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这些花儿

精品 【绿野散文】这些花儿


作者:浅念一夕 秀才,1921.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25发表时间:2014-11-05 07:34:30

【绿野散文】这些花儿 世间,花的种类何其多,牡丹、芍药、水仙、百合……美丽的花儿不胜枚举,这中间实在可以分为两种:以花朵开得漂亮为主的艳丽的花和以叶子特别四季常青来取胜的花。如果一定要选择,我喜欢的是后者。
   我算不上是爱花之人,更谈不上养花了,这可以从我多年前住进楼房时说起。刚装修好的楼,怕甲醛荼毒又觉得要用绿色装饰一下环境,这样,妈妈家各种花卉就如入宫选秀的美人列队供我挑选了。研究了半天,选了盆大叶兰,一盆小株仙人掌,一盆芦荟,这样的选择是有原因的。大叶兰顾名思义,叶子大,属兰花一支,宽宽的叶子颜色是那种深得不能再深的绿,仿佛可以体会出沉淀千年的悠远,细细的茎像织毛衣的针,又像古代文人写羽毛信的笔,更像孔雀的羽毛梗,一下子就喜欢了。至于仙人掌和芦荟,它们对清洁室内空气好,又好养活,可以许多天不浇水,自觉得略微一上心就可以把他们搞定,不用费时间与他们交流,也不至于因为记性不好忘记浇水而冷落了他们。最初家里的环保工作就交给了它们仨。
   又过几年,跟两个爱花的朋友走的比较近,她俩虽然对养花也没什么深的研究,可是那种爱花的热忱终于把我也感染了,开始跟她们奔波留恋于花市,忙着买好看的花盆,好的花泥,托盘,甚至搁花盆的小凳子,偶尔也买搞不到手的花。好在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也都偏爱绿色叶子花,对小花小朵的那些花并不热衷。那一阵子,跟两位花友因花结缘,互动的极好,总是互相登门欣赏各人养的花,有觉得不错的花就央求人家帮着培育一棵,养花的同时也增进彼此联系。
   经过这样一来,家里也便拥有了秀雅的、在国画中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的那种中国兰、往横株长的略宽叶子似吊兰状的大株日本兰、有宽大丰厚叶片的君子兰,还有从别处搜刮来的一帆风顺,以及龙骨和虎皮兰,后来要净化空气又买来的绿萝,再加上以前就已经安营扎寨的三种花,花的种类日渐壮大起来。
   仔细一看,兰花科的各个品种在我家占了明显大的比例。吟咏兰花的诗句古今也不少,从古代的韩俞,唐皇李世民,郑板桥到朱德,张学良,秋瑾……相较起来,有一个清朝人叫刘灏的诗甚得我心,他一首五言诗: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一下子就说到我心坎里了,真乃知音者也!
   听说爱花的男人大部分都生女儿,这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得而知,反正我也是小时候听大人说的,没有认真考证,但周围几个事例寻思起来似乎有那么点意思。妈家邻居老王头狂热爱好养花,对花的习性特点绝对是如数家珍,到后来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就养花去花市卖,他家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没有。以前有个上司也是爱花人氏,他也是连得三位千金。至于现在大部分都生一个孩子的人家来说,生男生女的几率各占一半,倒不好拿这说事了。
   我家的花养得最好的是龙骨和虎皮兰,这两盆花一左一右地耸立于卧室的窗台两旁。全身有坚硬短刺的龙骨茁壮笔直,得名龙骨,大概是因为它的茎一根根的像长长的骨头,又因为能长到很高,有龙的霸气。生长方式是轮生,在每根龙骨身上,每一组对称小短刺中间长出一片小叶子,这样密密麻麻的一排排刺便密密麻麻地排满队列整齐的小叶子,给龙骨本身增色不少,但小刺中也不是全都都长叶子,我的龙骨叶子就稀稀零零的,可能跟养分,水分有关吧,但并不影响美观;虎皮兰那线状披针形的肥厚叶子上,带着白色与深绿相间的斑点纹,也呈向上姿态伸展。他俩几乎是一个时间进的门,似乎有了某种默契,赛着个儿的拔高。每回家里来人,看到了都会惊叹,对我不禁刮目相看,又有着些许怀疑,没想到我也能养出这样好的花来。
   只是这两年,也印证了人家的怀疑是有根据的。家里的诸事不顺,也影响了花儿们的精神,它们也渐渐凋零了,那最初来家里的大叶兰,叶子一点点变黄了,现在只剩朝一个方向使劲的三片叶子在支撑全局,单薄的有些可怜。中国兰早已死去,它太过娇气,不但要讲究专门的土,小石头子儿,还要有细高的盆来养植,结果我这些都为它准备妥当,它却只待了几年,就像《聊斋》里有些灵气的花仙,到日子了就翩翩离去。它是一点点地消失的,仿佛一下子走了怕我难过似的,我看着它一点点的病入膏肓,内心惆怅却无能为力。君子兰的叶片上凝着一层黏黏的胶,它端立于北窗台,用那分泌出的胶液像调皮孩子一样涂抹着窗台上,窗玻璃上,似乎抱怨我对它的疏忽而任性胡来。这些花都跟我使脾气,一点不体谅我的焦头烂额,除了浇水我毫无办法。
