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散文】水中的阿狄丽娜

精品 【雀巢散文】水中的阿狄丽娜


作者:长袖伊人 举人,396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69发表时间:2014-09-23 00:01:17
摘要:阿狄丽娜是希腊神话中一位被爱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赐予了生命的少女雕塑,代表的是一段古老的爱情。《水边的阿狄丽娜》是由保罗· 塞内维尔作曲,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奏的一首名曲。《水中的阿狄丽娜》则描述的是在水中生长,并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三种植物。

【雀巢散文】水中的阿狄丽娜 一、浅水香蒲
  
   水塘沿着一片果园纵横开阔而去,极大,雨季到来时,就积了半塘水。半塘水中除了芦苇就是一些蒲草,它们碧幽修长自顾自地生长。偶尔有人割了密密的芦苇走了,却没人割几片蒲草去。于是一个夏天这些蒲草就总是孤独地长在那里,直到开花,又长了蒲棒,还是一片寂寂。某日,一大鸟飞临,打破了塘间枯寂,却不料被挂在一片银白丝织的大网上,挣扎不出,抖得蒲草慌乱不迭,四散纷扑倒下。见状,与小儿急忙解大鸟而出,为其包扎伤项,复送回大野蓝天。大鸟扑飞而去,蒲草于池塘间复又归于原始的宁静。
   蒲草,因无人问津而一夏寂寂,倒也逍遥自在,这与它的性情有关。蒲草的纤维柔长粗糙,不易折断,连牲畜都不食。又因其叶脉中空水气充盈,不易晒干,故少有人割之晾柴,所以,虽然长满一座池塘,却无人来打扰它的清静。只有在秋末,池塘几将枯尽,有人要编草帘、蒲团了,才来割它。割倒的蒲草,顺着塘沿一字排放,尽享深秋的风吹日晒,直到有个八九成干了,一片塘岸也就成了青灰色的蒲草的天地。这些长在水边的植物,虽然有各种不尽人意的缺点,晾干之后却松软如丝,轻盈如棉,握在手掌心也是温润有加,韧性好的不得了。过些日子,等秋闲了,人们骑辆自行车,或拉辆架子车,将它们打捆,拉回家中,草草堆到门外。
   那些闲不住的人们,没事时抱一抱晾干的蒲草,往自家院门前一放,边拉家长边打蒲团,没多长时间一个蒲团就编好了。编好的蒲团顺势给那个站着的人,让其立马坐上去,接着编起下一个来。有时在一边闲看的人会出个主意,让他打出一种新花样来,另一个人也许认为新花样没有旧花样好,几个人就会往来讨论,直到打蒲团的人自作主张偏爱了一个花样,不言不语地编起来,人们方才各做自已手中的活计。
   也有的在农闲时打蒲帘的。蒲帘这东西用途广,苫大棚,盖草屋,做床梯垫子。可见在农人们眼里,没有一样东西可以随意丢掉,即便什么也不做也要割一些,晒干之后堆在那里备着,这也彰显了一种物尽其用的道理。因为,造物主费尽心机造物就是供人们享用的,扔掉烂掉会辜负了造物主的一片良苦用心吧?人们打蒲帘时喜欢选在一片柳树成荫的大堤上,那里空旷,阳光充足,秋风也会时时送来种种的甘美气息——树木的气息、青草的气息、果实的气息,以及正在翻耕中的土地的气息。人们有时也在一些月光充盈的夜晚打蒲帘,他们就在宽敞的院落里,这时月光应该皎洁,星光也要灿烂,只有院灯昏黄中透着一种朦胧。人们抱来晾干的蒲草,根据需要在地上楔上木撅,用麻绳做径线,一片一片编织。蒲草在手指尖活泼跃动,麻绳轻盈穿梭,不久,一片长长的蒲帘就打成了,卷起,堆到一边,接着重新拴麻绳,做径纬,起头打起另一片来。久而久之,蒲草堆下渐渐露出了地面,而在院落的另一侧却堆起了一卷又一卷码放整齐的蒲帘。也许,明天就会有人来拉走这些蒲帘,也许,这些蒲帘会在这里存放许久。做蒲团,打蒲帘、做床垫子应是蒲草最大的用途,所以,人们并不怎么看重这些贫贱的植物,也因此,到冬至大雪纷飞之时,冰冻的池塘底上还常看到覆盖了一层雪花的枯干的蒲草,凌乱地倒伏在那里,这也是整座池塘最显苍凉的时候。
   蒲草有几个小名,而且哪个都那么中听顺耳,如:水烛,水蜡烛,狭叶香蒲等。叫水烛和水蜡烛的原因是其花序实在如一只在水边摇曳不定的蜡烛呢,看看它的花序,雄花与雌花同株,雄花退化成细小的鳞,奇丑无比。雌花则如一柄光灿的赤褐之烛,摇曳于水塘、沼池之中。想起那水烛的样子,就觉得这名字起着形象而且逼真。如果你真的以为这只是一种比喻,而没有实际意义,那才是错上加错的认识。看看那如烛之蒲棒,就应该知道蘸油不蘸油,它都可用以照明,不信你可一试。
   试试,也无伤大雅,也无害处。可趋蚊,可除暑气,也可做孩童之戏。
  
