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寻(同题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寻(同题征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91发表时间:2014-11-20 14:49:12

【流年】寻(同题征文·散文) 旅行归来,卸下行装,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飘窗前读书。我喜欢在温暖的阳光下,或者潇潇细雨中读书的感觉,温馨而惬意,宁静而悠远。
   江南晚秋,香樟树变得碧翠,天空澄净透明。房间里透进黄色的光,仿佛是谁点亮一盏冰心的小桔灯。这橘黄的光来自窗外,混合着枫叶的火红,银杏叶的金黄。这就是所谓秋色吧?秋色映照在摊开的书页上,一团柔和。
   人的一生,或许就是从天堂来到人间的一次旅行,一次学习培训。红尘滚滚,生命匆匆,到底追索什么,搜寻什么,到底有几人的心中能烛光般明亮,到底有几人能清晰地说清?说是去看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水中月、镜中花、南柯梦,事业、财富、爱情……虽然有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但人们还是一路追寻,苦苦求索,皓首穷经,风雨兼程。暮然回首,生命已到晚秋。
   有人说,旅行就是花了钱,去看别人家的风景。是你看我家的风景,我看你家的风景。也有人说,旅行是在自家的风景里,审美疲劳了,走出去,换一种眼光,追寻别一样的风情。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我去了闽浙边界上的遂昌南尖岩,到那里看山、看云、看梯田。为什么要到那里去?我也不清楚,或许是中了广告“云海缭绕,梯田仙境”的毒。广告上说,那儿有像似“云南哈尼的梯田,安徽黄山的云海,江西三清山的栈道,四川九寨沟的竹林,还有廊桥、古村落、溪水……”游一处而看数景,何乐而不为?去。背上行囊,我就上了路。临行,我尽量精简行装,却不忘塞进两本书。行路,与书结伴而行是我的习惯。
   中午出发,车行七个小时,到得遂昌,天近傍晚。进入山区,满眼是典型的浙南民居,依水而建,傍山而立,方形村邑,黄墙黛瓦。古色古香里,透出浓郁的农耕文化。匆匆地在县城吃罢晚饭,我们继续向着云海缭绕的山顶出发。山里黑得早,黑得突然,没有见到黄昏,天就突然暗了下来。
   当我们把车子停下来的时候,忽然发现这长满树木的山峰,仿佛大自然举起的一只手臂,一下子就把我们举到了苍茫的天空。放眼远望,四面高山,雾霭弥漫,在渐渐离去的晚照里,向着山顶聚拢过来。晴朗的天空中星光闪烁,月辉水银般倾泻下来,万籁俱静,泛滥起一阵阵神秘的风。群山变成了憧憧黑影,它们端庄地坐立着,仿佛在郑重地思考着什么。
   天色已晚,我们只能在这一千一百公尺的南尖岩山庄歇夜。躺在床上,我捧起一本书,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中,这是一本烈士的遗著,每次捧读,我都会莫名的感动。
   从小,我就喜欢旅行,喜欢读书。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旅行,读书,知识互补。不会走成闲云野鹤,也不会读成书呆子。
   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旅行是在自己的思想中探寻。读书是向昨天发问,旅行是向明天求索。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是在风雨飘摇的楚国,沿着浩荡奔流的湘江、汨罗江一路行吟,一路思索。他在那首“千古万古至奇之作”的《天问》中,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可见他读书之多,知识之广博,思想之宏大。司马迁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一生走遍半壁河山,读遍皇家藏书,终于成就不朽之作《史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诗人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后,举家南逃,国家亡了,丈夫死了,国破家亡之际,写下最沉痛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兵荒马乱,一路奔逃,流落江湖,迫使女诗人,走出闺阁,面向社会,思考人生去向何处。于是写下一生中少有的豪迈风格的词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人间难安身,那就乘风去到仙界去。
   读书、旅行,都是人生路上的追寻。昨天,我是谁,明天,到哪里?
