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他走出大墙以后>简介、引子、第一部《浪子童年》第一章 顽皮

简介、引子、第一部《浪子童年》第一章 顽皮

作品名称:他走出大墙以后      作者:白大也      发布时间:2014-11-25 18:54:33      字数:9098


  《他走出大墙以后》作者:白大也先生及小说诞生简介:
  
  白大也,是白连佐先生的笔名,男,出生于1950年6月19日,祖籍为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白家庄村人。1970年12月,高中未毕业,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6军196师炮兵团服役,1971年6月调到196师政治部宣创科电影队服役,1980年12月转业到本县文化局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95年7月调任该区区委政法委工作,曾任基层指导科科长,负责政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指导等工作。工作期间曾在《天津市政法报》、《天津今晚报》、《天津日报》、《天津农民报》、国家《长安》杂志、《人民调解》等报刊杂志发表过几百篇消息、通讯等文章。
  2003年3月开始进行【长篇小说】《润物细无声》的业余创作。于2004年1月,完成了40余万字的文字撰写工作。
  由于家里经济拘谨,微弱的收入除了生活以外,全部放在了培养女儿、儿子就读《苏州医学院》、《北京城市学院》艺术专科的学习,生活等费用上,没有实力自费出书,因而出版搁浅至今。2013年11月又重新调整、充实、删减、修改,于2014年1月10日再创作结束。现在题目改为《他走出大墙以后》,共分三部分组成,第一部《童年浪子》;第二部《浪子回归》;第三部《浪子回头》。
  
  《他走出大墙以后》内容提要:
  
  地处天水市宝地县大吨镇百家庄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然而,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却时时在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片古老的大地,用宽宏淳朴的胸膛,抚养着青龙湾河畔的儿女;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滋润着万物,更滋润着这“大病”初愈的浪子王玉峡。
  王玉峡在16岁那年,因初中毕业未考取高中,游手好闲,结交了社会上一些哥们。他们打架斗殴,横行乡里,王玉峡18岁那年,在一次团伙的殴斗中,把对方打成了重伤。83年“严打”期间被依法从重判处有期徒刑13年,投放到大西北进行劳动改造。老娘对王玉峡操碎了心,哭喊着小儿子的名字,含恨辞世。
  这个刚刚30岁出头的王玉峡回归社会后,面临的是家庭贫寒,生活中物质和思想的巨大反差,压的他抬不起头,他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徘徊在犯罪边缘的危险时期,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拉了住了他;是镇党政领导伸出了热情之手,对他在生活上帮助、思想上教育,使萎禾充分进行了阳光雨露的洗礼;是庄稼人敞开了淳朴的胸怀,拥抱着他,唤回了他心底的良知。于是,这貌不惊人的地方,便展示了他独有的魅力,便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王玉峡妥善处理家族中的各种矛盾,平息了大嫂红杏出墙并自杀身亡的恶劣事件及影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抗洪抢险中,带头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河中抢修堤坝;在中巴车上,他为保护农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与流氓诈骗犯罪人员勇敢搏斗,身中数刀后,还在追赶行凶歹徒,用鲜血写下了见义勇为的篇章。他在老支书的关怀下住进了新房,喜结良缘,他带头发展养鸡事业,在农民的心中树起了带头人的形象,光荣的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在百家庄村换界选举中,他被全票选举为村委会主任。走马上任后他带领村民修路致富,一心扑在工作上,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他赢得了民心,彻底扔掉了劳改犯的帽子。
  小说努力塑造了人物形象,讴歌正义。小说全面展示了王玉峡出狱后,家族中存在的进步与落后,爱心与嫉妒,狭隘与宽厚,真情与邪恶;小说以情为主线,刻画了真情、亲情、爱情,展示了亵渎亲情的残酷现实生活,鞭打了社会上还顽固存在的丑恶现象;小说还努力塑造了以老支书为首的村干部及群众代表的社会形象。
  小说努力贴近农民,反映农村真是生活,反应农民具有的真、善、美及丑恶灵魂的两重性、多重性,更多地展示了农村的风土人情。
  小说从浪子回归社会、接茬帮教、正能量展示等角度入手,展示了回归浪子金不换的可信性及炊烟袅袅的农民生活。
  
