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雀巢小说】柳条膏药

编辑推荐 【雀巢小说】柳条膏药


作者:碧古轩主人 秀才,144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21发表时间:2014-09-26 00:24:14
摘要:老掌柜的爷爷救了一个云游道士,道士留给了他一个铜药锅和一个祖传秘方,再三叮嘱不可外传。然泳汶河那年的连日大水使很多乡亲身上起了经久不退的泡。爷爷无奈下破例用药,柳条膏药因治好了一条河堤上的人们而远近闻名。老掌柜用柳条膏药救了土匪头子一命,但因拒绝与其女儿成婚而被打断一条腿。日本人来了,老掌柜和喜二赶紧搬家躲避。但终于为日本人所知,日本人要他为伤员治病,还要知道制药过程。无奈之下,老掌柜支出了喜二,药死了日本人,自己也被烧死。存下来的喜二埋了师傅,求其原谅,将所知一股脑教给了八路军的医务人员……


  
   一大早老掌柜便弓紧腰猛劲咳嗽着,瘸着腿顺河沿缓缓踱着步子,鼻子四下里闻来闻去,一边若有所思地从柳树的缝隙中望那被墨水浸透的破棉絮般的云。
   早饭时榆树钱饼子和高粱米稀饭老掌柜一口没吃,待喜二有滋有味撑饱肚子抹完了嘴,他才从喉咙底憋出低沉而含混的一句话:“把东西收拾好,咱得搬家了。”
   喜二正打着饱嗝歪着头剔牙,这个剔牙的毛病什么时候开始的喜二自己也不清楚,总之吃完饭不剔牙他一天都会不自在,尽管这粗茶淡饭根本塞不进他那结结实实排列整齐的牙齿。然而老掌柜的这句话使它停止了剔牙并使它扔掉了手里的那用来剔牙的细柳枝。
   喜二站起身凑近老掌柜巴眨着眼仔细端量了那核桃皮似的老脸半天,却没有从那沟沟坎坎中找出可以解释刚才那句话的答案,随即便泄了气似地问:“不走不行?”
   老掌柜没回话只长叹一口气便起身进了里屋悉悉嗦嗦整理起东西来。
   许是感到事情的确有些严重,喜二便不怠慢急急进了牲口棚牵出毛驴,放上驮筐将行李粮食等一应用品往上装,一会儿毛驴背上高高矗起了小山包似地一堆东西,喜二拍了毛驴脑门一下:“伙计,今儿咱们可都得受点苦喽。”
   老掌柜从门里吃力地抱出一个东西来,喜二定神看看是大铜药锅便没作声。老掌柜喘着气卸下粮食把药锅用棉被包了放进筐里:“千万当心。”他斜了一眼喜二。
  
