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小说】人,事

编辑推荐 【梧桐小说】人,事 ——--职场同事六题


作者:倔强的背影 布衣,211.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93发表时间:2014-11-22 20:26:41
摘要:在职场厮混,由于认知、感悟、性格等方面的因素,经常会出现一些状况,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个人的生活目标和态度决定着生存空间的维度,只要自己感到充实和快乐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生活方式了。

人,事
   --职场同事六题
   在机关工作时间久了,身边的同事都很熟悉,好多都是有故事的人。相识本是缘分,相处更是难得。在职场厮混,由于认知、感悟、性格等方面的因素,经常会出现一些状况,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个人的生活目标和态度决定着生存空间的维度,只要自己感到充实和快乐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生活方式了。
   ----题记
   一
   赵明亮今年50多了,到机关工作近20年,平时为人随性,爱发牢骚,喜欢发表奇谈怪论。只要是有看法也不管场合,必定是一吐为快。为图嘴巴快活,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而自己还毫无感觉,总以为这是幽默。他工作的股室不多,很不善交际,尤其是喜欢看到领导就绕路而躲,平时也没有到领导那里走动的习惯。年岁、资历渐长,终有一年领导良心发现,将他提拔为挂弧副股级,谁知气得赵明亮到处发胡说:老子又冒要提拔,搞个挂弧是埋汰人哒,坚拒不受。同事们于是糗他是个“蚌壳”副股级。偏偏股长走了一个又一个,他还是个“蚌壳”,于是又被人送外号“赵炒股”,赵明亮气个半死,嘴里还要打打哈哈,还得装着一付毫不在意的样子。
   赵明亮讲怪话有时还蛮有味,因为打牌基本不赢,一输了钱便说要剁手指。照他这个说法,真的剁的话,怕就只剩两只光肉手掌了。他便找到管死亡抚恤的某君说要提前支取自己的丧葬费,早点消费, 免得死后给别人用了,划不来。这当然是玩笑,只是开得有点黑色。
   赵明亮嗜烟,戒了无数回,最后都功败垂成,还一次比一次瘾大。买了个新车后发誓又要戒,说可以省点油钱。一日上班,一个老熟人开了根芙蓉王“和天下”,赵明亮舍不得丢,便接过点燃了上车。车开到家门口假山喷泉池时,烟灰已燃老长,怕搞脏新车,赵明亮便朝车窗外弹烟灰。就在这一眨眼功夫,车子“噗通”一声掉入池子里了。幸亏池子不深,但还是把个车子搞得稀烂,人也吓个半死。光修车底盘就得两万多,虽然买了保险,一部新车还只用半个月哒,真的肉痛勒。赵明亮肠子都悔青了,打自己的耳光就象打公家的东西一样。没有办法,只好报车险,又不能去上班,忙给股长打电话请假,说是娘病重,不能来办公室。事后同事见好久冒看到他开车上班,才问出了原委。股长笑道:你这个娘老子真是病得蛮厉害唻。赵明亮也只能苦笑几声了。好在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也就无所谓了。
   二
   钱百年是老机关了,原在某县委部门工作,后因教师归队,又重操旧业。当时有好多人没回教育单位,有些还当到了县里的常委。钱百年人好,脾气性格、水平都说得过去,为何就甘愿回来?部门空间太小,如要升迁,几率等于零。一个局长要当上十几年,副手头发等白还是个副手,中层干部只要不犯错误,就要搞到退休,人怎么上得来?可见有些地方副手雇凶杀正职是无奈之举勒,等不及啦。
   钱百年归队的真相是因为在某部当宣传干事时候的事。一日受命到市里接一个名记者的父亲来县。他早早和司机驱车赶到指定地方,按时敲门进屋后看见一老人端坐客厅,钱百年忙详说原委,老人点头頻頻,和领导交代的一模一样。于是携之下楼登车返程。
   回到单位,名记者却不认识此人。奇哉怪也,儿子不认识老子?原来钱百年走错了单元,把个患痴呆症的老人当成了记者的父亲给接了回来,只得又送回去。差没办得好,是不是挨了批评可以想见。钱百年运气不佳倒是事实,领导纸条上写的是这个位置,难不成还怪领导搞错了?钱百年的笑话在小范围传开了。各种版本都有,总之是说办不得事。钱百年可能是觉得冤枉,干脆离开伤心之地算了?
