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情生麻埠(散文)

精品 【菊韵】情生麻埠(散文)


作者:纪开芹 探花,1501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3发表时间:2014-11-29 00:03:50

金寨,这个中国的将军县,它曾经在历史的风云中生动着,矗立着,无言面对沧桑的身世,在大山深处被人遗忘又被人惦记。这里的每一片土地上都回响着滔滔水声,震人心魄。然而它又是那么安静,你可以在它的怀抱中做一个悠长的梦,梦中也会有一两枚绿茶翩然而落,一两粒桂花香了梦境。与它相逢的那一刻,便让我褪去尘世的浮华,与这里的安宁融合在一起了。在这里,我感受一段温暖的际遇。
   秋雨潇潇的季节,我们的车沿着蜿蜿蜒蜒的山道一路驶向鲜花岭。桂花王树长在半山坡上,盘虬卧龙般的枝干粗糙,斑驳,仿佛它就是麻埠镇的缩影。多少沉甸甸的故事都隐藏在树干中,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最后都安静成一粒粒桂花,在秋天的枝头默默无语。岁月就像这些金色的桂花,细细碎碎,一路开着,一路美丽。这座山间古镇,从一开始就这般古朴的模样,如千年桂花王,从容地走过四季,从容地看待烽火狼烟在这里升起又在这里熄灭,并且从容地接受擦肩而过的客人带来的不同情怀。
   山间的早晨是润湿的。桂花王像一位长者在萧萧秋风中默立,用婆娑的枝叶迎接我们。临山而居的桂花王,似乎一直萦绕着如纱的薄雾,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映衬出山间的神秘与邈远。秋虫唧唧,修竹沙沙。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难怪这棵桂花王清逸绝尘的样子,原来千年守候的背后有这么一群痩竹陪伴着它一起看沧海桑田。
   都说是八月桂花遍地开。在这皖西普通的山区,桂花确乎处处开着,就连手中的茶杯里,也袅袅地开着桂花了。一缕缕清香沁入心田,让我们忘记旅途的种种劳顿和不适。我们将自己看得很小很小,在这株千年桂花王面前,我们就是一群草芥蝼蚁,以它为背景,将生命衬托得更为厚重一些。
   那些围着桂花王而建的房舍,隐居在深山之处。长天之下,看不到高楼大厦,门前一畦畦绿茶矮到墙角,陪同桂花年复一年讲述着几近相同的故事。
   天公作美,既无风雨也无晴。不辨方向,有点迷路。我跟随他们后面,只需带着闲情逸致沿途欣赏便可。
   第一次见到响洪甸水库(或许那仅仅是一条岔支,至今不晓得那大片水域究竟是不是水库。)是在一楼餐厅内。木质轩窗敞开,茫茫水域映入眼帘。我曾多情地以为,这扇小窗为我而开。“小轩窗,轻梳妆”,不晓得那一片水域能照出什么样动人的丽影来!我面水而坐,与青山对视,相看两不厌。我指给同行看,天与山与水混沌一起,哪里还能分得清!只有我仿佛生来便应是山野村姑,林间樵夫,除了一双清澈的眼睛,什么都不值得炫耀。我自个儿凝神细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在青山的臂弯里优雅成一阕婉约的宋词。但它不是孤独的,它的世界里有一盏灯永远亮着。
   于是,还未与响洪甸水库亲密接触,便已魂不守舍,不知今夕何夕。糊里糊涂出了门,下了船,发现他们早已坐定,只等着我们几人了。
   来过响洪甸水库的人,一定忘不了那悠长的水域和苍苍郁郁的群山。在金寨,这样的群山随处可见,可只有将军湖上零落的青山才会令你铭记在心。将军湖那么长,船行在上面,仿佛可抵达历史的最深处。
   教我如何来形容!像我这样从未近距离接触过青山,近距离接触过水域的人,麻埠镇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感到神奇。更何况还有清凌凌的水波,静默无声的群山为伴呢!我坐在船头,看青山一点点向后退去。船舷激起的水花是大块银白的翡翠,它们是墨绿色湖面的点缀,是少女内心的涟漪,向两边荡开了去。一座波澜不惊的湖就在活泼动荡中变得生机勃勃,仿佛顽皮的少年,为安静的生活掀起初遇的波澜。我弯下腰,五指分开,让水流缓缓地穿过我的指缝。我甚至觉察出它的温度瞬间暖了全身。
   我与将军湖是初遇。“人生若只如初见”,寥寥七个字,道出多少欣喜!将军湖仿佛是横在青山上的一架古琴,奏出泠泠之韵,给人以慰安。它在大山深处将散落在秋天的微凉收集起来,将大别山所有生灵当做自己的亲人。在时间之下,一切和生命有关的,都将接受它的抚摸和赞美。而我什么也没有。我只能带给它支离破碎的生活片段,让潋滟的波光书写成一首完整的诗。顺着水流,我试图忘记背上的行囊,在流淌中寻找一份随遇而安。