  目录
  
  第一部:浪子童年
  第一章、顽皮
  1、天资聪明儿时多动又淘气
  2、哥两摔跤逞强好胜不服输
  3、游击战术推到水缸水满地
  第二章、贪玩
  1、扰乱课堂面壁听课破罐摔
  2、副科旷课游戏机厅玩游戏
  3、好友发烧陪同休息又逃学
  第三章、义气
  1、哥们义气差点失学惹事端
  2、路遇流氓报打不平逞英豪
  3、村头路口妈妈提心又吊胆
  第四章、失学
  1、高中毕业无所事事结坏友
  2、台球厅里不能自拔入歧途
  第五章、入狱
  1、哥们义气两肋插刀入大狱
  2、妈妈抑郁思念儿子死街头
  
  第二部:浪子回归
  第一章、归途
  1、走出大墙家乡大地美如画
  2、回归田园美丽宅院叙亲人
  第二章、洗尘
  1、夜入老宅思母情切好悲哀
  2、家人团聚支书借酒叙情长
  第三章、落户
  1、二嫂庭院干净利落有生气
  2、坟地墓前祭奠母亲心欲碎
  3、青龙河畔吐出阴霾心舒畅
  第四章、帮教
  1、村委会里老支书语重心长
  2、支部会议动员党员献爱心
  3、大姐思弟手足情深心相印
  第五章、关怀
  1、土屋土炕妈妈遗留温馨情
  2、妯娌有别骨肉之间连着心
  3、见景生情大嫂动情性欲生
  4、家庭会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三部:浪子回头
  第一章、创业
  1、烦闷烦闷迷茫之中向何方
  2、一声呐喊干番事业有决心
  3、小嘎拜访优厚待遇入道来
  4、参观学习养鸡带动发财梦
  5、光想致富掏光血本来养鸡
  6、苍天无眼欲哭无泪天地转
  7、养鸡失败全是病毒惹的祸
  第二章、调研
  1、领导入村老支书大展才华
  2、现场拍板助人济困解危难
  3、盖房喜讯大哥解读三结合
  第三章、筑窝
  1、村里议定组建人员出力气
  2、老宅院内喜气扬扬拆旧房
  3、大嫂宅院红杏出墙被张扬
  4、能工巧将齐心协力建新房
  5、儿时铁友月夜哥们送温暖
  6、村民合力新房耸立暖心头
  7、朋友送喜心花怒放醉如泥
  8、血脉相通找回情感欠亲情
  9、帐目公开政府百姓心相连
  第四章、绯闻
  1、女人耍浑夫妻吵闹埋隐患
  2、夫妻吵架投奔娘家爹骂回
  3、奸情又生捉奸捉双捅伤痛
  4、开始反思都是魔鬼惹的祸
  第五章、丧事
  1、偷情败露红杏凋落生悲剧
  2、尸体入村矛盾即起出难题
  3、乡镇携手制止恶态调纠纷.
  4、村中大事石爷心痛作检讨
  5、火化骨灰矛盾再生化干戈
  6、饭馆相见一见钟情定终身
  7、美梦美女梦中爱妻好飘逸
  8、婚前美女灵堂面前来行奠
  9、死亡九日村镇干预出大殡
  第六章、蜜月
  1、三言两语结婚大事即敲定
  2、布置新房美梦成真喜事来
  3、盛世新婚人间乐事今宵乐
  4、洞房花烛热血沸腾魂出窍
  5、为了孩子小姨寻夫找姐夫
  6、制作锦旗亲手敬献镇领导
  7、购进鸡雏蜜月之中不虚度
  第七章、抗灾
  1、大地干旱炎热夏季祈求雨
  2、久盼降雨庄稼干旱人期盼
  3、久逢甘露倾盆大雨解忧愁
  4、三天三夜大雨不停成洪灾
  5,河水泛滥三级领导护堤坝
  6、倾盆大雨田野一片汪洋海
  7、运输物资农民群众解难题
  第八章、勇为
  1、中巴车上勇揭骗局中数刀
  2、利刃出鞘天网恢恢擒歹徒
  3、身负重伤面对荣誉很平淡
  第九章、选举
  1、党支会议玉峡递交申请书
  2、哥们集会支持玉峡去竞选
  3、拉票演讲竞争激烈当村官
  4、群众投票竞选揭晓村主任
  5、自私自利石爷发火骂大哥
  第十章、治理
  1、新官上任整治土坑变鱼塘
  2、巧施计策力斩流氓盗色狂
  3、扎紧篱笆根治贪欲防野狗
  第十一章、修路
  1、街道硬化事在人为鼎相助
  2、全村动员家家户户出力气
  3、齐心协力工程队伍开进村
  4、修路繁忙矛盾纠纷化干戈
  5、各家门前柏油铺路心欢畅
  6、趁热打铁路边灯亮水进院
  7、幸福家庭夫妻恩爱感情深
  8、群众心声敲锣打鼓送镜匾
  第十二章、争创
  1、农村治安市级综治研讨会
  第十三章、奋进
  1、新春佳节欢欢喜喜过大年
  2、大年初一拜年请能上项目
  
