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指舞专栏·笑看花落┃天下第一关

  ┃指舞专栏·笑看花落┃天下第一关


作者:紫气东方 探花,139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0发表时间:2009-05-10 23:47:20

天下第一关
  
   来到天下第一关是盛夏的午后,火球一样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蒸笼一样的天气让身上的热汗淋漓。尽管天气如此的炎热,但一种求知、猎奇的欲望还是趋使我来到这里一睹天下第一关的风采。
   “天下第一关”即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山海关。山海关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万里长城东起点的第一座重要关隘,雄居天下,因而得名。天下第一关城楼气势雄伟,是山海关城的东门,又称镇东楼,俗称箭楼。其地处要隘,雄关紧扼要塞,成为华北通往东北的要冲,是山海关城的标志性建筑。古人称颂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天下第一关以它古老的身世记录了600多年来的沧桑变化,成为历史的见证。
   初临山海关,就给人一种威武、雄伟、险要之感,它不仅因为是地处万里长城东首的第一座关隘,而且也因为自身的险雄气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而无愧称为天下第一。于是,它敢于在城门楼上高悬起一块令人眩目的“天下第一关”匾额。仔细审视这块巨匾,不难发现他不同于其它门楼牌匾之处就在于他不书年月,没留姓名。关于这块匾为何人所写,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的牌匾为明朝进士、当地人肖显所书。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原匾为了防止风化挂在了城楼内。现在挂在城楼上的匾只是临摹的复制品。
   登上山海关城楼,南望渤海,浪吐烟波,北看长城,蜿蜒入云。沿城头甬道漫步,两侧站立着许多身披铠甲、手执刀枪的戎装将士。这些镜头以前只能在电影中和舞台上才能看得到,如今却真的站到了我的面前,而且我还可以近距离的与他并肩站立,甚至我可以与他握手、拥抱、合影等。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古战场之上。抚今吊古,感慨万千。难怪“天下第一关”的书写者不留名字,不留年月,倘若留下了名字,人们的思绪或许就会停留在了那个年代;而没有时间的局限,则上下五千年都可以涌入心胸、跳跃于脑海中,任你想象的思维在时间的长河中驰骋。而今,我们在这段明长城上,可以遥想到秦长城修筑时的艰难,瞻仰到全长城的雄伟壮观,可以吟叹孟姜女的古老传说,可以搜寻八旗马队直入中原的行踪,可以怒视八国联军火烧老龙头长城的罪证,更可以饱览中华大地的无限风光……
   游人来到这里,对这里的昨天既陌生,更好奇。一名身穿盔甲的士兵,手持兵器站在城墙上守护着关口,几名学生走过去,模仿着他的神态,与这位“老兵”站在一起合影留念。我想,这可能是同岗的年龄差最大的老兵和新兵了。一名士兵翻着一本兵书,一名小学生凑过去站在老兵的身边一同观看那本永远也无法翻到下一页的古书,我抢拍下了这张照片,并想了几个图题,不知道用“学习型战士”、还是用“天书”来做为这张照片的名子,最后还是用“老兵新传”做为这张照片的图题吧,我想这是最合适不过的图题了。
   山海关历史悠久,文化繁衍。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人民劳动生息之地了。
   雄关固雄,固若金汤。万夫当关,一夫可开。看万里长城,有多少雄关险隘?千百年间,又有几道关隘未被打开过?有被强敌攻陷,有被内奸出卖,甚至还有文学作品中的被孟姜女哭倒的长城……细细想来,文人创作这样的故事,在其特定历史背景里,内涵是比较深刻的,至少可以讽劝官家尊重民意,不可逆天行事。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则是无可奈何的寄托,也就是人劝不如天劝,人惩不如天惩。倘若执政者逆天行事,不代表人民的利益,一个弱女人就能把它哭塌!
   当然,长城是哭不倒的。不过,长城的抵御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点,山海关就是见证者。
   站在城楼之上,看关外一马平川,无遮无挡;看城里堡、台、瓮、道密如蛛网,处处皆可伏兵布将;望城上关隘、敌台、箭楼错落有致,设施完整。这样的一处所在,在冷兵器为主的战争年代,恐怕拥百万雄兵者也轻易攻克不了啊!
   可是,历史却无情地记载着,清兵入关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原因就在于守关的主帅吴三桂自己打开了城门。吴三桂的开门揖盗,据说是因为李自成起义军领袖之一的刘宗敏占有了他的爱妾陈园园。这又引起了不少文人墨客对“红颜祸水”的愤慨。诗人吴梅村长吁短叹“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陈园园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却间接背上了“毁我长城”的罪名。红颜无辜,罪在奸佞!历史毕竟是公正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这一段罪恶和耻辱的历史是谁都改变不了的。
   登楼遥想,叩天问地:倘若不出现那个千古罪人吴三桂,我们那座雄壮巍峨的“天下第一关”能否挡住多尔衮的铁骑?大明朝能否复兴?当然,一座山海关绝对挡不住八旗马队,一条万里长城同样也挡不住改朝换代的历史潮流。
   漫步在千年的古城墙上,手扶城墙,眼前出现了追打拼杀的场面。古战场上,一字排开的战马队冲在前面,敌我两军将士手持战刀长枪,刀光剑影,战刀挥舞拚杀……
   岁月的风吹醒了沉睡千年的梦,金戈铁马已经远离了我们,故垒的城墙成了历史的见证。如今的关口已经失去了防守的作用,却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的别致而名声大震,也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游人慕名而来观看游览。

共 20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优美流畅的文字,把“天下第一关”翔实真切,雄关的前生今世被作者娓娓道来,让文章多了一份吸引力。但是,总觉得结尾似乎有些仓促,个人浅见!——天未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