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蓬蒿】大学生,该醒来了(时评)

编辑推荐 【蓬蒿】大学生,该醒来了(时评)


作者:蓬蒿老翁 秀才,250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3发表时间:2014-09-18 13:47:32


   据中青在线北京9月16日电:9月16日下午,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报告台,给首都北京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作《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然而,就在吴老始终站着作报告的三十多分钟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
   当笔者看到这则新闻后,首先为吴老院士能够不顾92岁的高龄站着为研究生们作报告的精神感动,并为之钦佩,作为建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丝毫不考虑个人的身体状况,依然对那些孺子们进行谆谆教育,恐怕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其次,笔者也要理所当然地对那些公然在他仅仅30多分钟的报告中趴在桌上睡觉的大学生们大声呵斥一声:大学生,该醒来了!
   在人民大会堂,由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国家院士作报告,这样的待遇,这样的规格不可谓不高。但是,就是这样的高待遇,高规格的报告,并且报告的时间仅仅30多分钟,竟然有不少的大学研究生趴在桌上睡觉,做起美梦来。这让组织者、作报告的吴良镛院士作何感慨,有何感想。
   报告会,放在下午,且让孺子们早早进场等待,确实似有不妥。但是细想一下近6000人入场就坐,不安排早一点时间到达,恐怕会有些混乱,没有做过大型会议组织者的,又怎么知道组织者的难处呢?
   《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一看标题就是励志报告,从小就接受过各种英雄人物、明星人物或学校领导的思想教育的大学研究生又怎么会有耐心听呢?吴院士您不能怪那些睡觉的学生,要怪就怪您自己,为什么要做这场报告?既然要做,为什么要讲枯燥无味的励志东西,不如讲讲自己的罗曼史或者花边新闻?我来到了人民大会堂,本来就是想给你捧场的,既然你讲的内容吊不起我的口味,还不如让我睡觉好了。或许,这是那些睡觉者们的真实想法。
   吴院士,我打心眼里都想成为您这样的人,既能拥有像您这样的学术成就,又能像您在这样的高龄还有这样好的精神状态。可是,钦佩归钦佩,瞌睡来了,我还是要睡的。吴院士,原谅我对您的不尊重,好吗?想必,这也许是某位睡觉学生事后的想法。
   媒体记者,真是无聊得很。你干嘛要把大家睡觉的照片拍出来,还要发到网上,存心是想让组织者和吴院士难堪。“吴院士,你看咯,像您这样级别的院士作报告,都有一大片的大学生睡觉,是因为您的报告太乏味了,太没有内容了,他们才睡的。”还有你们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跟贴者,动不动就给睡觉的同学们上纲上线,说我们是“堕落的一代”,是“不懂得尊重人的一代”。你难道不知道我们睡觉,实际上是为了抵制组织者强迫我们来听的。想来这又是某些睡觉学生的观点。
   好了,言归正传。如果你在台上讲,其他人在下面睡的睡觉,看的看手机,玩游戏,请问你自己会做何感想?一位学富五车的国家级院士,且年岁高达92岁,甚至比你的爷爷年龄还要大,他站在上面讲,而你坐在下面,不但不听,还要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玩手机游戏。暂且不问你是否尊重了组织者的劳动,只请问你是否尊重了这个老人?难道他不值得你尊重吗?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能振作精神,认真听?别人的话一定有他的道理,何况这是一位泰斗级的老者给你讲奋斗的人生。多少人连进入人民大会堂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能够与一位建筑学界的尊者近距离接触,聆听他的教诲了。而你们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竟将如此好的机会白白给浪费了,甚至还不觉得羞耻,可以说,照此睡下去,你们的人生将是黯淡无光的。
   相信那些坐在人民大会堂的学生们,你们的经历、阅历,以及你们的学识远远比不上吴老院士。还有你们目前连社会的门都没有踏入,甚至基本的生活费都是向父母要来的,一个连经济都没有独立的人,谈不上已经成才,又有什么资格在吴老院士作报告时睡大觉呢?
   有人戏言,如果是房祖名或柯震东前或黄海波在作报告,肯定没有一个会睡觉的,他们个个都像是吃了兴奋剂似的,一定会眼睛都不眨一下,聚精会神的。果真是这样的话,笔者只能为他们感到悲哀,同时也为社会感到悲哀,为吴院士这种泰斗级的专家感到悲哀。因为睡觉的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已经完全扭曲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部分大学生在报告中伏案睡觉,也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了所有的大学生,这毕竟是极少数,睡觉也是个人行为,更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将这一代大学生说成是堕落的一代。不过针对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好好反思了。
   大学一再扩招,让一些本不应该上大学的学生也上了大学,同样,研究生也不断扩招,就势必造成良莠不齐。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一旦踏入大学门,就放松了学习和自我素养的培养。同时,在进入大学前,父母只要孩子成绩好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格、品德、素养的教育,有些家长本身自己就没有注意,更加谈不上教育孩子了。
   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同样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那些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大学生们,不要认为这是个性的表达,你对老人的不尊重,只能说明你缺乏基本的素养,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92岁的吴院士本可以颐养天年了,根本就用不着走上主席台给学生们讲人生道理,却坚持要以一种站立的方式给大学生作报告,这种站立的方式本身就表达了对组织者,对大学生们的一种尊重,而他的严谨就跟他的建筑学一样,可以说,吴院士作报告传递的精神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报告的内容。可惜,那些睡觉的大学生们并不明白。
   大学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期盼,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未来发展的使命和重担,是未来社会的精英,理应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学习科技知识、技术知识和社会人文知识之外,更要提高自己的素养,以不负家庭、社会、国家的期盼。
   大学生,该醒来了。
  
