49发表时间:2014-09-15 10:26:09

【文缘】养鸡养猪副业忙(散文) 每到春耕大忙时节,父母都去生产队种地,忙着农活,我和奶奶在家里做各种家务活儿。儿时的我,特别想试着学做饭,但奶奶说什么也不让我学,还说:“锅头灶脑,可不是男人应该做的事儿。”
   有一天早饭后,奶奶收拾完厨房,我也打扫完炕上和屋地,就跟随在奶奶身后,看她打开鸡架的门子,把在鸡架里圈了一夜的小鸡,一只一只地放出来。每放出来一只,奶奶都要摸一摸鸡的屁股,能知道有没有要下的蛋。奶奶对这些鸡了如指掌,掌握着每一只鸡的习性。没有蛋的,可能会挨上一句骂,但被放开后,也就获得了自由。如果有蛋又知道回到家里下的,也可以放它出去溜达一会儿。最惨的是有蛋要下,却又不知道回家下的,就得用鸡罩再给它再扣上,免得它把蛋给拉拉丢了。
   看了一会儿,我就对给鸡摸蛋产生了好奇,赖赖唧唧地跟奶奶说:“我想学给鸡摸蛋。”奶奶皱着眉,说:“上一边去!哪有小小子还学这个的?”
   没办法,我只好细致地观察奶奶是怎么给鸡摸蛋的。
   等奶奶离开了,我就偷偷地拿鸡罩里有蛋的鸡做摸蛋练习,再抓一只正在院子里闲逛的没有蛋的鸡,做手感上的对比,换来换去地摸了几次,我就有了体会。鸡屁股是横开口,很脏,要躲开鸡屁眼,用敏感的食指试探地按压紧挨着鸡屁眼的上部,感觉里边隐约有硬物,就是有蛋。如果感觉虚软,就是没有蛋。我想,我已经会给小鸡摸蛋了。
   第二天早上,我趁奶奶还没有收拾完厨房,就早早地跑出来,打开鸡架门,抢在奶奶前头给那些小鸡摸完了蛋。奶奶随后赶来,皱着眉一一验证后,原来我还真是一摸一个准。奶奶没有夸奖我,把嘴一撇,说:“瞧你这一天天的,净学些不着调的。赶紧洗手去吧。”
   又过了些日子,有一只好几天都不下蛋了老母鸡,一个劲儿“咯咯咯”地叫。奶奶说:“它这是要趴窝了。”我问奶奶:“它得怎么趴窝?”奶奶说:“就是当老抱子呗,孵小鸡崽子。”
   奶奶从草堆上拽下一捆稻草,拎进屋来,然后找出一个较细的动物骨头,锥进拉出地拧起了鸡窝。我看了两眼就抢过来,说我也会拧鸡窝。奶奶便叼着大烟袋坐在一旁,一边抽着烟一边指导我。没用多会儿,一个供老抱子孵鸡崽用的坐窝,就在手上拧出来了。
   奶奶把二十多个鸡蛋放到窝里,再把那个“咯咯咯”叫的老抱子抓住,让它看看那一窝鸡蛋,然后放开它,它便自己小心地过去,老老实实地趴在窝里搂着那些鸡蛋,再也不乱叫了。奶奶说:“小鸡崽儿得二十一天才能出蛋壳。”
   于是我就盼啊盼,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当我快把这件事忘了的时候,小鸡也开始出蛋壳了。有几个叨壳慢的,我想它们在里边憋着一定很难受,就想用锥子抠开鸡蛋看看。奶奶不让,说自己叨壳出来的小鸡才硬实。但我还是背着奶奶,偷偷地扒开一个刚叨壳的。这个早产的小鸡,果然弱不禁风,过了好几天才壮实起来。
   奶奶找来个大纸盒箱子,去掉上盖儿,垫上报纸,放在炕头热乎的地方,把没完全蹬掉蛋壳的几个小鸡崽放里边。那些能走能跑的就由老抱子搂在鸡窝里。等它们都蹬掉蛋壳后,怕它们乱跑,奶奶就把它们连同老抱子都放在大纸盒子里,又放上一碟水和一碟小米。
   后来它们长大了一些,就由老抱子领着散放在院子里,只是到了晚上,还得把它们连同老抱子一起收回到大纸盒子里。
   老抱子尽职尽责地带着小鸡崽们,在院子里一旦与猫或狗相遇,它就扎煞开翅膀,做出敢于拼命的架势,保护着它的孩子们。这个勇猛的劲头儿,在它没有当老抱子时是做不到的。老抱子带着小鸡崽在墙根或草堆旁觅食,每当遇到可食的谷物或小虫子,它就会“咯咯咯”地叫着身边的小鸡崽,叼起来再放下,让孩子们吃。有一次我看见它捉到一个甲壳虫,但小鸡崽们不敢吃。我正忍不住笑,只见那老抱子把甲壳虫用嘴叨碎,再让鸡崽们吃。有一天突然来雨了,它躲在一个避雨的地方,将那二十几个鸡崽子搂在它半张开的两翼下,避免它们被风吹雨淋。
