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萝卜·木耳·黑菜(散文)

精品 【荷塘】萝卜·木耳·黑菜(散文)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25发表时间:2014-11-25 18:55:04
摘要:人活着,生活就要过得有滋有味。生活的滋味最基础最根本的就来自于那一日三餐的饭食,而饭食的滋味很大程度上又取自于那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尤其是在生活最艰难的时期。这辈子,我是再也忘不了与我过去的生活朝夕相处的几种常见菜了。随着岁月的流失,我越发觉得是它们那特有的韵味给我和我一样的乡民们带来了巨大的幸福和温暖的。

【荷塘】萝卜·木耳·黑菜(散文) 人活着,生活就要过得有滋有味。生活的滋味,最基础的就来自于那一日三餐的饭食,而饭食的滋味,很大程度上又取自于那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尤其是在生活最艰难的时期。这辈子,我是忘不了往昔与我朝夕相处的几种常见菜了。随着岁月的流失,我越发觉得是它们那特有的韵味,给我带来了无比的幸福和温暖......
  
   (一)萝卜
   萝卜,是我的家乡豫东平原上生活的人们常见常吃的一种蔬菜。记得小时候放罢学,饿了拿块饼子,洗个萝卜剁上一段,吃得大快朵颐,津津有味。萝卜水分大,汁液多,凉凉的,辣辣的,配上干膜,吃着利索,又解渴,觉得特爽。生活都是被逼出来的。老百姓穷日子有着穷过法,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却也不乏满足和快乐。
   我真是佩服纯朴村民们的伟大创造,从萝卜身上他们不知开发出多少种吃法,但从来没有向谁要过一份专利。
   据我所知,萝卜可以旋成厚厚的片蘸着白糖生着吃,可以刮成丝拌上香油调着吃,可以拉成条掺入粉条炖着吃,可以切成粒儿搅上面糊做成疙瘩吃,也可以捏成团炸成丸子吃,还可以加上肉和其他剁成泥包成饺子下着吃、包成包子蒸着吃。当然,萝卜多了,还可以切成条或片晒成干,放在缸里酽着慢慢吃。但无论哪一种吃法,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民以食为天,吃是头等大事。但在这个世界上,大凡吃穿用度都离不开劳动。于是我想起了种萝卜的过程。
   农谚说得好:“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还能种荞麦。”种萝卜正是暑热天气,萝卜又属根茎类蔬菜,对土壤整理的质量要求很高。每逢此时,父亲总是不惧炎热,先把土地打磨好,隆上畦子,画上沟;接着摘下草帽垫上纸,将萝卜种子倒上;然后端起草帽,弓着腰,小心翼翼地沿沟撒种,并用一只脚随时封上;待一畦种完,在一脚一脚的把地踩平。为了防止蝼蛄等害虫侵袭,种上当天的傍晚,还要趁潮气洒上拌过六六粉的麸皮。
   等萝卜苗出齐了,先浇上一遍水,待靑荚分开变厚长大,就要间苗了。间苗后,由于天气炎热,过上一两天,都要浇上一遍水。渐渐的萝卜叶生气蓬勃、旺旺青青,但这时又是防病治虫最关键的时候,千万不能大意。等萝卜长成指肚粗那么大,上肥一吹,萝卜好像长了灵性似的,一天一个样,形势喜人。该收萝卜了,一篮一车的运回家窖上,想怎们吃,自便吧。
   光说吃呢,其实萝卜在农家,作用可大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具有解毒生津、利尿通便、清热化痰、顺气养胃的作用。那时候,无论谁家大人小孩受寒发热或头痛咳嗽,只要喝上一碗白糖或蜂蜜熬的萝卜水,保证见效快好得快。