  

共 23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完这篇杂文,我首先想到了好像是前年春节晚会的一个小品,是蔡明和潘长江主演的,蔡明是一个退休的老人,习惯了忙碌,在退休后感觉到空虚而以至于对生活充满了抱怨,明明好好的腿偏要坐着轮椅,而潘长江却算是一个弱势群体,可天天活得风生水起,快乐而充实,因为他的身材缺陷而受到了歧视与挫折,但他依然不曾放弃,积极面对生活。如此,蔡明深受鼓舞,于是她说了一句:像你这种不该站起来的人都站起来了,我有什么理由不站起来。现在社会上又有多少依然生存在贫困中的孩子们,有多少人又在逆境中努力地拼博着,在平凡的生活中收获着深刻的快乐。而又有多少的人在富足的物质生活中恰丢失了人类最纯真最美好的东西,再富有的物质也取代不了精神世界的空虚,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却也是我们作为家长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给了孩子生命,更应该时时修剪,让他们茁壮地成长起来,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作者通过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给首都北京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作《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一次报告中,很多的大学生倒头睡觉的事件,让我们读到了一种对长者的不尊重,对学者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的不尊重。这或许又不仅仅是一种不尊重,而是那些学生思想取向的一个问题 ,正如文章所言,若是那些关于明星或是什么的花边新闻,想必是兴趣大增了,而就是因为讲的是一种古板枯燥的励志性东西,所以,他们原本就是在一种被迫的状态下去听,故而没有半点听的激情,因为那些曾经英雄人物,还有艰苦奋斗的教育都渐行渐远,那些东西也渐渐成了现在孩子们眼中的怪物,傻举。全文语言犀利,观点鲜明,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结尾处的:大学生,该醒来了!更是让人久久沉思,是全文的中心也是升华,意在唤醒那些昏睡在课桌上的大学生,也意在唤醒那些沉睡在肤浅的精神追求中的大学生们。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寄托着多少人的梦想,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更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更应做时代的楷模。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长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人该沉思的一个问题,所有的弊端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一件事的错,必将盘根错结,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清醒点,再清醒点!共同打造更加和谐与文明的社会!很精彩的文章,推荐共赏。——编缉:指间年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9-18 13:49:53
  问好蓬蒿老师,很犀利而有意义的文章,只怪我才疏学浅,怕是有点解读不到位,还望见谅。期望见到您更多的精彩。
指间年华
回复1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18 14:46:28
  谢谢指尖年华的辛苦编辑和精准点评。你的点评更增加了该文的可读性。问好。
2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9-18 13:50:42
  欣赏老师的力作,向老师学习。
指间年华
回复2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18 14:46:57
  谢谢,互相学习。我在青岛向你问好。
3 楼        文友:庐陵竹        2014-09-18 16:11:38
  又见犀利好文,欣赏。学术泰斗作学术报告,研究生竟然伏案睡觉,只能是感到悲哀!是无限扩招的结果,还是大学管理教育的结果?一个研究生,已经是学有所成的人了,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懂,何谈学有所成?连人都做不好,哪里还能学有专攻,肩负社会责任,治国平天下?大学生就业难,难道不能从自身找原因吗?
未曾出土先有节,待到凌云也虚心!
回复3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18 18:22:28
  谢谢杨兄的鼓励、点评和探讨。今日大学生确实良莠不济,有家庭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更有社会环境的问题。祝秋安。
4 楼        文友:庐陵竹        2014-09-18 16:16:13