   二、水国红蓼
  
   水边长有一种植物,其茎柔,其叶大,其花穗雪粉。儿时在家乡的水渠里初识,以为无什么实用价值,又叫不上名来,就从来不采。到了现居小镇,秋来无事,骑单车游玩,偶见这种植物于水边风姿绰约荡漾摇曳,样子煞是好看。某日在植物图谱中看到它才讶然知晓,此物:红蓼。知此姓甚名谁之后,见到它的时候竟然多起来,有时不光是在水边,就连工厂的围墙外面的地砖缝隙里也会长出大片高高低低的红蓼,它们在入秋之前是一大堆分不出枝蘖的杂乱无章的乱草丛,入秋之后,乱草丛的叶子失去光泽,染上了一点点枯黄色斑点,一条条鲜艳的粉红色果实也垂了下来。它们的这种样貌,就会让我在无意间想起另一个地方,另一片水源之中那些曾经熟视无睹的植物来。不可言喻的,暗中也要将两地之红蓼做个比较——此境和彼境仿佛成了一个映照:时间、空间和地理;当时之物、此时之物、内心之物,有时合而为一,有时则各不入题。
   不入题的是《还珠格格》中一段戏,是君臣几人微服到江南,偶遇一群读书人送别老铁,场面甚热,便前去凑趣,紫薇赠两句诗中就有“江南江北蓼花红,都似离人眼中血”,那时还不知这红蓼指的是何物,更不知这蓼花是何色何状,还以为乌涂涂红坨坨一片,却不道是一穗星星点点斑斑驳驳的脂粉样。而此中的红蓼也不过是一出戏的配搭而已,而且是一闪即逝的配搭,绵绵长长的一份戏里,再没见着。
   我对红蓼的更多了解是看了重庆大学的李若溪、大车二人于2002年11月出的一本全图附方的《本草纲目》,其中把红蓼叫荭草,但配图与紫花地丁同,虽然不该,但见两种植物确也有相似处,便是叶片约略相像,花则不似,紫花地丁为朵,荭草为穗。往下就读到“红蓼种子深秋成熟,形状扁如酸枣仁稍微小些,颜色赤黑而子仁白,微有辛味,熟后可食”一段,心中竟然生出也许遗憾来,发狠地想:年少时怎就不识此物,如若识得又如何能让它们在水边孤独无趣默默地生长,定会不折不扣将其籽实采来,炒了食之,也可为寂寂年少生活增加妙趣。可是,可是如今还会去采食吗?别看蓼花已谢,籽实成熟,或已都无趣了?
   我唯一知道的红蓼入画是北宋赵佶的《红蓼白鹅图》:一株红蓼,籽穗三分,弯曲略垂,叶片稀疏苍绿,一只丰腴白鹅静卧其旁,回眸凝望,神态悠然。
   确实,红蓼很少能走进我们的生活,因无从知道其价值,便以为野物,弃之也无憾,顶多就是晾干了当柴烧饭用。
   读过罗邺的“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人在喜欢的时候记性都特别的好,每当看到红蓼的影子就能想起这首诗,就因为这里也有我心中的一份乡愁吧。只是,虽然故园的明月还如流水一样清彻透明,可那个忆故之人的双脚已疲惫,面容又沧桑了。
  