   在我们老家那里,萝卜又有“小人参”的美称。萝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萝卜还具有除头屑、去皮痒、止鼻血、增白美容的功效,这是后来才知道的事了。现在,据科学研究表明,萝卜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对防癌抗癌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萝卜不仅作用很大,而且因人们的喜爱也慢慢地走入到了人们日常用语之中。像最为人们熟知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于人。这是儒家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种民间表达。再如“秋后拔萝卜——年底算总账”;“一个萝卜一个坑儿”,说的是各人有各人的位置,语言简练犀利,耐人寻味。在大力反腐的今天,我们还经常会听到一个关于萝卜的俗语,那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说的是一个小人物或小案件却牵涉出大人物或大问题。多么朴实的说法,却又是多么的恰如其分。
   简简单单的一个萝卜,普普通通的一种蔬菜,不料能说出如此多的话语,写出如此多的文字。
  
   (二)木耳
   树木是通灵的,我早有耳闻。小时候听人说,村后那棵合抱粗的大柳树上就做有精息,离地一尺多高的树洞内,总见烧成的泥人和点过的纸灰。整个树冠很大,蓊蓊郁郁,没有人敢爬上去折它,更不要说伐它。
   还听说村东南角李奶奶家有棵大榆树,很高很高,人走在下面向上看,把脖子昂的酸痛,还不能看到树的顶端,刺眼的阳光下只见一片绿云。
   有一年夏天,一个惊雷将榆树劈成三截,一个火团正好落在李奶奶的窗前,说是上天降魔,妖精钻入李奶奶的床下。从此李奶奶神经兮兮,没有谁她也不给谁再说话,一直到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我家的院子里,从前也有一颗又高又大的树,那是一棵老槐树。应该说有些年头了,至于什么时候栽的,父亲也说不清,只是从来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老槐树斜着身子,像一个巨人的手臂支撑着。“手掌”残破,树高但并不蓊郁,几簇新发的嫩枝像一面面旗帜,在高空飘扬。苍老的树身,裸露的伤疤处,有一些黝黑的凹槽。每当雨后不久,便会长出一撮撮暗褐色的肉乎乎的东西。这东西长得很快,不几天就长成了扑闪闪肥墩墩的大耳朵,都说是木耳。
   我想这一定是老树精的耳朵,它大概是在偷听尘世的消息。父母说这是可以吃的,我不信,不让他们吃他们也不认,只好各自为是。无论如何,我是不吃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失,我渐渐的发现,木耳这东西,不但能吃,而且好吃。想想当初我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但也深感迷信的力量在古老的乡村是多么根深蒂固。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木耳已经规模培植,成为一道道美味佳肴走上人们的餐桌。
   研究表明,木耳又名黑木耳,在生物学上属于真菌一类。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现代营养学家盛赞为“素中之荤”,在世界上被称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血、降压润肺、补脑强志等作用,又有减轻动脉硬化、降血糖、缓衰老等功能,成为中老年朋友宜吃爱吃的一道菜。
   说来也奇怪,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怕吃不吃木耳的我,也与木耳接下了不解之缘。不但香菜木耳成为了我极爱吃的一道菜,而且每次做汤我都要多加上一些木耳。慢慢的,我的家人和身边的一些人也都认可了木耳,每当走亲访友或有事聚会,木耳菜或木耳汤,就成了一道固定的菜肴。
   这世上的事,很多时候不敢想象。木耳总是生长在朽木糟木之上,却长出形态迥异、品质极佳的上等角色,造化的神奇不能不令人称赞。而人们有时不知从哪里来的偏见,又让这充满神奇和高贵的自然之精华,蒙受不白之冤。
   于物如此,于人又如何?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自以为万物之灵的群体深思吗?