   二
  
   铜药锅许是年久长,又许是烟熏火燎的缘故通体发黑,只两边耳环闪闪发亮露出紫红铜色。这寻常玩意其貌不扬但老掌柜却视为珍宝。“没有这东西活着也无滋怠味。”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使得喜二也不得不对这铜家伙顶礼膜拜,以便尽量不因为这铜药锅惹得老掌柜生真气。
   老掌柜并不是这泳汶河边的坐地户,祖上也并非以卖药为生。老掌柜的爷爷原本是南山里人,以砍柴打猎物采些山货度日。老掌柜一家和柳条膏药有缘说起来确乎有些传奇色彩,然而事情经过的确如此,数十年后一个寒冷冬夜老掌柜把脚伸进狗皮褥子里向喜二说起爷爷这段经历时,眼睛里熠熠有光。那是一个秋末的阴雨天,老掌柜的爷爷砍柴返回时遇到了一个道士昏在路边,就把他背回家中。这道士乃云游之人,遍拣八方草药以求长生秘方,因误食了这山中一味毒草而昏厥,幸而遇到老掌柜的爷爷。在道士示意下老掌柜的爷爷用道士自己的药给他解了毒,又静养了数日。临走时道士留给了老掌柜的爷爷一个铜药锅和柳条膏药的药方,并再三叮嘱他这药方千万不可外传。
   “世事务求静心为上,五行之外药用慎之。”道士眯着眼睛慢慢说完这句老掌柜的爷爷颇为费解的话之后便转身而去。
   道士这药其中一味便是柳枝,且这柳枝也并不是随便什么柳枝都可以的,要春天柳树刚发芽时挑那黑绿的枝梢折下来用嘴嚼,味越苦药效越好。老掌柜的爷爷自路遇道士又得到了药方便迷上了这药,因山里遍是松柏杉栗等树,便举家向此迁到这满是柳树的泳汶河畔。
   柳林村之所以人丁兴旺,且叫做柳林村与老掌柜的爷爷以及柳条膏药不无关系。这话得从老掌柜的爷爷搬到泳汶河畔的第三年说起,那时的泳汶河并不像现在这样安稳恬静,时不时便暴躁一次。那一年这条河像是受了极大的冤屈而无法忍受凶猛暴烈无比,结果两岸的百姓、牲畜、庄稼受了累。泳汶河着实发了一顿脾气,话说来也怪,男人的背上的女人的腿上便起了包,接着奇痒无比再接着便流出黄色的奇臭无比的水。折腾得人们不敢躺不敢坐不敢走路,身子骨弱些的也就了结了此生。老掌柜的爷爷一夜之间消瘦了许多,第二天一早便在河堤上架起了铜药锅,不知攒了多少年的黑硬的药团子被扔进铜药锅重又化了开来,袅袅青烟中泛着柳枝的苦味飘在河面上久久不散去。
   稀稀的热气腾腾的黑色膏药摊在剪成或方或圆的破毛蓝布上再贴向患处,直烫的人们龇牙咧嘴。开始时人们感觉像是无数只虫子在疮中攒动,渐渐地便不再难受只感到那地方阵阵发凉,于是人们都想小便,尿水一阵白一阵黄,带着异样的臭气。
   两个时辰不到病轻的已能活动自如,一天下来,竟医好了三几十人。
   消息传开,柳林村头河沿上挤满了看病的人,老掌柜的爷爷没办法只好让男人们背朝天躺在河沿上,用勺子将稍凉了的药膏浇到病人后背的大疮上。女人则用荷叶代替布沾上药膏裹住患处。
   老掌柜的爷爷整整五天五夜没合眼,铜药锅也连续烧了五天五夜。
   没人统计医好了多少人,光河沿上病人扔掉的用来当拐棍的柳树棍就密密麻麻一大片。来年春上雨水浸润了大地,河沿上的柳树棍冒出了一片绿芽竟遮住了白花花的砂粒。
   从此柳林村便又出了名,陆续地便有些人不计较这里地势低洼搬了来,于是鸡犬之声就比以前热闹了许多。
  
   三
  
   四周里空气发酵般膨胀着,而近处的草,远处的树纹丝不动。喜二使劲地撇着嘴也学老掌柜向空中嗅了两下,却只闻到了鸡窝里的鸡屎味和河边芦苇叶的青涩苦味。于是满脸器官便急骤凑到一起呈了一个“小”字。
   待东西收拾停当老掌柜已是满身大汗,看老掌柜那气喘吁吁背弓得愈加象虾似的样子,喜二想笑出声,又觉得对师傅这个样子实在不恭便暗暗把笑溢到了肚子里,一边又琢磨着师傅莫名其妙想搬家的缘由。
   毛驴驮着东西“踢打踢打”边打喷嚏边走在前面,喜二推着木轮车,车上坐着老掌柜走在毛驴后头。
   正是吃早饭的时候,街道上没有几个人,偶或几条黄狗窜来窜去互相追逐。
   刚出村头喜二看见老掌柜的手突然抖得厉害继而头也开始晃。“师傅你饿了,我怀里还揣着块饼。”早上老掌柜没吃饭,喜二想师傅的前肚皮一定离后脊梁不远了。
   话音未了,老掌柜一下子从车子上滚了下来,使得喜二也跟着踉跄了一步。“快回去。”老掌柜低吼了一声,便瘸着去拽那驴。
   喜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起腰刚想问个究竟,随即惊呆了,对岸的河堤上以及河堤下的苇丛中点缀着些黄色,这黄色正向柳林村慢慢移着,黄色中一面白色旗子上的红色圈圈格外醒目。
   “小日本。”喜二叫了一声转身背上老掌柜,一手拉着毛驴向家中跑去,奔跑中一边暗暗为老掌柜那鼻子称奇。
   一阵忙乱之后老掌柜端着那铜药锅想了半天终于把它藏到茅草屋木架梁上的旮旯里,然后就如释重负倚到门口那堆柴禾上。
   喜二关严门用柳树根顶住,一边紧张地屏心静气听着门外的动静。
   并没有枪声,村里也不噪杂,喜二甚至怀疑鬼子是否进了村,刚想开门到外边看一下就听见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喜二回头望了一眼老掌柜,只见他两眼闭着,很疲倦的样子。没有风,空气龌龊着不动,驴粪和臭鸡屎味依然很浓。
   进来两个日本人,一个二鬼子,二鬼子气势汹汹,日本人文质彬彬,二鬼子满脸横肉看起来让人心惊胆战,日本人白白净净倒让人觉得和蔼可亲。
   二鬼子昂着头居高临下先说了一通话,大意是这两位是大日本国小岛先生和木村先生,是大日本皇军赫赫有名的医生,今天特地来找你们有点小事。
   于是文质彬彬两个日本人便伸出雪白的手套,要和喜二握手,喜二忙不迭地退后两步说:“那是我师傅,我,这个。”他伸出小拇指点着自己的鼻子。
   直到现在,来的三个人方才注意到凌乱无章柴禾堆上躺的骨瘦如柴的老汉。云愈加低,天色愈加暗,更显得老掌柜脸上灰蒙蒙毫无生气。
   两个日本人看玩物般饶有兴趣地观赏了老掌柜一番,然后毕恭毕敬哈下腰呜拉拉比划着说了一通。“膏药”。二鬼子在一边解释。“柳条膏药,小岛和木村先生久闻你的大名,想跟你学做柳条膏药。”
  
