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散文系列(散文)

编辑推荐 【思路】散文系列(散文) ——抒发心情


作者:尹伊雪 布衣,475.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73发表时间:2014-11-04 10:08:31
摘要:抒发心情 愉悦自己


   1临风叹残秋
   趁着月色,借太白的酒,孤零零再品读李清照的词,寻找苏轼留下的痕迹,半醉里不由的问了一声:“古人呀!为何生出那许多的愁?”
   冷月清辉,听卧龙的歌,泪连连再咀嚼曹雪芹的书,探求屈原报国的志向,迷茫下不由的问了一声:“古人呀?为何担起那许多的忧?”
   夜深露寒,赏嫦娥的舞,影单单再吟咏蝶恋花的句,思索人生追求的意义,不解中不由问了一声:“世人呀!为什么愁?为什么忧?”
   依窗对月心堪忧,
   思绝人间许多愁
   才情子女今何在
   独自临风叹残秋
  
   2秋夜,为何这么冰冷
   独立深秋,遥望天空,几缕风,几丝云,都在蓝天下。秋阳炽热,温暖着大地,掬一捧热热的河水,洗去一脸的尘埃,却留住了心里的悲哀!
   看水中的自己,看水中蓝天下的云儿,看水波荡漾中的风儿,勾起许多思念,悬在心上,吊着这许多的伤愁,心情倍感的沉重,总想用一把利剑。解剖开这盛恨的躯体,让那思念飞走,让那哀愁掉离,让炙热的秋阳把血痕晒干。无前世,无来生,今生已够承载。所谓前世,所谓来生,那是今生的想象,眼泪滴落水中恨,云过蓝天半路化,风吹山岭崖无迹,思念只盼秋雁传。然而,这份真挚的思念又传给谁?
   赏一路春华夏绿,踏一秋花凋叶落,留一缕秋阳光照,温一寸美好梦幻。挽一丝风儿,摘一片云儿,系一条水儿,归回大自然——
   我突然想起《牡丹亭》,语丝风片,也尽然·····胜觉秋夜,为何这么冰冷?
  
   3给自己一爿宁静
   我再努力寻找我人生的驿站。
   远路而行,总会寻找歇脚的驿站,人生路途也一样,也总会寻找心灵的驿站,或读书,或看报,或聊天,或娱乐。我的心灵驿站就是读书看报。听歌唱歌。这驿站是我的一片蓝天,这驿站是我的停泊港湾,这驿站是我的胸前花环,站在我的港湾,仰望我的蓝天,挥舞我的花环,呷一口精言妙句,品一曲优美乐章,眯一双模糊眼光,堵一颗愚顽心肺,那自在,那逍遥,那是自己给了自己一爿的宁静,我喜欢这爿宁静,安逸,幸福,享受,我喜欢这爿宁静,踏实,清晰,悠然。割断三千烦恼丝,抛舍六七名利缚,清心寡欲,耳新悦目。
   累了就歇会,困了就睡会,何必想太多。
  
   4那个星星是你
   冬夜很冷,很冷。
   我紧紧抱着双膝,坐在床上,紧紧地卷缩在被窝里,万家灯火的平安夜,人人都沉浸在圣诞快乐的节日里,我却遥望着黑洞洞夜空,寻找着属于我的那颗星星,不由的生起几多哀愁,几多惆怅!天上没有我的星星,地上没有我的尘旅,几千年的轮回,我不知得罪了那个管世俗的,竟然让我这辈孤寂,清冷。我心的世界突然一片空白,往事荡然无存,人多么的没有意思!还不如草根树木,秋枯春绿,还不如姹紫嫣红,花落又开,还不如飞禽走兽,自由自在,还不如水下生物,清净洒脱。要么做神仙,远离凡尘,逍遥悠然,要么做雀虫,息窝觅食,不思不想。我不知那僧人究竟看破的红尘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那教徒上了天堂的又是什么境况,叶子离枝可有一股伤别?花瓣消艳可有一段叹息?凄婉的哀怨中,谁听到声声诉说!我忽然想起李清照的《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罢罢罢!既是不知那颗星星是你,或者夜空没有你,我也不在寻觅······
   在这很冷的冬夜里,蜷缩着自己,发誓下辈子再不转人!
  
