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小泥儿>十六、成功(3)

十六、成功(3)

作品名称:小泥儿      作者:小泥儿      发布时间:2014-11-22 19:38:56      字数:9984

  十六、成功(3)
  
69.脑瘫医院——我创办的属于自己的企业
   
  我自从广州回来,就一直琢磨要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或者开一个店,一定要“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然后一天天把它养大。
  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在网上看到一个项目,是连锁销售10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商品,从服装、饰品、到文化用品。最可爱的是它的标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黑色小企鹅,一时间风靡全国。儿子非常喜欢这个项目,为了保险起见,我亲自带上儿子到广州总公司进行考察。这是一个迅速发展起来的公司,公司上下全部是年轻人,生机勃勃。我们去的时候招商工作已经在全国铺开,投资办店的人络绎不绝,让我看到一种新生市场势不可挡的趋势。同时也发现这间公司管理中的问题,由于市场发育太快,他们已经来不及整合,这样必然会带来混乱。为此我还亲自找到老总,在谈项目的同时谈出自己对公司管理的建议。
  我心里总是想,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如果看不到希望就不要投资,已经看到未来的发展就要冒一定的风险,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如果市场逐步稳定,公司管理跟上,这个项目还是大有希望的。儿子又特别的喜欢,我也希望他能自己从一个小店做起,自己经营,自己管理,我也只是指导一下,抽出身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本来想把沈阳的代理权拿下来,可是一谈,只能做二级代理,前几天沈阳的一个代理商已经签了合同,没办法只有签下长春的独家代理权。因为我的弟弟在长春,我想既使我不在,他也会关照我的儿子。就这样,我们带着新投资的专卖店满怀希望的来到长春。10月底的长春已冬意浓浓,可我和儿子的心里却是春意融融。
  新的目标设定之后,如同箭在弦上,一切力量都冲着靶心使去。我和儿子每天充满希望的工作着,从选址,拆除以前的装修,开始按着公司的要求装修店面,每天都精疲力尽的回家,儿子更是把一切都寄托在他的这间小小的专卖店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开业前的准备工作中。他说:“妈妈我好像看到自己铺出一张美丽的青春画卷,我好像看到这里涌动着青春的乐章”。他自己设计广告画,自己到大专院校去策划开业活动,自己到街头巷散发小传单,每到闲下来,儿子都会兴奋的叙说着希望,憧憬着未来。我虽然很累,但却快乐着,因为我看到儿子长大了,而且实实在在的成长着。
  小小专卖点的装修完全按照公司的方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门脸的牌匾是一个近两米高卡通形象qq小企鹅!欢快可爱,橙色的牌匾上法国蓝的英文字头,一看就亮丽抢眼。房间50多米,不算大,但是布局合理,设计新颖,色彩搭配以橙色为主,用灰色、蓝色、白色搭配,用红色点缀,一看就是年轻人喜欢的活泼空间。正面是橙色从墙上突起,一个大的椭圆形,上面用来摆放各种款式的旅游、运动的鞋子。左面墙上分割了三部分:一块作为各种饰品的挂件。一块作为文化用品的陈列,靠门的地方是一块专门展示手表的橱窗,在灯光的环绕下,各种款式的手表都显得五光十色。右边墙上一部分是各种流行的背包,一部分是年轻人时尚的衣服。地中间是一个旋转的三层圆台,展示各种T恤衫。在装修过程中,每一个字的摆放,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和每一的色调的搭配,都在我们母子俩精心的掌控之中,一切进展顺利。我们把开业的时间定在12月的8号,也就是在圣诞节的前夕。我和儿子期待着货一到,将货架摆好,鞭炮齐鸣,开业大吉。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就要“降生”了,怎能不叫人兴奋叫人激动呢?我们早已把创业的艰辛扔在脑后,只是沉浸在孕育成功的喜悦中。
  那天,是11月24日。一早,我和儿子准备到离我们小店不到200米的重庆路(那是繁华的商业区)去看看,学习学习人家店的服务员是怎样卖货?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弥补的?当我俩刚刚进入街口时,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那真是祸从天降,一个巨型的吊车正在把一个大于我们20倍的qq大企鹅的标志往一个和我们同样的专卖店的大牌匾上吊装!牌匾之大足有两层楼高,这家店是一个完整的三层楼,面积有1000多平米,一看就实力雄厚,属于大投资大回报的专卖店。看着他们的大牌匾快有我们店的整个面积大了,我立刻联想到我们那只小qq企鹅,如果和他们厮杀,都填不满他们那只大qq企鹅的嘴!因为这家大店一开,谁还能到200米之外的同样的小店去买东西呢?