   四
  
   老掌柜的父亲不像老掌柜爷爷那样看重那铜药锅,制作柳条膏药的技艺总也达不到老掌柜爷爷的那种水平,这使得老掌柜的爷爷极为不满。老掌柜父亲人大心高,并不满足那根根草草的东西,跺跺脚闯了关东,一去便不返家。几年后有消息传来说老掌柜父亲在山上伐木被倒下的树砸死。老掌柜的娘哭得死去活来之后,便带着孝学起那本不应该女流之辈学的技艺。女人心细手巧,每种配料她都选得很精、很准,每道工序都能操作自如。看着她成了气候,老掌柜爷爷便也支持不住似地病倒在床,临终时特地把媳妇和十岁的老掌柜叫到床前,和媳妇做了交待以后,他摸着老掌柜的头说:“我王家人奔波操劳一生,唯有这柳条膏药可留于后世,我看你生性静僻,是块好材料,只是要听我一句话,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切记勿忘。”
   老掌柜爷爷临死时胳膊伸的笔直手指向屋外眼睛睁得老大,媳妇一时弄不清公公这是想要干什么。老掌柜却窜出屋外拖进来那铜药锅。老掌柜爷爷僵直的手臂一触到铜药锅即刻软了下来,眼睛也合了拢,如睡熟一般脸上堆起舒心的惬意。从那一刻起老掌柜神使鬼差般对铜药锅产生了一种刻骨铭心的亲近感。
   春去秋移。老掌柜娘俩整修了茅草屋,在屋后辟了荒地种了一片芝麻,遍采草药捉蛇弄蜈蚣搜集上好的桑槐柳枝。冬天大雪封门,娘俩便闭了门支起药锅加上各种药剂一道道工序慢慢研习。老掌柜人老实内秀,触类旁通,渐渐地技艺精湛起来。除那柳条膏药外也研习些其他解毒的方子。
   老掌柜十五岁那年母亲进山采药踏空了脚死在山崖下。老掌柜埋完了母亲含着泪磕了三个响头,秋风瑟瑟中又望了爷爷的坟头一眼,坟头上一只乌鸦左右盘旋,老掌柜心头多了些许孤独与凄凉。
   转眼又过了五年。五年里老掌柜也因那柳条膏药出了名,虽不及当年老掌柜爷爷那般响亮,却也远近皆知。谁家里大人孩子无论生的什么病,都要习惯地先说一下:“要不要到柳林王家讨付膏药?”
   这年冬天冷得人捂着火盆心都寒,天像漏了似地连续飘了五天五夜大雪,泳汶河滩的柳丛全都压倒雪里。这么冷的天没人出门,都围着炭火聊天喝酒编蒲靴。
   半夜里老掌柜正睡得死沉,他梦见自己走在荒野里迷了路,一只苍鹰飞来要啄他的耳朵。恰好这时一阵擂鼓似的敲门声使他从那莫名其妙胆战心惊的处境里走了出来。
   一团冷气裹着一堆白滚进了屋子,几乎将那如豆的油灯扑灭。
   待羊皮大衣和满身的雪抖落在地,老掌柜才看清进来的是三个人,其中的一个背着个满身血污的人。
   满身血污的人被平放在炕上,另两个人如血的眼睛便瞪向老掌柜,一边头上热气腾腾冒着汗。“掌柜的,行个方便,我们老大的死活就放在你手上了。”背人那人声音不高,说话的同时一股风却回旋在屋子里使那油灯忽闪着要灭,使老掌柜感到了一阵透心的寒冷。
   老掌柜端过灯移近炕上躺着那人,见他眼睛紧闭脸色蜡黄,胸口的伤还在渗血,身上的冰血因屋里暖和而开始往炕上淌,正滴在老掌柜那破棉被上。
   “我试试看吧,你二位都到外屋。”老掌柜好似没睡醒有气无力地说道。
   那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其中一个手一扬匕首插到门框上颤巍巍直摆。“可别走了眼神。”门帘外低吼了一声。
  