   钱百年宅心仁厚,不大算计,很随意。从他打麻将就可以看得出来:一打牌,其他人都想坐在他下手,出钱买都抢着要,说他的下座是“雅座”,一不卡子二是喜碰,坐在他下手要多摸好多张牌。有一次,下家打坨一色,他喂了三句,最后还放了一个坨子给他和了。我问他为嘛要这样打牌的理由,他还振振有词的说:我打将一色勒,不打浪费得。我忍笑不住,心想到底是浪费了谁的?一手牌再好,放人家大炮不划算啦。
   钱百年怕老婆,老婆要比他高一个头,所以家务事全包,每次下乡必先备好饭菜。在外面一般不和老婆走在一起,总怕别人笑他俩是是演相声的。钱百年在家里从不抽烟,她老婆还到处表扬他习惯好。有一天老婆有事来他办公室,钱百年正在吞云吐雾,气得她当众扯起他耳朵,差点扯脱了。后来才知他老婆患抑郁症多年,老钱只好让着她。自此以后钱百年好象就真的戒了烟,连牌也戒了,害得我们经常“三缺一”。去年,老钱在老家做了几间房,隔三差五就回去住住。寄情山水也是一件惬意的事了。
   三
   孙长空健谈,喜欢发表个人意见。同事间扯闲篇,他总是主角。每每别人说的观点,他都说NO,再就同一话题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最后的意思还是和别人一样,只不过是绕了个大圈子。所以大家一般不和他争论什么,反正他是对的。
   这其实不打紧,无非是人缘差点。最要命的是此君还特别爱给领导提意见。三讲的时候,组织大家讨论,主持人某局长请同志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伙分别说了些套话,应应景,打点哈哈。轮到孙君发言,他光讲党史就讲了20分钟,观点就表达了好几个,还谈了局里各位领导应该如何落实云云。关于某些领导,他说还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具体得有名有姓有事例。领导急了,中午还有个饭局,时间快到12点了,便摆手令其停下来,准备做几句总结。谁知孙长空勃然大怒,批评领导是假三讲,真过场,不听群众的呼声,官僚思想严重。搞得一个本来是个无关紧要的务虚学习变成了批斗会。他其实和某领导并没有什么意见,自此后,俩人形同陌路。
   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孙长空学习认真,光笔记就抄了两万字,心得也写了很多。党小组召集党员面对面谈同志的不足和缺点,大家伙大都说学习不够、思想懈怠等等,孙长空站起来先给领导提了十几条意见,然后自我批评说某日招待同学花了公家的钱、某日到哪里办私事用了公家的车,老孙对自己和他人进行了触及灵魂的剖析讲话。巧得很,某领导这次又和孙长空一组。这次不同,领导一个劲的表扬他,要他大胆的说,很耐心、诚恳的样子。大家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
   孙长空这回该是学通了。听人说,这次副主任科员上报名册里有老孙的份,这是好事,起码工资可以涨点。
   四
   李知秋是机关共认得才子,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样样有两下子。而且风趣幽默,喜欢开点玩笑,其一表人才,和老少同事、女同事关系都好。但因为电话和短信,受过几次误会,受尽了气,到现在一讲起这些事,李知秋还尴尬不已。
   一次到外地出差,晚上住在宾馆里看电视,久了觉得无趣,李知秋便用宾馆里的座机打电话。那时手机还是个奢侈品,电话也还是个稀奇物。李知秋先打电话给自己老婆,无人接听,便打家里隔壁女同事刘某。刘在家,开了几句玩笑后问她晓得他老婆到哪里去了?刘说不知,然后又闲聊了几句就挂了。过了约半小时,再拨家里电话想和老婆讲件事,还是无人接听,李知秋急了,担心出了什么事,于是又拨刘某家电话,并告之如老婆回家,务必要回个话,还把房间里的号码告诉了她。如此,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房间电话铃响,一接却是个男声,语气粗得很,问你是谁,为何老打我家电话?李知秋忙解释,对方不听,反复责问是何意?还扬言要打死他,还真是百口难辩。冒晓得刘的老公是个醋坛子,平时看不得自家老婆和别的男人交往,外去要请假,回来须汇报。刘特爱面子从来不在外面说,哪怕被打得鼻青脸肿也只说是摔了一跤。李知秋从外地,还是晚上连打两个电话,这还了得?什么关系?刘夫妇吵了一夜,刘老公一早就找到单位纪检领导,如此这般作了控诉,要求处分李知秋。好在纪委书记了解他的为人,也知道刘之老公脾性,喊李知秋谈个话便了事。李知秋一世英雄,没料到摊上了这个事,气得吐血。自此再不理刘某夫妇,连房子也卖掉了,情愿住个离单位远的地方。有道是惹不起,咱躲得起。