   5太行红叶情
   春夏秋冬,四季人生。一杯清茶品秋香,品人生酸甜苦辣,品人生悲欢离合。望太行红叶正浓,思绪随着秋风飞,想起开国元帅陈毅的《题西山红叶》,明春花再发,万红与千紫,题诗红叶上,为颂革命红。太行山革命老区演绎出多少动人的故事呀!
   最近,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情动京华,剧中讲说了八路军杨国宇将军把出生刚满月的女儿杨兆蓉送给一个支前劳模农家妇女的怀中奶养的故事,杨兆蓉女士也为此写了一篇散文《太行山,生我养我的地方——回忆我的奶娘》,读后我被深深地感动!1947年,杨兆蓉诞生在太行山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蒋介石撕毁了停战协议,我军开始全面反攻,杨兆蓉的爸爸当时是刘邓司令部的军政处长,妈妈是领导着一个战地被服厂,因飞机轰炸,他们太忙,无暇顾及马背上嗷嗷待哺的女儿,便把女儿托付给太行山中一个叫石泊村的老乡家,一匹瞎眼的白马既是对哺育她的老乡最丰厚的报答。1989年,戎马一生的杨国宇将军退休后,带着全家回太行寻访女儿的奶娘,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年,却让杨兆蓉记住,她有太行山的血脉,她是太行山的儿女。石泊村哺育过十几个这样的孩子。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也是太行的奶娘奶大的,革命者们和太行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感染着我,我读着杨兆蓉女士的这篇散文,流下了眼泪。也收看了歌舞剧《太行奶娘》。
   杨兆蓉在散文中最后写到:我不禁想呼吁:太行山的子弟们,想想在天上看着我们的父辈吧,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理想实了吗?现已身居高位的子弟们,拍拍你的胸口,伸伸你的双手吧,难道我们不应为老区人民做点什么?喝过老区奶水的子弟们,回去看看吧。如果我们能力有限,难道我们不应回报更多的感情和慰藉吗?去吧,去看看他们吧,在那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解放战场上没有他们我们能活到今天吗?
   读完散文,看完歌舞剧,我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再品清茶秋香,再望太行红叶,那不是红叶,是革命者的鲜血。“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八百里太行山由北向南蜿蜒连绵,我仿佛置身于她的红火烂漫中:“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陶醉在歌剧里——醉吟金秋!
  
   6北方,我的家乡
   北方的冬天总是来的很早很早,风卷残叶满天飞,一夜寒霜结枝头,你不是北方人你是看不到霜树的风光的。
   北方的霜也总是来的很早很早,先是草叶上地上的那层薄霜,随后就是满山满岭满树满枝头浓霜,再后来就是重重的凝霜。凝霜是北方最靓丽的一道风光,凝霜枝头预示年经的好赖,凝霜越早,来年年经越好,风调雨顺,丰收在望,北方田野,屋舍都被掩映白花花雾霜里,这时候北方人便满脸洋溢着笑意,霜寒霜也醉,醉在冬天梨花里,男女老少笑看梨花香醉里,定要赞赏一番,谈笑一番,远望一番。凝霜不一定年年都有,也不一定有就来的很早,有的甚至仲春后了才还出现一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是赞美北方的雪地的,谁又赞美这北国风景,千里寒凝,万里白霜的奇景呢!
   啊,北方,我的家乡!
   我爱你。
  
  
  

共 25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一组散文系列,短小精炼,含义隽永,读来回味悠长。文字虽短,却显示出作者宽广的知识面,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春夏秋冬,四季人生,祝福作者!感谢赐稿思路花雨!佳作,推荐共赏!【编辑:东方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