   旅行,是在物质世界中读书,读书是在精神世界中神游。神话传说中,经过修炼的神仙,可以在两眼之间的印堂间开启第三只眼,用它来观察往生的世界。我觉得,每一个普通的人,通过读书都可以开启第三只眼,用它去穿越时光隧道,神游四极、心驰八荒,去搜寻我们生前的时代。这样的穿越是那样的惬意、随意、可以任意转换时空,不受约束。
   你可以进到《史记》中,跟着司马迁去看盘古如何开天辟地,看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怎样奠定华夏文明之基;你可以走进《论语》,参加孔夫子与门人的讲座,一起探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你可以走进《资治通鉴》看孙刘如何联兵火烧赤壁,灭掉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造就三国鼎立;你也可以走进历史深处,看秦皇汉武的赫赫武功,看唐宗宋祖的盛世文治,看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豪迈,看崇祯帝自挂景山末日的凄惶。如果把眼界放远点,你还可以进入《希腊神话》,探究海妖如何魅惑了从克洛伊战胜归来的希腊英雄;跟随菲利亚斯·福克在八十天内绕地球一周;你也可以走进《圣经》的世界,看诺亚方舟是如何拯救了人类;你甚至可以到史前的亚兰蒂斯王国去寻找史前文明;你可以跟随莎士比亚走进皇家剧场,去欣赏那些影响了几代西方人生活、思想的最伟大的戏剧;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我刚刚读完由美国人阿德勒写的一本236页的小册子《西方的智慧》,在这里你可以与荷马、柏拉图、阿基米德、培根、黑格尔……等西方最著名的七十多位哲学家,探讨人生的大智慧。
   读书是在文字中旅行,旅行是在读一本无字的书。或许这本无字的书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多元歧义。这正如我们江南士子,千里迢迢,奔向古都长安、咸阳,辗转来到高入云端的乾陵,看到的却是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字碑,高高地耸立着,高大,宽厚的碑体上,本可以刻写出千字、万字,来书写这位大唐皇后,大周女皇的功过是非,但是,没有字,没有一个字。就在这没有一个字的石碑上,旅行者们却读出了各自不同的意思,有人看到了淫荡,有人看到了阴谋,有人看到了杀戮,有人看到的是雄才大略,有人看到的是太平盛世……
   走大漠边关,看秦关汉月,登三山五岳,探五湖四海,乃至周游世界,相同的风景里,有不同的风情,一千个游客,就有一千种韵味,一万个行者,就有一万种风采。
   昨天,因为受了导游小姐的蛊惑,还只有四点半钟,我就起床,要去看梯田日出。她说,在山顶上四、五点钟看日出是最美丽的。来不及洗漱,就兴冲冲地跑出门外,一团漆黑又将我撞了回来。月亮还在西山顶上微笑,满天的星斗,朝我调皮地眨眼,仿佛在笑我的轻信,仿佛在对我说:上当了吧?唉,记得友人多次对我说过,有些个商人的广告导游的嘴,最是信不得。可我总是不长记性。看门的老伯似乎也在嘲笑我,他说:大山里天亮的晚,再去歇一会吧,再有一个钟点,天才会放亮呢。
   我总是会上当,因为我的心中总是充满渴望。善良的人喜欢日出,喜欢看旭日东升,红霞满天,是因为他们总是在追寻美好,心向光明。
   既然醒来,就没有理由再睡去。好不容易捱到窗边上亮起天光。我又一次冲出门去,奔向山崖边用树枝缠绕起的围栏。这个时候,天还只是蒙蒙亮,四围山野里正弥漫着一层层破晓前的寒气。这是一个神秘又美妙的时刻,星星和月亮正借着天际上最后一道夜色悄悄退去。
   一只山雀鸣唱了一声,天地间忽然就在这鸟鸣中给谁抹上了一条鱼肚白,这白色一点点上升,像是舞台上的大幕被徐徐拉开。群山被渐渐地脱去黑色的外罩,露出白色、灰色、淡青、墨绿的衣衫。紧接着,太阳从东边山梁上悄悄地透出半个头来,群山仿佛醉酒一般,淡红了容颜。
   此时,站在山顶上,看那两边的梯田,就像是蝴蝶的翅膀一样美丽。旭日初起,云霞飘飞,在那云彩一遮一掩,一纵一放间,天光一明一暗,那美丽的蝴蝶翅膀,仿佛扇动起来,展翅欲飞。淡青的天,红色的霞,翠绿的山,五彩的田,直看得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回望身后的山阴道上,有两个影影绰绰的人影儿,我忽然就想到了读书前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想到他们因爱而化成的彩蝶。人呢,兴奋之时真能胡思乱想。回过神来时,我不禁暗想自己真能胡联系,这眼前的梯田,与化蝶齐飞的梁山伯、祝英台何干,难道它们也会追求自由地飞翔,追寻生死不渝的爱?