  《引子》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杜甫
  
  地处天水市宝地县大吨镇百家庄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然而,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却时时在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片古老的大地,用宽宏淳朴的胸膛,抚养着青龙湾河畔的儿女;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滋润着万物,更滋润着这“大病”初愈的浪子,一个农民的儿子——王玉峡。善良的庄稼人,用真诚无私的情怀,呼唤着这回归浪子的良知,温暖着回归浪子那冰冷的心。于是,这貌不惊人的地方,便展示了它独有的魅力,便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第一部《浪子童年》
  第一章、顽皮
  1、天资聪明儿时多动又淘气
  王玉峡出生在天水市宝地县大吨镇百家庄村,那年父亲痨病去世时,王玉峡才八个月,妈妈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地生活着,为了把孩子带大,她吃尽了苦头。
  王玉峡从小就天资聪明,贪玩可爱,自控能力非常差,总是招惹麻烦,实在没事干就卧地滚动或爬行,偶尔还要到墙上站立玩耍,爬树掏窝捉鸟更不在话下。哪怕是路过邻居家的门口,看着叔叔刚刚在门口放下脏水桶,也要把那家的脏水桶一脚踢到,看着脏水流出来污染了门口,他才高兴的看着叔叔追他,满意地离去。
  王玉峡真是个不安定的小淘气鬼。
  王玉峡上小学后,不求上进,只知玩耍。
  他聪明,只要稍微用一点脑子,就是个很出色的学生,这是老师常说的口头禅,一些古诗或故事什么的,别人对他说一遍他就可以背下来。很好的天赋就是不读书,他上课时小动作太多,只知道淘气,从来不注意老师在讲什么,也不关心留了什么作业,知道也不写。是个课上不注意听讲,课下不写作业的淘气鬼。
  小小的年纪他也有一点尊严,记得一年级期末,妈妈带着小峡从姥家回家,路过学校门口时,正巧傍晚同学们放学,孩子们见了告诉他说:
  “玉峡,老师要让你蹲班哪!嘻嘻嘻!”,
  “你升不了二年级了,嘻嘻嘻”。
  他听后双腿一软,一下瘫坐在地上,哭嚎着让妈妈找老师去。
  妈妈跑去一问,老师承认在班里说过此话,只是校长不同意。因为要蹲班的有好几个,教室又小,新招的一年级学生较多,一年级的教室放不下,这样,留级的几个学生就不留了,只能随班走,自动转为二年级,希望家里好好管管,把一年级的知识在巩固巩固。
  哈哈哈哈哈哈,这个小风波,还真使得王玉峡老实了几天。
  