   直到快上秋的时候,鸡崽们长大了,羽翼也丰满了,老抱子也就不要它们了。有的鸡崽子还想依附在它身边,它就用嘴叨它们,让它们自强自立去。
   庄稼院可以不养鸭子和大鹅,但不能不养鸡,可以不养猫或狗,但不能不养猪,因为每一户人家,都有向当地供销社上交鸡蛋和生猪的任务。
   园子里的各种烂菜叶子,都是喂鸡喂猪的好东西。然而对于能吃的猪来说,仅这些远远不够,还需添加谷皮米糠和野菜。
   多数人家都是开春抓猪,抓猪就是从养母猪的人家那里买来小猪羔。一般都是抓两头,起初我以为两头是为了相互有伴不孤单,其实另有用意。乡下本屯子里的或外屯子的熟人之间,买卖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可以赊欠。抓两头猪,等到秋后猪也大了,卖了猪再还即可。
   刚买回来的猪羔,被阉割的伤口刚刚愈合,又断了奶,自然很虚弱,需要像现在的宠物那样放在室内。过十天半月后,天也一天比一天暖和了,小猪也就皮实了,再圈到外面的猪圈里。
   猪是最能祸害庄稼和菜地的。如果有谁家的猪跑到生产队的地里祸害了庄稼,这一家就会挨罚,扣主人的工分。如果猪钻进谁家园子糟蹋了菜地,弄不好就可能会闹出邻居之间的矛盾。我多次看见过因为偷嘴被砍伤的猪,更可笑的是,不知谁家的鸭子,因偷吃了生产队的青苗,被护青员抓住后,用蒿子棍把鸭子的嘴给支了起来,让它自己回家告诉主人,今天因为偷嘴被抓住过。
   有一年,屯子里有两个不愿意念书的半大小子,回生产队下地干农活儿,当起了半拉子。半拉子就是因未成年体力弱,只能做半个劳动力的活儿,工分也相对减半;还有大半拉子,完成一个劳动力三分之二的活儿,工分也是一个劳动力的三分之二。当时队长对这两个半拉子干的活儿不太满意,就安排他们俩专门负责在西大甸子上放猪,既有生产队集体养的猪,也有各家养的猪。
   说来也怪,各家的猪进入了大帮之后,就不再溜边乱跑祸害庄稼和菜地了。这让我联想到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它们总是尽可能地往大帮里靠拢,或许这就是物以类聚吧。
   养鸡大户或养猪大户当时改革开放后的产物。在那之前,就连集体也没有大型的养鸡场或养猪场。城市居民吃的鸡蛋和猪肉,都来自于农村的各家各户,供求渠道是商业部门有收购站,收购站再委托各大队的供销点儿代收。
   当时有政策,按养鸡数量,每只鸡每年按收购价上交一斤鸡蛋,每户每年都要上交一头肥猪,也是较低的收购价,称“上官猪”,然后由收购站屠宰后供应给城市居民,凭肉票购买。
   到了年底,猪养大了,一头卖给供销社顶“官猪”任务,另一头可以私卖,条件好的家庭可以留着杀年猪。
   在“农业以粮为纲”的大背景下,是不允许集体和家庭搞任何形式的副业生产的,有些生产队甚至连个集体的豆腐坊都没有,副业生产微乎其微。如果有谁家在搞家庭副业,那叫“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割掉。记得有一年春天,我们火烧泡子有户人家在一块菜园子里栽满了大蒜,显然是打算秋后卖钱的。不巧的是,被公社下来包队的干部发现了。于是包队干部敲响了下地干活儿的钟,组织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对户主进行了一番批斗,又指挥调集来的大队干部,把一园子的大蒜都给铲平了。
   但不管怎么限制,搞家庭副业毕竟是人心所向,在不影响按时到生产队出工的情况下,谁不想私下里挣点外快贴补家里的生活必须品?入冬打完场,生产队里的农活儿也就不那么忙了,除了需要大车往地里送粪,一部分青壮年劳力刨粪、刨垫脚,其他年岁大的和女社员就可以猫冬了。这时,家庭副业生产便纷纷活跃起来。我们火烧泡子家庭副业的品类比较成规模,就是家家都用秫秸编炕席。
