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王安石回乡探母记(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王安石回乡探母记(散文)


作者:快乐寿乡人 童生,57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87发表时间:2014-10-15 13:10:11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活了88岁,也算得上是高寿了。这与她的良好生活习惯和注重自我保健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仰仗她那孝顺儿子王安石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王安石虽然长期在京城做官,不能守候在母亲身旁,但是,他那颗孝子之心时刻提醒着他,不忘养育恩,不忘母子情,一定要使母亲健康,快乐,幸福,长寿。为此,他作了周密安排。要求大夫人代他床前行孝,始终陪伴在母亲身边,照顾好她的饮食起居,三个仆人各有分工,不离左右,专职医生和厨师都是他一手安排的,也是最优秀的……每月两次派专人送上他写给母亲的亲笔信和礼品,带回母亲的嘱咐和关于母亲各方面的情况的报告,这是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老规矩。
   母亲毕竟年事已高,抵抗力降低,就在她88岁那年的初春,因偶感风寒,病倒了,家里人非常紧张,马上派人到京城报告王安石。
   接到母亲病危的通知,王安石一夜没能合眼。清晨早早起床,在家里人的劝说下,勉强吃了点东西,就打发轿夫备轿上朝。他是第一个来到大殿前的,离上朝时间还早呢。他心急如焚,在那里来回渡步,感到时间过得格外慢,就像凝固了似的。上朝的钟声刚刚敲响,他就大步流星地跨入大殿。等文武百官集体参拜皇帝后,他急匆匆地移步出列,高呼万岁,臣有本奏,呈上早已准备好的辞官回乡探母的奏折。皇上粗粗浏览一遍,略加思索后说,人之为人,以孝为先,你母病重,就请速回吧。安石谢过龙恩,急不可待地交了相印,脱下朝服,转身离朝回府了。
   这时的相府就像开了锅似的,人来人往,跑上跑下,大呼小叫,传东呼西,忙得不可开交。安石却显得十分冷静,不慌不忙。因为人员怎样疏散,财物怎样运输,家人怎样上路……他早有计划,早有安排。一个上午的准备,一切打理停当,午饭后,一家老小,贴身随从,就赶上四驾马车,坐着三顶小轿离京上路了。送行的是十几位至近好友和城里众多百姓。离开京城,安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些年来,为了挽救日益衰败的朝廷,他可是操碎了心,说破了嘴,累弯了腰,跑断了腿啊。但是,皇上昏庸,大臣腐败,地主恶霸横行乡里……已是积重难返,整个大宋朝已到了国之不国的地步了。变法虽好,可阻力太大,推行真可谓难而又难。独臂难擎千斤物,一山怎顶整个天啊!他已尽心了,尽力了,无憾了,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走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一山又一山,晓行夜宿,急急赶路。已是初春季节,柳树已经吐絮,小草已经破土,鸟儿鸣叫枝头,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景象。但是,这时的王安石却心急如火,无心观赏这沿途大好春光。
   一天,大队走到一个集镇,路旁围着一群人,挡住了去路。只见中间有一女子,大约十七八岁样子,边哭便向周围的人苦苦哀求,叔叔大伯们,行行好吧,我父病死,无钱掩埋,我愿自卖自身,求钱葬父。一把鼻子一把泪,哭得死去活来。家人禀报主人,王安石大悲,下轿走到女子跟前,问明情由,遂安排家人,拿出十两纹银,放到姑娘手里,又安排一位看样子老实可靠的人,帮助料理。姑娘头磕得啪啪响,千谢万谢,一再要求跟随老爷为俾为奴。这一路也不知道遇到多少灾祸临头,走投无路的人,施舍给难民财物银两也是不计其数。
   艰苦跋涉十数天,终于到了长江边。站在瓜州码头向南望,京口一江之隔在眼前。再翻过几座山,就是朝思暮想的故土家园了,慈母还躺在病床上,哭干了眼泪,急切地等儿盼儿呢。
   江北江南两重天,此时的江南,已是山青青,水蓝蓝,花儿开,鸟儿叫,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气象万千。这时的王安石恨不能一步跨过长江,融入到这清山秀水的美景中,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去。他悲喜交集,激动不已,写下流芳百世的五绝,船泊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过了长江,大队继续前行。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傍晚,安石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亲身边。那份复杂的心情啊,真是难以言表。是兴奋,是愧疚,是轻松,是更加沉重……这一切是一切,交织在一起,缠绕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分不开,理更乱。
   母亲已经绝食数日,奄奄一息了。忽然看到儿子站在面前,脸上露出一阵微微红润,睁了睁紧密的双眼,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两行泪水夺眶而出,哽咽了好半天,想动却动弹不得,想说却张不开口。安石紧紧抓住母亲发凉的双手,娘啊娘的叫个不停。他紧紧盯住母亲的脸,只见母亲面色越来越黄,呼吸越来越微弱,手也越来越凉了,喉咙里轻轻吼了一声,头歪到一边,断气了。全家人嚎啕大哭,安石更是哭得死去活来。母亲对他恩重如山,可他欠母亲的真是太多太多了。母亲临终能够见到儿子一面,也了却了她一桩心愿啊。
   安葬了母亲,安石决定为母守灵三年。他们在母亲坟墓旁盖了两间小屋,日夜守护在那里,这也算是尽一点孝心,报答一点母亲的养育之恩,补偿一点歉疚心情吧。同时,他也要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地梳理一下多年来从政经历,站在另一个角度看朝廷,给摇摇欲坠的大宋朝把把脉,找找病根,开个药方,使其能够尽快的转轨更辙,走向光明,恢复其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名诗人,文学家,还要趁机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多年的诗稿,文稿,著书立说,留给后人……因为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常怀报国心,乐做亲民事,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共 21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描述的是母亲病危,王安石辞相回乡探母之事。文章把王安石为母亲病情的焦急,回到母亲身边的急切心情,以及对国家安慰和百姓疾苦的忧虑.文章用白描和影像特写的手法,刻画了主人公对母亲的那份感情,为了见母亲一面,把名利官位都统统抛于脑后。文章结构严谨,情节紧凑,语言流畅。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4-10-16 06:52:41
  作为一名诗人,文学家,还要趁机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多年的诗稿,文稿,著书立说,留给后人……因为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常怀报国心,乐做亲民事,忧国忧民,为国为民?欣赏佳作。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