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冬藏(散文)

精品 【军警】冬藏(散文)


作者:王爽 举人,564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85发表时间:2014-09-23 12:41:13

【军警】冬藏(散文) 俗话说,一场春风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相比而言,北方入夏变暖有些缓慢,但秋与冬的过渡很快。十天前还酷儿难耐,可十天后就要穿长袖子衬衫,说凉就凉起来了。
   深秋,菜园子里最后收回的菜应该是白菜。有些勤快的人家,已经把菜园子拾掇得干干净净,秫秸障子也拆掉了,唯独那几垄白菜还郁郁葱葱地生长在那里。为防止家禽或牲畜祸害,就将成捆的苞米秆斜着堆放在白菜地的周围。白菜相对耐寒,只要不是特别冷一般不会冻坏。如果初冬第一场雪来得早,等雪后天晴,照样鲜嫩嫩地傲立在菜地里。即使冬季里储存的白菜被冻伤,只要没有冻坏菜心,放在室内也会慢慢地缓过来。
   在入冬前从菜地里把白菜收回来,称之为砍菜。砍菜时,将大白菜扳倒,菜根就带出来了,用切菜刀砍掉菜根,再掰掉外边的老帮子,砍去部分绿叶子。收回家的这些大白菜,除了存储一些临时吃的,大部分都将腌制成酸菜。
   东北乡下把腌制酸菜又叫渍酸菜。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年月,家庭人口比现在多,差不多家家都有一小帮孩子,因此多数人家都要渍两大缸酸菜。在漫长的冬季里,酸菜是乡下人的主菜。可以说,过去的乡下孩子都是吃酸菜长大的。
   每年入冬前,家家都开始渍酸菜了。我家渍酸菜时,母亲都会喊我跟在一旁打下手,负责搬运和烧火。因此我对渍酸菜的整个程序,都记忆如新,了如指掌。乡下传统的渍酸菜方法,与现在用盐腌制的方法不同,其具体步骤是:拾掇菜、炸菜、装缸和储存。
   拾掇菜。菜心不壮实的小散棵,可以扔到房顶上或挂在房山头儿的晾晒杆子上,留作干菜,俗名叫黄叶白,日后可用来熬汤。菜心壮实的放到通风处晾晒一两天,让水分蒸发一下。然后再掰掉一层外面的老帮子,用菜刀将白菜根逐一砍平,切掉多余的绿叶子。
   炸菜。弄一些硬柴禾,如刚刚拆下来的秫秸障子或木柈子,烧一大锅开水,将拾掇好的白菜在开水锅里炸一下,也就是烫一下,目的应该是杀菌,也让白菜断生变软。锅下要不断添加柴禾,使锅里的水一直保持沸腾状态。炸的时间不要过长,捞出来后,放到外边提前搭建好的秫秸案子上,渗水并晾晒几个小时。
   装缸。把酸菜缸用开水彻底清洗,再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将炸过晾凉的大白菜放在缸内,一棵棵一层层地摆好摆实。在摆放白菜的过程中,不加任何作料。菜与菜之间要挤得紧紧的不留空隙,每摆两层,就铺上干净的厚围裙,上去踩一踩,把所有空间挤满。当摆放的白菜超出缸口两层后,再用清洗干净的压缸石压到白菜上,把白菜进一步压实。两天后,往缸里注开水,压缸石一直不能撤,用它防止加水后白菜漂起来。
   储存。渍到缸里的菜要妥善储存,酸菜发酵的温度一般在5~15摄氏度,其实这正是乡下民居的室内温度。温度过低不利于变酸,过高又容易腐烂。在这个过程中,要用干净的东西把缸蒙盖好,切不可滴落入油一类的东西,以防酸菜腐烂变质。
   那些年渍酸菜时,母亲还常常把炸好的白菜切成细丝,再渍到缸里。我问母亲:“这样渍酸菜多麻烦啊。”母亲说:“现在虽说麻烦点,等到冬天吃酸菜的时候就方便了。冬天切菜,天冷冻手不说,咱家编席子,我哪有时间切菜呀?”于是我记住了,渍酸菜不仅可以渍整棵的白菜,也可以渍切好的白菜丝,只是在将要满缸封口的时候,才放上两层整棵的白菜,这样便于封缸。
   渍的酸菜一定要到过月之后才能食用,小时候以为是过了一个月才能变酸,后来在书里得知,如果不过月就食用,白菜会在变酸的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等过了月,那些有害物质就转化无害物质了。