  王玉峡刚上二年级不几天,老毛病又犯了,上课不注意听老师讲课,还扰乱课堂秩序,他挨体罚也是常有的事情。
  玉峡的妈妈也经常被学校请进班主任的办公室,恭敬地听着老师的介绍。
  “您的孩子可得好好地管教管教了,他在课堂上经常的扰乱课堂秩序......”班主任李老师扳着面孔,滔滔不绝地说着,“你比如,老师转脸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他迅速站到桌子上出洋相,等老师写完字后刚一转身,他又迅速跳下,有一次,只听嗤啦一声响,裤子被桌子上的钉子撕破一条大口子,逗的大家哄堂大笑......”
  班主任李老师说完也扑哧地笑了起来。
  王玉峡上课小动作太多,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和惩罚,他也信以为常。
  有一次老师领同学朗读课文,他突然从座位上失踪,从前面三排的地板上爬到了最后面才站起来,引得同学们大笑。语文上课的白老师生气啦,为了不影响班里秩序,他把王玉峡轰到了教室的外面,体罚立正。
  玉峡开始还站会儿,累了就坐在了地上画圈圈。嗨!他可倒好,还就躺在屋檐下,看着柳树上的麻雀,唧唧喳喳地和麻雀们打逗了起来。外面如此热闹,又一次地惊动了授课老师和同学们,老师出来叫他回教室里面学习。他索性就是不进教室,说在外面逗小鸟比上课好玩,气的语文课老师找到他的班主任。
  王玉峡的妈妈也就又一次被请进了学校。
  
  王玉峡放学回家后,很少写作业,暑假的作业从来不写,因为这个妈妈打过他。妈妈望子成龙,可望子成龙的自尊心总是被儿子的班主任老师请到学校进行击打。还好儿子每次考试分数都很稳定,分数总是倒数第三,有一次倒数第二,儿子高兴的向妈妈解释,是因为那个傻子没参加考试,哈哈哈哈哈哈。同村的好朋友刘铁柱同学得了一张三好生奖状,全村都知道了,夸他是个好孩子。
  第二天傍晚放学时,王玉峡从商店买来一张奖状纸,写了几行歪歪扭扭的大小不一文字,还画了个红色圆圈的图章,回家告诉妈妈,说自己也得了三好学生的奖状,妈妈听了高兴的直乐,拿过奖状一看,知道了这是一张他自己制作的假奖状。妈妈哭笑不得,还是严肃的把玉峡好说了一顿,玉峡做了个鬼脸,冲着妈妈说道:
  “真的假的还不都是人写的。”
  妈妈一边做着饭,一边板着脸严肃地批评着儿子,她说:
  “那不对,学校写的是盖着学校的公章,是真的,是学校承认的,合法的。你这是个啥,是假冒伪造,是犯法的东西。人家铁柱学习优秀,还有人家兴旺那孩子考试差1分没有得到100分,回家就哭。你呢,又考了个不及格都不当回事;人家遵守学校矩律好,上课不搞小动作,注意听讲,一开家长会,人家就挨表扬,你呢?总挨批评。人家劳动好,主动做好事,你行吗?你那条也没做到。你自己写还自己画公章,你把这点脑子用到学习上,不会比铁柱、兴旺差的。”
  王玉峡的妈妈一股气地批评着孩子,等她把棒子面的窝窝头放在锅里,盖上锅盖,转头一看时,人家王玉峡早已经不知到去那里了。
  她生气地扑哧一笑,蹲在灶堂前烧火做饭。
  不一会,小峡拿着褂子,光着上身,一身泥土地跑回了家,他告诉妈妈说:
  “妈,妈,我老叔又骂我了,说我不好好上学,还骂我是个大浑蛋,我一瞪眼,他还给我一耳勺子,幸亏我跑的快,要不我准吃亏了......”他还想说啥,被妈妈打断。
  “你跟你老叔顶嘴,该骂,更该打,你就是个小浑蛋。”
  “他骂我就不行!他得不到好处,我已经给他使坏啦!”
  “小三子,你又干啥坏事了?”
  玉峡趴到妈妈的耳朵边,小声地说:
  “我老叔刚栽上的烟苗,我见他用席子遮盖好走出园子后,我就钻了进去,脱了衣服,就地十八滚,一下就把我老叔栽的烟苗全压进泥里去了,嘻嘻嘻,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还得了,你这个浑蛋。”
  妈妈急坏啦,给了玉峡一巴掌,就立刻跑出了屋子,找玉峡的老叔王永旺,去采取补烟苗的救措施去了。
  
