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老歪领着老伴逛北京

精品 老歪领着老伴逛北京


作者:采耘 秀才,252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10发表时间:2014-11-20 19:43:33


   一
   4月20号老歪拉着老伴的手走进车站候车室,几天前老歪就买好了去北京的车票。解释一下“老歪”,“老歪”是男主人公的外号,是学生下乡时,村里孩子给他起的外号,“老歪"会理发,他常义务给同学和乡亲们理发,等到该下一位时,他常会叫:“喂!喂!该谁了?”时间长了孩子们就叫他“老歪”,其实他一点都不歪,他是一个公认的大好人。
   老歪要领老伴去逛北京已经计划两年了,今日终于成行,全程计划都有“老歪”安排,老伴不管不问就等出发。“老歪”提前就在网上查了各个景点的路线和票价,和住宿的地方,预算花销,出门的穿戴,老伴拿什么衣服,他都有安排计划。他们年龄大了,腿脚没年轻人快当,所以“老歪”就安排在北京多住几天,要叫老伴转个痛快,玩个满意。老两口都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人,节俭是必须的,这也是他们的风格。“老歪”没买卧铺票,他舍不得买。他提前一天买了几包方便面、还有一包火腿肠、临走那一天,老两口一块又烙了几个油饼,煮了十几个鸡蛋,还炒了一瓶肉丁带着路上吃,走到菜市场门口时,又买了几斤黄瓜,这都是在老歪的计划之内的。刚一出门,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的电话打过来了:“爸,到车上换成卧铺,要不你们受不了。”女儿知道父母去北京,她知道爸爸节俭不会买卧铺票,所以就特意打来电话嘱托。
   “老歪”回说:“你别管了,没事,我们身体好。”
   女儿一再恳求:“爸,上车一定换卧铺票,你们年龄大了别图省那几个钱,把身体累坏了还咋玩啊……”
   “老歪”有点不耐烦:“好了、好了,别浪费电话费了,我挂了啊!”
   车还没有到站,女儿的电话又来了,还是叫老歪换成卧铺票,“老歪”还是老一套,不让女儿管,女儿不依,又要母亲接电话:“你不要听我爸的,硬座太累,上车换成卧铺吧!回家时少吃两顿好的就行了……”
   “闺女,你别操心了,我得听你爸的,别很打电话了,浪费电话费。”老伴说。
   “咋都是一样,叫我爸听电话。”女儿很生气。
   老歪接过电话说:“别说了,就这样了。”
   换卧铺票的事,女儿没说动父母,女儿又在关心老俩的住宿问题:“我算没法你们,您咋住呢?我在网上给你们订个酒店吧?”
   老歪说:“不用,我们住西客站招待所,我在网上查了,一个人才三十块一晚。”
   “哪有那价钱,那是啥时候的事啊!我还是在网上给你们团订吧,团订便宜。”女儿说。
   “不用、不用,我们就住西客站。”老歪说。
   女儿没法二老,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一心想叫老人住好、吃好、玩好,她说休息好才能玩好。说的是很对,但老歪哪舍得浪费钱啊!
   车快到站时“老歪”对老伴说:“今儿,一天就省了一百块钱。”
   老伴笑笑没说话。老两口在车上一夜没合眼,坐着实在是不舒服,老伴不住地扭动身子,变换坐姿,无论怎么坐都不舒服。车终于到了北京西站,收拾行李下车,老两口刚出站口,就被一个中年女人截住了:“住店吧?”
   “不住,有地方。”老歪说。
   “住哪里啊!我们那近、方便。”女人说。
   老歪指着西客站招待所说:“我们就住这里,很近的。”
   “那不能住,我们就在前面。”女人紧追不舍。
   老歪领着老伴走下电梯,他交代老伴说:“你先站在这里别动,我进去看看。”那女人一直在后边跟着他们。
   老歪一会就出来了,他对老伴说:“这里装修,以前我跑车时常在这里住。”
   “走吧,到我们那里去住吧!又不远,就在前边。”女人跟上来说。
   “一人多少钱?
