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散文】诗意六盘山

精品 【雀巢散文】诗意六盘山


作者:清微之风 童生,69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20发表时间:2014-10-14 09:15:23
摘要: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是宁夏境内近年新兴的一处旅游胜地,古称陇山,其主峰坐落在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与泾源县之间,西接陇上南抵渭河平原,延绵千里,自然天成。与中国的名山大川相比,实在是名不见经传。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无名山脉,却有幸让历史上的几位巨人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秦始皇统一六国,曾在这里修筑行宫,祭拜山岳;汉武帝开疆扩土,曾六临六盘,发出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最强音;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几度征伐桀骜不驯的西夏党项人,彪悍的蒙古铁骑屡屡把这里当做纳凉避暑的胜地,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当然最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是朱毛红军。这里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脉,中国革命由此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伟人毛泽东虚怀若谷,乘兴而作的那首气势恢宏的壮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让这座隐匿在莽莽黄土高原上的无名山脉从此展露芳容,名扬天下。

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这样的两句话,来形容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感觉还是挺恰如其分的。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是宁夏境内近年新兴的一处旅游胜地,古称陇山,其主峰坐落在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与泾源县之间,西接陇上南抵渭河平原,延绵千里,自然天成。与中国的名山大川相比,实在是名不见经传。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无名山脉,却有幸让历史上的几位巨人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秦始皇统一六国,曾在这里修筑行宫,祭拜山岳;汉武帝开疆扩土,曾六临六盘,发出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最强音;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几度征伐桀骜不驯的西夏党项人,彪悍的蒙古铁骑屡屡把这里当做纳凉避暑的胜地,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当然最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是朱毛红军。这里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脉,中国革命由此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伟人毛泽东虚怀若谷,乘兴而作的那首气势恢宏的壮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让这座隐匿在莽莽黄土高原上的无名山脉从此展露芳容,名扬天下。
   到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旅游,最好是夏季。在这个季节里,六盘山区白天的温度在二十度上下,昼夜温差很大,是优良的避暑胜地。景点也各具特色:有著名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荷香飘逸的野荷谷;风光旖旎的小南川;久负盛名的老龙潭;山清水秀的二龙河;景色奇异的胭脂峡……当然,最难得的还是栖身于灵山秀水中的那份舒适和松弛,以及回归自然的丝丝惬意与快乐。
   去年八月份,是银川平原最热的时节,我和几个朋友有幸到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小住了几日,在这个清凉之地,沐浴别样的风光秀色,体验淳朴的民风民俗,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真想住在这里不走了。
  
   一
  
   我们住在六盘山脚下的一个回民农家院里,是朋友介绍来的。这里离六盘山主景区---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不远,农家院的主人哈老汉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蓄着三绺长长的花白的胡须,常挂着一副和善慈祥的笑容。老人有一双儿女,儿子在固原城里务工,家里只有老伴、儿媳及女儿经营着这间小小的农家乐。院落不大很是安静,几间客房收拾的干净整洁,还可以洗热水澡。院中长有一棵高大的香椿树,浓荫匝地,释放着淡淡的謦香,也驱散了山中蚊虫的骚扰,树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子,几把藤椅,吃饭喝茶都在这里,非常舒服。回民的盖碗茶很讲究,青花瓷的茶具很精致,七种果品干与茶叶调配在一起,又称八宝茶,味道真的不一般。农家的饭菜也颇具特色,每顿都是四菜一汤。菜是自家产的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荤素搭配不重样,最好吃的是女主人做的山芋饼,两面烙的金黄,外焦里嫩,让人胃口大开。回族的女人很漂亮,村子里的女人们几乎都是以民族头饰--盖头遮面,只露出白皙的脸俭,秀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睛,还有浓密的睫毛,见到外人都会露出一抹羞涩的微笑,让人赏心悦目。每天晚饭后,几个人围坐在香椿树下的桌子旁,头顶上浓密的树叶在微风里沙沙作响,拥着夕阳淡淡的余晖,有模有样地品着盖碗茶,听哈老先生天南海北地调侃着山中的趣闻轶事,不知不觉中,一天的旅途劳顿烟消云散。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们旅途的第一站 ,漫山遍野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延绵不绝,气象万千,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大氧吧;脚下是厚厚的枯叶腐土,踏上去很绵软,也很踏实;阳光穿过重重林叶投下了间疏不等的光线,有一种神秘幽深的感觉;呼吸着富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耳畔是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和溪水的奔流声,清澈悦耳,让人有一种游离尘芥的禅定。平日里我们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难得拥有如此悠闲的心境,到了这里,生活的琐碎和工作上的压力已成过眼云烟,尘世的喧杂都抛诸脑后,山风轻轻吹拂,松涛起伏奔涌,山高谷深,云淡天清,心灵随之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前,我们驻足眺望,硕大的纪念碑依山而筑,气势磅礴,令人肃然起敬。进入馆内,听讲解员述说着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观摩着一幅幅年代久远的珍贵的图片资料,眼前仿佛重现了千军万马、红旗漫卷 的雄壮画面,耳边仿佛响起了风雷激荡、金戈铁马的铮铮之声。踏着先辈们走过的足迹,山山水水似乎灵动起来,一草一木都有了圣洁的意味,一种肃穆、崇敬的感觉由心而生,挥之不去,长久地驻留在脑海中。
  
