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秋天征文】秋望觉华岛(散文)

精品 【秋天征文】秋望觉华岛(散文)


作者:石佛 进士,7145.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10发表时间:2014-10-23 06:50:09
摘要:觉华岛如何能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包容了的文化积淀后,仍然这样秀气,觉华岛像祖国每一处美丽的风景一样,叠印着游人的足迹,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弥漫着和谐的气氛,充满了人生的欢声笑语!

1
  
   国庆节期间,我正在伏案创作长篇小说《拥抱菩提岛》,沉浸在美丽的泰国海滨,为主人公纠结之时:鲁院同学丁利在旅途中打来电话,诚然就在葫芦岛市的兴城,我们在那儿相聚。啊,心中一惊,同窗一别三载有余,不曾尽兴畅怀。于是匆忙赶路,来到兴城天气已晚,与同学举杯畅饮,回首过往,心情开朗,精神焕发。相见甚欢,但也热泪盈眶。
   第二天我们相约,参观了宁远古城,流连忘返于古城内外,哦,这儿曾是电影《三进山城》的拍摄基地。同时追踪历史,也为袁崇焕而挽叹,曾任兵部尚书、右副督御史、蓟辽督师等。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皇太极绕开袁崇焕在辽西的防线进攻北京。但崇祯帝听信谗言,中皇太极设下的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最后将他磔刑处死。他是历史上一个人物,历史上的人物自由后人评说,就他个人而言:性格决定命运。
   兴城很开阔,也很安静,尤其露天温泉别具一格,各式各色,名目繁多,进入池中,身心温暖,仰望蓝天,“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这秋深季节。收获的人很兴奋,而没有收成的人,难免情绪低落,心中悲凉,当然,你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想想唐代诗人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的,诗人对秋天刮目相看。春待来年,充满希望地生活在人间。
   在我的印象中,如果说春天生机盎然,姹紫嫣红;夏天万物繁茂,孕育成熟;那么秋天却是色彩斑斓,果实累累了。秋天以它独有的旋律在天地之间高奏着迷人的丰收曲。
   秋天是成熟的标志,原野万里,金黄无限,令人陶醉、令人期待,也令人留恋。那么多绿意转成浅黄或深红,河水由绿转碧,天高云淡,如水洗过一样的碧蓝。白云如棉,清风凉意,站在古城墙上,大有望尽天下路的感觉。
   秋天的景致是迷人的。也是多姿多彩的。春天的颜色显得清新脱俗,但也有点儿轻描淡写的味道,秋天的颜色给人以沉稳厚重,浓墨重彩之感,独具魅力。从初秋到中秋,自然万物在演绎着繁盛与成熟,而秋天在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色彩,提醒人们,珍惜所有,期待明天。
   人生的秋天,也是人生的主旋律。春华秋实,秋天既是收获成熟的季节,也是让人思考的时刻。人的心情与劳动与自然融为一体,也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欢乐,我们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欢乐吉祥。
   中秋过后是国庆,接着是重阳节,喜庆气氛之外,秋天也是充满豪迈的季节。“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秋气堪悲未必然,一年正是可人天”宋代两位大诗人苏轼和辛弃疾写出了秋天的豪迈之气。我爱秋天的色彩,更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畅谈人生。
   我们的下榻是铁道部疗养院,左手就是张作霖别墅。环境优美,秋高气爽。对面就是温泉城。据说当年张作霖修建别墅就是因为兴城的温泉。兴城集古城、温泉、海岛景观为一体。是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是啊,见到了同学不亦乐乎,我们已成了朋友。平时偶有电语问候。于是泡了兴城温泉,说是既益寿又延年。当然,诚然友的介绍与推荐,我们会享受一番。北方毕竟是秋天,泡在水里很舒服,露出温泉水面感觉刺骨的风寒。一冷一热两世界,更有何人没有饱尝人间冷暖呢?
   那天格外兴奋,随后到市场上购来鲜活的大海蟹,自己动手清蒸,品尝海鲜,喝着美酒,聊到半夜,人生的风霜雨雪,风花雪夜,把我们从少年变成中年,如今两鬓已染霜。岁月的沧桑,洗尽了我们青春年华与天真浪漫,但是,不管岁月流逝多久,洗不去那份深深的同学情。无论人生贫贱与富贵,沧海桑田如何变化,我们的同学友谊,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醇。
   趟过岁月的长河,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同学情最深,同学意最浓,同学爱最真。彼此的思念和相聚的期盼,始终是深藏心底的心疼的挂牵。相见是真挚的祝福。酒酣醉卧到天亮,一夜无梦,真正的人生莫大的享受。相聚秋天,秋天是一幅画,是成熟,是收获。让我们举杯歌唱赞美秋天,拥抱丰收的美景,赞美这绚丽多姿的季节,同时珍惜这人到中年的美好时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2
  