   “六十。”
   “六十太贵了。”老歪嫌贵,他说前年同事来时才三十元。
   女人说:“不贵,你去看看再说,现在哪还有三十块的房间啊。”老歪两口只好跟随女人去她们的招待所看看。
   走进招待所的门后,眼前是一条窄长的胡同,两边都是房门。女人叫来服务员打开一间双人房间叫老歪看:“这是双人间,双床。”
   房子很小,大概也就五六平方米,两张小床分别靠墙铺着,一个床头有一台破电视机放在小桌上,另一张小床头放着一个破桌子,除一个垃圾篓外,什么都没有了。“老歪”提出来再去看看双人床的房间,双人床只是比单人床大了一点,房子也是那么小。老伴开腔了:“还是住那个房间吧!两个床住着舒服。”
   “好,就住那个房间吧。”老歪说。
   这时老伴急着去厕所,她问那个女人:“你们这有卫生间吗?”
   “有,往里走,那不,就是坐人的地方再往前一点。”中年女人给指点着。
   老伴顺着长廊去找卫生间,心里很不乐意,这里条件太差,去卫生间还跑到屋外,还这么远。心里埋怨着,去完厕所后她迷向了,走向了另一条小胡同,这里边七拐八拐胡同很多,就像迷宫一样,她走不出去了,就在里边来回的转,最后转不出去了才只好问人:“往门口怎么走?”
   “这边,往前走。”
   老伴的心里更气了,咋真多小胡同,到时候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咋办?这么长时间“老歪”还不见老伴回来,正准备去找时,看到老伴回来了,
   老伴说:“我迷路了,找不到出来的路,这里小路太多,我走到里边去了。”
   那女人抢先说:“我说你咋去真长时间嘞!”
   “这条件太不好了,便宜点吧!”老伴说。
   “这都够便宜的了,快过五一了,到时还会涨价呢。”女人说。
   “就这吧,就住这吧!咱也别来回去了。”老歪说。
   “中,你说住这就住这。”老伴说。
   “要不,把钱一下交了吧!”“老歪”说。
   “一下交了,给俺便宜点。”老伴说。
   “哎呀!我也不当家。”女人说。
   “你先出去一下,我拿拿钱。”老歪对中年女人说。
   老歪的钱是缝在裤头上的,临出发前他在自己的裤头上缝了一块布,就成了他装钱的口袋,两口觉着装在这里保险。老歪从裤兜里掏出钱,老伴一再交代他:“一下住十几天,叫她给咱便宜点。”
   打开门老伴又对中年女人说:“你看俺一下交十几天的钱,给俺便宜点。”
   中年女人头一摆,对老歪说。“我给他们说说,走吧。”老歪跟着她出去了。
   老歪交完钱一进门,老伴就问:“交多少?”
   “一千三,便宜了二十块。”
   “跟没便宜一样,早知道我也跟过去,这房子哪值啊!”老伴的话音刚落女儿的电话又打过来了,这之前都打过来几次了,老歪接电话都接烦了。
   女儿在电话那边说:“爸,不要住哪,刚下车你们累先住一晚,我再给你们定个好一点的旅馆,地下室没太阳,见不到阳光,空气又不好。
   “晚上要啥阳光啊!钱都交完了,他们说好不给退钱,你别管了。”老歪说。
   “你别听他们吓唬你,为啥不退,你们先住一天,回去时,为坐车方便,再住一天,明天还是换个好酒店,叫我妈接电话。”女儿还不罢休,非让母亲接电话。
   老伴接过电话笑着说:“闺女别浪费电话费了,我们就住这里了,好了,以后有机会你带我们出去时再住好点的酒店。”
   老歪又接过电话说:“好了,挂了。”电话那头的女儿气得哭出了声。
   老歪对老伴说:“又哭起来了,你说这是干啥哩!”
   老歪抬头一看墙上的表说:“呀!可十一点了,这闺女都给我气迷糊了。”
   老伴一看手机说:“才九点,那是个死表,不会走。”
   “我说呢,咋过得真快嘞!还歇不歇?”