   酸菜是极具东北特色的菜。有资料考证,酸菜几乎把白菜原来所含的蛋白质、醣类、无机盐等营养成分都保存下来,特别是白菜中的维生素,保存量达90%以上。酸菜中所含的乳酸是一种有机酸,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当人体的肌肉呈松驰状态,氧的需要量减少时,被吸收的一部分乳酸可转变为丙铜酸,经三羧酸循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代谢所需要的物质,可治疗慢性肝炎、慢性心肌病、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乳酸还能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同时,乳酸还能杀死多种细菌,可以抑制大肠中腐败菌的繁殖。由此可见,酸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不过,酸菜最好还是偶尔食用,如果长期贪食,容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另外,不要食用霉变了的酸菜,因为霉变后会有明显的致癌性。
   看见母亲炖酸菜之前,从缸里捞出的是整棵酸菜,我就在母亲切酸菜时,把酸菜的嫩心要下来。酸菜心适合生吃,如果能蘸上点儿白糖,那就酸中带甜,味道更美了。
   酸菜最适合同肥肉熬,然而那时候一年也吃不到几次肉,平时家里熬的酸菜,都是用饭米汤,但吃起来仍然觉得很香。尤其冬季里尝到的第一口酸菜,特别好吃,给人一种久违了的滋味。等到过大年时,家家都包酸菜肉馅的饺子。小时候,每到过年,母亲都指派我负责剁包饺子用的酸菜馅。
   近年来,猪肉炖酸菜已经被列入“东北八大炖”之一。挑肥肉入锅,也不用豆油,靠肥肉熬出的油润锅即可。葱花爆锅后,细细切过的酸菜与肥肉翻炒,然后加大汤炖。酸菜吸饱了猪油,肉便肥而不腻。
   炖菜的同时,取发酵好的玉米面,坨成巴掌大的椭圆状,摔在锅沿上,这就是东北著名的大饼子。开锅后用小火再焖上二十分钟即可。当掀开锅盖时,大饼子金黄灿烂,猪肉炖酸菜更是菜嫩汤鲜。
   在北风呼呼叫的大冷天,煮上一锅酸菜骨头汤,是再好不过的美餐了,喝上一大碗酸菜汤,会让人大汗淋漓,把身上的寒气全赶跑了。另外,酸菜也可以用来炒粉条,也可以做酸菜炒猪肺子,这些都属于东北名菜。
   现在,城市里也有不少自家渍酸菜的,叫腌制酸菜。我认为这样叫法很有道理,因为是用食盐腌制,方法也更趋于简化。到日杂商店买一块筒形的塑料布,将一头扎紧,置于朔料桶内。将切掉根,摘去老帮子和叶子的大白菜,在筒形朔料布里摆放,每摆一层撒一把盐。最后压实,沉两天后加开水,封口即可,也是过月后食用。可惜在口感上,与传统的渍酸菜略有逊色。
   回想童年的每一个冬季,差不多天天吃的是酸菜。如今,一年四季有吃不完的新鲜蔬菜,酸菜渐渐地退居其后,成了偶尔吃几口的稀罕菜。饭店里也有汆白肉,但缺少了农家酸菜的味道,传统渍酸菜的方法,正面临着失传的可能。
   如果赶上冬季回老家,坐在炕桌旁,吃着农家的渍酸菜,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岁月。
   那时候,每当入冬之前,母亲便早早地到供销社买回几大张窗户纸。把窗户上已经破旧的纸撕扯下来,把窗户刷干净,再用一大把白面,熬成糨糊,重新给窗户粘贴上新纸,同时用剪好的纸条溜严实窗户缝。为了防止窗户纸被秋季的雨水或冬季里上的霜浸湿破损,母亲就把秫秸棒的一头缠上棉花,蘸上少许豆油涂抹在糊好的窗户纸上,这样窗户纸就会很皮实了,再不透水。
   母亲还提前为一家人准备好过冬的棉衣、棉鞋、棉手闷什么的。拆洗棉衣时,将前一年穿得有些滚包了的棉花套子重新铺均匀,再一针一线地缝制好,那时候的穿戴,很少有制式的,基本都是自家做的。