  太可怕了!中国市场上竟然有这样的品牌经营!我看着儿子脸色都白了,泪水含在眼圈,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棒子打的脑袋一片空白。我拉上儿子说“回家”,可心里却像装进了一个重磅的秤砣,两腿如同灌了铅似的沉重:命运又一次戏弄了我,我该如何去面对?冷静之后,我知道这一切就像战争一样,不会等你一切都准备好了再打,像地震一样,不会等人们都疏散好了才震!灾难不相信眼泪,就是同样去死的话,也要拼死,决不能等死!我清醒的看到总公司唯利是图,因为有了大的经销商,就用这种恶性的竞争让我们这家小店悄悄的的死在商战之中,被这只狰狞的大企鹅吃掉。面对这一切我必须做出决策,迎接这场“保卫战”。
  我和儿子说:“我们必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你马上写一个通知:“本店开业时间因故拖延,准确时间另行通知!”儿子说:“妈妈,这专卖店,你不开了?“我说:“儿子,不开了也许还有生的希望,如果开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我把道理讲清楚,儿子心疼的点头同意了。我只有1天的时间,将所投资的资料收集好,因为是自己开店,购置的好多东西没有发票,我想到装修公司的黎经理,请她重新帮我做一份装修的合同,将我所花费的所有费用含进去!黎经理非常同情我们的遭遇,当天晚上就将合同做好。我将所有装修款付清之后又给了她1000元,作为感激。黎经理非常感动:“小泥儿你自己都不知道要赔成什么样,还在乎我们所做的这点事?她执意不收,我还是付给她”。“如果30万都赔进去了,这1000元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笑着和她说了上边的话。
  准备的资料当中还有公司老总的两个私人账号,这是他们偷税漏税的证据,因为很多的货款都是打到这两个账号上的。这是我向公司讨回我30多万投资的底牌,但是不到真死的时候,我是不会公之于世的。当天下午,我就订好了直飞广州的机票,我决定要向总公司要回属于我们的30万,所有责任由总公司承担。这场官司,我抱着打不赢就不活着回来的信念,决不能平白无故的将我10年打工赚下的30多万就这样打水漂了,这是我和儿子的活命钱!
  出发前的这个晚上,弟弟请来几个朋友一起吃饭,目的是讨论一下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可是来的人,多数都认为凶多吉少,和广东人打官司还能赢吗?还有的劝我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我主意已定:死不用做打算,怎样活着才是最不容易的事,心中的目标就一个,拿回我自己的东西。
  第二天,我和弟妹登上了直飞广州的飞机,儿子流着泪送我,我告诉儿子“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要坚强,这边的事如何处理听我的电话。放心吧,妈妈不会就这样输掉30万的!”其实此行的结果我并不知道,但是我心中的信念不倒,那就是,一定要打赢这场捍卫自己权益的战争。到达了广州,我们在公司旁边找了一家小旅店住下,下午就直奔公司总部。我的到来让公司上下震惊了,昨天电话里还讨论发货的事,今天就到了广州了。我和主管东北区域的经理打了招呼后就直接去找总经理,总经理不在,我只有一个一个的去找副总经理。那是怎样的一种“持久战”?虽然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可对于我和弟妹来讲真是一种灵魂和肉体的折磨,心灵和思想的历练,痛苦和无助的煎熬。一个星期的日子里,我开始像“祥林嫂”一样,见到每一个副总都从头到尾的诉说一遍我们经历的一切,有时也会声泪俱下,我本来一直是强调‘公司发展选择大的经销商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希望公司能处理好我们的问题,只要退回我的投资,拿到属于我的30多万,立刻就回家“!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每天上班一样的去到公司,下班一样的回来,每天没有一点进展,得到的回答是,“情况要调查,问题要核实,总经理不在,主管专卖店的副总出差,等等”,一看就是搪塞、拖延,让我们熬不下去自动撤退。
  那半个月真让我感受到什么叫度日如年,饭一点儿也吃不下,满嘴的水泡,头发一把一把的掉,人也一圈一圈的瘦下来,特别是晚上躺在床上无法入睡的时候,常常会从10年前想起,想起这10年的坎坷,想起这一串串的灾难,想得流泪,想到黑暗的尽头走也走不出来,突然有了一种活着没意思的感觉。可每当想到死,就会想到儿子,想起爱自己的父母弟妹,我反过来就会狠狠的骂自己,难道生命就值这30万,难道要放弃责任,难道要把痛苦留给亲人吗?我不允许小妮儿就此结束,于是又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想明天又该怎样去战斗.