   其实旅游,真正感兴趣的就是结伴前往觉华岛,唐宋时代称桃花岛,辽金时代称觉华岛。因岛上盛开野菊花,又俗称菊花岛。
   觉华岛位于兴城东南十余公里外,从海滨出发50分钟之后就可以抵达。其面积堪称“北方小澳门”。我游过南海和黄海,也曾此到过香港,从维多利亚港口出发前往澳门和从兴城海滨码头乘船游览觉华岛,几乎用了相同的时间,地域相似,情景也非常相似。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美景数不胜数。
   同学金龙的安排,我们受葫芦岛市《摄影文学》编辑部邀请前去觉华岛采风。
   走出船舱,来到甲板上,听着悠扬的笛声,看到游船悠闲地行进在蓝色的波浪上,应该说海面比较平静,眺望觉华岛,她就像个羞涩的少女在水天之间若隐若现,情景煞是迷人。一阵海风扑面而来。海风中夹着细细的凉意,裹着湿润海鲜味,面对晴天碧海,银色浪波,远处盘旋的海鸥只能看到一抹影子,一切都在阳光下,眺望远方,一览无余,尽情观望,天光水色,美丽尽收眼底。在海的浪波上,其情其景撩人心扉。
   秋阳和煦地洒在海面上,我的心情一如阳光般灿烂,一路上丁利尽情地为我们拍照,恨不留住人与自然瞬间的美丽身影。远远望去,大海在阳光的折射下变得五光十色,我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般。
   远眺大海茫茫,像一幅优美的画卷,近看那层层浪花翻腾着。觉华岛孤悬海上,风光秀美,景致奇丽,若把她比作珍珠。而岛上景观密集,风景多姿,更可谓珍珠遍地。如今已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方著名旅游胜地,觉华岛已成为游客们春夏秋季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登上觉华岛,恬淡的自然风光,纯朴的民间风情便真诚地展现在你的眼前。清凉的海风、起伏的海潮、幽静乡间,静谧的海上渔村迎面而来。乘坐环岛公交,透过窗口,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依然那样清晰,可见渔村、山野错落有致,海岛沟壑相得益彰。
   徒步海湾,海风习习,波光粼粼,远处隐约可见点点渔帆,海鸥竞飞。漫步广场,游人如织,一岛之中,可揽千年浮沉,感叹百代沧桑,令人心旷神怡。
   是的,那神奇的八角琉璃井,神秘幽幽的唐王洞,南岛岸上怪石滩,走进大龙宫寺,仰观大悲阁、石佛寺、妈祖四海龙王庙像。
   左顾右盼,依依惜别,想起佛家主导的大慈大悲,是觉华岛承载着菩萨的志愿,给予人类生活的美好祝福,与心灵上的快乐。美丽的觉华岛、美的依然令人心旷神怡;那拍打岩石的潮水,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奏出千年亘古不变的祈祷平安吉祥的音响。人皆发扬光大平等与乐观的精神,使自己与他人都变为现代文明人。
   环视大海,遥望天宇,“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幽静的环境让人不忍离去,乐而忘返。海边是秋深的气息,山坡上却是绿的世界更是花的海洋。人走在山野苍翠丛中犹如画中游。菩提、红花、绿叶在眼前流动。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杜牧的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是大自然色彩的真实展示。春虽清新淡雅却不乏单调;夏季虽是五彩缤纷,但毕竟只是花的海洋。惟独秋在,果实成熟,火红的高粱,把大地染得鲜红;金黄的稻谷,使田野洒满金色;海滩上的盐蓬草血染的风采……秋天的色彩丰富,让人向往,令人陶醉。这就是秋天的魅力,一个胸怀博大、感情充满成熟的季节。秋天没有冬天的冷漠,却有冬天的坦诚;没有夏日的暴烈,却有夏天的火热。
   秋天是甘醇的美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篇,秋天是动人心扉的赞歌。
   秋天是低调的,稳重的,悄无声息地来到你面前,迈着从容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与深情的祝福。
   如今人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人生的长河又何尝不是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在人生的原野上,燃烧着炽热的追求,流淌着沸腾的热血,焕发着青春的锐气,把那些神奇的梦幻,创造成辉煌的画卷。秋天恰如人生最美的中年,经过漫长的岁月磨砺,正在逐渐充实、成熟。而我对秋天独有钟情,衷心赞美。秋天,我为你干杯。
  