   刚一入冬,父亲就从场院离背回来两麻袋碎草沫子。将北墙的小窗户在墙外用板子或或向日葵秆子挡严实,然后再把这些草沫子填充进去,起到保温作用。同时再给房门的里边,钉上一个棉被一样的门帘子……每家都做好这些御寒防冻的准备工作,以此迎接严寒的到来。
   在我上学之前的每年冬季里,父母怕我伤风感冒的,就不让我出屋了,使那时候的我对冬季的寒冷,一直没有正儿八经的切身体验。我所感触到的,只能是从外边回屋的人,眉毛上总会有一层厚厚的霜。再就是窗玻璃上结着美丽的冰花,我常常忍不住用舌头去舔,使冰花融化掉鸡蛋大的一小块儿,然后透过窗玻璃,看看外面的银色世界。
   早上母亲生火做饭了,火炕就热乎乎的,我赖在被窝里不想起来。母亲一次次地喊我起来,我都赖在被窝里不坑声。后来警告我说,再不穿衣洗脸吃饭,你爸回来就该骂你了。我只好一丝不挂地坐起来,好冷啊!一摸衣服,好凉啊!我赶紧又缩回被窝儿里。母亲再喊,我就假装又睡着了。这时,奶奶从灶膛里撮出几锹暗火,放在泥火盆里,按一按,端进屋。然后把我的小棉袄围在泥火盆边烤热,哄我穿上,接着再烤棉裤……
   乡下都是土墙草盖的房子,比砖瓦房保暖,只要炕上有个火盆,屋子里很快就升起一股伴着泥土芳香的暖流,暖到心里。火盆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比如奶奶抽烟,基本不用火柴,烟袋锅在暗火里一挖,抽一口,烟就点着了;母亲做晚饭,也不用火柴,把麻秆插在火盆里,烧冒烟了,拿出来磕掉浮灰,用嘴一吹,立即燃起明火。在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的年月,火盆给主人省下的几盒火柴,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呢。
   觉得好玩儿,我就学母亲的样子,将麻秆燃烧后一次次地吹,可我不懂要领,吹不出明火来,便晃着带火的麻秆,感觉很好玩儿。奶奶怕我烧了东西或失火,便说:“小孩晃火就该尿炕了。”我曾经尿过一次炕,母亲骂我没出息,二姐笑话我是“尿炕精”,整的我老害臊了。我怕再尿炕,吓得乖乖地将手里的麻秆火交给奶奶,问我会不会真得尿炕。奶奶说,小孩子要是听奶奶的话,就不会尿炕了。
   一直到后来我在冬季上学的路上,才真正见识到西北风的厉害,人们说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这话一点儿都不过。冬季的最低气温,常常零下三十几度。棉袄、棉裤、棉帽、棉鞋、棉手闷子全副武装,但寒气总会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稍不注意就可能把手脚冻坏。一旦冻坏了手脚,晚上就会奇痒无比。那时很多孩子手上都有冻疮,春暖后仍然流脓淌水,要到夏天才能愈合,等再到冬天,稍不注意又会犯。
   数九寒天的户外,戴一般的手套是不管用的,除非用手闷子把手“闷”在里边。自家做的手闷子看起来不是那么美观,尤其是自制的皮手闷子外表很土,但戴起来非常暖和。手闷子一般都是大拇指单独在一个套里,其它四个指头合并在一起,这样制作起来也很省事。由于这几个手指不分叉,聚在一起抱团取暖,保存热量,所以手就不会冷,又保暖又舒服。母亲用裁剪衣服剩下边角余料,给我精心缝制的小手闷子,柔软暖和,温暖了我童年里的一个个冬天。
   听大人们说,南边八家子屯有个老跑腿子,年轻时身体倍棒,一表人才,征兵时报名参军,体检、政审等方面也都合格了。可就在临入伍的前一天晚上,他穿着一身军装去外屯子亲戚家喝酒,回来醉倒在雪地里,醒来时手指头脚指头都冻掉了。结果当兵没有去成,反倒成了一个残废。
   每逢遇到特别寒冷的冬天,老农们就会高兴地说,明年一定是个好年头儿啊!我问为什么。老农告诉我,如果冬天特别冷,可以冻死虫卵,第二年夏天一准就会特别热,那庄稼当然就会饱满了。
   过去没有蔬菜大棚,冬储的土豆、白菜、萝卜,曾是那个年代冬季的家常菜。为防止蔬菜在冬季冻坏,家家都要挖个存储蔬菜的地窖。