   “还歇啥呀!赶紧走吧!时间紧又不是在家。”老伴说。
   老歪装好中午的干粮后,又提了一瓶开水,指挥着老伴说:“走,我们去找汽车。”
  
   二
   21号,他们坐122次汽车准备到天坛,刚一下车,他们看不到天坛的门在哪里,走走问问,到路口时老伴看到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太太,她想这人肯定是本地人,她就走上前问:“请问,天坛在哪?”
   “不远了,一直往前走,一会就到了。”
   老太太还蛮热情,她看老伴穿着双高底拖鞋就接着说:“那边有个早市,东西很便宜,卖啥的都有,你去哪里买双软底鞋,也就一二十块,往前边东西就贵,王府井、东单、西单东西都贵。”
   “好,谢谢你,我们现在不去,明天吧!”老伴说。
   “你们先走吧!”北京老太太说。
   “好!”老歪两口笑着表示感谢。
   来到天坛门口,老歪去买票,票价35元,北京对外地六十岁以上游客(有的地方不卖半票)。来到天坛才知道天坛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穹宇:由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共同支撑起巨大的殿顶,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构造精巧。殿正中有汉白玉雕花的圆形石座,供奉“皇天上帝”牌位,左右配享皇帝祖先的神牌。正殿东西各有配殿,分别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雷电等诸神牌位。整个殿宇的外观状似圆亭,这个殿不准有人入内,老两口随着人群流动着,俩个老人一人举着一个照相机,互相给对方拍照,主要是老歪,他喜欢给老伴照相。老俩口走马观花似地游玩天坛,回头走在古柏树下,这里的柏树年龄都在几百年以上,腰上都有标签,铁干虬枝处处映入眼帘。老伴不由得和它们合影留念,有的老柏树还拄上了拐杖。他们在松柏树下小息,吃罢自带的干粮,老歪站起来,拉起在地下的老伴说:“走,咱到大观园去。”
   “不想去,在电影里都看过了。”老伴说。
   “那不一样,叫你去亲自感受一下,绝对得去看。”死命令,老伴只得跟随前行。
   他们又坐上122次车十几分钟的路就到了大观园,游园票价20元,移步入园,错落有致的建筑映入眼帘。老歪急忙指挥老伴立在假山旁,他要给她在这留个影,各景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曲径通幽、沁芳亭、贾宝玉住的怡红院、林黛玉的潇湘馆、宝钗的蘅芜院、皇贵妃的省亲别墅、探春的秋爽斋、李纨的稻香村,以及大观楼、拢翠庵、滴翠亭、紫菱洲等。芦雪庭、红香圃、嘉荫堂、翠烟桥等建筑,错落于山水之间。全园设计精巧别致,独具匠心。展示了我国古建筑艺术的高深魅力。通过实物、资料、场景深入浅出的向游人展示了红学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老伴还发现园内有几处卖字画的,字画是她最大喜好,她不由得驻足观看,还不由得和老板聊了起来:“我在北京看过几处的画,大致都是一样的,你们这里的牡丹画,画的可不怎么样啊!”
   “是啊!是画得不好,卖不上价。”老板说。
   老伴赶紧掏出自己的画册递给老板:“看看我的,这是我画的,我是来自牡丹之乡。”
   老板接过画册,另外几个人也挤过来看,还不住地说“不错,画的不错,画的人物也挺好。”
   “人物是我临摹别人,也是我自学的。”老伴说。
   卖画的老板急忙找来纸笔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递给老伴说“这是我的电话,过一段时间我去找你。”
   “你们的画卖的便宜,这么便宜我可不卖给你。”老伴说。
   “到时候再说吧!这张画册留下吧!”老板说。
   “就是给你的,这上边有我的联系方法。”老伴说。
   其中一个店员说:“看你们文化人多好。”这一点插曲老伴觉着最有意思。从大观园出来结束了第一天的游玩。
  
   三
   22号。
   走进西客站地下室,看到很多游客靠着墙根和柱子席地而卧,老歪老两口看看他们,觉着自己还比他们强点。老伴说:“咱还不胜也拉块纸板睡在这,不花钱。”
   老歪急忙说:“咱是有身份的人,不能和他们比。”咱是有身份的人这句话,是前两天地笑谈,这几天就成了他俩调侃的话语。
   回到招待所,老伴已累得不行,一路上老伴都在说:“回去我得用热水泡泡脚,没盆咋办啊!”