  
   (三)黑菜
   在我的老家豫东南一带,有一种菜叫“黑菜”,它不是一般意义上自然着上黑色或暗褐色的菜,诸如木耳海带菊花菜之类;也不是指具体的哪一样菜。它是乡民们在生活困难时期开发出来的一种菜。它是人们在夏秋之际,具体为芝麻开花之时或萝卜收获之后,将其青青的叶片连同叶梗清洗水煮,经阳光暴晒变黑贮存而冬春食用的一种菜。
   记得小时候,正是暑热天气,我光着肚子,提着小竹篮,跟在奶奶身后,到村南岗子上面去采摘芝麻叶。不远处树上的蝉鸣正欢,芝麻长得很高,白而微黄或粉而浅红的花朵错落有致,一节高过一节,一张张肥大的芝麻叶碧绿发亮。奶奶要我靠着棵打,我伸出小手从上到下专拣又好又大的选采,一叶一叶的摞起来,直到手里拿不下才放进篮里。
   奶奶左右开弓摘得很快,我跟不上,很快就急了。于是乱了阵脚,边跑边摘。虽然采摘的净是些优质的叶片,但一会儿便出了一身汗,身上操的发痒,一挠发红,起个小扁皮疙瘩,赶快向奶奶抱屈,奶奶拉着我的手,心疼地说:“看叫小孙子晒的!”说着用自己头上顶的蓝色粗布手巾给我披上,让我坐在路边凉阴处休息,她继续采摘。
   我坐了一会儿,觉得无意思,便又跑进地里,帮奶奶把采好的叶子装进袋子。奶奶好像很有经验,过去几乎是一遍净,该采的全采了。几个来回,便装了满满一大袋子,那油光发亮的叶片,好似嫩嫩的碧绿的养蚕的桑叶,非常喜人。看得出当时奶奶很高兴,我也很兴奋。
   回到家,我玩去了,奶奶却忙着打水淘洗,然后晾在一个大菠萝里。等吃罢饭,趁锅“炸”了出来。说是“炸”,其实又不用油,只是在滚水里一烫,便捞出来。
   芝麻叶原本看起来满满的一大袋子,经水一烫,也就只有一瓷盆那么多。奶奶把它摊在门外的席片上翻晒,火辣辣的太阳很毒气(热量大),“炸”好的芝麻叶在太阳的暴晒下越来越黑,越来越皱,越来越瘦,直到最后几乎裹成了一个细条,细碎的像粒茶叶,奶奶才把它像宝贝似的用纸包好,装在一个细细的布袋里。笑着对我说:“等天冷了,我给你赶芝麻叶面片儿!”说着就把它放在了门后的沙缸里。
   记得当时除了芝麻叶之外,黑菜的来源主要是深秋拔了萝卜后刷掉的缨子,当然也包括蔓菁辣疙瘩之类。这类叶子的采摘是现成的,无需多费力,只是挑拣的工夫,把那些干烂枯黄虫食过的踢掉就是了。“炸”的过程与芝麻叶很相似,只是量大,上锅需盖圆锥形的拍子,“炸”的时间也需稍长一些。
   由于这类叶子较大,晾晒时可搭在绳上或摊在秫秸箔上。这时的阳光明显已弱,需晒的时间要长得多,好天的时候也无需收,有时一晾一晒就是四五天或一周的时间,等到真正干了,才装起来。
   这类黑菜,不像芝麻叶那样稀少而珍贵,平时随时都可以吃,一般就放在灶火(厨房)的案板旁边,随吃随用。
   奶奶说话总是算数的。每当冬天寒冷的时候,我想喝面条取暖时,她便给我用豆面掺些玉米或其它擀上几片面片,下锅时总不忘捏点条状或粒状的芝麻叶。那时烧的是地锅,火劲大,沸水翻腾的厉害,芝麻叶很快便舒展开来,一股幽幽的香味扑鼻而来,连汤带水,我总能喝上两大碗,喝得浑身是汗。
   至于萝卜缨子一类的黑菜,平时隔三插五,奶奶总是把它切碎轧成丝,配些萝卜粉条之类,给我们蒸包子捏饺子吃。经过几番调理,几回整合,那些黑黑的菜叶便成了香香的肉泥,那些暗褐色的菜梗便,成了耐嚼劲道的肉核。奶奶是我们村有名的巧手,她包的包子捏的饺子不但好吃又好看,我至今仍然念念不忘。
   那来自大自然的绿叶,经过阳光的暴晒,在烈火沸水中升华的黑菜,能不好吃吗?采摘,清洗,蒸煮,贮存,哪一道工序又少得了劳动的汗水和创造的智慧?人们都说黑能补肾,肾能造血,血能活人。那凝聚着劳动汗水和创造智慧的黑菜呦,你才是天人合一的精品,你才是人身心健康的补品啊!
