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几年高考水深浅

精品 几年高考水深浅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52发表时间:2014-12-01 16:54:52

前些年带高三,每逢高考结束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总是按捺不住激动与喜悦的心情。面对被称作高考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试题,常常有一种跃跃欲试的莫名的冲动,掂起笔来,重新再做一回学生,亲身感受一下人生历程中那难得而又憧憬的时刻,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可能人们会想,对于一位教了多年书的语文老师来说,写一篇考场作文又算得了什么?可是,不写不知道,一写才会觉得“眼高手低”绝不是一句空话。写就写了,也不怕笑话,今天拿来几篇,与大家一同切磋,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一)独木桥上的创造
   “山羊过独木桥”原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同时过独木桥的两只山羊各不相让,最终双双落水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要学会谦让。作为一项体育比赛,它追求的是两者最终通过桥的速度和时间,看的是双方的反应程度和配合能力,按说只要能够双双通过,与相遇后是否有人下桥无关。
   规则确实有些多此一举,但仔细想想,规则自有其产生的背景。所谓独木桥,在传统的思维中,两人绝对不能同时通过,只有一人避让,方可完成。大千世界,很多事不都是这样吗?面对物质利益,非得即失;面对人类历史,不成即败。很少有人不用非黑即白的逻辑、非左即右的思维来思考一切、决定一切。这样想来,一人下桥一人通过的规则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人们不禁要问:规则是什么?规则是用来干什么的?简单的说,规则是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是用来规范人们处事行为的。规则是人规定的,是有利于做事的。不利于做事的规则,可以改而且必须改。这样看来,预赛中那对同学在桥中间抱身互转、双双通过的做法,不仅是对传统思维的大胆突破,也是一种伟大创造。我们不妨称之为“独木桥上的创造”。它虽然违背了暂时的规则,但在更高层次体现了体育的精神。
   话说回来,无论是寓言还是比赛,独木桥似乎是人们故意设置的障碍。当然,在现实社会中,面对这样的选择,大多数人都会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可是,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是阳关道你要走,我也要走,大家都要走;独木桥,我要过,你要过,大家都要过。退而避之,趋而争之,都无法兼顾双方利益。怎么办?只有突破狭隘自私的观念,只有面对面寻求背对背的良策,只有放弃我上你必下、你进我必退的思维,从双方考虑,谋求大局,才能生出连理枝,才能开出并蒂莲,这世界才能因此而更精彩。
   社会上,有人得了血癌,走上了人生的独木桥。肾是生命之源,只有大爱,选择付出与拥抱,死亡之旅才能重燃希望。医学需要创造,生命需要创造。大自然在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并未把道路封死,也不是仅仅留下一条;即便是一条,相信人类的智慧也能找到最佳的选择。正是“人”字的一撇一捺,支起了通往幸福的“独木桥”。学会关爱,学会换位,放开眼光,敞开胸怀,拥抱朋友,拥抱对手,独木桥上的风景,绝不是一个过去,就必须一个下来。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中国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遇山开道,遇险搭桥,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的辉煌。走出去的战略必然就会走进来。走出去,走进来,来来往往矛盾在。破解矛盾的方法靠规则,但规则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时候,狭路相逢,你争我夺解决不了问题,这就需要打破常规,创造条件,寻求合作共赢之道。面对共同的难题,双方只有精诚合作,求同存异,相拥转身,才能双双通过,各自走向原有的目的地或大本营。
   作为一次比赛,独木桥上的合抱转身,裁判有争议可以理解,那是因为比赛有规则在前;但作为一种创举,引发人们的思考具有很深的启迪意义。我想再一次说,这小小的独木桥上,也需创造。
   (二)中国的崛起之我见
   北京奥运会,鸟巢里绽放的一幕幕精彩瞬间定格成永恒的记忆;上海世博会,鼎盛中华演绎的一个个动人故事震撼着世人的心。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的实施,中国高铁领跑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强劲增长,吸引了世界上所有的眼球。灾难面前,英勇无畏;历经风浪,坚忍不拔;众志成城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国人自豪,让世人称赞。
   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共同梦想。
   中国的崛起,首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利益。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辉煌,荣誉属于祖国,成绩归功于人民。广大人民最有权利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从农业税的减免到粮种、农机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从大病救治、艾滋等特殊疾病的免费防治到合作医疗、医疗保险体系全覆盖的建立,从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到廉租房、经济使用房等安居工程,从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到困难生、特困生国家救助,从下岗再就业、失业保险的落实到大学生创业就业鼓励机制的形成,从城市最底生活标准补贴、农村孤寡老人补助到不断调整的最底工资标准的保障,一项项惠民富民安民政策深入人心。如今偏僻落后的农村修起宽阔平坦的公路,砖坯土垛的房子换成了美观别致的小洋楼,彩电,冰箱,小汽车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很多地方,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崛起的中国,有能力有实力为中国人民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