   他们告诉我,历史上有名的麻埠街已经成为响洪甸水库的淹没区。
   我不晓得一座古老的街镇怎样在历史的淤沙中沉寂下去,越来越矮,以至于最后终于蜷缩成一点,远离尘世的喧嚣,静静躺在了水底。今天,我来到麻埠街,早已看不到沧桑的容颜。它只是用粼粼波光昭示一种存在——那是一张清澈的面庞。
   这是需要勇气的。一个小镇的勇气,人的勇气。
   当年的小镇容光焕发。“初到麻埠,衣冠堂堂,离开麻埠,花的精光;恋恋不舍,回头望望;下次有钱,还来逛逛。”充满人间烟火,演绎着世态百相,酸甜苦辣。麻埠街春季营茶,秋季营麻。香火鼎盛,宗教盛行,颇有老南京的况味。它的盛景又不免让人想到穿了旗袍的王琦瑶一类的民国女子,乱世佳人,怀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地走过麻埠街。可最终是,这座古老的边城成为响洪甸水库淹没区。没有人能做永远地停留。它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就销声匿迹了。烟花散尽后的沉寂,是麻埠街的沉寂。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也许麻埠街以这样的方式恰恰能获得永恒。
   但古老的记忆还在,守卫在门前的石狮子还在。不过是以另一种形态。
   没有寻着斑驳的古建筑。它们已经沉入湖底。“麻埠街”这三个寻常的字,就像齐云山上遗落下来的月光,融在响洪甸水库中。我们的船不再“突突”往前行,停下来,浮在水面上。听船家叙说麻埠街的逸闻,那些关于每一座小岛的故事。我想象着曾经荣极一时的麻埠街现在就在我脚下的这片水域中,聆听头顶的风云变幻。尽管来到麻埠镇的客人再也不会与它相遇,尽管响洪甸水库从来没有给过任何人,一个简单的承诺。我们还是带着一棵探索的心,看到了这块皖西革命根据地昔日的辉煌。
   集体迁徙。是麻埠街让我们看到一种宏大的意志。响洪甸水库,在“哗哗”的水波下,又拥有一种掩藏不住的魄力了。我曾经一直固执地认为政府的行为大都带上专制的硬度。在金寨,我才知道,十万亩良田十万军,十万人民大迁徙是多么温暖的举动!三十万!是麻埠街的需要,更是历史的需要。三十万人携起手来将麻埠街抬到令人敬仰的高度。
   在麻埠镇,还有一处可收容灵魂的地方,那就是红石谷。
   我是没见过大山的人,更没有感受过大山的温度。我的对于大山的记忆或遐想都是从书本中得来,总归是肤浅的。在麻埠镇,我第一次真真切切触摸大山,聆听它的心跳。
   我们沿着红石板河一路向上向前。秋雨潇潇的黄昏,大山显得特别静谧,甚至听不到一只鸟的叫声。倦鸟大约已经归林了吧!只有我们这些红尘过客还兴致勃勃地登山,观景,寻找尘世以外的安逸。因为远离自然,才急切地想要亲近自然,才将世俗的烟火气息带入深山老林,打扰鸟儿的安静。
   偶尔能听到秋虫唧唧,也不热闹。整条红石谷呈现给我们的除了宁静似乎再也没有其它声响,比起我想象中的大山内敛许多。我以为山林之中该是声色俱备,各种鸟儿放开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我以为薄暮冥冥中,虎啸猿啼给人以苍凉之感。实际上相差远了去。除了泉水泠泠空谷传响,一切声音好像都绝了迹,我们甚至也不敢高声语了。在无边寂静中,任凭一段水流从大山深处蜿蜒而来,带上我们无以名状的情怀向下游流去。有时,它们汇聚在某一处清潭中,安静不动。有时,又会在潭中打着漩,再继续奔赴前程。潭水清可见底,游鱼细石历历可见。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想到小石潭,想到三峡,不管那儿的风景如何动人,心中有风景,眼中寻常之景也变得美丽了吧。真想赋诗一首,但对于眼前之景来说,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呆呆坐着,感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红石谷,让我看到生命的执着——即使疲倦,也永不停息。
   但秋色是浓郁的。没有声响的大山更显示出色彩的斑驳。
   走进红石谷,就走进秋色斑斓的世界中。沿着层层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两边灌木丛生,杂草丰茂。茶园、桐子林、毛竹、兰花,红石、潭水、瀑布、秀水、山峰,都是自然的馈赠。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倘若世界真的只剩下黑白,我们也只能生活在水墨之间了,那缤纷的秋天靠什么来呈现呢。半山腰上种植大片大片瓜片茶。这里是六安一笑堂瓜片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一簇簇,一丛丛,整整齐齐,矮矮地长着。我不知道在这陡峭的山坡上,采茶姑娘们如何站稳脚跟,如何用灵巧的指尖将一片片嫩芽揽入怀中。但他们说,就是这样采,斜着身子,背上背着一座山的厚重,怀中揣着一座山的灵动,在天地之间,在不受束缚的时空里,采茶,唱歌,对着大山表白自己的心迹。