  我原本是一个"不识数"的人,兜里的钱从来记不住,电话号码连家里的都会常常忘记,可那段日子,我带来的账目每一个数字都背得滚瓜乱熟,我突然发现我的脑子并不是对数字陌生,这是大脑的潜能啊!就这样,当每一个夜晚熬到天亮时,我都会把自己重新武装成斗士,绝不言败,一定要讨回公道。
  星期日那公司休息,日子更难过了。我和弟妹无心逛街,因为心情的灰暗,整个世界都没了光彩,街上的人既使是笑都会让人毛孔悚然,出租车都似乎载满了悲情,刮来的清风都让人感到窒息,整个日子都裹挟着痛苦和孤寒拥抱着我们。我感到一种快要瘫倒的无助、无奈和渺茫。我突然想起广州的朋友,就打电话给他们,在广东人的饭桌上,他们都劝我“泥大姐,放弃吧!和我们广州人打官司你们赢不了!要不然我帮你拉来一汽车武警战士来,就在他们公司一坐,几天就叫他们受不了,可是几十号的人吃饭也是大问题啊”!我说:“谢谢!就我一个人好了,打不成这场官司,就死在你们广东人面前,让你们广东人彻底胜利!”说完这站着的话,自己却突然眼睛一亮:连死都不怕,还害怕什么呢?
  又是一个星期开始了,我和弟妹又重头开始找,开始谈,我不再是向上一周那样平静,那样还有点不好意思。经过煎熬,近乎绝望的一头“母狮”,为了她的孩子,为了活命,她疯狂起来,嚎叫起来:“你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治我们孤儿寡母于死地,你们不能这样掠夺我10年打工的血汗钱,如果你们逼我死在这里,我也会叫你们的公司同我一起化为灰烬!”近乎发疯的我,嚣张痛苦的嚎叫着,早已忘记自己是谁了!几个西服革履的年轻老总,指责我在威胁他们,还有几个捧臭脚的让我到法院去告他们。我说:“我不会上当的,就我一个人够了!撕毁合同的是你们,就是拼死我也要拿回自己的钱!”从那个星期开始,他们的堡垒开始动摇了,终于看到有“一扇门”吱吱嘎嘎的开了,走出一个说是会计的女人,领着我们到了一家银行,说是老总说的“先把10万元货款打给你们”,我和弟妹通过银行打回长春,儿子查到钱已到帐,这是胜利的曙光。又一个星期,儿子说:“公司来人到长春了,看了装修的店铺和房间的设施,我们在长春租的房子和两家店面相隔的距离,他们无话可说了。”儿子还说,“妈妈,原本计划开业那天,我躲在能看见店面的地方,许多大专院校的的学生都来了,他们围着这店面转来转去,议论着什么,我心里难过极了,都哭出来了。”我安慰儿子让他接待好总公司的人,告诉他胜利在望了,只要把钱要回来,专卖店我们还会重开”。这个公司的几个老总终于凑齐了,他们认真的研究了我们的问题,决定解除合同,返还我们合同期间发生的一切费用。这样,我们将余下的20多万打回长春账户,还报销了到广州两个人的旅差费,最后的战争只在一两天就结束了,我们胜利了。
  第二天一早就飞回长春,反倒没有一点喜悦一切近乎于自然,最大的感受就是精疲力尽,心里剩下的只有孤独、寒冷和对命运的斜视。
  我们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由于装修合同做得多了一些,算一下帐,这1个月拿回投资再去了费用,我们几个人的“工资”是3万元,是我有史以来当月赚得最多的钱,也算得上“成功”的商务活动,可是这3万元却让我觉得血淋淋的沉重,没有一丝的快感。回过头来想,我还要深深的感谢那5位年轻的老总,他们是真正要干事业的一群年轻人,对于自己的责任没有推卸并且勇敢的承担了。也是由于他们的年轻,为暂时迅猛发展的市场冲昏了头脑,没有好好的整合市场,摊子铺的太大,全国市场在几年中全盘崩溃,公司最后倒闭了。
  就这样,孕育3个月的“孩子”还没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呢,就被市场经济残酷的“流产”了。但是生命在继续,梦自然在继续,我坚信,有梦就会有希望。可惜的是,这个梦一下子等了6年:因为这之后我把儿子送去了英国留学,花去了我百万的资金,弄得我一下子回到“解放前”,重新过上节衣缩食的生活,又开始了打工的生涯。可是无论怎样的艰难,我的梦想不变,一定要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这个新的“孩子”带有强烈的遗传基因。我的家族四代中医,父亲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的专家,爷爷太爷都是祖传的中医,弟弟也毕业于中医药大学子承父业,只有我是工农兵大学生,因不是“赤脚医生”而与学医无缘,没能实现自己当个医生的梦想。2008年的春天,弟弟找到我说:“姐姐咱们一起办个医院吧,你来管理经营,我负责治疗!”我说:“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想法,可是开什么样的医院,我可是一点也不懂啊!”弟弟说:“我们就办‘脑瘫儿童康复医院’,重点治疗小儿脑瘫,目前这样的医院在全国太少了’。为了找到更多的理论根据,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的对医院的发展、规划、市场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分析,”脑瘫“和“康复”这些新名词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早在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医学康复专家委员会曾就康复一词进行了专门的解释,认为“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残疾者,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已恢复其基本功能之最可能高的水平。