   五
  
   老掌柜眼皮跳了一下,喉咙里响着风箱似的轰鸣,头便鸡啄食般前仰后翻把两个日本人吓了一跳。
   “他的,这个老了的干活,膏药的不会。”喜二上前扶住老掌柜,一边尽量地把长话说短,并多加了几个“的“字。
   日本人瞪眼望了老掌柜良久便也收起了笑,也收起了恭敬,抬头看看便往茅屋而去。二鬼子赶紧也跟着往里走,顺便恶狠狠留下了一句:“不识抬举。”
   喜二扶着老掌柜的手,明显地感觉到那瘦弱枯干的身躯顿时绷的很紧,一直等到日本人高兴地从屋里捧出一块黑不溜秋的药团出来时才松软下来。
   “真正的……柳条膏药。”日本人如获至宝地看着药团,嘴里念念有词,旋即对着这一老一少说:“皇军需要大大的,中药大大地好。”
   “说吧老头,这药咋样做的?”二鬼子亮出了枪,指向老掌柜脑门。
   老掌柜颤巍巍挺直了身,拖一捆麦秸径直进了屋,掀起锅盖往锅里添了一瓢水,又随便往锅里扔了些什么,接着拉起了风箱。火很旺,直吹得老掌柜脸上显得格外精神焕发。
   真鬼子假鬼子瞪大眼聚精会神瞧那锅,以求那有条不紊的动作中能发现点什么。
   锅里的东西开始冒泡沸腾,沸腾中渐渐升起白里透青的气,那气分十几股细细直直地向上升,升到屋顶继而又向四周缭绕开来,喜二觉得那气有些香且香的令人发晕,这特殊的味道喜二原来从未闻到过。
   “喜二”,老掌柜招呼他。“你到河边采些芦根,先尝尝苦不苦,不苦不要。”
   喜二感到老掌柜今天有些说不出来的特别,他眨眨眼看看老掌柜,老掌柜并没有理他,那风箱拉得呱嗒呱嗒直响。
   喜二只得出门向河边走,日本人并没有理会他,毛驴似地瞅向锅里。快到河沿时喜二觉得身上不对劲,头重脚轻眼有些花。待到他使劲拔起芦根放嘴里嚼时全身已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只感到芦根苦涩的液汁顺着他的嗓子往下淌,慢慢地便恍惚了起来,身子不由自主地往那苇丛中的泥水倒下去……

共 1284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老掌柜的和他的一口铜药锅、一个祖传秘方,在泳汶河大水的年头救治过沿岸得了一种怪病的无数乡亲,也治好过无数的疑难杂症,更救过悍匪头子马三胜。但是,就是没有满足了日本鬼子的心愿——让他们得到秘方,为无数在中国土地上作恶多端的日本鬼子疗伤治病。在日本鬼子烧杀劫掠之后,老掌柜被活活烧死,被老掌柜用计支走的徒儿喜二活下来,将老掌柜的祖传秘方献给了抗日将士们,成就了祖传秘方与抗日将士们的一段传奇佳话。不愧是作家,整篇小说,语言优美,凝炼,情节舒张有度,人物传奇色彩浓厚。谢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长袖伊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09-26 09:02:13
  看了几篇小可的编者按,果真写的不错。赞个。
   问好作者。
江山任鸟飞
回复1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4-09-26 11:20:55
  文章第一次被长袖伊人编辑,确如键盘所言,按语写得好。说明伊人具备了很好的文学素养,并且认真地读了此文。一个好的文学社团,的确需要这样的好编辑。谢谢键盘,也谢谢伊人。
2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4-09-26 15:30:58
  哈,看到你们夸俺。只是,俩位过奖了,我是来学习的,归纳整理写出心得,如此而已。一并问候!
   这篇小说语言干净、利索,读之痛快。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3 楼        文友:如青        2014-10-14 21:09:55
  柳条膏药今犹在,
   行云流水碧古轩!
三千里江山如画, 八万里风云际会!
回复3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4-10-17 22:13:28
  妙语品评功底在,野枣如青龙泉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