   ......

共 40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组生活气息很浓的散文。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北方有些地方早已经见到了雪姑娘圣洁的身影了。也就在这萧瑟的季节里,见到、读到这边以萝卜、木耳、黑菜为素材的散文,那心里不由得就有了一种垂涎三尺的画面想象。萝卜,浑身都是宝,看起来水灵,吃起来脆生生的,煮起来营养全出;木耳,称做黑黄金,那是软滑血管的好东西;黑菜,第一次听说,通过作者的描述,看到这种菜,还是很向往见到真实的东西。和麻叶、萝卜缨子相较之下,味道那是独特的。萝卜条,那夹饼子,吃稀饭,可口极了。这些来自大自然的蔬菜,凝聚着劳动汗水和人们的创造智慧,也是人间精品,补品,当今社会的人们,更应该多食用些才好。一篇生动,形象,很精彩的散文,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清风淡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26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5 19:15:14
  感谢清风老师的雅评,祝贺您江山大才女!问好,敬香茶!
挥鞭赶四运,拈笔集华彩
2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4-11-25 19:22:40
  感谢老师赐稿给【荷塘】!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2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5 19:57:59
  感谢荷塘,问好!
3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4-11-25 19:23:04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北方有些地方早已经见到了雪姑娘圣洁的身影了。也就在这萧瑟的季节里,见到、读到这边以萝卜、木耳、黑菜为素材的散文,那心里不由得就有了一种垂涎三尺的画面想象。萝卜,浑身都是宝,看起来水灵,吃起来脆生生的,煮起来营养全出;木耳,称做黑黄金,那是软滑血管的好东西;黑菜,第一次听说,通过作者的描述,看到这种菜,还是很向往见到真实的东西。和麻叶、萝卜缨子相较之下,味道那是独特的。萝卜条,那夹饼子,吃稀饭,可口极了。这些来自大自然的蔬菜,凝聚着劳动汗水和人们的创造智慧,也是人间精品,补品,当今社会的人们,更应该多食用些才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3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5 19:58:57
  道声辛苦了!
4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4-11-25 19:24:05
  【荷塘】有你更精彩!酋黄老师,你家里有酸辣萝卜条码?哈哈!那是好吃的东西哦!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4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5 20:00:41
  还真让你说对了,有很多!品种也很多!可惜没法让您尝尝。
5 楼        文友:天龙        2014-11-25 21:53:02
  好一篇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大餐!!
回复5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6 05:54:31
  谢谢社长,问好,遥握!
6 楼        文友:赵亚亚        2014-11-25 22:21:19
  美而朴实,祝贺你。
回复6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6 05:55:27
  多谢文友亚亚,向你问好!
7 楼        文友:蔺忙珠        2014-11-26 15:38:44
  我老公老家也是河南的,不过我只是吃过芝麻叶,没见过萝卜缨子做的菜,芝麻叶的确是好吃,呵呵,看完你的精彩美文,我馋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咱们算半个老乡吧,问好老乡,祝佳作不断!
回复7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6 16:05:59
  这么说越来越近了,谢谢你,同时也问好我的那位老乡!我是周口西华的,女娲箕子的故乡!
8 楼        文友:天龙        2014-11-26 19:54:33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8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6 21:03:05
  感谢社长的不辞辛劳,荷塘有你才是最精彩的!
9 楼        文友:潮仙        2014-11-28 08:46:17
  人们都说黑能补肾,肾能造血,血能活人。那凝聚着劳动汗水和创造智慧的黑菜呦,你才是天人合一的精品,你才是人身心健康的补品啊!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酋黄        2014-11-28 09:56:38
  谢谢文友,问好遥握!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