   那些年,我家可谓屯子里编席子大户之一,因此我对编席子的整个工序,可谓了如指掌。按父亲分工,由我每天“创”六捆秫秸,就是把秫秸上的叶子和叶裤都处理掉。所用的工具叫创子。其构造是,在一条长板凳的一头,固定一个立柱,立柱上固定一个鱼钩弯儿的刀片,叫上创子。创秫秸的人骑坐在板凳上,手中拿着也是鱼钩弯儿木把刀,叫下创子。将秫秸梢的一头,放到上创子的弯儿里,接着把下创子扣在上边,用力一拉,秫秸的叶子和叶裤,就被上下合在一起的创子去掉一部分了,再送回,再拉,这一段就差不多创干净了,然后倒一下手,再往下“创”下一段。后来我在二姑家,还见过一种握在手里的创子,简便灵巧,也用不着板凳什么的。
   晚上,父亲从生产队收工回来,贪黑把每根秫秸用刀破成四瓣。这个活儿我也试过多次,刀总是走偏,而父亲破出来的,每瓣都那么均匀,这就是熟能生巧吧。有的细秫秸,父亲竟能破出来三瓣。我后来在一个民俗展上,看到破开秫秸的专用工具,叫锼子。是一段十几公分长的粗圆木,一头削细,嵌有刀片。有三瓣的也有四瓣的,但锼子使用起来,把秫秸破均匀,可能更不好把握。
   父亲破好秫秸,还要抱到院子里用石磙子碾压,使其柔软。推拉磙子,用都是一对也叫“锔子”的用具,是一米半长的两根木杠子,一头有横抓手,另一头固定上一个“耳朵”,由手指粗的钢筋或更粗的榆树枝揻成,套上磙子脐上,用力拉过来再推回去,带动磙子往返滚动进行碾压。整个锔子的形状跟字母“P”极为相似。
   第二天早上,母亲做饭前往上烧水,用热水将几捆碾压过的秫秸瓣浇透,放一旁慢慢滋润。待下午二姐放学回来,用刀刮掉秫秸里边的瓤子,就成为编炕席用的席条了。大姐放学后帮母亲一起编炕席,差不多两天就编出来一张两米来宽三四米长的炕席。攒够了四张,父亲就用扁担挑着,到三十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编炕席,都是用双层的席条,如果用单层的,一处坏了,就会坏一片。单层的也叫单片子,不适合铺炕用。我们火烧泡子民风淳朴,编的炕席结实耐用,从不糊弄,在方圆几十里都有名,有点儿类似于现在的名牌产品。整个屯子里,几乎没有不会编炕席的,从外屯子娶过来的新媳妇,用不上多久就会成为编炕席能手。
   那时候有一种挣外快的人,并不是在家里搞副业,而是在集市上观察物价,低买高卖,从中渔利。这是政府打击的对象,罪名叫“倒买倒卖,投机倒把”。我在跟随大人去集市上卖炕席时,经常见到游斗的。一般不是游斗一个两个的人,而是游斗一大帮人。管制他们大人手里敲着铴锣,敲一下,口里喊着“低头认罪”,于是被游斗的人低一下头,再喊一下,喊“抬头示众”,这些人在抬起头来。我起初看着有点害怕,后来听大人说,这些人里有地主家庭出身的,有赌博的,有小偷小摸的,还有投机倒把的等等,公社把他们集中起来办学习班,集市这一天就带出来游斗。
   由于我家劳动力少,父母在队里劳动挣的工分远远不够一家人的口粮钱,只好用编炕席卖的钱,补交口粮款。在那个读书无用、知识贬值的年代,很多人家的孩子都是读完小学便下地挣工分,而我的父母却坚持让我们读完高中。当时我家的生活花销和我们上学的费用,都是靠父母编席子来维持。我统计过,母亲编过的席子,足可以从家乡的小泥屋,铺到我今天所工作的办公大楼。
   前边说过,我的父亲原来是一位教师,反右运动时被划为右派。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平反并恢复工作。我和两个姐姐也同时顺利地考取了理想的工作单位,成为被人尊重和羡慕的国家干部。这时我才彻悟,父母吃苦受累搞副业供我们上学的良苦用心,周围的人们也无不叹服我父母的远见卓识。
   除了编席子,还有一项小副业,就是临近年底可以扎条帚和刷帚,到集市去卖。
   小时候奶奶经常哄我猜谜,比如“南边来个黄狗,走路旁走。”我猜不到,奶奶就提醒我,这个物件就在炕上呢。于是我明白了,原来是扫炕用的笤帚。
   家庭妇女做针线活儿,都在炕上;农家吃饭用的小饭桌,也是放在炕上;晚上睡觉,当然要在炕上。因此,炕席需要经常用笤帚打扫,它可以剔除炕席纹里隐藏的杂物。
