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浪郑州

编辑推荐 流浪郑州


作者:逸潇 童生,55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8发表时间:2014-09-19 22:35:05

(一)
   我无心写这两天的经历。疲惫不是原因,感慨太多太杂乱也不是理由。有点心灰意冷。感到没有收获,更感觉到自己人生的无奈和无助。
   但是流浪是真的。流浪与收获无关。人生就是一出戏,既然流浪常常是其中必有的章节,我们为什么要疏忽它,在我,却要重重的描绘它。因为它是自由、放浪不羁的。在人生里,它就是一只自由灵动属于飞翔类的鸟儿。它与困在原地,死水一潭等是对立着的。所以它的性质就像溪流,可以流向世界你想要去的各个角落。流浪、说走就走的旅行一直是我的梦想,它狠狠的甩掉家庭以及周围闭塞的牵牵绊绊,那些固守许多年的生存模式,去走向内心的渴望。去让世界看一看,检阅一下这个“独一无二的我”。
   像这样莽莽撞撞一个人漫无目的的瞎闯,把自己委屈低贱的毫不心疼的“兜售”出去,是我有生第一次。我知道社会不会有恻隐之心。尤其是在城市里,人与人的情感那么冷漠,人人都像机器人或者“雕刻版”似的矜持独立。好像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片空气,每个人的面孔上都写满着‘快节奏’‘匆忙’‘生存’,消费,压力……活得异常异常的累。
   你想闲散惬意的随便转转,你得十二分的提心吊胆,你得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灵。那一个个、一堆堆骑电车的人流常常像一簇簇窜出的利箭时时刻刻威胁着行人、悠闲者的脚步。那一辆辆飞奔的车流更像长长的火车道轰隆隆的霸占着宽宽的马路。它们仿佛是城市的权威、主宰。行人都是畏畏缩缩的‘臣民’——时时处处都得看它们的脸色,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试着往前挪行。——以上的文字是我郑州之行后的感受。
   郑州,我原本并不对它多看好。因为它的脏乱,四平八稳的地理位置,在全国的城市里根本显不着。可是我不能不承认,我对它异常陌生。它毕竟是河南的中心城市,还算繁华。陌生繁华的地方,应该撒满机会。
   没有很熟的人脉,只有一个曾经一面之交的网上聊过天的朋友。我在电话匆匆说了我的来意:我想去郑州看看有什么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没有?很可能得在那儿住个一天半天,可否借个宿?他爽快的答应下来。我喜出望外,急急忙忙整理了自己的仪容就搭车上路。
   出门在外只要有个落脚点就是流浪者最大的安慰。虽然当我到郑州的时候,他说在上班,晚上七八点才可能接我。我说没关系,我可以先随便转转。我一个人在我们约定的刘庄、邵庄开始了我的“漫游”。虽然孤独,但是一个从久困的环境里出来的人,毕竟新鲜,兴奋盖过了一切。突然之间就把自己融入闹闹嚷嚷的街面,心情是欢欢的,润润的。内心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今农村里空落落的,城市里却到处人满为患,各行各业的谋生形式是遍地开花呀。如今稍微有点头脑的人纷纷涌进城市这人际、物资的洪流——是啊,人与人沟通离不开这张平台,然后在这里互相认识,互相竞争,社会才会发展。
   我呀,我呀,什么时候也能涌进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此行来不就是这一个朦朦胧胧的意思,只是秘密在我心里。只是“想到”和“做到”目前还是两种概念而已。
  