   收回秋菜前,选一个合适的地方,挖一个两三米深的方形大坑,在上边搭上若干结实的横梁,铺上成捆的苞米秆子或秫秸,留个可以进出一个人的进出口儿,再往上边添半米厚的土。如果是土质好的地方,挖到两米以下,还可以掏横洞,储存菜的效果更好。但东北的黑土疏松,一般掏出横洞。
   如果是启用前一年的菜窖,切不可贸然下去,要先打开菜窖的进出口儿的盖子,进行通风。当人往菜窖里下的时候,要拿着一盏油灯或蜡烛,发现灯火灭了,就得赶快出来,这说明菜窖里可能积累了有毒气体,缺氧了。小伙伴们冬季里没有什么可玩的,经常会做捉迷藏的游戏。大人就会嘱咐,千万不要去菜窖里藏猫猫,很容易闷死在里边。也听说过某某屯子,有人自己去地窖收拾菜,结果迟迟没有回来,等家人发现后,已经死在里边。
   有一年我家后院邻居的猪掉在菜窖里,虽然饱吃了一顿菜,却爬不出来了。后来下去人,用绳子拴在猪身上,几个人一起用力硬拽出来的。
   在所有蔬菜中,最难保留的是大白菜,对储存环境和存储方法要求极高。白菜冻了不行,热了更不行,收拾一次就要掰掉一次老帮,也难怪人们把大白菜渍成酸菜了。入冬上冻前,将地里的白菜收回家,老帮烂叶剥掉,切去老根,分散摆开晾晒几天。直到外层帮子发蔫后,去除渍酸菜用的,剩下的用稻草绳捆住,便可入窖。在菜窖里摆放时,最好别挨墙,层与层之间也要隔开。菜窖里的温度,通常保持在一至三摄氏度为宜,窖顶上要留有拳头大的透气孔儿,以便通风换气,但到了数九天寒时,就要堵上透气孔儿,把菜窖封严实。
   萝卜怕冻不怕热,储存相对容易些。准备个小缸,放在屋内,缸底铺点干净的带湿气的土,然后隔一层萝卜放一层土,上面盖上个破棉被,可随吃随拿。当然也可以放在菜窖里,只要温度适宜,大萝卜就会稀甜崩脆。
   土豆子也怕冻,冻了就难吃了。但温度高了也不可以,会生出芽子。土豆子长出芽子就有毒了。
   如今蔬菜大棚遍及乡间,冬储菜也不那么重要了,家家户户也没必要再挖菜窖了。
  
  

共 521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好一幅美轮美奂的东北风情图!这是赏读王爽老师的散文力作《冬藏》后,发出的由衷赞叹。因为地域冬季漫长和寒冷的缘故,临入冬之前采用多种方式储存青菜,是东北老百姓居家生活的重要内容。全篇着墨于昔日东北农村,细腻地讲述了即将入冬之际,收藏过冬菜的的种种方式,尤其是比较详尽地描述了东北特色菜----酸菜的制作和食用方式,就连吃酸菜需要注意什么等细节,也都娓娓道来。讲述中饱含温馨回忆,回忆中蕴含亲情浓浓。全篇文字地方特色浓郁,读来怀旧思乡情绪渐重。美文佳作,倾情推荐。感谢王爽老师赐稿,问秋日安好。【军警编辑:一笑了之】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24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笑了之        2014-09-24 09:48:28
  真是一幅美轮美奂的东北风情图。读王爽老师这篇《冬藏》,让我也把思绪拉回到了已然遥远的童年时代,那秋日的忙碌,那冬夜热气腾腾的酸菜美味,似乎又回到眼前。美文惹情动,思奔故乡冬。又到了为冬藏忙碌的时光。有老师的这篇美文相伴,今年的忙碌会更有情致。谢谢老师!
闲暇时读书写作,诗歌散文小小说道尽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回复1 楼        文友:王爽        2014-09-28 21:51:59
  谢谢编辑点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林雨荷        2014-09-25 19:56:33
  非常感谢王老师赐稿!欣赏佳作!祝贺加精!遥祝创作愉快!致安!
林雨荷
回复2 楼        文友:王爽        2014-09-28 21:51:29
  谢谢来访点评!问好朋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