   我多想变成一株茶!承接自然给予我的雨露,在氤氲的齐山云雾中默默生长,老死在山林之中。或者跟随采茶女的掌心来到尘世,感受人生的跌宕起伏,阅尽人间悲欢离合。看他们啜饮瓜片,让他们唇齿留香。
   可惜我不是。我甚至连大山中的草芥都不是。这是奢侈的想法。倘若能做红石谷的一块石也好,就像岁月书写的一部长篇叙事,在清晰的地质运动痕迹下,用自然法则将山水植物做合理的搭配和梳理。让我与秀水一起,变换着生存的方式,在岁月中永远醒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清凌凌的水流经过我的身体,洗涤我,净化我。在群山中间,那么多绿中间,只有我是红色的,那是我内心狂热的体现——冰冷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多情的心。我贴着大地 ,永远守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守着巍巍寂寞的大山,守着蝙蝠洞,连心桥,情人谷,大龙潭,不再出去。将家安在这里吧!让鸟兽虫鱼做我的邻居吧!那时,我的内心一定是充盈的,摒弃一切妄念,只安心做一块石头,坚硬,粗糙,淳朴而凌厉。不用担心一头牛任人宰割,一只陀螺旋转着停不下来。我仿佛死去,又永远活着。
   终究是要出去的。一步一个景,一步一份情。频频回头,一双眼睛中早已盛下麻埠镇古老的美丽。在茶凉之前离开,将这些温暖的记忆装入行囊。在某个怀旧的日子里,像打开一幅卷轴一样打开它。那娴静的山水,孤独的半山人家,大片茶树的影像里,都容纳了一个小小的我。

共 39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好的游记不仅仅是美丽的景物描写,更主要的是人的感受,随着作者这洋洋洒洒的文字,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美丽而古老的地方麻埠镇。欣赏麻埠镇的古朴美丽,领略小镇昔日的风情,感悟着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在欣赏一位饱经沧桑而依然光彩照人的美女英雄,作者的行囊满了,装了满满的思绪和感受。第一次见到响洪甸水库,“小轩窗,轻梳妆”触景生情,将自己融进了这青山绿水的美景中。与将军湖是初遇。“人生若只如初见”,寥寥七个字,道出多少欣喜!不由自主读者也成了其中的一份子。被作者的文字所感染,被这美景所陶醉……好久没有读过这么好的游记了,一个“赞”字是表达不出读者的心声的。如果你不信就亲眼读读吧,你会受益匪浅的!【叶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29004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14-11-29 00:04:50
  好的作品是能感染人鼓舞人的,我想,这篇游记真的是这样的。推荐大家欣赏!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1 楼        文友:纪开芹        2014-11-30 19:55:25
  谢谢雨姐鼓励。
2 楼        文友:土著人        2014-11-29 17:22:43
  欢迎作者赐稿,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期待着。
土著不土
回复2 楼        文友:纪开芹        2014-11-30 19:55:53
  谢谢土著人关注,还请多多指点。
3 楼        文友:土著人        2014-11-30 21:53:59
  纪老师才是大家,向你学习才是。
土著不土
回复3 楼        文友:纪开芹        2014-12-01 17:24:27
  你太客气了!这几年一直把菊韵当做自己的心灵家园。看到土著人在这里,便有一种亲切感。问候,祝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