1981年,又给“康复”下了新的定义:“‘康复’是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可是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国家,康复事业和世界先进国家比起来还很落后,远远满足不了现有患者的需要。比如说到康复,许多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只是靠着自己的毅力和亲属的帮助进行着错误的锻炼,留下了终生无法改变的残疾。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食物的污染、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存压力的增加,加之遗传因素的影响,我国脑瘫疾病照成的残障儿童逐年上升,每年以4.6万的速度递增!这些孩子死亡率较高,经过治疗抢救得以存活,但是98%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
  由于我国目前“求医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残障儿童的治疗、康复就更加有限,对这些残障儿童的治疗不够及时,有的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恢复的时机,造成这些儿童的终生残疾。一个残障儿童的存在,几乎影响3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残儿的父母及上一辈的两个家庭),给这些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的心始终平静不下来,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为了这些孩子们,为了这份生命的责任,更坚定了我投资兴办儿童脑瘫康复医院的决心,一个宏伟的发展蓝图也逐步在脑海中形成。对于我的弟弟我是再信任不过了,多年来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瘫痪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就到前苏联作为我国中医专家代表团讲师讲学两年,他带出的许多研究生已是所在国家医学领域的专家。特别是近年来,他在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得到了全国各地残障儿童和家属的信赖和感激。这就是办院的坚实基础。我毫不犹豫的下定投资建立儿童脑瘫康复中心的决心,致力于残障孩子重新站立起来的事业,让他们的人生不再是任人践踏的小草,而要像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成长为参天大树,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
  美好的梦想就是力量的源泉。那段日子,从选址到拆除旧的装修,从设计到施工,我像一个疯狂工作的机器人,我眼前总是跑着那些变得健康起来的脑瘫患儿,浮现出他们欢快幸福的小脸,一种责任油然而生。
  可没有想到的是,正当医院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然让我必须做出新的决定——人生的路上总是有着“考验”在前头等候我。我的爱人,王子突发脑出血在医大抢救,生命危在旦夕!我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第一时间赶回沈阳,全身心的抢救王子的生命。开颅手术1个月之后,我带着瘫痪在床上的王子回到我们自己新建的儿童脑瘫康复医院。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成了我的医院最早的患者之一。我一边照顾王子的康复,一边力所能及的筹备即将开业的医院。1年过去了,王子从一个瘫痪在床上的病人,经过我们自己医院的治疗康复之后,开始学会翻身、坐起,到能坐着轮椅出行,今天他已经能自己站起来,能够自主的散步行走了。
  就这样,我自己的“孩子”终于降生了。尽管带着“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但这个“孩子”——脑瘫儿童康复医院,经过精心的培育和呵护始终在健康的成长。1年来,我们的脑瘫患儿也有康复出院的,这一切都让我看到这“孩子”在健康的成长着。我要向她倾注全部的爱心,让她和所有的脑瘫患儿一起,成长为我国儿童脑瘫康复事业里的一棵参天大树。
  这是我最终选择的爱心事业,这是我对“晚年得子”最深切的希望,这又是一次理想主义色彩很浓的开始,但愿享受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集合爱的力量,为我祝福和祈祷吧,更为这些可爱的残障孩子呼唤健康吧!
