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窗·同题】那时花开(小说)

精品 【西窗·同题】那时花开(小说)


作者:秋绪 童生,90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94发表时间:2014-12-09 22:13:41
摘要:高一山就像是一颗弱小的种子,在不好的时间里,悄然地播在了乡村这片贫脊的土地,而他成长的生命,正在被悲壮与凄美包裹和侵袭。他这颗种子,是要吸收大地灵气的,然后才能等待着催生发芽的机会,尔后再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而去涣发出生命的张力,去等待生命花开的声音。

此时是冬,屋内甚冷,高一山清理着思绪,走到窗前拉开窗帘,但见窗外夜色黑沉。有风,街灯在树丛中明灭。几辆驶过街道的汽车绝尘而去,只留下一阵嗡嗡的低鸣余声。良久,他回到写字台前,开始敲打着键盘,输入那些浮现在脑中的记忆……
   高一山是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这个年代,留有他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他在一个不是时候的时候,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让他自己都觉得没有选择好来到这世上的最好时间。因为很快,他就目睹了一个充满血腥风雨而又激情与狂癫和饥饿交迫的动荡社会。而他这时匆忙地来到这世上,很明显是来找苦难和折磨受的,可他没有选择,上苍和父母只能给他这样的命,他只能是在这么个年代节点来世,并将那生命之根扎在了乡村这片肥沃的土壤里。
   江南的乡村,自然天成,高一山就生活在一个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田野、村庄、人组成了乡村人那种与世无争,清悠恬静的农家田园生活氛围。然而在小小年纪的高一山眼里,他却看不到这种乡村的美,他只看到隐藏在乡村背后的苦涩,那种乡村人生活的悲壮与凄美。
   高一山就像是一颗弱小的种子,在不好的时间里,悄然地播在了乡村这片贫脊的土地,而他成长的生命,正在被悲壮与凄美包裹和侵袭。他这颗种子,是要吸收大地灵气的,然后才能等待着催生发芽的机会,尔后再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而去涣发出生命的张力,去等待生命花开的声音。
   不记得这是多少年前的事,高一山只记得他这时还是个小学生。在他懵懂的视野里,他好像陷在一个变幻莫测的社会,他感到自己滑落到了一个空前动荡的社会,似乎他弱小的生命即将被卷入到一个不测的漩涡黑洞里,而他的生命正在被吞食。他眼前所发生的是一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红色革命,而这狂潮,正席卷着中国的每寸土地。这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彻底地击碎了他本该享受有的美好童年,打乱了他乡村生活的静美。他感到自己已生活在一个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苦难的世界里,人陷在了一种恐慌、惊悸之中。他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凝视着这个闹腾腾的社会,高一山看到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强劲东风吹拂下,一些人在押着另一些人游街示众,而那些被人押着的人,头上戴着高高的圆堆形的白纸帽,胸前还挂着一块块“打倒XXX现行反革命”的标语牌。在那近乎凝固的空气里,不暗时事的高一山望着这些被押着的人就那么低垂着头,任由人们在疯狂的叫喊声中,木讷地被推掇着示街游行。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他看到了最为可笑的事情。他笑那些自认为是革命者的愚蠢人,还真信以为这些人就是颠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敌人,是吞食和破坏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坏人,是他们带给了我们所有的苦难和不幸,是他们把我们推进了饥饿的灾难命运。然而,实际的情况却不是这样,所有的人心里都明白,那不过是一种假象,是一种伪命题的混淆视听。
   高一山目睹着这一切,心在滴血。他发现所有的人都不敢乱说乱动,人们只能是默认。因为他知道,即使你明辨是非,即使你拥有正义,但这种惊恐的日子,说不定哪天也会把你打倒成这样的人。
   黑暗已笼罩着大地,歪理邪说更是横行无忌。那些登上历史舞台披着正义外衣的跳蚤小丑们则在肆无忌惮地将那些所谓的“阶级敌人”从他们的家中轰出,然后抄其家产,封其门户,让他们无家可归,有家难回,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甚至还逼着他们去自尽。而这些享有同等国民待遇的“敌人”就这么被这些人革着自己的命,沦为了这场运动的牺牲品,而他们的子女,最终成了过街的老鼠,被剥夺了公民应该享有接受教育的同等权力,成了无书可读的人,而且还被冠以“黑五类”子女的别称,做着低着头的另类国民。
   高一山始终不明白,这难道就是发生在一个推翻压在人民身上“三座大山”后的新中国的事,这就是这个国家所要赋予她的子民的特别礼遇?