   按理说李知秋该记取教训,但散淡惯了,本也无心此道,不久又遇上个事。一次机关开大会,领导在台上一二三四点讲个没完,听着无聊,他就把手机里一条别人发的短信转发给了坐在前排的两个男同事和一个女同事。内容非原创,大意是信任已关机,关怀不在服务区之类的段子,目的是搏一笑也。没想到晚边接到女同事老公的电话,说请喝茶。两家很熟,来往也多,李知秋不做他想,欣然赴约。到了包厢,女同事老公面红如关公,拍桌打椅,大叫你给我老婆发短信是什么意思?今天不讲清楚,你就莫想出门!李知秋一头雾水,搞了半天才清楚女同事不会看短信,该老公一进门就翻她的手机,看到了短信,觉得暧昧,疑心大起、醋意大发。约好了李知秋以后,本不喝酒的他霸蛮喝了半斤白酒,还请了几个帮手在茶楼外等他的信号。李知秋哪料到有如此凶险?但没做亏心事也就不怕鬼上门,于是作完解释后,说了句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老婆老子还真冒半点想法,看你要怎样!人便走出包厢,扬长而去。本来没什么人知道,女同事第二天肿皮泡眼来上班,被问出来了,于是成了重大桃色新闻。各种版本都有,一时广为流传,囧得李知秋抬不起头来。
   此后,李知秋再不和女同事开玩笑了,也很少和女同事一起搞活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伤不起,本来无心,碰些个讲理的,还真是说不清。到头来在领导心里还留下了作风有问题的印象,一直也没得到提拔,真是冤枉到家了。
   五
   身旁奇葩不少,有些故事想来还觉有趣。吴西岭90年代名牌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回乡几经辗转,在某部门任职。好取笑别人,如你是学声乐的就往往臭你五音不全、跑调大王;如你是学医的,就编排你只能给猪打针,是兽医。喜欢给人起小名。本人视力不好,带眼镜,他就每次见我就喊“大兵”,评价倒是蛮高,但我可比那家伙“帅”多了。
   吴西岭确实有才,常能把别人的名姓嵌在对联里或什么类似如某某某牌卫生巾,某某某牌印度神油等里面,非常贴切,令人忍俊不禁。经常有他原创的段子流传,如“最小的干部也是党的干部,再大的老板也是党管之下的老板。”当然被开玩笑的人都是他的同学好友,断不会见怪。此兄如能从文,定不输赵树理甚至莫言,说不定还可获得“萝卜叶”奖。
   吴西岭喜欢舞文弄墨且好为人师,有些自是。一朋友有日手抄一首七律,毕恭毕敬来其办公室,说请领导指正,他欣然接受。二日,友来访,问改得如何?吴西岭夸赞有加,多方评价。未了说如改两个字那就完美无比了。友接其所改诗词,掩口大笑,说您真牛,不愧是才高八斗。他忙说:哪里,哪里。好在哪里啊?说说看。友答:这是唐诗三百首里面的一首诗,您都能改,确实了不起。吴西岭当时面羞红得象关公,从此再不提诗歌了。
   还有次评论文的事,某君从国家级刊物上抄了篇文章,只改上自己的名字就交到了他这里来评奖。某君对其好友夸海口,说本人这次的文章被评一等奖或未评一等奖,都是他们评委瞎了眼睛。问其故,笑而不答。后来评了二等奖,他跑来取笑吴西岭:这回老子抄了篇文章都可以得奖,你们怎么评的?国家级刊物的东西,在你们眼里只能得二等奖,你们什么水平?吴西岭只得笑骂几句,哈哈几声。
   吴西岭后来下了海,和几个同学办了份杂志,听说还办得不错。他在省城买了房,回家来还开的是奥迪。
   六
   郑鹏二十几岁就把一头清丝秃成了“地方支援中央”,人也确实聪明,文章写得好,是机关公认的笔杆子,经常自嘲曰“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局长年终大会报告必经他手修改才能成稿付印。一次醉酒,别人恭维了几句,他便合盘托出写材料秘诀:一是关注行业权威杂志,紧跟宏观政策定观点;二是留意报刊论文存资料。有此两手准备,用时一把剪刀一瓶浆糊,缝缝补补、剪剪贴贴便大功告成。于是人送外号“郑裁缝”,郑鹏便也欣然受之。