   三、幽渚之荷
  
   踩、踩、踩藕唻,
   踩了一筐两篓唻,
   再踩一筐家走唻。
   ——燕赵儿歌。
  
   我的饮食生活一直没有什么新意,藕的吃法一直延袭着老旧的糖醋藕和浇花椒油两法,可见我对吃并没什么讲究。最近口齿间无味的历害,便独创一食法:辣椒干煸藕法。
   将藕洗净,顺势中间一掠,再切片,装盘。锅内放底油,油热下几枚断开的红辣椒,煸出香味,下藕,迅速翻炒;再喷醋,淋水,放蒜末;稍倾,待藕一熟,速放盐,味精,香油炒匀出锅。藕出锅要脆,那个味道才好,很清纯。喜欢这吃法,主要是根据自己的胃口庖制的,属独家自创,但不绝密。酒徒以为下酒菜,我则以为下米饭最棒,还有凉办芹菜、黄瓜、苦瓜一类,也适合下米饭。米饭香淳,凉办菜清爽,于目雅致,于胃淑静。不像大鱼大肉,色浓而油腻,如坐地泡的市井泼妇和光膀子剃片头的恶男,胃里一翻,需敬而远之。
   至今,也只见过村人的一次踩藕,还是儿时,唯见一人举着两节素腕似的藕往岸上走,藕上还沾着铅黑的淤泥,更显藕的洁白和玉质。而踩藕的大批人马早已散去,只剩一池败叶枯荷散浮于塘面,半塘淤泥黑如乌墨,岸边则处处是凌乱的泥脚印子,乃一塘衰景下夕阳;所以,最热闹的踩藕场面也只凭一个孩童的想像来虚构一下,竟别有一番意味。就像至今将一些未见过事物,如菜花、甘蓝和一些瓜果不知何时种何时收,以及它们长在那里是什么模样一样,也是全凭一个人的想象和虚构了事。常见藕多染一身乌黑的淤泥,想必是生在池塘的淤泥底下,人们用脚踩到藕,一个猛子扎到底,胡乱揪出,藕上就一身黑白花衣了。将它们谨慎地送到岸上,灰黑的淤泥已被抹去许多,放清水中再洗,可见藕如白玉。后来,在《舌尖上的中国》看到南人踩藕,是每人一把锨从淤泥中艰难挖掘,才知道那是一种需要付出极大体力的劳动,并非都如我想像的那样用脚去踩,然后伸手捞出。可见,无论是想象还是虚构都与现实出入太大。
   中通外直,清香远溢。藕虽与各种菜蔬同时摆在那里出售,却一直有那尊贵与清白的儒雅相,再看藕后面坐着的老农,也是那么朴实、憨厚,于是非要买两节回来,以示偏爱。在秋意渐浓的季节里,快意朵硕着那排骨中煨得烂熟的藕节,我也实在不能够让感觉占了味觉的上风,消散了秋凉好意送来的美妙食欲。只能等箸尖之上藕香散尽,夜深猫狗无声之时,再去造访荷这一化石般的古老植物为我们营造的古典意境。比如隔着老旧的花木窗棂,倾听一下张九龄们摇头晃脑、哼哼叽叽的或怀才不遇、孤芳自赏,或怀美人、赠心期。虽然这与这个喧嚣的社会有些格格不入,有些酸,有些腐,还有些迂,但无论如何都是自己想过的一种生活,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于是,又想起今年五月初到访杭州西湖竟没看到浪荡子张岱在西湖纵舟酣睡过的十里荷花荷叶,想想是否因为我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太短,不能用双脚将西湖里里外外丈量个遍,才有了遗憾?这都不好确定,思前想后,还是怪那个导游没按排好时间,若大一个西湖,只给半天时间真是对西湖的一种亵渎。
   从古及今,人们爱荷颂荷,不过是因为荷的一种姿态,说得实在一些,就是它的地下根茎能供人充饥,温饱肚皮;叶、茎入药,清心止血;果实又是上好的补品;更为可人的是它的花枝叶蔓的形态与其他植物有着天壤之别,即清新脱俗,又优雅怡人。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喜欢来自人们骨子里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感恩心里。也就是荷不但有一幅让人赏心悦目的外在形像,竟还可以草根到让人啃食,为人治病。它不只是敬尔远之的和你做做表面功夫,表示一下亲民,而是还能和你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共荣共存,休戚与共。这种集全部优点于一身的植物,世上少见。可是,做为藕与荷忠实的热爱者,在现实之中,我却很少能将它们联系到一起。卖藕吃藕时,藕就是藕,脑子里一片荷都没有;而看到水中的一片片荷时,却又根本想不起它的茎叶之下,淤泥之中那些可供我们口齿间享受的洁白的藕来。找不到原因,我就全当那一方碧水绝缘,让我见无所见。
   某个夏日,过一村小池塘,有数片碧青的荷角突然出现在水面,铺开的叶片只手掌大小,像是刚刚舒展了肢体,几滴清露晶亮莹洁,如珍如珠,滚来滚去,很惹人眼。想那塘边人家,天天面对一塘碧荷,心神或早已麻木,虽身处美景之中,而心思却在美景之外,实是可惜,或就只为等那秋水微寒滞涸,下泥塘,挥铁锨,沿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之茎,深入污渍淤泥,采采白灵藕,皎皎月白青,灶膛柴火旺,釜中莲藕烹。而对藕上之荷花荷叶却难有什么新奇异感;到不如我,偶然遇见,轻风正拂过荷叶,一蓑烟波浩渺,留下不灭的记忆和感叹。
   荷出现在公共绿地的一池碧水间根本不足为怪,也不觉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到是在一条浩渺绵长的河流中见到的那些荷,片片相连,逐水而居,似大家闺秀混迹于乡野村姑间,与丛生的水草共天下,样子很是奇特。而不羁的河流却因为荷的出现不自觉得就消弱掉几分狂野性子,又似在眉宇间增加了几份儒雅。我想,此情此境让那不羁的陶庵见到,是否还如以往远远地纵一叶小舟而来,酣睡于无边无际的荷花之中,那时,他体会到的兴许就不只是“香气拍人,清梦甚惬”的味道了。

