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散文】震心

编辑推荐 【雀巢散文】震心


作者:瘦马宇龙 秀才,185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6发表时间:2014-10-09 09:42:09
摘要:地震过去了,大地和房屋静止了,但是我们心中的地震才刚刚开始。灾后重建任重道远,心灵世界的重建与精神世界的重建同样需要摧枯拉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经受的洗礼让我们脱胎换骨,目光在震颤之后必将坚定而清澈。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的磨砺让一个民族的骨头铮铮作响,泛起耀眼的光芒。这不,在随后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傲然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与顽强。

五月十二日那天,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国人民遭受了一次心灵的大震颤。那天,我是从片刻的午休中被惊醒的。我睡眠之深沉,常被妻子揶揄为:八级地震都震不醒。事实上,我还没有那么大定力。突然之间的剧烈响动让我睁开了惺忪的睡眼。首先进入我视野的是大衣柜,这个刚被我们从家具城搬回来不久的庞然大物竟然跳起了舞,发出哐里匡嘡的声音。我首先想到衣柜刚搬回来摆放好后孩子兴奋不已,钻进去跟我捉迷藏的情形。于是我一边起身一边叫孩子的名字,我说还不上学去,钻衣柜里瞎闹什么。结果我马上发现了不仅是大衣柜子在响,床、墙壁、窗户以及满屋子的东西全部在响,而且响声越来越大。
   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但还是不能确定,忙穿上拖鞋奔到客厅里,果然连地板都动起来。我走到门口,不知道是吓的还是地板真的倾斜着,去换皮鞋,地板上的皮鞋却一直滑动着,够不着。这在平时看似简单的动作在此刻却变得让我费了点工夫。当我穿鞋快步走下六楼,来到院子里,才看到了小区院子里早已站满了人。他们个个一脸惊恐,地震了!真的地震了!人们描述着他们各自的感觉和心理慌乱。我想起孩子,想到妻子学校教学楼的质量问题,忙拨妻子的手机,却却怎么也拨不出去。这时候我才看到所有的人都拿着手机疯狂地不要命地拨。一个邻居甚至怀疑起了他手机可能坏了,要用我的手机试一下。试过之后我们顿时都明白了所有人的手机在这一刻全部成了一块没用的废铁。
   在小区门口陪着大家站了一会儿,我看到天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任何异样,楼也在阳光下耸立着。我知道地震已经过去了,我也猜测到那里的民房肯定倒塌了,还有一些人肯定是遇难了。我到单位快速登陆网络,很快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后来却耳熟能详的地点:四川省汶川县。我还看到了一个可怕的数字:7.8级。这让我想起了唐山,想起了儿时脑海中残存的地震记忆。当我在地图上找到汶川,知道了它与我所在的直线距离是600多公里,听同事中有些地震常识的人说,7.8级到我们这里就是5级左右时,心才稍稍安妥下来,于是和同事结伴一起去学校接孩子。
   学校门口挤满了家长。孩子们都被老师集中在院子里,按年级划成区域等待家长来接走。把孩子攥在手里,我亲亲她的脸,她没有表现出多少惊恐和慌乱,只是向我详细诉说着学校和教室里当时的情形。孩子说,我们去哪里?我说去你妈妈学校,她肯定和你们老师一样要把每一个孩子交给家长才能离开。走进学校,我在一群嘁嘁喳喳的孩子中间看到了妻。中午刚刚和妻一起聚在饭桌前吃过饭的,现在看上去却异常亲切,有一种久违的感觉。看到我招手,妻子奔过来,拥抱了一下我。妻子是个内向拘谨的人,这种动作对她来说简直是大为出格。我从她的脸上读到了恐惧、庆幸以及看到了亲人之后的熨贴和踏实。
   这一刻,亲人一下子变得贴心贴肺。她说,给父母打电话了没有,我说打了,但是打不通,又说,没事,北京远着呢。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五月十号,我就把父母送上了去北京的列车,他们去了我弟弟那里。我和孩子陪着妻在校园里等到家长来一一接走孩子。女儿拿着我的手机一遍遍拨打电话,最后终于拨通了父亲和岳母的,但是信号不好,断断续续能说一些话。尽管如此,总算是听到了他们的声音。后来有一首歌这样唱: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相信生命不息,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的心里。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那一刻,所有的牵挂和惦念都指向了所有我知道的人和所有知道我的人。我们都在想,此刻你们在哪里?你们是否平平安安?
   如果说那一刻只是震动了我们的身体,血肉、四肢甚至大脑,后来的一切确实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席卷着我们的心脏。在这种力量面前有的人食不甘味,夜不安枕;有的人杯弓蛇影,举止失措;有的人魂不守舍,举家迁移;有的人疯狂购物,大把花钱;有的人安之若素,你奈我何;有的人守望电视,以泪洗面……所有的媒体,有图像的,有声音的,有文字的全都铺天盖地地播放着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等重灾区的人间惨景,死亡人数每天都在迅速地飙升。还有什么比生命的猝然逝去更让人揪心揪肺、胆战心惊?我们对地震的恐怖感是在地震之后。震级很快被校正为8.0级,不断的余震以及关于余震的消息接踵而至,我们每天都感受着死亡阴影的笼罩,余震之后,广场、街心花园、街道两边,野外的帐蓬越来越多,在没有确切消息的情况下,我们唯一的抗震措施就是躲震,打不起我们总躲得起,我们千方百计躲避着幽灵的追杀,躲避着我们亲手建造起来的各种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庞大建筑物的威胁,但是我们的肉体可以躲避,心灵和思想却无法摆脱那种恐惧的步步追杀。在家里,关注尸体、关注孤儿,关注堰塞湖,关注搜救行动,关注帐篷里的灾民……在单位,交流感想,交流见闻,交流焦虑,彼此释放心底的恐慌,调和压抑的空气。