   高一山还看到,在砸碎万恶的旧世界,打造一个新中国的激情里,他出生的这个清悠净地,也不能幸免于难。于是村庄里的什么牌坊、古建筑、古书、祖谱、宗祠、神像等等一些有文学价值的东西,都逃脱不了厄运,被人疯狂地推倒砸碎或是投入到一片汪洋的火海中,将它们灰飞烟灭。可怜那些记录人文风情的古文明,还有那些灿烂的民族文化精髓,竟成为了人们如此憎狠和唾弃的修正主义东西和牛鬼蛇神。他怀疑着这个被儒家文化教化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怎么会被一小撮泯灭了人性的人在操控把持着局势,他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使用了什么魔法,而能在一夜之间就颠覆了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有那些人文概念,并把人与人的关系随意地就转换成不共戴天的敌人。
   一个恬静安宁的社会就这么被打破了,他所生活的那个乡村终于也被折腾起来,而且还红红火火地闹腾了许多年。在新一轮的“大跃进”狂潮推动下,高一山这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娃,见识到了粮食产量“放卫星”地达到了匪夷所思的亩产万斤,而这时他生活的这个村庄的村民,煎熬的是一种生存的焦灼和沉重,是一种饥不裹腹的生活灾难。
   这是一段让他难忘的辛酸岁月,每个人的命运颜色都带着血腥,人们所经历的生活苦难只剩下悲泣。粮食的缺乏,食物的短缺,让他目睹着许多人在遭受身心折磨的同时,还在挨饿中丧失了生命。
   在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里,高一山他没有被饿死,他幸运地活了下来,可他忘不了“杂粮煮野菜”充饥的滋味。他仍惧怕着春寒的丝丝凉意总是那么无情地透过自己单薄的棉衣,掠夺着身上的体温,而让他孱弱的身躯时常穿梭在田野里,在山坡上。他不愿再去到他所熟悉的那些荒芜山岭、田地,他不愿再看到自己寻找野菜时而留下的一窜窜小脚印。
   一个时代消失了,又一个时代来到了。进入中学后的高一山,终于盼来了“四人帮”的倒台。然而,七十年代末的中国乡村,还实行着以生产队为集体的农村经济体制,这是一种低级的专制的农业组织,人心是被压制的,怎能替代饥饿、空虚、迷惘和恐惧?这种体制只是把人单纯的当作劳动机器,剥夺了劳动者对劳动方式选择的权力和人身自由,也把人的各种才能给扼杀了。而这种不容忍多样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状态。其结果,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只能越搞越穷,连老百姓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在这段苦难的岁月,高一山虽有幸还能坐着四面透风的教室里读书,但生活的沉重早已让他成了一个会打理农事的小大人。他在十二、三岁时,就在队上学会了抄田,练会了那些农家男人“正劳力”所要掌握的把式。
   这样的乡村苦涩一直伴随着高一山进入到高中学期。他永远地记得“双抢”季节,天气的炎热足够到能把那个自己击倒。记得人在尚未褪尽的夜色中,就常常被人叫醒,远远近近就听得村中“吱吱呀呀”的开门响动声。巷子里陆陆续续地传出人们脚接触地面时的沉重脚步声。微亮的星光下,那个睡眼朦胧的自己,就这样在上下眼皮不停的打架中而迷迷糊糊的跟着别人去上工。在望不到尽头的金色稻田里,弯着腰身挥动着镰刀他,低着头不停地割呀,割呀,而看不到尽头的还是那些稻穗。这种没有生活作息规律和满轴转的劳动强度,让他哪怕是只要往田间地头一坐,立马就会倒下。但为了能减轻家里的负担,高一山只能是硬撑着那瘦弱的身躯。
   署期在生产队里干活,高一山是最不愿意同那些妇女们分在一块的。不是因为她们干活的能力不行,而是她们太会讲“荤话”。在沉闷的劳动气氛里,一些厚脸皮的妇女往往拿他这个性格内向的小青年开刷,只要话一挑起,于是一个比一个的荤话更出彩。她们见他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就说笑得更欢,就更拿他逗乐。那种场面,高一山就差狠不得赶紧找条地缝占进去躲藏起来。结果,那些沉重的劳动,在她们的俏皮话、荤话里就那么得以轻松地完成。
   乡村难熬的每一天过后,星光下的生产队小屋总会亮起马灯,人们就会聚集在此看着记工员打开记工本,在当日一栏里记上张三耖田一天,李四插秧一天,王二请病假一天……等到年终决算时,人们往往会为是按工分分粮,还是人口分粮而激烈的争吵,甚至结下一代怨恨。
   乡村那种漫漫无边的岁月虽然让人感到窒息、苦闷而又贫穷,可让高一山感到欣慰的是,生产队上还保留着吃“载禾”、“割禾”、“新米饭”的农家习俗。这种集体大聚餐的传统,是最为隆重和热闹的,那农家大铁锅饭菜飘出的特有浓香,总在勾起他的味蕾。这种每年都过的传统乡俗,他这种时常在队上劳动的小青年也参与的份,而且每一户人家还可带上一个小孩参加,每户还能分到一碗大块肉回去。这算是那个年代赋予他这种乡村孩子最为仁慈的恩惠。