共 47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由写蒲、红蓼、荷组成的精美好文。语言简洁,不拖沓,合而可成章,独立亦可成章,皆好。蒲,一种水塘里生的贫贱之草,却可做蒲团、蒲帘,供人们生活实用,大有悬壶济世之力;红蓼,一种长的像狗尾巴草的红穗子花,倒成了诱发乡愁的火苗;荷,生于水下之藕,可愉人之肚腹,生于水上之花,可悦人之眼目。三种水生植物,在作者的妙笔下,尽活脱如阿狄丽娜女神,令人读过不忘,回味无穷。推荐阅读。编辑:山西杨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24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碎月岁月        2014-09-23 03:38:55
  长袖伊人的文章是必要细细品读的,挂个号在这里,忙过静下心来再读。问好。
回复1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4-09-23 10:14:06
  岁月好!也读你的文章,我被《阿弥陀佛》中的母亲深深的情感所打动,天下的母亲都这么普通、平凡,又这么伟大,伟大的感天动地。
2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4-09-23 10:08:18
  谢谢杨容深夜来编辑此文。问候并致生活快乐!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3 楼        文友:山西杨蓉        2014-09-23 12:26:51
  我一直觉得散文之美,美就美在一个“散”上,长袖伊人的文字里有这种味道,值得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4-09-23 22:09:49
  杨蓉,原来你也在写植物,有时间一定去读你的那些葱、菊、大白菜……
4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4-10-20 10:43:46
  感谢长袖伊人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回复4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4-10-21 10:01:10
  问候天使,远握!
5 楼        文友:莫默        2015-03-12 11:48:50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一首曲
以一年时间书写杭州
回复5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5-03-14 13:07:09
  你说得木有错,就是理查德,克来德曼的钢琴曲子。
   谢谢留言!
6 楼        文友:何叶        2015-04-07 15:54:54
  特意看老师,何叶问好老师。
何叶
回复6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5-04-09 10:05:40
  何叶好,久不见了,问候并祝平安快乐!
7 楼        文友:红尾狐        2015-07-23 08:58:23
  笔端行云流水,拜读佳作。
回复7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5-07-23 09:21:59
  谢谢来访和鼓励!
8 楼        文友:甲申之变        2016-03-18 21:11:44
  植物和文字,配上钢琴曲,犹如一幅水彩
文盲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