   (二)
   说心里话,若论人满为患,农村里的古会什么的也不比这里劲头差多少。可是这里每天都如此熙熙攘攘。如果你喜欢看人,聊天,找机会,了解你想要的信息,都会满足你。可是你突然傻了,不想聊天,不想沟通,甚至不想探讨你想要的信息。因为太吵嚷,因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你发现你整个人心都乱套了,你原本还想思索,甚至还想消化,然后化作思想什么的。可你发现这是妄想。好像城市的人海里不需要这个,不需要斯斯文文的什么狗屁思想,这里的气氛把你任何的思维片段撵跑或者粉碎。这里,世俗,利益,讨价还价招揽顾客的市声,“生存”的意识“买断”了一切。
   我一直天真的想,说不定会看见一些熟悉、熟人的脸孔可以惊喜一下。有多少在城市落脚的的农村人都是在亲戚朋友的怂恿下闯出一片天地。可是我看到天黑腿脚疲软也还是失望。渐渐的,刚来时的热情激情慢慢减退,看看手机,离朋友下班还有近两个小时,他也没有给我丝毫的问询或者短信什么的,我甚至疑心:他是不是忽悠我?两个小时的等待可真有点折磨人。可我知道,我毕竟是个寄宿者,一个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耐心等待是我此刻必须做到的“美德”。
   大约晚上七点半的时候,朋友骑着电车奔我而来。曾经只是一面之交的面孔有点生疏、变化。他却毫无阻碍的认出了我:哥,走,坐上。一下子,我的温暖感觉来了,我的疑虑消了。我快乐的坐他背后带我到他住的地方。然后邀我吃饭,打台球,走着聊天。事实上,我想细细了解他的个性,询问他的求职的种种际遇是我此刻的热望。我说,回吧,一边睡觉,一边好好聊聊,我早想和你痛痛快快的说说话了。谁知我的这一想法异常愚蠢,这家伙一沾床没说几句话就说困了,一会我问他什么就不吭气了,而我几乎一夜难眠,换地方就失眠是我一贯毛病。我羡慕他的睡眠质量,我失望他的不近人情。
   第二天起床后我本想邀他一块吃点早餐什么的,融合一下感情。可他还是沉默。等我们出来后,他丢给我一句话:我上班去了哥。就骑车消失在人流。我觉得这个朋友太怪了。可我毕竟是一个借宿者,没有任何理由责怪。况且他,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一个人孤身在外谋生租房肯定也不容易。也许城市生活把他,把所有寄居城里的人早已打磨成了冷漠怪诞的机器人。而我还是传统的乡下人心态。
   我的心,一下子荒凉了。或者接近“冰点”。这里的人,这个地方对我的到来,重新的没有感觉。今天我要怎么打发怎么度过,我是自由的——无助冷漠孤独“环抱”下的自由。当时我在犹豫,今天不管有无收获,是不是就别再回来了?因为我读过一句话“人事关系在社会上是一种资本,要想使它长久,就必须节用”。等到别人明明白白的厌恶你,你就成十足的弱智。
   我漫无目的的看墙上电线杆上的招聘广告。给一个食品厂用电话报了个名。然后一个人在那随便的走动。寻找我昨天曾经在邵庄路口吃过的一个“鸡血汤”的小铺子,很对口味。
   按照我的性格,真的不喜欢快节奏的生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喜欢匆匆掠过,不喜欢现代交通工具,喜欢用我的腿脚慢慢丈量。可以用心记住。我知道虽然人海市面像万花筒一样繁华耀眼,可是每一个‘个体’生存门面都来之不易。都有他点点滴滴一步步成长发展的酸甜苦辣。如果你细细的研究一番,或者有缘沟通一下,对你的生存观,或者眼界都是一种真正的收获。
   我不知疲倦的把我所在的那片地方看了个大概,假如再过来时应该不会迷路。其实我昨天晚上也曾经绞尽脑汁的想过,在郑州,我所能联想到的所有“人脉”还有哪些?我忽然想起一个亲戚在这里做着卖水生意。我是否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我通过别人问了他的电话。然后我又看到一个电线杆上的招聘——什么世界物资发展的企业,条件待遇几千几千的,一旦录用可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我想,不论真假,可以试试。
  