   3
  
   我们四兄弟海岛漫步,站在山上眺望,远处水天相融。不过,既然来到了海岛上,那就得观日出,日出一定很美丽,去赶海,那海的气势一定很壮观。然而,面对大海,给了我们太多的联想。遗憾的是没有时间留下,也许,我们会重游,当然我们还要品尝真正新鲜的海鲜。
   来到海货市场,诚然见到海里红,没有打价就买下了十多斤。渔民也不容易,他们风里雨里去的在海上捕获很辛苦的。由于开发了旅游业,才有渔民做起了生意,都是有关海产品,像烤鱼虾,烤尤鱼,干鱼片等,沿街两排,穿梭于市场,看到渔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远远地望见捕捞的小船,然后踏着海浪,举目遥远的东方,等待海上平安归来的渔船,欣赏美丽的海鸥翱翔,那一刻,整个身心被菊花岛感动。
   当看到有的游人和渔民一起乘着简陋的小船驶向深海,进行一次所谓的赶海体验时,他们搏风斗浪,撒网收网,手脚麻利地收获鱼虾,黑色的脸膛在阳光下微笑,在海风中吟唱,他们心胸开阔,善良,令人敬畏与震撼。
   葫芦岛是一座秀外慧中的海滨城市,兴城是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历史、文化、现代色彩水乳交融。的确,旅游是一项发现美、审视美、传导美的纽带。觉华岛的文化旅游是一首美丽的诗篇。美丽的觉华岛,你让我感受到了你的风情,你的品位,你的文化,你的民族精神。
   据说,觉华岛春游鲜嫩翠绿、夏临海清风爽、秋收花果飘香、冬赏银波碧树,四季风光美不胜收,怎不叫人感慨万端浮想联翩呢。
   觉华岛上游人摩肩接踵,尽情享受美丽的风景,心中充满希望和惬意,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旅游一方圣地,心驰神往,深深体会到我们的祖先是智慧和聪明的,对山水的体会特别深,也特别早,古人认为玉是山的精华,珠是水的精英,用它们代表山水的秀美。后来又有人用玉形容人。觉华岛的山虽不高,但具有慈航普渡的气势;菩提树缠绵悱恻,汇集了江南的灵秀韵味。古语说:仁厚的人爱山,智慧的人爱水,山喻比人的威严,水象征着人的智慧。
   我对觉华岛肃然起敬。对山水的爱就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山水的英姿与娇娆,应该属于华夏民族的伟大创造,属于祖先的聪明智慧,这将永远激励着优秀的炎黄子孙,永远继承发扬他们思想的光辉,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想,以觉华岛这样秀气的一方海水,能够彰显时代的脉搏,能够让人感慨,能够让人浮想联翩,可见觉华岛贵在秀气之中,贵在葫芦岛人的聪明智慧的开发和保护。那是深深的蕴藏着一种豪迈力量,一种雍容的大气。最主要的是人们的改革开放的意识,胆识、气势,他们高瞻远瞩,招商于四海商贾,五湖宾朋,汇集于觉华岛,并提供了优质服务和得天独厚投资环境,拉动地方经济使之壮大腾飞,富有开创性的进取精神值得敬佩。
   没有这样的大气,觉华岛如何能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包容了的文化积淀后,仍然这样秀气,觉华岛像祖国每一处美丽的风景一样,叠印着游人的足迹,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弥漫着和谐的气氛,充满了人生的欢声笑语!