   中国的崛起不仅惠及中国人民,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人民。中国加入wto,走活了世界贸易这盘棋,物美价廉,色彩纷呈的中国商品远销五湖四海,海尔等一大批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国际活动成功举办,给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一道道丰富多彩,风味十足的文化盛宴;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恐怖势力,维和中出现了中国军人和护航的中国军舰;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印度洋海啸`海地`日本大地震,来自中国的爱心和援助汇成一种巨大力量,温暖着每一颗善良的心;美国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哗啦啦好似大厦将倾,崛起的中国成了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古老的东方文化的复兴,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为贵的思想光辉成为二十一世纪照亮全球的精神明灯。
   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爱好和平国家,中国的崛起绝不会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构成威胁。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中国始终坚持和谐,对话,互惠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和人民交朋友,做事情。所谓中国崛起威胁论纯属无稽之谈。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是去学习,中国商人到世界各地做生意是互惠互利,中国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是去交流。中国工人去非洲,是援建;中国军人去非洲,是维和;中国军舰去非洲,是护航;中国飞机去非洲,是救灾,而决不是去轰炸。中国人用自己的血汗钱来稳定世界经济,去支撑一个即将坍塌的大厦是友爱。崛起的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他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立场,他有自己的判断和眼光,一切吹捧和污蔑都无济于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世界的发展是必然的,中国的崛起也正如世界的发展。祝福才合朋友之道,才是明知之举。
   (三)年代·吃鱼·捉鼠
   有一幅漫画,题做《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据说这是几年前的高考作文。捉鼠,吃鱼,与年代有关,猛一听,还真有点与时俱进的感觉。仔细想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猫儿们的事确实变化不小,有时让人见之目瞪口呆,大吃一惊!
   先说“捉鼠”。多少年来,猫逮老鼠,在国人的心目中,乃属天经地义。狗拿耗子,才是多管闲事。老鼠自古以来好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净干一些偷油、啮物与人为害的昏昧之事。正所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捉鼠”无论如何说应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猫是老鼠的天敌,“捉鼠”是猫的天职,也是猫天然的生存本领。
   古代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南侠展昭,是包青天帐下武艺高强、行侠仗义的英雄,由于深得当时皇帝赵祯的喜爱,被加封为“御猫”。没想到这"御猫"的封号,竟惹怒了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的锦毛鼠白玉堂。虽然这里的“猫”和“鼠”,都属于正义的化身,他们之间的矛盾多是误会,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猫和鼠有着天然的不可调和的对立。
   生活中,人们最初养猫的根本目的,大抵在于“捉鼠”。至于猫作为宠物,那应该是后来的事。“捉鼠”无论到什么年代,虽然无需过分大加赞赏,退一万步讲,也不应该沦为嘲讽的对象。
   再说“吃鱼”。小猫钓鱼毕竟是童话。鱼生活在水里,猫抓鱼,恐非易事。桌上的鱼肯定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猫儿们该不该能不能吃,尚在思考之列,像画中端然而坐、恬然而食、率然而论的气魄和架势,不是吃请便是领赏。猫儿们若是“捉鼠”有功,讨得主人的恩赐,按理说也无可厚非,但这种忘了根本,忘乎所以,堂而皇之地宣称“有鱼吃就不捉鼠”的行为,多少让人不解!
   鱼,乃荤腥,常用来比作贿赂。人们通常把那种暗箱操作、钱权交易等蝇营狗苟之事,称作其中有“猫腻”,这“猫腻”该不是那桌上盘中的鱼儿吧?“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鼠”这振振之词该不是鱼儿养出的霸气吧?