   这花与人是一样的,古代有侯门大户或朝廷重臣擅养门客,召集一些有为的人才,人才们也是良禽择木而栖,如果觉得主子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便自行离开另投明主了。我家这些花们当然没有选择的权利,但他们有反抗精神,如果不能够善待它们,它们就用生命提出抗议。
   人与花如果结了缘,就当对得起它们,鉴于此,我决定对它们负责。在秋天来到时,我为它们倒了盆,很有些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架势。先拿北屋窗台上放的君子兰入手,当把它的土倒出盆来才大吃一惊,它们自己难为着自己呢,整个须茎盘根错节,形成一个花盆形状,就这样从盆里被我提出来,里面的泥土稀少,那些根究竟是怎么长出来的,令人惊叹。我把所有多余的长须都剪下来,只留根部,再配上事先弄回来的泥,把它重新装好,浇上水,直到渗透方罢,听说君子兰爱喝酒,我有时也喂它些。
   大叶兰的花盆是最大的,当年它茂盛的样子丝毫不愧对这个大花盆,如今剩下的几片叶子孤单单的装在盆中,看起来有些落寞。倒它的盆时,跟君子兰又不同,带着三片叶子的茎像三只签似的插在土里,根很小很小,与叶子并不能成比例,叶子是像苇叶般薄,又比苇叶宽了许多,用兰科叶子的伸展方式伸展着,这样的叶子不知道怎样被小小的根支撑的。倒完盆之后,看着旁边刚刚发出来的嫩绿小叶子,不禁欣慰,似乎它的“后继有叶”了。
   一帆风顺是别人借这花名的彩头送我的,花和叶都有看头,茂盛的时候满盆大叶子绿油油的,养眼的很。开一种白色有些像百合的花,花开时像乘风破浪的一叶船帆,名字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后来它也跟风般枯萎,叶子稀少起来,在这一次倒盆的挽救工作中,希望对它会有帮助。
   在家里所有绿色叶子的花中,我独养了一盆紫色叶子的花,不知道叫什么名,这盆花看头还是在叶子上,当它茂盛时密密麻麻挤满了一整盆,每一根柔弱的茎上只捧出最顶部的叶子,薄薄的分三片,每一片中间又有一个折痕,又分别有规律的在其间又有两个暗纹,需要仔细看。整片叶子看起来像蝴蝶的翅膀,紫色的,我喜欢的颜色。它拼命的需要水,有时我几天不在家,它就委屈地把凋零的叶子和茎呈给我看,当我把枯叶拾掇好,浇上水,它立刻生机勃勃,精神抖擞的像一只只要飞起来的蝴蝶。
   喜水的还有绿萝,但情况略好些,比起紫叶子花强韧。当初要它是因为家里添置了一个书柜,怕甲醛太强悍就用它来对抗。它属于吊兰的一种,需要把它放到高处让它有吊垂下来的空间,叶片不大不小,呈圆锥形,叶尾尖尖,流线型看起来很舒服,电脑桌上一盆,书柜上一盆,如绿色瀑布般流泄下来,如果恰好有阳光射过来,它便泛着浅浅的绿,流淌着浅浅的温柔,很让人惬意。
   陆蠡在他的散文《囚绿记》里提到的常春藤也是一种爬藤植物,跟绿萝的品性差不多,但更加的喜光。他在文中写道,因为酷爱这绿色,被自私的念头触动了,从窗口把常春藤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了屋里,让绿色更接近更亲密。渐渐地后来发现,被囚住的叶子变得娇弱,像生了病的孩子,终于在他离开北平之前释放了这自由的,热爱阳光的植物。看来都是爱绿之人呀。
   家里还剩下龙骨和虎皮兰没倒盆了,它们俩太过高大,龙骨又遍身是刺,实在不好倒,它们长势煞是喜人,我也就不折腾了。如果说龙骨这种花有阳刚之气,像一个坚强的男人,那么虎皮兰就像一个优雅端庄的女人,一龙一虎静立于窗的两侧,刚柔相济,默契的像一对夫妻,这两株植物常常给我以错觉,我总是觉得它们非凡品。你想,到了像我这样不会养花人之手它们都长得这般好,它们会不会是一对下凡修炼的神仙眷侣呢?
   是谁说仙人掌不喜水的?我家里这异种的小仙人掌就不是这样,如果长时间不给水,它就把自己长成个奇形怪状的样子,似乎在跟我赌气。
   自从把大部分的花都倒盆之后,大家长得都略有起色,紫色蝴蝶花大概还不太适应,变得日渐憔悴,也只能等再过些时日看能不能缓过来了。
   养花是很有些学问的,你得会浇水,会施肥,每天细心观察它的变化,好随时采取措施。浇水要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涝,一次浇透了,可以长点时间不浇,施肥有些困难,沤花肥太臭,没办法让它在室内散发,所以不能算是称职的养花人。大概像我这样的人也养不得娇嫩高贵的花了吧。
   满屋的植物分散于卧室客厅窗台上,看起来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事,有时候心烦,看一看这些不声不响也不打扰你,只默默输送如春天般的绿意安慰你的植物,心里就平静多了。
   说着家里的这些花儿,不禁想起看过的一篇萧红的散文《鲁迅先生记》里提到的万年青。萧红曾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鲁迅说:“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这样看来,鲁迅先生也喜欢这种四季不凋的看叶子的花,它们总是比开得艳的花来得耐久。
   其实,花跟人一样,是日久见人心,那瞬间的美丽固然美好,凋败的时间却太久,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一个常年散发生机,四季不败来得好!
  