   “我给你找一个盆,他们那里肯定有。”老歪说。
   “咱们是有身份的人,你忘了。”老伴说完,两个人同时笑起来。
   老歪一打开屋门,老伴一头就倒在床上说:“我是动不了了,你快去给我找盆吧!”
   老歪放下包就出去了,一会就端着一个蓝色塑料盆进来了。老伴忙问:“从哪弄的?”
   “借的,我给她说我老伴不舒服,出不来,我给她端点水洗洗,我去给你打点热水,刚才我不敢用盆打,怕他们不愿意。”说完老歪提着两个水杯出去了。
   烫完脚,老歪急忙去还盆,老伴说:“先别还,放着用几天。”
   “用时再去借,咱们是有身份的人。”老歪说。
   “明天我们去买一个盆吧,我们在这住十来天呢,又不是一天半天,可不知哪有卖的,去超市看看。”老伴说。
   “好,吃饭吧,吃完饭我出去看看买一个。”老歪说完从小桌上拿过来自己带来的饼,递给老伴一个,又把瓶子里的肉丁,用勺子挖一勺送到老伴嘴里,俩人就这样吃起来,吃完喝点开水,一顿饭就吃完了。
   “老歪”交代老伴说:“你把门弄好,这样按一下,从外边就打不开了,你试试。”老歪说着给老伴做了个示范。

共 29224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老歪”与老伴自诩是“有身份的人”,这两个有身份的人,带着自己烙的饼,自己煮的蛋,炒的肉丁坐着硬座火车就出发了,从买车票到住宿,从一日三餐到各处的浏览,从历史遗迹到时尚建筑,更带着满怀崇敬参观军事博物q瞻仰主席遗容,这两个老人以最低的生活标准,把首都北京逛了个遍。作者详细地记录下两个老人在北京留下的足迹,生动地描述了两个老人的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又通过风趣的对话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感受,更让人由衷赞叹的是两个老人的乐观豁达与勤俭节约。作者以入世之笔,写出了两个老人的脱俗壮举,让人不由想起以同样方式周游世界的另一对老人,与疯狂购买的中国大妈相比,这样的老人才活得更充实,更理性,更时尚。在主人公行进的过程中,也让读者近距离地了解了北京的各大景点,为旅游者提供了最佳参考,详细而实用。佳作共赏。【编辑:瞳若秋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1121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11-20 19:45:08
  文章对北京描写得非常详细,相信采耕曾经在北京度过快乐的时光,或者本身就是北京人。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2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11-20 19:46:39
  极为可惜的是秋水今年五月在北京只是走马观花,不过,看了采耕的作品,多了许多了解,下次去就有目标了。天安门确实人山人海,各道检察确实严肃认真。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回复2 楼        文友:采耘        2014-11-21 10:39:08
  谢谢瞳若秋水,谢谢你的精心编辑和按语。
回复2 楼        文友:采耘        2014-11-21 10:41:35
  谢谢,你能过这样的生活吗?希望我这篇文章对年轻人有所启示,勤俭节约才是根本。
3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11-21 07:19:44
  将来我不工作了,肯定也会以这样的状态,走遍中国,甚至世界。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4 楼        文友:采耘        2014-11-21 10:31:43
  谢谢瞳若秋水的编辑和按语,从你的按语中我知道了你真正理解了我这篇文章的用意和内涵,理解主人公的艰苦朴素和乐观精神,很是感谢。
5 楼        文友:宏声        2016-09-01 05:50:13
  多如牛毛的纯文学网站还是江山是“老大”,是江山文学网使我结识了老师们和文友们,在文学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宏声又来拜读老师佳作了,向老师问好!取您之长补我之短我才会进步。
回复5 楼        文友:采耘        2016-09-01 11:34:57
  谢谢您的留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