    
  70、点滴余墨
  
  人生中,一次失败的结束,就是下一个成功的开始。小泥儿精彩50年的结束,就是下一个辉煌50年的开始!但是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无论精彩还是辉煌,最终的人生都将回到初始的原点,因此享受人生的过程,就比最终那个结果显得更加重要。
  我用两年的时间,不停的翻阅50多年过去的岁月,回眸走过的人生之路,我仿佛看到一个披着阳光,迎着风雨,向着梦想的山峰,充满热情,坚定信念,继续攀登的小泥儿!她笑着,她幸福并快乐着:她成功的活出自己的精彩,成功的活出自己的模样,成功的活出自己人生的一条闪光的曲线。我常常被小泥儿感动着,有时会激动的热泪盈眶,有时会兴奋的如虎添翼,有时会流连忘返的思考。哲人说:“有故事就能活下去。有梦想就有希望。有热情就会有成功。”50多年过去了,我更坚信这些。
  可是有些人不这样想,有些朋友和亲人不这样想。他们说小泥儿是失败的,没有工资,没有养老保险,在西藏干那么多年白干,为组织干那么多年啥也不是,打工那么多年没有自己的企业,没赚过大钱。是啊,我也在想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呢?
  60年祖国的辉煌成就,难道仅仅是天安门观礼台上那些领导人、企业家和将军们的光荣和成功吗?不是!那仅存的老战士,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还活着,他们的成功是站在层层牺牲功臣的叠加上!更应该歌颂的是那些为成功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是中国人民的成功和骄傲!正因为有许许多多普通人自觉的做好自己,才集合起强大的祖国,正因为有亿万年亿万个小泥儿的集合,才有祖国俊美巍峨的山峰。
  在祖国大地上像小泥儿这样站着行走的,平庸而又坚强的好人数不胜数。正因为他们的沉默和他们的牺牲,他们的付出和他们的贡献,才衬托出骄傲和成功,才折射出灿烂和辉煌。看看小泥儿的轨迹就不难证明这一点:
  她倒下了,但是她没有把自己输到太平洋里去,相反她踩着自己的尸体站了起来。她一个人在暴风雨中前行,她一个人在大海中漂泊,她一个人在大漠中求生,她一个人在黑暗中找寻阳光!于是她活了,她奇迹般的活了,她成功了。
  她像一只“母狼”,带着自己的“狼群”在商海中觅食,和对手们厮杀,不但养活了“狼群”,也养活了自己,还给国家上缴了税利,她成功了。
  她改变了无数的打工仔的命运,如今他们大都成了经理、老板,都有了自己的“狼群”,他们也在为国家创造着财富,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她认为这也是她的成功。
  她承担其母亲的责任,靠着自己的臂膀把自己的儿子扛起来,送去国外留学,今天报效祖国的儿子,是国家的一个人才,她做女人、做母亲成功了。
  她承担起做妻子的义务,将死亡线上,脑出血开颅手术的丈夫抢救了回来,经过1年多全力以赴的努力,让一个瘫痪的王子重新站了起来,如今他可以潇洒的走路了,这难道不是她最大的成功吗?
  这一切还要别人为小泥儿颁奖,还用别人去承认吗?我为小泥儿骄傲,我为小泥儿自豪,我为小泥儿歌唱就足够了。虽然小泥儿就是一粒泥土,最终要回归自然,但是她那一份热爱、一份忠诚、一份善良、一份自信和坚强启迪着别人鼓舞着自己,永远和光荣与成功融在一起。
  有时我想,一个人成功只是个人的进步,全民的成功才是国家的强大,一个雷锋只能是榜样,全民都成为了雷锋才是中国的文化。平庸的人都成为好人,这才是国家的魂魄,才是民族的成功。鼓励每个人做好自己,叠加起来就是高山就是大海,就是中国和世界。
  不知道是哪位朋友为小泥儿写了一首诗:
  雄鹰没有翅膀
  依旧能够飞过海洋
  只因为梦想和希望
  牡丹没有根基
  依然缤纷在心中绽放
  只因为信念在歌唱
  战士没有命令
  依然从容血洒战场
  只因为脊梁的倔犟
  生命中没有掌声
  依然在逆光的舞台上奔放
  只为了心灵中的一份守望
  小泥儿没有到达顶峰
  依然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
  只为了捍卫生命中的那份忠诚
  是啊,生命之美与其脆弱相连,没有死亡的生命是可悲的,没有黄昏的黎明是无法想象的,没有挫折和失败的人生又从哪儿可以看到成功?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国家今天所以强大是因为过去曾经衰败,组织今天所以伟大正确是因为不断的建设,人生所以有成功是因为失败让人拼博!这一切,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的冷眼看待,有的热心称赞,有的快乐面对,有的却毫不吝啬的放弃。
  如果今后还有50年,小泥儿仍然梦想创造辉煌。她在路上,她的心像一片海洋,明亮、温柔,但是坚强而有力量。我想起一位朋友、作家韩传栋先生说过的话:“春风,夏雨,秋叶,冬雪,生命的四季轮回着,而信念与意志丛生在坎坷和艰辛的风景里,这难道不是一种坚守吗?”于是我想,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皆如过眼烟云,只有心向苍穹明月,远离花花世界,不管夜幕低垂,只为耕耘,不为收获,独放清辉,踏踏实实做人,真真实实地给托起你的土地奉献一腔真情,即便如一粒沙、一滴水、一抹风,那生命也巍峨,也灿烂,也不朽!
