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夏邑贡品鲫鱼炖蒲菜(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夏邑贡品鲫鱼炖蒲菜(散文)


作者:快乐寿乡人 童生,57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72发表时间:2014-10-11 21:23:55

饮食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拿手好菜,不同寻常的风味。除了全国各大菜系如粤菜,川菜,湘菜,豫菜等等外。各地名吃,特色菜肴也是数不胜数。像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里包子,符离集烧鸡,四川麻辣豆腐,西安羊肉汤泡馍等等。这些极具地域特色饮食,是勤劳智慧的当地人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精心保护,并流传下来的。这中间不乏历史记载,或美丽传说。有的还有一段优美动人故事,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一人传十人,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流传至今。使人们在享受口福的同时,自觉不自觉的受到了一些地方文化的熏陶,并享受到了由此带了的快乐。
   夏邑县是著名的上古古都,华夏故里,长寿之乡,孔子祖籍,具有8600——8800年的悠久历史,自然在饮食文化方面也是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独树一帜。各种名菜、大菜,名点、名吃,故事传说,已是记录在册,家喻户晓,远近闻名。其中最具盛名,流传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数乾隆皇帝亲自品尝、发现,后来作为贡品年年供奉朝廷的著名美味,鲫鱼炖蒲菜了。
   相传,有一年春夏之交,乾隆皇帝再下江南,并一路微服私访。一日,来到古栗城城池脚下,立刻被这座高大,威严,美丽、坚固的古城震撼了。内外两道城墙,城墙的外面,是两条宽宽的护城河,东西南北有四座高大雄伟的门楼,东关,西关,南关,北关,作为外围防线,从安全方面考虑,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他们从北门外的“玄帝庙”南行,穿过古城南北中轴线,到南门外的“南大寺”。回过头来,又顺着东西大街,出东门,到了位于东关的“宏学院-”——这可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啊,寻找圣迹。又顺着护城河外堤北行,在东北湾,见一渔夫驾着小船,在河里悠闲飘荡,一股清雅的香气顺风飘过来。啊,这是什么香味,这么鲜,这么纯,这么与众不同?一下子勾起了乾隆皇帝的食欲。随行人员招来渔夫,乾隆大步跨进小船,四周一看,一锅美味放在船头甲板上,缕缕轻烟夹带着香气在周围缭绕。揭开锅盖,啊!是一锅闷好的鱼,大小均匀,肥肥的、嫩嫩的,中间还有一条条白生生的荀状菜肴,汤乳白色,香喷喷的,真让人嘴馋。渔夫见来人五十上下,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就知不是凡人。遂邀其同食美味,乾隆自然不多推辞。命随从送来一壶好酒。宾主船舱围坐,边吃边聊。
   渔夫是城北邵家寨人,六十多岁,长长的胡子,硬邦邦的身子骨,以打鱼为生。他面目慈善,开朗健谈。首先开口介绍说,他是文王的后裔,河中那的一望无边的蒲草地就是他祖上传下来的水田。
   据他说,吃蒲菜是从文王开始的。后来,孔子回乡祭祖,听说了,心想,既然文王爱吃,一定是美味,也试着品尝。起初,并不大对口味。趁着在宏学院讲学的机会,连服三年,并与鱼同炖,才真的发现它的奇妙之处,味道非同一般。越吃越爱吃,越吃越想吃,几乎天天要吃,顿顿不能少。为扩大食材数量,还特地在护城河里选片水面,亲手种下。“文王嗜菖蒲,孔子闻而服之,缩额而食,三年胜之”。这是“吕氏春秋”卷十四行的记述。从那时起,当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蒲菜了,并逐步变成招待客人的一道名菜。
   鱼,选用鲫鱼,是护城河里自然生长的好多鱼种中的一种。这种鲫鱼头尖、背宽、尾红,呈灰白色,行动敏捷,体格健壮,个头匀称,肉质鲜嫩。
   鲫鱼炖蒲菜,色香味俱全,具有鲜、嫩、脆、柔的特点,含在嘴里,鲜鲜的,滑滑的,爽爽的,香香的,余味无穷。
   他们吃着聊着,一锅美味连菜带汤都给报销了。乾隆皇帝吃得开心,听得有味。吃美味,观河景,听故事,乐不思返,直到日头偏西,明月高悬,才依依不舍得离开小船。
   第二天,离开栗城,继续南行。行走当中,回头张望,只见后面尘土飞扬,隐约看到一队人马追来。等人马来到跟前,只见一县令翻身下马,跪倒在皇帝面前,头磕得叭叭响,高声喊道,“臣有罪,臣罪该万死。皇上驾到,未能接驾,罪过、罪过”。皇上一边命左右将县令搀扶起来,一边说道,“我轻装出游,不惊官府,不扰百姓,自由自在,你无罪过”。县令哪敢起来,只是不停地磕头。皇帝说,“好了,好了,你要是真的觉得有罪,那就让你每年进贡城湖地道鲫鱼蒲菜各200担,以抵罪过吧”。县令自然千谢万谢,满口答应。从此,夏邑的鲫鱼蒲菜就年年作为贡品送给朝廷,让皇帝,后宫宾妃,大臣阁僚们品尝、享用。
   当今,普通百姓自然也有了这份口福,作为当地名菜,各大宾馆饭店,随处都能吃到。
   长寿之乡奇事多,2010年出于城市建设布局考虑,县委县政府决定重新开挖流经我县的隋唐大运河废弃河段——栗龙河,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完工后的第二年,河道里竟然长出了成方连片的蒲草来,并越长越多,几乎充满了整个河道。一没人栽,二没人种,距天龙湖也有好长一段的距离,这蒲草是怎么生出来的呀?凡看到这一奇异现象的人,无不提出这样的疑问,可谁也说不清楚,找不出答案,至今还是个谜呢。蒲草多了,蒲荀自然也多了,它大大的丰富了百姓们的餐桌。也曾有人设想,建一座蒲荀加工厂,就像加工竹荀那样,作为寿乡特产,销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让天下的人都能品尝到这道美味,享受当年皇帝的待遇。

共 21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家乡不仅美丽,历史深厚,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让人向往。特别是一段美好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把读者带入故事当中,穿越了几百年。作品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文字老道。推荐欣赏!【编辑:青青湖边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4-10-12 06:45:03
  也曾有人设想,建一座蒲荀加工厂,就像加工竹荀那样,作为寿乡特产,销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让天下的人都能品尝到这道美味,享受当年皇帝的待遇。 欣赏佳作。问好!
2 楼        文友:快乐寿乡人        2014-10-16 14:53:05
  请求复审·
3 楼        文友:秋觅        2014-10-18 06:03:07
  复审理由:一段传奇的故事,让大家记住了一道美食——鲫鱼炖蒲菜。作者以生动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家乡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饮食文化。作品通俗易懂,行文流畅自然,层次分明,朴实清新,引人入胜。推荐精品。
秋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