   有感于下乡常被人问你老50几了?还差几年退休?他愤然咬牙买了个假发,这样一来还真是显得年轻了不少。一回送材料给年青女副县长审阅,县长看他也不是老同志模样,就拿出派头,小郑、小郑的喊,还将材料批得个体无完肤,窘得个郑鹏羞愧难当。要知道说他老、说他丑,倒是习以为常,讲他的材料如何如何,等于是挖了他的祖坟。郑鹏恼羞之下,气血上涌,便摘下假发扔在地下反驳起来。女县长哪见过这阵势?一个小伙子突然魔术般变成了“秃瓢”,这已经够吓人的,何况还高声大嗓说起了自己的不是?顿时就懵了,待回过神来,心想此人怕是个老江湖,只怕还有病,情急之下忙向他道歉,说材料文字还是蛮好的,这个观点嘛还得提炼提炼。如此这般才让郑鹏捡起假发,打转回去了。打发了郑鹏,女县长越想越气,忙打电话劈头盖脸的把某局长骂了一通,搞得某局长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待弄清原委只得连说对不起、对不起。
   经此事后,郑鹏便离开了单位“写作班子”。假发倒还是带着,但一年四季不洗的头套味重得很,带起来使人退避三舍,他也乐得如此了。但只是一喝酒就要大骂某人,也不管别人听与不听。好在女副县长早已高升到省里某部门任职好些年了,不然传到她耳里又不知要生出些什么变故来。
   当今时代竞争激烈,在职场打拼的人拼的是综合素质。情商远比知识重要,努力更比目标重要,能力绝对不只是学历。倘若不明白这些道理,郁闷的就不仅仅思想可能还会引发身体疾病。人之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不过几十年。知道自己适应什么,适合从事什么,都得量体裁衣,切莫把争名逐利当唯一追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舞台,就要看你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了。能悟道便是造化,不然就只能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来安慰了。其实幸福是简单的。
   2014年11月

共 558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生活于自然这社会之间,快乐与否,在于你个人,而不在于他人。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态度决定你的快乐感。尤其是在职场上,人事烦杂,人心烦乱,如何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取得自己的一席快乐之地哪?请我们跟随作者的幽妙的笔锋,去获取妙术吧。一篇优美的淡雅生活追求的颂曲圣歌。遥祝愉快,推荐广大读者朋友倾情品读欣赏,欢迎您继续支持赐稿梧桐,愿梧桐使您拥有更加愉悦的精神时空。【编辑:彩石桥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石桥畔        2014-11-22 20:27:47
  欣赏朋友拥有淡雅生活追求的文字,问候。【彩石桥畔】遥祝朋友愉快,欢迎赐稿梧桐,愿梧桐给您带来更多的快乐,愿您时时拥有愉悦情怀。
回复1 楼        文友:倔强的背影        2014-11-22 22:20:01
  其实基层公职人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惬意,我想大家会有同感。我想表达的是要正视现实,让心快乐,让工作除了养家糊口以外能够给人带来愉悦而不是无奈。谢谢评点推介,不到之处还望多指点。
2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4-11-22 20:33:38
  非常细腻的文字,很不错的一篇文章,不过,我看完倒觉得,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直接取名为《办公室故事》呵呵,欣赏拜读,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倔强的背影        2014-11-22 22:29:22
  改了几遍,还不是很理想。恳请多包涵。不知是否表现了职场底层的艰辛、苦恼和忧乐?职场生态的难以详说使有些东西很敏感,也就只能点到为止了。谢谢阅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