   手巧的庄稼人,把高粱穗子上的高粱摔掉,剩下的高粱挠儿,再刮掉上面的高粱壳子,浸湿泡软后,就可以用它扎刷锅的刷帚,扫炕或扫地笤帚。
   我多次见过扎笤帚和刷帚的过程。扎刷帚相对简单,取一根手指粗几米长的绳子,一头扎在腰间,另一头拴在一个牢固的物体上。将十几棵高粱挠儿的秆用绳子套一圈,然后身体向后用力拽,那绳套就越勒越紧。这时用细麻绳把勒紧处扎住,隔两三寸再勒一道,再扎住,用刀把余出的秸秆削齐,一个刷锅的刷帚就扎好了。笤帚的扎法稍复杂一些,先将三四根扎一道,再取三四根错落着贴上,再扎一道,这样排列下十几道就扎成了一把笤帚。
   大年之前的集市上,常常可以见到买刷帚和笤帚的。
   据说从前有个村妇,因一点儿琐事,被自家爷们儿用笤帚给打了一顿。于是她一直怨恨在心,想跟她的爷们“打八刀”,就是离婚。某一天,屯子里来了个算卦先生。她就去算命,说自己是个寡妇,想改嫁。算命先生挠挠头说,你有男人啊,改什么嫁呀?村妇便说了爷们打她的事。算命先生听后掐算了一会后,便哈哈大笑,说:“以后他不会再打了。”村妇不解。算命先生说:“前世你是车老板,你男人是驾车的马,你一共抽过他一千多鞭子。今生他打你几笤帚,一个笤帚上有几百根小细条,他这几笤帚,正好把前世的一千多鞭子还上了。呵呵,往下你们就两不欠了,回去好好过你们的日子吧。”
  

共 519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养鸡养猪副业忙】是一篇故事生动,文笔细腻,感情质朴,情韵绵长的回忆散文。作者讲述的是上世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属于以生产队为集体的大帮哄经营方式。当时搞家庭副业是不允许的,那叫“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得割掉。可见,农副业生产一但与政治联姻,便会产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散文内容丰富,紧扣主题,却又灵活自如,集叙事议论情感抒发于一体,穿插完整的故事情节,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知识性,以及丰富的感情色彩,并给读者以亲临其境的感觉。文章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价值,也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作品。推荐共赏!【编辑:潮仙】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1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4-09-15 10:27:17
  今生他打你几笤帚,一个笤帚上有几百根小细条,他这几笤帚,正好把前世的一千多鞭子还上了。呵呵,往下你们就两不欠了,回去好好过你们的日子吧。欣赏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5 18:56:07
  谢谢潮仙老师的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齐牛        2014-09-15 16:15:41
  那时乡村老百姓的艰难日子,如在眼前。欣赏佳作!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5 18:56:50
  谢谢来访留言点评!辛苦了!
3 楼        文友:千年小狐        2014-09-16 06:59:58
  政委,你在农村生活,真是你一生的财富。喜欢这篇文章*^_^*