  
  2、哥俩摔跤逞强好胜不服输
  
  王玉峡9岁那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妈妈在做饭。
  上小学二年级的王玉峡放学回家,一溜烟似的跑进屋里。
  “妈!我回来了,我哥还没回来呀?”
  妈妈停住了烧火,对玉峡说:
  “小三,饭熟了,等你哥一会回来,咱就吃饭,别出去了。”
  玉峡扔下书包,向妈妈做了个鬼脸,一个箭步窜出了屋门,一边跑还嚷着说,“妈,我有事,出去一会儿就回来,吃饭别等我啊。”
  妈妈扫着灶前的柴草,锅盖上的热气一个劲地向外冒着。见玉峡跑出去,她扔下扫帚,捋了捋挡在眼睛处花白的头发,追着小玉峡的背影紧走几步,出了院墙的拍子门,大声地喊着:
  “小——峡,一会就吃饭了,快点回来啊”,
  门口外的妈妈,没有见到三儿子的人影,只是听见远处飘来了小峡的回答声:
  “妈,我知道了”。
  妈妈转回身,嘴里叨咕着:
  “小三这孩子呀,真不叫人省心。”
  两个哥哥都放学回家了,相续问妈妈说:
  “妈,小峡那?”
  妈妈打点着晚饭,把揭出锅的棒子面窝窝头放在桌上说:
  “跑出去玩了,甭等他,你们俩快吃吧。”
  大哥王玉生拿起棒子面窝窝头咬了一口说:“又是这死面的噶的头,您就不会变变样。”
  “变啥,能天天吃上就不错了”妈妈笑着说,“你们先吃,我去找找小三。”
  大哥玉生又说:“您就惯着小峡吧,我看呐,他这样的野,就是缺揍。”
  二哥王玉玺听了大哥的话,很惦记着玉峡,生怕他在外面又打架,就对妈妈说:
  “妈呀,我去找找小峡吧,省得您总是惦记着,吃不下饭。”
  妈妈摇摇头说:
  “你出去了,他回来了,不还是缺一个吗?缺那个妈都吃不好饭。”
  大哥玉生吃着窝头,超玉玺一笑着说:“嘿嘿嘿,我看那,是你想借机出去玩。”
  “你才是呐!”玉玺眼睛瞪着,撅着嘴坐在门坎上不再吭声。
  妈妈拿了板凳,坐在锅灶前,等了一会,小峡还不回来,她焦急地冲着两个孩子说:
  “你们哥俩先吃吧,我去找找看。”
  二哥玉玺腾地站起来,拉着妈妈的手说:“妈,我跟您一块去找。”
  说完跑里屋拿了一个热窝头,跟着妈妈就走。
  大哥王玉生一个人在家里,自在的抱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收听着单田芳的评书《杨家将》,吃着窝头。自言自语地说:
  “你们去找吧,这评书我可不能耽误了。”
  
  妈妈和玉玺娘俩穿街走巷地找了一会没有找到,来到村头见有几个孩子进村,玉玺妈妈刚要问还没张口,其中的一个女孩见了玉峡妈妈便跑过来说:
  “大妈,我正想给您送信去,狗胜在青龙湾大河堤上打小峡那,还围了好多人看热闹。”
  二哥王玉玺听了,一流烟似的跑出了村,穿过麦地,越过一条沟,上了通往青龙湾大堤坝的大道,抢先来到河堤上。只见青龙湾大河里一群群的人们在洗澡,大堤上一群孩子们在轰笑着,孩子们的中间,有两个小子在撕打拼杀。
  刘铁柱在人群里嚷了起来:“峡子,你二哥来啦。”
  狗胜和小峡都停了下来,各用一只手抓着对方,玉玺把最后一口窝头扔进嘴里,挽了挽袖子,耿着脑袋,挺着胸脯,晃着身子上去就要揍狗胜。
  小峡提了提裤子,擦了擦头上的汗,大声地说:
  “二哥,你别管,狗胜跟我叫阵比个高低,看谁摔的过谁,咱俩个打他一个,不公平。”
  王玉峡妈妈呼哧着跑了过来,听说他们在比武也就放下心了。
  “妈——”玉峡叫了一声妈妈,和狗胜又动起手来。
  妈妈看着两个孩子的脸和身上都是泥和汗,怕他们打坏,急忙说;
  “别打了,我来当裁判,小峡身上土多,脸上汗多,个子比狗胜又矮了点,应该算狗胜赢。”
  妈妈这麽一说,真见效,狗胜立刻挣脱着停了下来,冲着小峡说:
  “峡子,你妈裁判了,说我胜了,咱不打了,咱们去大河里洗澡吧。”
  玉峡不干,争辩着说:
  “不行,我不服你!洗澡、扎猛子、浮水你也是败将。”
  妈妈没有同意小峡去洗澡,被妈妈拉着回了家,一群孩子呼喊着,有的跑向了大河,也有的跑回了各自的家。
  