   觉华岛是迷人的,兴城人是幸福的。我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共 43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石佛兄洋洋洒洒的美文将觉华岛的前世今生带给了读者,作者在秋日里思绪万千,笔触之处还把觉华岛的春夏秋冬景致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读了文字放佛身临其境,实在是美不胜收。这篇散文,有动有静,有景有人,有风情。这样的旅途才是丰厚的,才能称之为“旅游”。如果去一地行走,没有文化和历史之眼来观察山水,风景就会苍白。石佛兄的才情和慧眼让我们开了眼界。推荐阅读。编辑:恋海如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2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恋海如歌        2014-10-23 06:55:45
  石佛大哥的文字真实典则俊雅,读后耐人寻味。
出版中英文著作十余部,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字500万字。http://blog.sina.com.cn/tomaxis
2 楼        文友:石佛        2014-10-23 07:16:05
  恋海如歌兄过奖了,感谢精彩的按语,朋友贵在相知。问候秋天吉祥如意
中国作协会员。写字为生。出版多部长篇。
3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4-10-23 09:35:57
  没去过觉华岛,令人神往!
回复3 楼        文友:石佛        2014-10-24 15:52:14
  问候二月,百忙之中前来捧场。
4 楼        文友:缘分二月        2014-10-23 09:36:33
  秋天的觉华岛“美的依然令人心旷神怡;那拍打岩石的潮水,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奏出千年亘古不变的祈祷平安吉祥的音响”,景色真好!很吸引人!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5 楼        文友:野鹤闲云        2014-10-23 10:24:07
  读了觉华岛的文章,感受它的美,这是读者的偏得和幸福,所以感谢作者!
回复5 楼        文友:石佛        2014-10-24 15:53:57
  应该感谢闲云的到来,握手朋友
6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4-10-23 10:41:49
  这篇游记非常漂亮,月楼读得热血沸腾,准备写一篇【雀巢悦评】,因为网站有要求,凡在论坛上发表的内容必须是首发,所以,我在这里不能多写,在论坛上看我的读后感吧,也是洋洋洒洒,一发不可收,呵呵!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7 楼        文友:于湘女士        2014-10-23 12:27:58
  在秋天里相聚,在秋天里沉思。这份友谊,这份秋意,这份秋光,让人向往。
8 楼        文友:闲妹        2014-10-23 15:55:27
  跟着作者游了一把觉华岛,欣赏了。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9 楼        文友:阳媚        2014-10-23 18:53:07
  跟着老师洋洋洒洒的文笔饱览了觉华岛的美色,开心的同时,为老师精湛的文笔所钦佩,尽显一个作家老师的风范。读后,学生受益匪浅,向老师学习。
   今天无意中我看到了老师刊登文艺报上的一篇文章《回望故乡》,记得在江山看到过你,果不然,老师在这里。喜欢老师故乡的:创作是美丽的,挥笔横扫人生的无奈与凄凉,生命是美丽的,铸就天堂的牧歌!
10 楼        文友:石佛        2014-10-24 08:43:39
  谢谢阳媚光临指导。我们是朋友,相互学习。
中国作协会员。写字为生。出版多部长篇。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