   其实,我对梯田比并不陌生,我的家乡——一个滨海的小村庄七里岚,就包裹在层层梯田之间,小时候,我看惯了祖父荷锄在旭日里走上去,又在晚霞里走下来。这层层梯田就是他生命的里程,他把一生的血汗洒满每个台阶。祖父是个沉默、木讷的人,我从未听过他的梦境、他的理想,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图的就是一家和睦,天下太平,图的是个温饱,求的是个安稳。长大后,我曾到满坡梯田的太行山修渠,而我不再安于祖父的黄土地。我的父亲十五岁就成了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抗日的小八路,我的血脉中,正燃烧着他遗传给我的不安分因子。十六岁,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山下的家,走入军营,走入工厂,去追我被书本催眠的梦。梦未醒,我已置身广袤平原,烟雨江南。
   人生就是一个梦,一个圆。当年是那样决绝地走出大山,离开梯田。今天居然花了大钱,驱车千里来看大山,来看梯田。而且是心怀敬畏,心怀憧憬。我是真服了围城的作者,我的乡党钱钟书,他在小说《围城》中说的两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真不愧是至理名言。“人生也是围城!冲进去的人和没冲进去的人,都有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我们都不过是一群在围城内外出来进去的俗人,得陇望蜀,永不满足,烦恼和快乐都没完没了。”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不啻就是神仙,一语破的,把人的心底洞穿。
   当太阳高高地升起后,我们离开围栏,走向梯田。说是走下去近距离地看梯田,其实是在山间上下攀援。下山不是下楼梯,没有直径,唯有在曲折与迂回中,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有点像是人生的追索,不遭受些磨难,走些弯路,摔几个跟头,就成不了真正的男子汉。
   人生最初的攀登是容易而且愉快的,如果你不是一下子目标订的太高,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可是越走,你就会觉得越沉重。到得最后,你每爬一个台阶,都会大口地喘息。真正能够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快意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半坡下,还有些爬的急了、快了,心生野心、贪婪,结果滚下山去,落进山崖。比那些留在半坡下的人命运更惨。
   走进梯田,我们才看清楚,这些层层叠叠、天鹅绒毯子般松软的土地,都是被一条犁沟一条犁沟细细刻画过的。他们是被勤劳的农民,用一个又一个世纪的血汗灌溉,在一个千年加一个千年里,用双手一块块缝合。这些不规则的田块,从最底下连接溪水处,一直层叠到高高的云端。我俯首捧起一把油亮的红泥土,细细嗅出它淡薄的芳香,这气味让人感到甜蜜而兴奋。
   庄稼已经收割,整齐的根茎隐没在含着露水的杂草间,泛着幽幽青光。各色的野花朝天舒展着,对着太阳荡漾着自己的笑颜。清晨,微微的风在田野上静静地吹过,草木都在山峦间轻轻摇晃。我站在这块海拔一千一百公尺的梯田中向四围瞭望,白云在头顶悠悠地飘,阳光把山峰溪谷照亮,空阔的田野一望无际,远方是那样的宁静清爽。前边的山头上,有几只牛自在悠闲地吃草,山阴道上,有几个或红妆或绿衣的村妇悄然走过。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大山里的农家,古往今来,代代繁忙。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溪边攀上天边,一日劳作后,再唱着山歌悠然走下。他们安安静静地生活,不求闻达,不求暴富,安贫乐道的日子,胜过仙家。
   看过梯田,沿着山径,从峰顶走下。听说山下有个“红军村”,立刻就激发起我曾经的军人情怀。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程,总是有一种追寻前辈足迹的冲动。那些烽火硝烟、金戈铁马、生与死、铁与血的传奇,总能像一把火点燃我的激情。
   那个古村落叫做王村口,当年开国将军粟裕在败军之际,临危受命,率领红军挺进师以此为中心,建立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为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保留了一支革命火种。
   走进古镇,村口是一座妈祖庙,碧绿的乌溪江从庙门前缓缓流过。石牌楼前,一座美丽的妈祖石雕像面江而立,遥看群山。当年,这里是粟裕将军与根据地军民集会的地方。妈祖庙的香火一直很旺,善良的村民们相信妈祖会保佑他们的平安。红军在这里得到真心地拥护,淳朴的山里人,坚信红军会带领穷人打下自己的江山,过上好日子。
   我们沿着一条幽深曲折的小巷,跨过一道道半月墙门,循着当年红军的足迹,缓缓走进历史深处。小巷两侧斑驳的墙面上,还留着“热烈欢迎工农红军”、“平均分配土地”的标语。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农民对土地爱的很深、很深。“打土豪、分田地。”这最朴素的口号中,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在上个世纪上半叶,它响起在哪里,哪里就掀起革命的暴风骤雨。