  于是我留下的一个个黑色的文字,就像一粒粒小泥儿的叠加和集结,最后铺成一条泥路。在这条路上有明媚的阳光照耀,也有急风暴雨的洗礼,因此泥路总是时而平坦宽阔,时而泥泞坎坷,但是,正因为这条泥路的折射,让我清晰地看到自己生命那五光十色、精彩斑斓的曲线。本书的书名是叫《霓路》,不幸的是有人捷足先登,我终于还是选择了《泥路》,因为泥泞更加贴近自然,土香更加让人惬意,可是最后的编辑仍不满意说:“就叫小泥儿”,于是就成了此书的书名《小泥儿》。
  此书的完成的重要意义是为了感恩:小泥儿要感谢父母把我领上这条生命之路,感谢他们从小到大的养育培养之恩;感谢这条路上我所有的老师,是他们不断地给我智慧和方向;感谢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的一路陪伴,让我从未感到孤独;感谢那些给我人生带来灾难的人们,让我更加健康、勇敢和执着。就把此书献给所有爱过我、恨过我,相识和未来必定要相识的朋友,这也是缘分。同时,在这条泥路上还相遇了许多的人和我擦肩而过,请这些人不要自己充当书中的任何角色,尽管和你很相像,但绝不是你所扮演的原型,在此也感谢你的大人大量。
  我衷心感谢这么长时间博友们的亲情陪伴和真诚的鼓励。
  在此书定稿期间,我得到了新浪一百多名网友的鼓励和支持,先后收到五十多篇精彩书评和上千条评语。
  特别要感谢的是孟宪成老师,他是在美国知道了我的博客。
  那时候我从没想到要出书,做梦也不敢想。因为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用文字安慰自己的生命,用文字陪伴自己的孤独,如果写出来留给儿子,让他知道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是老师坚定的说一定要出书成册。其实那时我还有很多担心,他在美国我在沈阳,那么遥远,我既不会发邮件,又不会接收,也不知道要不要付费?可是老师说:“不远,我们都在地球上,只是为了把金子挖出来。什么都不用你,放心,改好我发给你就好。”
  就这样原来博客《霓路》近百篇文章一篇篇,成千上万的错别字、病句都被老师逐一改好发过来,没有孟宪成老师就没有这本《小泥儿》。我还没来得及说声感激的话,由于老师在美国的多种原因我们失去了联系。可是没想到时隔几年我又惊喜的看到老师为《小泥儿》写的书评《弥足珍贵的小泥儿》。我流着泪水只能说:谢谢你,孟宪成老师。就在我们约定今年在北京或是沈阳见面时,他却爽约,一个人在今年十月一日去了天堂“独行天下”,听到这个消息我万分悲痛写了一首小诗《子夜与他相见》。让它化作纸钱,寄托我永远的哀思,他走了,他的灵魂留在了《小泥儿》。
  还要感谢为此书付出辛勤劳的作家董平先生,先后三次阅读修改,并提出许多建设意见。还要感谢关心《小泥儿》出版所有的人,使得这条泥路的两侧因此而长满鲜花和绿树。其实,小泥儿原本就无名、无利、无形,在这条路上她也只是收获了知足,收获了恩典,收获了一个过路的自己。
  那个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到:“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小泥儿已经告诉了我,还有50年,于是我又上路了,走向永远……
   
   全书完成于2011年8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