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月光】吐鲁番的诗歌之行(散文)

编辑推荐 【月光】吐鲁番的诗歌之行(散文)


作者:我孟杨 布衣,33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5发表时间:2014-11-27 15:27:39
摘要:戈壁绿洲在经历了几场大风狂虐之后,五月三日的吐鲁番倒是风平浪静,才翻过火焰山下的胜金口,就觉得热浪滚滚,火洲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作为吐鲁番杏花诗社的新成员,有幸参加了吐鲁番地区文联在五一节期间组织的一次主题诗歌朗诵会,会场设计在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主题为沙拐枣。
   参加活动前,负责联系会员的诗人支禄老师特别提醒我,要事先写好作品,免得到场朗诵时掉链子。可我对沙拐枣是一无所知的,诗歌尽管是感性的东西占优,但也得有实物的支撑才可打开思路,我只好带上对沙拐枣的探寻之念,赶赴火洲吐鲁番。
   戈壁绿洲在经历了几场大风狂虐之后,五月三日的吐鲁番倒是风平浪静,才翻过火焰山下的胜金口,就觉得热浪滚滚,火洲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在吐鲁番市麦西来甫广场的葡萄街会齐杏花诗社的成员,一同赶赴沙漠植物园。到了植物园才发现这里的春天正盛,园内的沙枣花以沁香迎客,同时迎来了忙忙碌碌的蜜蜂往来穿梭。
   沙漠植物园作为中科院的一处治沙研究基地,从1976年开始在这里实验性地种植各种适合沙漠生长的植物,据说植物品种达到500多种以上,这在戈壁深处是极为罕见的事情。足以窥见吐鲁番的一代代建设者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么地强烈!
   走入植物园,好像热浪躲避了起来,还有一丝清凉的感觉,边转边看,园子里以山川柽柳、胡杨、榆树为主,间或看见盛开的马兰花、醉鱼花、刺玫瑰,还有苔黄、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也赶着这春天的尾声,在努力地绽放花朵。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植物当中,生长着一种怪异的物种---沙拐枣。
   沙拐枣的花朵很小,细看,是五瓣花,白色中略带点绛红,香味很足,花朵一旦凋谢,就会挂出一枚像灯笼一样的果实,像极蒲公英的种子。奇异的是这沙拐枣果实有黄、有红、有绿,而且果实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我突然想起在哈密圣泉山曾经见过这种植物,挂着白色的“花”,当时问了很多人,竟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和姓,我索性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沙漠之花。现在看来,当初把沙拐枣的果实当成了花朵,显然是草率了。
   听植物园的钟姓负责人讲,很多人把沙拐枣和沙枣混为一谈,实际上不是一个科的植物,不能是远亲,只能当近邻。钟园长介绍说,沙拐枣的果实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祛风去寒,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沙拐枣品种有十八种,而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内就有十五种。
   找一处空旷地面聚集,吐鲁番的诗歌爱好者们开始吟诗作赋,上至60多岁的退休老同志,下至11岁的小学生,其中还有一名来自湖南的援疆干部,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沙拐枣,领悟沙拐枣蕴含的顽强生命力,这场景比任何一首诗歌都感动人,我的内心竟忍不住涌出几股热流,眼睛也开始湿润起来。
   我长期居于库木塔格沙漠之滨,对戈壁绿洲上人们生活的苦与乐是深有体会的,曾不止一次的对远方的朋友们讲过:生命是需要吟唱的。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呈现在我眼前的这些火洲的歌者,不正在以沙拐枣为题,高歌生命吗?此时此刻,他们忘记了漫长冬天的寒冷,忘记了沙尘暴肆虐时的无奈,忘记了酷暑高温天气的折磨,诗句里流淌的全是祝福是祈愿,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预谋中的吐鲁番诗歌之行,意外地知道了沙漠之花的真名姓,而且收获了居于火焰山下的吐鲁番诗人们赠予我的特别感动!
  