   二
  
   哈老汉的女儿说,小南川的风景最美。
   说这话的时候,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回族姑娘语气里充满了自豪感,纯真无邪的大眼镜扑闪着让人捉摸不定的光芒。
   于是我们就把行程的第二站定格在美丽的小南川。
   在小南川景区入口处的停车场,我们停好车子。入口处有许多当地的农民在路边摆摊卖山区特产,以本地采摘的中草药和奇石居多。我们稍事浏览一番,然后乘坐景区的专用车沿着盘山路进入了神秘的小南川。
   在六盘山旅游区,有大小南川之分,大小南川是指两山之间南北流向的溪流。二龙河叫大南川,与小南川相平行,一大一小,是泾河的主要支流。
   小南川景区是一个纯自然秀美的地方,这里以挺拔的人工针叶林、茂密的天然次生林和跌宕起伏、清澈透亮的泉溪瀑布为主要特征。
   我们沿着小溪开始了旅行,踏着泛红的石板一路缓缓前行。这条小溪不大,水质晶莹透明,清凉甘甜,也许是常年气候湿润的缘故,沿途上的许多石头和树木都包裹着一层厚厚的苔藓,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溪水在脚下欢快地奔流着,水声喧哗,水花四溅,依着地势形成了很多奇妙的瀑布和幽幽的水潭,时而喘急,时而舒缓,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我们走走停停,一路慢慢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拍照。周围是茂密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林木间穿梭不停,不知疲倦地唱着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据说这里有很多野生动物,只是我们没有看到,有点遗憾。空气中弥漫着郁郁的松香,小溪两岸山花盛开,还有很多红红绿绿的野果,引来游人的采摘。沿途还见到许多奇石怪木,神态各异,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这里气温明显比银川适宜,空气凉爽湿润,丝丝缕缕,沁人心脾,非常舒适。沿途还看到不少的自助游客在这里搭起了帐篷,看来是要住下了,很羡慕他们,如果时间允许,也想在这里住上一日,好好地享受纯美的天然氧吧。
   小南川,秀色可餐,清泉,瀑布,森林构成了美妙和谐的自然景观,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神奇之地。
  
   三
  
   胭脂峡,听这个名字,心里便有了莫名的美感。
   到了景区,听了导游的介绍,才知这名字是由古代居留在这里的一个叫“焉支”的部落演化而来的,与女人们的化妆品无关。
   胭脂峡谷长约4?5千米,山高谷深,风光独特,与小南川的柔媚之美相比,这里多了一些粗犷、雄浑之气,景区内以奇石、悬崖、峭壁为主,以“幽深”、“迷幻”、“奇特”、“险峻”为主要特色。
   刚进入峡谷,天上竟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尽管是八月份,气温凉飕飕像是到了秋天。好在我们事先已经准备了雨具,在雨中游览胭脂峡别有一番情趣:两岸的山峰与乌云相接,感觉天空异常的低沉;周围很安静,游人不多,鸟儿也在雨中沉默不语;雨水漫落在路面上,落在岩石上,落在树丛间,发出了细微的声响;山路有些湿滑,我们小心翼翼地走着,在欣赏沿途风光的同时,感受着与世无争的那份静谧。
   站在幽深的山谷里,放眼望去,只见远处峭峰耸立、山峦巍峨,近处小桥流水、绿荫匝地。行在谷中,时而豁达开朗,时儿曲径幽幽。登上最近的一处山崖,伫立于崖顶,但见天地之广阔,山峰之雄伟,登高处而览群峦,唯见云雾中山脉轮廓若隐若现,却难觅松涛之奔涌奇观。下得崖来依旧行在林阴小径上,满眼又是绿阴碧翠,遮人视野,到处只见青藤相交、树木葱茏,山花烂漫。
   人们常说:山水相依,山高水长。在峡谷中无论走在何处,总能看见溪流清澈的身影,听见水流的欢唱。从一进入峡口,遥遥传颂空山响涧。寻声而去,在两岸盘根交错的树木灌丛掩眏下,一条小溪犹如神龙首尾,若即若离。再往里走,溪水淙淙流淌,水体清澈透明、水声委婉动听。依水而行,宛若行舟,水也顺着山势,袒露着不同的风姿神韵:在地势平坦处,汇积成平谭,静若修女,温如菩萨;在山谷陡峭处掀起波浪,顺势落成飞瀑,玉珠四溅,动如脱兔,怒若金刚,使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惟胭脂峡一方之水天,竟孕育出如此迥异之风情。
   雨越下越大,前面的路也越来越湿滑。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听从了导游的建议,半路折返了。没能走完全程,也是这次六盘山之旅的唯一遗憾之处吧。
   胭脂峡像它的名字一样俊朗秀逸,更因其独居于清幽僻静之乡,墨守于世外无争之地,掩上了一层诡谲莫测的面纱。
  