  
  
  
  
  
  

共 37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盘点了各种各样的花,描写细腻,幽默风趣,引经据典,即描写了以花朵开得漂亮为主的艳丽的花,又对以叶子特别四季常青来取胜的花进行了描述。二者相比,作者更钟情于后者。文章结尾点明了原因:说着家里的这些花儿,不禁想起看过的一篇萧红的散文《鲁迅先生记》里提到的万年青。萧红曾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鲁迅说:“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这样看来,鲁迅先生也喜欢这种四季不凋的看叶子的花,它们总是比开得艳的花来得耐久。其实,花跟人一样,是日久见人心,那瞬间的美丽固然美好,凋败的时间却太久,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一个常年散发生机,四季不败来得好!前后呼应,张弛有度,笔墨丰富,足见作者之功底。文章并没有单单的描写花,还注入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阐明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彰显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这么精美的文章,向您学习!【编辑靳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0600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飘零        2014-11-05 15:36:35
  作者与花结缘,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每天细心观察,掌握了对花的养植,浇水,施肥的习性和特点!文章幽默,引用经典,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欣赏美文!问好浅念一夕编辑!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回复1 楼        文友:浅念一夕        2014-11-05 17:49:11
  谢飘零姐姐点评留墨,祝天天快乐!
2 楼        文友:燕子依旧        2014-11-06 09:20:59
  文章有情有趣有底蕴,欣赏了!
回复2 楼        文友:浅念一夕        2014-11-06 19:49:40
  谢燕子依旧文友的驻足留墨,祝康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