   (三)
   我从招聘广告的电话里问询了详细地址。来到刘庄公交站牌。这里没有他们说的263到中州大道民航路的直达车。我问了身旁的一个摩的司机,他胡乱给我指了(实际上是相反方向,不知他是不是有意捉弄我)。我又问了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帮我找到了去中州大道的线路车。在车上,我的电话突然异常热闹。一会是那个企业打过来的问我到哪了?一会是那个卖水的亲戚问我几时到达?他说已安排好酒宴等我吃饭。我可真没想到这个招聘企业这么热情,我更没想到这个并非至亲的亲戚会热情招待我这不速之客。我真的只是想借鉴一下他的卖水事宜,打拼经验什么的。绝不想这么隆重的麻烦他为我像接风洗尘似的。
   原本一只无头苍蝇似的流浪者,一颗荒凉的心一下子变得温暖、充实起来。
   频繁的电话让我应接不暇,到了民航路口还不知道下车。好心的司机提醒我:到了,你怎么还不下车?我慌忙下车。又问了几个人,知道我大概要找的位置。最后终于在一个什么路找到那个招聘办公大楼。其实我心里不是没有犹豫——不知道这个待遇如此丰厚的企业广告有没有什么风险或者陷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单位?
   管他呢,去看看他总吃不了我。不尝试你咋知道就不行?我第一次发现,我是一只兴奋的不知疲倦的小鸟,可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不停的穿梭。
   在电话的指引下,我坐电梯到七楼的某个办公室。一个女人引到一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面前。问了我大概情况。当时我的尊容一定是风尘仆仆,有点局促,还算淡定。(对于这样面试一样的境遇我还是第一次,不过,当时我打定决心要把这出戏尽量完整的演下去。我一直在想,不管他们要不要我,不管我最后喜不喜欢这份工作,能否胜任?我都要表演的让他们满意。)他给我讲了很多,我听得似懂非懂,大概就是保险公司售后服务,什么理赔,帮人贷款之类的。最后他说,刚开始都这样,这没有什么高深学问,熟悉一段就会。然后领我去一个会议厅般的屋子,那里有许多用电脑办公的年轻人,(女人居多一点)身边散着仿佛如我一样的被招聘的小伙子。填表,用电脑做测试题。好像今天的步骤大致就这些。
   这其中,那个亲戚给我打了至少三个电话。最后我说有朋友催我吃饭,我得去一下。那个领我过来的女人说,可以的。并一再问我:你的朋友是做什么的。我警觉她的言语很像社会上那些厚脸皮跑保险的。当时我想,既然拉我走这条路,你就别打我的注意。有什么目的明说,别把我当三岁小孩耍弄。我很干脆的回答她:我朋友打工的,穷人。她又说:假如你可以退掉朋友的邀请,我们可以一块吃个便饭。我心想,你倒得寸进尺了,初次见面是不是有点热情不正常啊。
   本来对于这种整天夹着个公文包,打扮的衣冠楚楚的跑保险之类的人,我常常很反感。他们一般比常人脸皮厚,死磨烂缠,对于伤害自尊的抵抗力超强,善于用那张三寸不烂之舌诱人投资买保险之类。假如真是这种性质的话,我可能还不一定干,我宁愿打工下力挣钱实在。我总觉得这职业有点引诱性质或者骗人的什么味。也许我太传统。
   等我终于搭车转车见到那亲戚的时候,早已在那等待已久的他热情的骑着电车把我拉到一生意很是兴隆的饭店。还有他家人都陪着我,当时的我突然感觉异常温暖。真的我们只是拐弯亲戚,我不该接受这份殊荣。我知道他在尽着地主之谊。然后又骑车送我去某个食品厂面试。晚上又接我回来吃饭住宿,和他们弟兄几个玩玩麻将。对于他,我感激的不行。在他身上,我感到一个真正男人的豪放和大气。仿佛“吃亏是福、厚道做人”就是特为他量身定做的处世缄言。这样的男人我此生初次遇见。我会深深记住他的恩情。并且愿意从此得到他的感化,重新审视那个心胸曾经很是狭窄的自己。
   我知道,我的目的不是吃吃喝喝。我想从他这“取经”啊。可是他没有给我太多这方面的建议。
  
   (四)
   第二天,我还在熟睡,他已早早的去公司送水了。他的女人还要送孩子上学。我醒来后,很知趣的对他的女人说,我得出去转转。虽然她留我一会出去吃早餐。可我知道不能再麻烦他们了。
   我知道,类似于昨天的日程就要重演,我还得继续在这陌生的城市流浪。(只是今天的开端比昨天温馨的多了)这里是郑州南区,我发现这里相对古旧平凡一些,有些城外或者郊区的性质。可是,我还是喜欢用脚腿慢慢丈量,用我悠闲的心看都市人的匆忙和紧张。看那一簇簇电车人流、车流利剑一样冲刺在道路上。
   这里不像北边刘庄那,招聘广告多多,繁华闹嚷。我想,今天成不成功到此结束。
   我从城东路走到城南路,发现一处方圆很大的生态园般的景区。里面有很多锻炼悠闲的人们。有许多老年人练剑,或者打太极拳,有女人随着音乐蹦迪娱乐,有年轻人打羽毛球的,还有在空旷地学开车的。这里有简约的常青花木。有黄色木制的悬空栅栏,气氛异常优雅静娴。这是我此次郑州之行最为温馨的一组画面。可是我的心情异常的失落。这么繁华看似机会多多的地方目前却没有我的一席之地。最后忍不住敷衍拍了两张照片。
   下午,我决定离开。暂且回到我那个极为不喜欢的故乡。等来年我会重新远方流浪。

共 47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记录郑州之行的经历和感受。朋友的冷漠,亲戚的热情和对招聘单位的猜测,让作者感受到了在大城市打拼的艰难和无以应对。有句老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作者出门两日,真正感受到了出门在外的难处。尽管有朋友,有亲戚的帮助和照顾,但自己似乎仍有一种难以生存下去的感觉。虽说郑州有着大都市的喧嚣和热闹,但热闹是他们的,而这一切似乎与到些流浪的人无关。拜读。【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4-09-19 22:35:54
  作者以流浪者的身份,切身感受到了出门在外的难处,尽管有人给予自己很多帮助,但这些帮助却不能让自己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理直气壮地去接受,在自己没有立足之地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逃避,或是知难而退。问好。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2 楼        文友:逸潇        2014-09-19 22:56:56
  感谢编辑一派肺腑之言,编者按说的非常到位,能够将心比心理解人的过来人。呵呵,知音。再次感谢。
喜欢文字,唱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