   四
  
   早就听说六盘山里有个大名鼎鼎的野荷谷,来到其间,还是被眼前的秀美景色深深地震撼了。
   野荷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长约数公里,是泾河的另一个源头。峡谷两岸群峰对峙,松林层叠,草木葱茏,遮天蔽日,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长廊。贯穿谷底的是一条涓涓溪流,蜿蜒百转,欢腾跳跃,让整个峡谷都随之灵动起来。小溪边铺满大片大片的荷花,那翠绿如萍的荷叶层层叠叠,沿着溪流伸展开来,望不到尽头,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般的诗情画意。涓涓溪流与野荷长廊相伴,奇峰峭壁与松涛林海相依,其山石,林木、溪流、花草与峡谷本身浑然一体,自然天成,构成了绝妙的景致。漫步在溪流边,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沿溪流而上,荷花层层密密,几乎将整个溪水遮住。沿着谷底走走停停,眼前的山光水色变幻莫测,令人陶醉。径直走进谷底深处,那里的荷花长有一人多高,荷叶越发地硕大肥厚,花茎也比谷口处粗壮些,偶见高高擎出的花苞很小,开着碎小的黄灿灿的花儿,清香扑鼻,醉人心扉。按说六盘山区年降水量不足300百毫米,终年气温偏低,夏天最高气温不超过23摄氏度,这样的条件,这样的自然环境并不适宜荷花生长。第一粒荷花的种子究竟是何时乘风驾雾,翻山越岭地飞到这里,在这条小溪畔悄悄扎下根来直至繁衍茂盛,最终覆盖整个山谷,恐怕已无法考证,我们只能感叹大自然的造化和神奇。以前只是在都市的公园里见过荷塘,一湾碧水,铺满翠绿欲滴的荷叶,间或开着或红或黄的花儿,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感觉。像这样在自然中生生不息的野荷花确是第一次见到,与人工栽培的荷花相比,严酷的生存环境使这里的荷花少了些许妩媚与妖娆,更多地展现出浑然天成的野性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野荷谷,这些因势而生、欣欣向荣的野荷花,用它们的生命奇迹再一次印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或许,我们从中能得到丝丝缕缕的人生的感悟。
  
   五
  
   二龙河景区是我们六盘山之旅的最后一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相应地,在中华神州大地上以龙命名的山川河海多不胜数,仅六盘山就有二龙河,老龙潭之称谓,这既源于美丽的神话传说,也蕴含着先民们对神灵对自然的敬畏之意。
   二龙河,是泾河源头两水汇合之地,地处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腹地,几乎浓缩了六盘山景区俊逸旖旎的风光特征,是六盘山景区山川地貌的精华所在。之前我们在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只是泛泛地走了走,并没有深入到二龙河景区里面,之所以留在最后一睹其芳容,就是想在结束旅行时,通过它来对整个六盘山之旅有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在这里游览,你会深深地体会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秘之所在。这里既有山川巍峨连绵的北方雄浑之美,也有青翠欲滴,绿水环绕的南国妩媚明丽之处 ,南方的清秀与北方的壮美融为一体,形成了二龙河独特的风光特征。山因林木而丰旖,因水流而鲜活,水因山峦而灵动,因林木而丰沛。这里有绵绵林海,滔滔松波,有奇峰峻岭,断崖峭壁,更有生命之水的二龙河从这里奔涌而出,水势湍急,蜿蜒曲折,依山而动,依势而行,似罗带飘动在山谷间,带来了灵性,也造就了六盘山近乎完美的生物链,最终汇入泾河,流向更加广阔的地方。
   在这里驻足,领略山水风光,你会深深地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这里有一个二龙河林场,是六盘山林业局的一个下属单位。几十年来,这个林场的几代职工通过不懈努力,在资源保护,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以及山区百姓的大力支持,才使得六盘山区苍峦叠翠,绿水环流,生态怡然,郁郁葱葱。成为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成为广大游客慰籍山水,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告别了美丽的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在返程的路上,几天来所见所闻依然活色生香,那山、那水、那人……一幅幅诗意隽永的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共 502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六盘山在作者的笔下诗意盎然。首先,文之开头很别致,以刘禹锡的《陋室铭》的两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把读者引入六盘山的历史、六盘山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农家小院,小南川美景、胭脂峡风光、野荷谷的天成妩媚妖娆以及二龙河的粗犷、雄浑之气;其次,以其独有的生花妙笔,一层层地为读者揭掉了蒙在俊朗秀逸、清幽僻静、墨守于世外无争之地的六盘山那诡谲莫测的面纱;再次,展现了灵动起来山山水水,圣洁的一草一木,在自然景观浑然天成的野性中,赋予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这篇游记得到了升华。推荐阅读。编辑:霍飞鸿。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15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霍飞鸿        2014-10-14 09:43:43
  文笔精彩,语言优美,跟着你去了一趟六盘山,谢谢,并问候作者秋安。
回复1 楼        文友:清微之风        2014-10-14 12:06:18
  谢谢编辑精致的评语和留言,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4-11-24 12:48:03
  感谢清微之风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回复2 楼        文友:清微之风        2014-11-24 20:02:04
  很高兴,谢谢社团的厚爱,愿与社团共发展。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