   【瞭墩,淹没尘烟的丝路驿站】
   迎着初冬的凌冽寒风,再一次踏入瞭墩,回望一段关于丝绸之路的久远记忆,一个破落的村庄、一座老旧的兵营、一墩记忆历史的烽燧呈现眼前,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迎候着夕阳沉思过往。
   据文献资料记载,清末以前,瞭墩作为丝绸之路上“穷八站”之一,屹立在噶顺戈壁的八百里风区,因一汪喷涌的泉水,让独居戈壁的这方土地有了草原、树木,滋生了生的希望,因此上曾经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亦兵亦民的作用,成为来往天山南北的贾商旅人、官员邮卒、贬谪达人长途跋涉后的休整之所、避风之港。
   详细勘察瞭墩遗迹,除了还能显见的烽燧、兵营以外,还有地宫、藏兵洞、庙堂、官店、民店等一应设施的痕迹,隐约读出当年人来人往的繁华。民国以后,瞭墩开始退出人们的记忆,1931年西北军阀马仲英与新疆省军在此有过惨烈的一战,记忆下了一场以200人战胜2000人的“瞭墩战役”,从此瞭墩再无兵家之事,卸却了自己扮演的兵站角色。
   在寂寞的岁月长河里,瞭墩走入了八十年代,内地来往新疆的车辆、人员增多,有些来自山东、河南的农人依据这里甘甜的泉水和草场,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迎风披沙,亦耕亦牧,放养生活。人口最多时瞭墩有十多户近百口人,在戈壁深处也算是有规模的大村庄了。想象当瞭墩炊烟漫起时,那些来新疆淘金的人们,一路奔波而来,在这里歇脚打尖,心中该会升腾出多少温暖啊。
   但好景不长,随着地下水的持续下沉,曾经的泉水不再溢水,大片大片的草场干枯,成垧成垧的耕地无作,仅剩几垛草地、几颗胡杨、一片杏林陪伴瞭墩塔聊度日月。
   没了生的依托,瞭墩的人们陆续迁往他处,有的直接返回故乡,这里只剩下一户来自山东的刘姓老人作为瞭墩的常驻居民,和老伴守着一口能为30公里之外的一个矿场提供饮用水的水井和泵房。
   刘姓老人对我的造访颇感意外,也流露出他久居荒原咋见路人的兴奋。闲聊时老人告诉我,他快七十岁了,有两个儿子,老大去了北京,老小在附近的一个煤矿上班。小儿子过几天送一些生活物资来,自己和老伴养了几十只鸡,十多只羊,感觉在这里过得倒很清静。
   我和老人行走在废弃的村庄里,突然有一种失去什么的伤感,但却说不出失去了什么。也许一切都曾发生,一切正在发生,一切都将发生,但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往,就像这瞭墩塔,曾经是车水马龙的繁华驿站,可最终还是被淹没在历史的尘烟中,变得悄无声息。
   离开瞭墩时,夕阳已经落下,暮色漫起。我试图摆脱心中无法言说的沉重,但无果而终。回望身后,瞭墩塔显得是那样的孤独和寂寞,当看到远方闪烁的点点星火时,心情开始释然起来。
   心想:世间的事,总得往前走,因为希望总在前方。

共 23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吐鲁番之行收益颇丰,就连我读完这篇文章,也如身临其境一般。描写沙拐枣描写的如此细致,描写瞭墩从民国战争写到现在,从历史的角度写出来瞭墩所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让我点笔这篇佳作,还真不好写编按了,作者文笔巧妙的运用,运笔自然灵活,细节描写自然通透,读这篇文章真有和作者一起去过吐鲁番的感觉,在整篇文章之中,作者巧妙把捏文字,过渡自然构思缜密,文字词语运用合理恰到好处。读完这篇文章,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认识吐鲁番,重新认识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这些真实的存在,用作者妙笔的指引,让它在我们内心开出花瓣,领略至柔至刚的纯情之美。欣赏作者妙笔,倾情推荐,与大家一起共享。【编辑:风恋落花的孤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4-11-27 15:29:54
  欢迎继续关注月光,期待更多佳作,问候作者。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我孟杨        2014-11-29 08:51:54
  谢谢风恋老师的精心编辑,你的诗歌有哲理,欣赏!
2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11-27 21:17:39
  老孟不愧为当代作家,文笔老道,值得品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