  家里,大哥玉生已吃过饭,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写作业。
  小峡、玉玺进屋直奔饭桌,妈妈拉住小峡说:
  “你瞧瞧,这一身泥土,咋吃饭?”
  “我刚在大河洗过澡的,是和狗胜摔跤时新弄的土,一出汗,不就这样吗?我的老妈子呀!”
  小峡的妈妈弄了水,亲自给小峡用温水洗脸,用热手巾擦身上,又给小峡洗脚,洗脚时玉峡站在水盆里,妈妈一面为他洗脚,一面用湿手巾把玉峡身上穿的黑色衣服上的泥土擦得干干净净。妈妈一边洗一边唠叨着小峡,说:
  “小峡呀,要好好学习,不许打架,把人家打坏,咱们没钱给治,就得去做牢,人家把咱们打坏,咱们不但上不了学,还要受罪,儿子,千万不要在争什麽高低了,可别惹事呀。”
  小峡顽皮的点着头说:
  “行了,我的老妈子,我都快饿死了。”
  妈妈出去泼洗脚的脏水,小峡跑到二哥玉玺身旁,挤了一下玉玺,和哥哥坐在一个凳子上,紧挨着他,挤在一起吃起了晚饭。一边吃还和二哥捅咕着,玉玺谦让了座位,站在一旁吃饭,妈妈回来后,从院子里拿来了两个凳子,递给玉玺一个,自己也坐下来和两个儿子一起吃起饭来。
  
  窝头,稀饭,咸菜,小葱,自家妈妈做的黄酱,竟吃的小峡脑门出了汗。妈妈看着,别提多高兴了,她竟咯咯地乐着说:“小葱蘸酱,越吃越胖。”
  玉峡突然说:“妈呀,明个是星期六,咱们中午吃完饭去后河摸螺子去吧,我想吃了,咱们也改改膳吗。”
  妈妈高兴的说:“行,你们明个前半晌必须把作业写完。”
  “呕,太好喽......”玉峡和玉玺高兴地喊叫着。
  大哥玉生不同意,满脸严肃的对妈妈说:“妈呀,我不愿意去后河,那里竟是淤泥。在说啦,那里竟是小女孩和老娘们,妈您自己和他们们一起去吧,我不愿意和那帮女人们在一块摸河螺蛳去。我们哥三个去青龙湾大河用我老叔的泼网逮鱼去,我想吃鱼。”
  “也行,你必须负点责任,看着点小峡,我就是对他不放心,你们千万安全的回来。”
  “没事的,妈,您放心吧。”玉峡做了个鬼脸,吃饱了饭,到大哥玉生那捣乱去了。
  晚饭后,妈妈嚷着,催写作业,玉玺说老师没有留作业,小峡也说没留作业,与大哥一起听了会儿收音机,哥仨各钻了自己的被窝,不一会就呼呼地睡了起来。
  妈妈一个个地看了一遍,把小峡放在外面的一只胳膊,轻轻地放进了夹被子里,小峡顺势翻了个身,吱吱地咬着牙,嘴里喃喃地说:
  “我就是不服你......狗胜......狗胜”。
  妈妈笑了笑,嘴里叨咕着,“这孩子,就是不服个软!”
  说着还笑咪咪地拿来针线,在灯下一双一双地缝补着孩子们穿破了的袜子,嘴里还轻轻地哼着《花为媒》评戏小调......
  