喜欢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6 09:59:24
  谢谢狐的点评!啥财富,呵呵,我现在是“一贫如洗,正在苦读”哈哈哈
4 楼        文友:随心飞翔        2014-09-16 08:58:35
  这篇散文,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赞!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回复4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6 10:03:45
  谢谢社长的抬举!我要努力。
5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14-09-16 09:01:08
  老乡政委这篇文章充满泥土芬芳,点点滴滴唤起从前的回忆。虽然我没长在北方乡村,但是支农还有下乡三个月的经历让我对政委文章每一个字都耳熟能详,家里养鸡,老抱子孵小鸡,养猪等等生活细节生动而又详实,读着既生动又亲切,好像回到上世界改革开放之前的生活中。字里行间,没有悲苦哀愁,将那一段艰难岁月客观再现,却不低沉消极,语言不仅不晦涩,反而极尽幽默风趣,读着读着或许就被逗笑了。比如结尾一段,原本宿命卜卦是不倡导的,但是政委这样呈现出来,反而成为本文亮点,觉得合情合理,又阻止了一对没什么原则问题夫妇的离异。真好!看着这样的文字也是一种享受。遥握~~~~~~
雪之韵 冰之魂……妍冰
回复5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6 10:27:23
  感谢珠江老师是厚重点评,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啊!看得出来,您把文字读得很细,很懂文字。知音!握手问好!
6 楼        文友:太奇        2014-09-16 10:02:40
  许多人都在农村待过,却没有政委的视角和手法写出来。赞。问好。
读书。写字。看世界!
回复6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6 10:29:59
  谢谢小兄弟的到访留言点评。过奖了,并没有写好。问好!
7 楼        文友:翠柳含烟        2014-09-16 10:36:05
  生活的片断写得生动自如,眼前仿佛出现农家院落忙乎的场景,欣赏情景交融的文字,遥祝秋安!
回复7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6 10:41:56
  谢谢含烟的点评。问好!
8 楼        文友:王广        2014-09-17 09:02:04
  欣赏学习美文,问好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7 09:57:04
  谢谢来访留言点评。问好!
9 楼        文友:溪水无声        2014-09-17 15:20:32
  养鸡养猪编席子扎笤帚,那个年代的生活也应为有了这些副业而充实起来。朴实而细腻的文字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一角。拜读老师佳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复9 楼        文友:王爽        2014-09-18 23:00:23
  像小朋友的来访留言点评!问好!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