共 71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寻,是一个动词。在寻的路上,有人寻梦,有人寻情,有人寻宝,更有人一路寻景。本文的作者江凤鸣在秋色渐浓的季节里行至江南,融入到遂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生活的另一种意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凤鸣的寻,寻的是一种宁静悠远的生活方式,已然从旅行推演到发现的乐趣。旅行,是一种拥有无限可能的,全开放的行走方式,只有去深入体会又关照当下,才会在每到一处之后,发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美,才能安然行走,心神俱朗。 这一篇《寻》,是诗意与哲意的完美交融。凤鸣的散文大气,行文飘逸,不仅给读者以视觉上的美感,还具有丰富的内涵。文中不乏佳句,如: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旅行是在自己的思想中探寻。又如:旅行,是在物质世界中读书,读书是在精神世界中神游。再如:读书是在文字中旅行,旅行是在读一本无字的书。这些句子值得我们反复去品读。 这一篇《寻》,不同于一般的游记类散文,凤鸣为读者勾勒的也绝非是平面的单一的图景,这篇散文是多维性的,不仅有景有情更有思考,同时将读书与旅行这两种完全相同且想通的方式融汇在这篇散文中,旅行就是读书,而读书也是一种心灵的旅行。所以,我一直认为,凤鸣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并善于思考的行者。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2100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4-11-20 14:54:53
  我看到这个“寻”字,在你心的舞台上舞蹈。很美。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10:33
  谢谢雪的美按。雪审文总是能抓住文章的实质,理清文章结构间的内在逻辑。我一直觉得唐人韩愈所谓文以载道,西方哲人所谓行文者应试思想者的说法很有意义。一篇文字只有情理交融,情景交融才算是文章。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13:01
  错了一个词:应是。行文者应是思想者。
2 楼        文友:风逝        2014-11-20 15:55:2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管是读书也好还是旅行也罢,都是人生路上的一种追寻,在文字里,在旅途中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借助一次秋季的旅行,边走边思,来诠释自己对人生信仰、人生追求等诸方面的看法,带给人不尽的哲思。
   文章信笔由缰,形散而神聚;而且妙思哲语,层出不穷。譬如:“旅行,是在物质世界中读书,读书是在精神世界中神游。”可谓高屋建瓴,富有哲理。
   拜读受益匪浅。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11:57
  错了一个词:应是。行文者应是思想者。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19:58
  风,你总是能抓住别人文章中的闪光点,你的跟评都是仔细阅读后给人的鼓励。最近,我确实读了很多书,东西方关于人文的论述,也走了很多路,今年就有八个月在路上。读书、走路都是学习。谢谢风逝。
3 楼        文友:石语        2014-11-20 16:10:44
  共贺流年又一同题盛典,留下脚印,表示来过,回头细品。二哥,安好!
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4-11-20 16:52:21
  二哥的游记读完,不得不为二哥的文采所折服。文字以旅游为切入点,在深秋的季节,去了闽浙边界上的遂昌南尖岩,到那里看山、看云、看梯田……作者用自己精湛的文笔给读者描写了一幕幕一幅幅精彩纷呈的风景画面,感动于大自然的美丽。
   在描写风景中,插进一些感悟议论,文中一些经典语言,寓意深刻,比如“ 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旅行是在自己的思想中探寻。读书是向昨天发问,旅行是向明天求索。”“ 读书是在文字中旅行,旅行是在读一本无字的书。”“每一个普通的人,通过读书都可以开启第三只眼”“一个人只有行得正,才能影子正。那影子,就是你去向天国之际,历史给你的判决书。”
   同时,作者不仅仅只写景,二是通过游览“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缅怀了粟裕将军指挥了浙西南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以及曾经与粟裕将军一起浴血奋战的方志敏烈士,并引用烈士的遗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情。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比,笔锋一转,谈到现在的很多干部,在变本加厉地追寻金钱,财富、食欲、美色……
   这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堕落,狼心狗肺,蛇蝎心肠,自私歹毒,愚昧无知,行贿受贿,跑官要官,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简直不如狗!他们在方志敏烈士这面宝鉴铜镜面前,这些贪官污吏,该是多么渺小、卑鄙、龌龊、无耻……
   一篇充满了正能量的作品,值得品读!