   地震不仅震动了我们的心,更是震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救灾物资、活动板房、捐款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志愿者、普通农民都马不停蹄地奔赴灾区一线,瞬间中国人民的目光像地图上红色的箭头一样起刷刷一同向灾区聚焦,全国人民的心一下子凝聚在了一起。捐款了,单位组织捐款,党组织倡议缴纳特殊党费,团组织号召缴纳特殊团费,涓涓细流汇成了绵延的爱,传承着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民族精魂。妻的班上也转来了一名四川灾区的孩子,妻忙忙碌碌组织召开主题班会,举办诗歌朗诵会,开展校园帮扶活动,随之,人民广场也自发组织起了募捐义演。街道上移动献血车前挽起袖子的人们排起了等待献血的长队。沧海横流,英雄之本色方显,不经意间,人性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人和人变得亲切了,关爱多了,仇恨少了,宽容多了,倾轧少了。我们在竭尽全力重新建设家园的同时,也在重新建构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知道在那种大灾难面前,承受痛苦的能力、爱别人的能力、珍惜生命的能力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从前我们痛心疾首地称呼我们的下一代是“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享受和索取的一代”,并为此而忧心忡忡,而捶胸顿足,但是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小英雄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我们震惊的同时更多给了我们欣喜:为救同学断臂的白乐潇,敬礼娃娃郎铮,英勇救出两个同学的林浩,为救人牺牲了自己生命的邹雯,坚持4个小时在废墟中刨出女同学的马健……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桩桩让人惊叹的事迹,让我们欣慰地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看到了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
   地震之后的五个月,余震的恐惧渐渐淡去,但是阴影依然存在,北川县农办主任董玉飞的突然自杀让人们再度回望那个悲惨的过去。人们常常把自杀行为与软弱联系在一起,对于雷玉飞来说,却怎么也看不出他的软弱。地震发生后,他不顾亲人被掩埋的事实和自身伤口的疼痛,马上搜寻单位职工,然后投身于全县的救援工作中。从前的董玉飞,幽默风趣、性格开朗,一场地震完全改变了他的心灵世界,12岁的孩子和几位亲人不幸遇难,他的精神世界在房屋停止了摇动,大地归于平静之后变得阴郁,最终无法自救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灾后灾区群众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迫在眉睫。人们说,政府官员轻生是灾区第一例,但愿也是最后一例。
   地震过去了,大地和房屋静止了,但是我们心中的地震才刚刚开始。灾后重建任重道远,心灵世界的重建与精神世界的重建同样需要摧枯拉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经受的洗礼让我们脱胎换骨,目光在震颤之后必将坚定而清澈。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的磨砺让一个民族的骨头铮铮作响,泛起耀眼的光芒。这不,在随后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傲然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与顽强!
  

共 30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个经历了汶川地震的灾民的真实历程,也是来自地震前线的最真实资料。地震开始的茫然,初震之后的惊恐和对亲人的担忧,见到亲人一刹那的放松和惊喜,都在文中有了详细的描述。地震之后,人们所有的慌乱在各种消息面前更加崩溃,幸好各种救援纷纷赶到,而一个又一个的救灾英雄和坚强同生命搏斗的生命,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文章真实且起伏跌宕,心理刻画细致细腻,推荐阅读!编辑:缘分二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缘分二月        2014-10-09 09:47:55
  地震虽然过去了,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很多。地震发生时的恐慌,也告诉我们,无论是建筑还是做人,一定不能弄虚作假,不然,说不定毁掉的是自己!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2 楼        文友:瘦马宇龙        2014-10-09 20:01:30
  云南景谷今日发生6.6级地震,让我想起2008年,余震犹存,谢谢二月评点推荐。
3 楼        文友:瘦马宇龙        2014-10-10 08:37:16
  云南景谷地震勾起了我们对2008年汶川地震的记忆,愿逝者安息,灾后重振!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