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诗部落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新诗】求您,别践踏青山(天地澄明)

精品 【新诗】求您,别践踏青山(天地澄明)


作者:老山芹的味 秀才,242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29发表时间:2014-11-05 22:24:02

1.求您,别践踏青山
  
   五十年前,一批人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
   原始苍郁的森林迎来了钞票的践踏
  
   五十年后的秋天,一批人走出大山
   在海南,跳着广场舞,品着下午茶
  
   五十年,只是
   这个宇宙的沧海一粟,恒河一沙
   也是一次小磕碰
   给这个光脚的城市,留下
   一块若有若无的疤
  
   五十年
   有多少脊梁成白骨,有多少青丝变白发
  
   大山静默
   逆来顺受地接受这尘世浮华
  
   这里当然有
   弯把子锯,“刺啦,刺啦”啃着树木
   一棵棵大树,一座座新屋
   一声声的顺山倒。树木
   能做擎天的柱,也能做摇船的橹
  
   这些勤劳的山民呦
   憨厚实诚地创造着骨折的幸福
   狗皮帽子里的一点温度
   被西北风刮到一片皆伐林的年轮处 *
   森林在利斧快锯下呻吟
   像诗人一样制造着痛苦
  
   这里还有
   胆大妄为的松鼠
   从这棵树窜到那棵树
   盘算着贪婪的企图
   腮囊装满松果。然后
   瞪着贼溜溜的圆眼,隐匿于夜幕
  
   大山被剥光衣服
   百年大树被硕鼠啃断根部
   一如一层层剥着洋葱
   双眼流出森林血的痛楚
  
   狗熊,狍子,梅花鹿
   野猪狰狞的獠牙。在枪口下哪敢说不
  
   丰腴之后的贫瘠
   是比三九天还冷的冷
   三千诗歌也挽不住夕阳落暮
   厚重的大山,仅存梳着总角的幼树
  
   再也经不起挥霍的大山,会流泪的
   泪水装满高脚杯。盐分太多,有些苦
   就像陈年的酸菜在自己的酸水中相煎手足
  
   结绳记事,垒土为台
   以智慧制造文明,幸福与痛苦结拜
  
   小雨呼唤大雨,山洪浩荡
   陆地变沧海
  
   我不能用浅薄的染料图画天空、河流与山川
   我不说这初冬的寒流有多寒
   我不知如鲠在喉的劫难谁来买单
   我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生我养我的大山
  
   我要在三生石上许下诺言
   如果我埋进黑土
   要生我就生成一片绿树
   与大山共冷暖,与大山共待来年燕
  
   如果灵魂需要依附
   啄木鸟是我的寄主
   “望闻问切”,与病树救赎
   给唇亡齿寒一点点温度
   莫让那老树眉头紧蹙
  
   生活的航船不能在林海搁浅
   小兴安岭从来就不缺乏有骨气的江山
  
   我要写一首诗——
   励志的诗
   ——诗中:天地澄明,春天永驻
  
   已是初冬,雪花与寒冷为伍
   六角形小嘴吻在窗户的薄脆处
  
   关上眼皮,我静夜思
   明天,一轮暖阳爬上山谷
  
   *皆伐林:就是在一个采伐季节内,将伐区内的林木全部伐除。
  
   2.月光下,有个赎罪的人
  
   我常常想:
   地球给予我们什么?
   我们又回赠些什么?
  
   爷爷走了,留给我一把弯把子锯
   ——伐木状元,浸满松油味的弯把子锯
  
   父亲,留给我一台油锯
   ——一个割断良心,盗伐者的油锯
  
   我的根就在小兴安岭的土壤里
   在板结的日子里如何抽出柔软的枝条
   在寒冷与贫穷同时到来
   我该做些什么?
  