   超赞!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27:42
  谢谢山地君的表扬。这一篇游记散文的确不同于我以往的写作风格,个人觉得比那些清风明月的江南山水的描写,多了硬朗,多了豪气。那是因为,我看到的山是英雄的山,是红军战斗过的山,踏着红军当年的足迹,我也感受到了英雄气。向书本学习,向自然学习都是学习,两者不可偏废,它们都是人一生要读的书。读书要思索,旅行要追寻,人就在这思索与追寻间,增长的学问与知识。
5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11-20 20:51:39
  一寻就倾城,一按就生辉。
   两朵奇葩,绽放在流年。
   寻,万千滋味,于文,于情,于心。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28:39
  雁子的文字,就像是诗句。而且是好诗。
6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14-11-20 21:32:50
  读过二哥的寻,真是有万般滋味在心头。是啊!读书是寻找昨天,旅游是寻找明天!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我们到底要什么?只有寻找对了方向,才会走正确的道路。一篇很有深意的散文,令人回味!二哥博学多才,文思如泉涌!佩服!祝二哥一切安好!写出更多佳作!
永远红梅
回复6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32:54
  红梅,谢谢你的美评。其实,我很不会写这样的命题作文。不过雪说了些寻,那就寻呗。反正,我今年很多时间是在路上,好像也是在寻找什么。
7 楼        文友:晓文        2014-11-20 21:46:06
  都说身体与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方不负此生。
   纵观二哥的多篇文字,顿觉,二哥一直在路上!
   读这篇寻,已经不能用惊艳来囊括
   洋洋洒洒的文字背后,是博学多才、是博闻强记、是激情洋溢
   在一次旅行里,探讨人生的真谛,生命的内涵,寻的意义
   也唯有二哥,有这样的豪放手笔,这样细腻的情怀,别一样的风格
   赏读二哥的文字,领会的是人生,感悟的是厚重,陶醉的是意境
   在我看来,与其读书,不如读二哥文字,这无疑是灵魂的旅行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回复7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45:25
  谢谢晓文如此美丽的赞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可惜我很难做到。我一直是司马迁的粉丝,我觉得像他那样的人,以一人之力,开拓五千年无韵之离骚,现代再也不会有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我们唯有敬仰的份。
8 楼        文友:        2014-11-20 21:57:37
  二哥的《寻》,就是不一样。
   正如编者说的那样,有人寻梦,有人寻情,有人寻宝,
   而二哥的寻,可谓一种人生中的高意境。
   问好二哥。晚安。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回复8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48:23
  舒,谢谢。我觉得人生就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追索。所以,我写了这样的一篇寻。
9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14-11-20 22:46:43
  二哥,你在我的文章后面说,有的人寻亲情,有的寻爱情,有的寻友情。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存在着的。然,二哥的寻,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是二哥文中所寻的东西,与有形的有着天壤之别,那是高境界的寻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种东西,是大的寻,不是小寻。这种寻,让人的心灵和灵魂都能得到净化与升华!我喜欢这样的寻,也喜欢二哥所寻的这样的东西!很奇妙,妙不可言!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回复9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54:14
  阿香,你写的是小说,小说以情节、人物说事,我写的是散文,散文追求的是一种意境与氛围。我觉得写散文要不断的开掘主题,让所有的材料都围着主题转,在好似漫不经心中,通过层层累积,在最后让主题升华。这是我最近读了大量西方抒情随笔散文后的体会。我把这种技法用在这篇散文中了,不晓得是否成功。
10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11-21 00:52:07
  行路!有风景相随,有书籍同伴!有爱侣相依!是为人生最美的享受!寻的是轻逸和明媚!觅的是真味人生。二哥的寻!别有洞天。学习了。认真留评了。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0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11-21 21:58:48
  雁子也是个爱读书,爱行路的人。我觉得人生手不释卷,脚不停步,才是一种潇洒风流。只不过,这个受制于好多条件,努力实行吧。行到哪里算哪里吧,只要尽心尽力而已。谢谢雁子。
共 21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