   再说“年代”。年代年代,年月时代,月月组成年,年年构成代。试想改革的年代,也有改革的宗旨;市场经济年代,也有市场运作的规范;物质丰富的年代并不意味着道德就高尚。当时媒体不就有报道开胸验肺的事吗?“职防所”是干什么的?现在这个年代,凭时下的医疗科技手段,检查一项常见的职业病还是能够给个结果吧?可查来查去,硬是无果而终,即便给个结果,也是所谓的“看不清”三个字。据说,吃鱼是养眼的,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鱼吃多了,也会昧心。
   尊贵的猫儿们,当你们享受美味的鱼时,该不该想一想鱼从何来,该不该吃,能不能吃,吃了会有什么后果。且不说鱼刺会卡住喉咙的,像这样一来二去,形成积习,垂涎三尺,不久便会吃请变为索取。如果那样,也就失去了“猫”性,背离了职业道德和人间正道。还是古人说的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让我们谨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的一句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与其被捉,不如去捉,靠自己的真本事,做自己该做的事,“捉”也坦然,“吃”也安然。朋友,你说对吗?
   (四)要铭记,更应该超越
   蔡铭超高价拍下,而事后又拒绝付款,造成此次拍卖流拍,此举明显有着破坏“游戏规则”的故意。但事出有因,蔡先生的做法明显是对佳士得拍卖行不顾国人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的抗议,他此举的目的就是要“阻止”这一行为。要说是“恶意”,明显感情色彩浓了些,也不符合我们应该有的立场和判断。
   但要因此说蔡先生是民族英雄,显然有些炒作的成分或多或少地有些感情用事的意味。蔡先生此举虽然阻止了此次拍卖,但损害的不仅是蔡先生一个人、一个公司的名誉,也损害了一个发展起来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的形象,说他是“英雄”,敢为而不敢当,说他是“民族英雄”,只是渲染了民族情绪,两者都有些名不副实。
   圆明园兔首、鼠首铜像的非法流失,本属于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属于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永恒记忆,无论任何时候不该也不能忘记。但铭记历史,最重要的是汲取历史教训。闭关锁国造成了一个民族的落后,是落后才形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我们要实行改革开放,壮大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只靠那点阿q似的自怜和忌讳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不能一味地啃历史的伤疤,生活在历史的阴影中,怀旧、缠绵或执拗而不能自拔。我们应该开创新的生活,绝不在历史的烟云中,迷失自我,乱贴标签。
   相反,我们应该高度珍视作为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那份民族情感,决不能动不动就大事渲染或点燃那份珍贵的民族感情。感情是火,烧起来伤害的不只是他人,灼痛的感觉首先应该属于自己。作为一个发展起来的大国,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清醒的头脑是十分重要的。爱国不仅需要感情,更需要理智;爱国不仅需要铭记,更需要超越。一个民族只有超越了那种狭隘的“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只有超越了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小民情结,才会赢得尊重,才会变得真正强大。况且,世界自有公道,人心自有公道,那种别有用心的做法,损害的不仅是被损害者的民族感情,也损害了损害者的形象和自身利益。不懂得尊重他人,或一味地去损害别人的人,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我们当中的某些人,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喜欢宣泄自己的情绪,总是不能理智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周围的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眼光,扩大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心胸,遇事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更要学会从全局的高度权衡利弊得失。做好自己的事,绝不能做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越是敏感的事情越要慎重。

共 620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厚重的文字,通过一年一年的作文题,来诠释高考水平的延伸。(一)独木桥上的创造写出了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答案正确与否已经超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显示出作者超凡的思维与心中美好的愿望。且将中国的发展揉进文字中,论述观点明确,阐述了自己对高考作文的创造行解读。(二)中国全方位的崛起,表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强劲势头,无论政治与经济,无论外交与军事,中国正以强有力的姿态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三)通过《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来诠释了人都有的惰性,动物的习性也是被人们宠爱出来的惰性,需要人的思考,需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四)无论何时,作为一个爱国的人都应记住自己的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担当,要有民族精神。(五)从一篇命题作文可以看出人们的思维,对孩子的关注过重,怕孩子伤着,却忽略了让孩子自由成长,不经历练的孩子难以长大。纵观我们高考,每一年都是兴师动众,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篇章立意很好,写出作者对高考的自我认识与感想,好文,推荐共赏!【编辑:阳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1202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4-12-01 16:57:18
  欣赏友友精彩文笔,能在一篇文字里欣赏到几年的高考作文,实在是一件欣喜的事,欣赏!
回复1 楼        文友:酋黄        2014-12-01 19:23:47
  谢谢编辑,问好,敬香茶一杯!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