   去年,我自费植树三千棵
   今年五千棵
   八千棵树。立一块墓碑
  
   我蘸着月光,写下爷爷的名字
   写下父亲的名字
   同时写下一位功臣和一个罪人的故事
  
   将来还有我
   一个赎罪的人

共 11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首相当不错的环保诗,彰显了本次征文“天地澄明”的本意。小兴安岭,中国北方拥有原始森林的地方,一个历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神奇的地方。建国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小兴安岭无偿地奉献出了原始森林,出现了伐木工人中的状元,享有了最高的荣誉。可在荣誉的背后,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亏欠,对和谐共生环境的破坏。老人认识到了,子孙后代认识到了,所以要变砍树为植树,为自己曾经的破坏赎罪。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大潮下,不法商人利欲熏心,用一点点眼前利益雇佣当地山民盗砍盗伐原始森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原始森林的恢复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今天,所有的林区人都在为这盲目的行为付出承担自然灾害的惨痛代价,骨折的幸福让人难以站立起来。只有不法商人们用沾着鲜血的财富在享受着奢侈的生活。动物们在失去家园的同时,也不断地被捕猎者杀害。美丽的家园因曾经疯狂的盗砍、盗伐、盗猎而奄奄一息,惨不忍睹。诗人作为家乡的儿女,多么希望能像啄木鸟那样“望闻问切“,医治扭曲的心灵,为被破坏的原始森林、自然环境疗伤。诗人相信,国家已经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明天,会有一轮暖阳照亮作者的家乡——小兴安岭的。一首直面现实、切中时弊、切盼救赎的诗歌。感谢对环保正文的支持,这一份沉重的礼物让我们看到了这次环保征文的意义所在。推荐欣赏。问好,祝冬怡。编辑:失落的草帽。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10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失落的草帽        2014-11-05 22:31:11
  五十年前,应该是六十年代中期。那时的伐木状元应该是林场的,不知是否存在盗砍盗伐问题。可能我理解的有问题,也请作者跟帖指明。跟老朋友有点较真了,见谅。
诗歌要有趣、有品、有爱。
回复1 楼        文友:老山芹的味        2014-11-06 10:02:09
  草帽老友莫客气,有疑义尽管放开讲。我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是在文学写作上还是后来者,是小学生。您的指正我欣然接受。其实那个“五十年”只是概念上的数字,如同“爷爷、父亲和我”一样。“五十年前”与“爷爷”代表的是七十年代前老一辈的林区人,那份淳朴的战天斗地的建设家园改善生活的奋进精神。那个年代真的没有盗伐的,但那个年代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很好的大红松都劈成了取暖的柈子。那时的资源太丰富了,淳朴得有些可悲的人啊,他没意识到几十年后林区的贫穷。而“五十年后”与“父亲”,正如你所说的,改革开放之后,在利欲的驱使、在灯红酒绿的迷惑下,出现的一批林木蛀虫。老一辈建设家园时用的是手工弯把子锯,后辈盗伐竟用油锯。有一次盗窃者竟用十九辆卡车偷运木材,其猖獗可见一斑。而“我”则代表年轻的一代或以后的一代,也是意象中美化的一代。其实“我”也不单单是作品中美化的我,生活中的我真的去年植树三千棵,但今年不是五千棵,而是一万五千棵。问候老友!
2 楼        文友:老山芹的味        2014-11-06 10:22:37
  谢谢草帽的解读,老友用心了,编辑辛苦了!
3 楼        文友:失落的草帽        2014-11-06 10:38:12
  真的应该向老朋友致以深深的敬意。这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付诸实际的行动,在今天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诗人合一的作品,胜过无数篇对内心的表白和季节的吟咏,捧在手里,是沉甸甸的,值得我们所有的江山文友为之骄傲。环保,真的到了不得不呼吁、不得不行动的时候了。再一次问好,希望常交流。
诗歌要有趣、有品、有爱。
4 楼        文友:失落的草帽        2014-11-06 10:43:00
  一次征文,虽然对改变环境和人心的作用微不足道,但至少可以引起所有读者的心灵震撼和感动。让正能量如一阵春风拂过从未关注过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心灵。
诗歌要有趣、有品、有爱。
回复4 楼        文友:老山芹的味        2014-11-06 13:58:46
  老兄您好!我相信文化、文人的力量。举个例子:乌衣巷虽因东吴在此驻军而得名(穿黑衣的军士),但是得以盛名的是因: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淝水之战的总指挥谢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大诗人谢灵运等等,一大批文人名士的居住地,以及后来的李白、杜牧……到此怀古题诗。当然,能使乌衣巷千古留名,刘禹锡的诗《乌衣巷》功不可没。伊春得以盛名,我觉得与诗人郭小川是分不开的。1962年他来到伊春林区搞创作,在西北风卷着腊月雪的林场里,感受着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以及东北汉子的豪情壮志,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林区三唱》。发表后,不但轰动了诗界,也使全国各地都知道,在祖国的北疆有个新兴的林海明珠——伊春。我不是大官大款,不能一纸文书或一笔巨款为家乡致富,但我有一颗澎湃的心,有一只书写心声的笔。我不但写家乡的壮美,也写家乡的贫困与痛楚。只要是有益的,不以善小而不为。
5 楼        文友:铁禾        2014-11-06 14:07:18
  走向一首诗歌,是源于诗歌艺术魅力之牵引;走近一首诗歌,总被诗歌的质气和光芒熏陶;走进一首诗歌,也是走进一片葱茏的森林,这栖居的诗意让人找到心灵的皈依。拜访文友,为作品献分点赞!
铁禾
回复5 楼        文友:老山芹的味        2014-11-07 18:43:09
  谢谢铁禾来访,祝冬怡!
6 楼        文友:洋溢        2014-11-10 18:51:29
  思绪飞扬,意境广阔,拜读佳作。
7 楼        文友:海淼        2014-11-14 16:33:53
  拜读老山芹佳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8 楼        文友:老山芹的味        2014-11-15 18:16:39
  谢谢洋溢与郭姐的支持,祝冬怡!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