  看过现在太多的大学生,浮躁,轻浮,不能吃苦,只图享受,什么都不懂,敬业精神尤其差,怎么能让单位接受,怎么能让用人单位放心?是应该醒醒了。
未曾出土先有节,待到凌云也虚心!
回复4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18 18:20:07
  言之有理。我们企业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招聘而来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根本就不好用,还需要重新培训教育,甚至有的还高傲得很。问好杨兄。
5 楼        文友:杨柳依        2014-09-19 08:42:07
  昨天我把这消息跟高二的学生分享,他们有的惊诧,有的摇头,有的沉思。我问他们,原因在哪里?他们分析,其客观原因,吴老报告的内容,大学生们不感冒;主观原因,一是大学生们素质不高,不懂得尊重老人;二是,也许隔天睡眠不足,忍不住要瞌睡。
   我问:“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实在很不应该。试想,这个消息,这幅图,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别人会想,首都的大学生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大学生更不用说了,你们说,丢人不丢人?”学生们都说:“太丢人了!”
热爱文学和音乐
回复5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19 13:12:08
  杨老师善于抓新闻教育学生,很好。也可以让学生就此事写篇议论文,字数不低于800字。此事深层次还是大学生价值取向问题。问好。谢谢点评。
6 楼        文友:杨柳依        2014-09-19 16:59:47
  谢谢蓬蒿老翁的赞扬。教育他们学会做人,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你说对不?
热爱文学和音乐
回复6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19 19:16:16
  向杨老师致意,有你这样负责的老师,学生之幸也。问好并祝秋安。
7 楼        文友:浅忆蝶双飞        2014-09-19 19:55:54
  学习老师的力作了。
我以我心写世界,我用我笔暖人间。
回复7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20 08:41:13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8 楼        文友:浅忆蝶双飞        2014-09-19 20:24:26
  扩招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曾经我也是经过12年寒窗苦读,考起一所大学,突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知道后面两个学期才很认真地学习。选对专业很重要,兴趣很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更重要。无奈在一个起跑线和别人赛跑,我跑累了,就想停下来休息下,没有奋发图强了。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人应该对自己的未来,为国家的希望负责。这篇文章很犀利,观点也很到位,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大学生醒过来,为了自己的追求,认真完成学业,完善自己的修养。尊重他人、提高素养、努力学习知识,是这篇文章对大学生的忠告,读了我也很受震动。向老师学习!
我以我心写世界,我用我笔暖人间。
回复8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20 08:40:05
  谢谢。看来你读懂了。未来是属于肯学肯干且有素养的年轻人的。问好。
9 楼        文友:宿昔难梳        2014-09-22 23:55:45
  上课的时候,清醒没有发呆多,发呆没有睡觉多,睡觉没有玩手机多;下课的时候,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如此这般,就业时的失败怎能不比成功多?
   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是复印同学准备的答案。你自己即使是老板,你会雇用你自己吗?
回复9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09-23 19:36:32
  感谢来访和点评。确实当今大学生堪忧,很多是不适应企业需求的,我是企业负责人,深感这一点。不知是教育之错还是大学生之错。问好。
10 楼        文友:柔情帆水        2014-11-15 22:19:46
  我是大二会计专业的学生,文章写的不错!能详细聊聊吗?QQ764778755
回复10 楼        文友:蓬蒿老翁        2014-11-16 17:09:27
  哈哈,我读的也是会计,可没有做过会计职业,去做了企业管理。问好。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