  
  3、游击战术推到水缸水满地
  村里有个精神失常的傻子,叫廉海,50多岁,独身一人,他在生活上的吃住来源于生产队,一到夏季他就走进青纱帐,一到冬季他就回来和看场的一起生活吃住,还很幸福。由于不会生活,家里的东西都烧光了,连衣服也烧没有了,村里的干部经常照护,给他的衣服和粮食也总是烤火烧掉,房子也燎没了一间,天地相通了。他一年四季穿着一条黑色裤子,光着脚走路,天冷了就裹披着破棉衣裳,污头滞面地到各家各户偷、拿、抢、要吃的东西,因而也总被人们追闹打骂。他也不停地回击,抱着一抱砖头,向追击的人们“开火”,嘴里还嚷着“冲啊,打呀。”由于他的行为造就了一批青年、少年、小孩子“游击队”,有事没事的都打上几仗,交上几次火,弄得村里乌烟瘴气。
  王玉峡,刘铁柱,狗胜,刘怀等十来八九岁的孩子们是这个群体里的骨干,狗胜是孩子们的头子。
  在一次交火中,玉峡的脑袋挨了廉海一砖头,肿了好几天。廉海也负伤,头上流了血,他抓把灶堂的灰,揉在伤口上几天就好。
  这种战斗可气坏了老支书石爷和治保主任何川,但因廉海总是骚扰村民们,摩擦总在不断地发生着。
  这一天,狗胜拿出将军的架势,跟玉峡、铁柱,刘怀布置任务,他严肃地说:
  “告,告诉他妈的你们三个,据马顺侦察,刚才廉海,已经挑满了一大坯缸的水,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那个,我们再把廉海水缸里的水倒掉。前,前几次,人家那帮大个子孩子们都干的很好,今个,你们他妈的,把大坯缸里的水放出来,淹他妈的屋子。啊......对,推倒,把水倒出来就算完成,明,明白吗?”
  “报告,队长,明白啦,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进攻的行动开始了,王玉峡,刘铁柱,刘怀隐蔽在大敞院不远的枣树树棵子里面,进攻时,孩子们向廉海的屋内投了不少砖头和土坷拉,屋里的瘟神终于赤裸着身体,笑眯眯地喊着“冲啊”地追了出来,他一边追,还一边投着砖头,只听这帮孩子的群体中有了哭声。
  王玉峡对刘铁柱说:“坏啦,也不知是谁中了弹,光荣负伤了。”
  刘铁柱说:“峡子,廉海已经冲过去了,追出好远了,现在他回不来,咱们上吧?”
  “对,冲进去吧。”
  王玉峡,刘铁柱,刘怀扔了用树枝编的戴在头上的伪装,弓着腰迅速地跑进屋里,他俩用劲了全身的力气也没能推倒大缸,大缸比他们还高,里有满满的水。三个孩子又重新来,站在同一个方向使劲忽悠,口里喊着,“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二……”大缸动了,三人使劲地一推一松地忽悠着,大缸忽悠的角度越来越大,缸内的水终于咣了出来,还晃悠他们一身的水,他们努力地晃悠着大缸,一开始还能控制大缸的晃悠程度,当大缸达到一定的角度,他们在想拉回大坯缸是绝对不可能了,大坯缸的惯性力量,带着他们栽倒在水里,只听“啪嚓”一声响,大缸摔成了很多块。外屋有门槛,一大坯缸内足有两个半立方米的水,象决口的洪水,立刻冲进了里屋。
  王玉峡等第一次干这个缺德的事情,吓的心砰砰的差点跳出来,他们撒鸭子就跑,生怕廉海逮住。跑出好远才知道手都划破了皮,鲜血洒地,只能悄悄地忍着。
  王玉峡的行为被妈妈知道后,臭骂了一通,还挨了妈妈的耳光,妈妈叫玉峡和铁柱把自己家中仅有的一口盛粮食的小缸,偷偷地给廉海放在了原来放水缸的地方。
  打那以后,王玉峡,刘铁柱,刘怀再也不参加“游击队”的活动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