   在那种特殊的年代,高一山的出身可谓是根正苗红,身为贫下中农的下一代,他享受着比那些“黑五类”子女更好的教育。可他还是生不逢时。那个年代,就是一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也是一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期。在“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影响下,他所接受到的教育只能像电影《马尾巴的功能》里所描述的。在学校每周五下午固定的劳动课时里,学校时常组织他们这些学生去到农村劳动,让他们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既是在最忙的农忙季节,学校放了“农忙”假,他们还得去山里采摘茶子或是在附近的村庄搞勤工俭学。这样的教育体制让他们在课堂上没学到更深奥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在社会的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的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本领。
   走出乡村,脱离苦海,是高一山唯一的人生追梦,但他这个梦还是被十年寒窗后的结局给瞬间击碎了。这时的高一山几乎不再去关心天空,探询云的奇丽,欣赏山的雄伟了,也再不是一个听故事的少年了。这时,没人能懂他望云的眼神。这时,他心里的天空是阴的。而他的命运此时正面临着雨季。最悲哀的是,明明心里延续着梅雨,他的脸上却堆积着虚伪的晴朗。
   终于有一天,当太阳从墨黑似的乌云中挣扎出来,亮出她的光线时,这个花季年华里的他深深地领悟到,这大自然总是在教会我们认识世界,在叫我们洞察人生,在传给我们生存力量的秘诀。天下没有永远的阴霾天空,只有让生命的太阳自内心升起,就会感受到日出的惊喜。
   上苍是眷顾高一山的,它在关闭一扇门时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一九七九年的冬季,高一山终于梦想成真,他离开了他熟悉的乡村家园,辞别了自己的亲人,踏上他的人生军旅。这时的高一山兴奋得就如那载着他的火车轮一样吭奋不停,刮过耳边的风就像一曲优美的旋律。可那不是风的高歌插曲,那是他这个十八岁青年生命弹拨的韵律。
   一身绿军装的威武神气,映衬着他意气风发的青春气息,军营的新颖新奇把高一山迷倒在绿色里。然而,一年后高一山却收到了父亲从老家写来的信,大意是:他父亲决定提前退休,要他回家。捧着这封沉重的来信,高一山脑海里只闪过一个决定:让姐姐去顶班,不管自己的人生今后如何发展,他都不会有任何的怨言。这个决定无凝切断了高一山的后路,给了他更大的上进压力和动力。那年,他刚满十九岁。
   也许老天总是疼爱自强不息的人,庆幸的是,高一山在部队这个熔炉里,同其他许多从乡村来到军营的年轻人一样,滴落的汗水换来了人生转机,最终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有作为的人。他这个优秀义务兵,在入伍的第二年,很幸运地获得了推选参加军校深造考试的名额。此后,他考入了某陆军学院。在历经军营到军校,再从军校回到军营的人生转折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最为华丽的人生转身,这时的高一山多么像一朵初绽的花蕾,已悄悄地绽放在春天的怀抱里。
   年轮在一年又一年中更替,数十年后,高一山感叹着自己的人生轨迹,那种生命花开的状态。虽然他觉得自己现在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幻化成了落日,但是他似乎遗忘了自己,还有那些曾经的沧海沧桑。当他回望着那一路的人生走来,他看到的是一个时代正在闭合它的光芒,而另一个时代已开启,而那些碾过心尖的也许不是苦难,只是一种人生的经历,生活的过往。
   几个时代过去了,现在的乡村老家已变得让高一山都不认识了。呈现在高一山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小康新村,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看着那些一幢幢被废弃的老屋,还有那些残破的废墟,高一山犹如走进了逝去的岁月,看见了沧桑,看到了凝固的历史。而那些巷道里的脚步声,有过的劳碌,争纷,恩怨和短暂的快乐,都已沉寂无言,都已落下帷幕。
   他想,在我的梦,中国梦的今天,人们心中照亮的是和谐安定的国度崛起,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高一山感到,那幸福之花不仅开在心里,而且开满了神州大地。

共 49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的意志会更加坚强,好比开在冬天的花无比娇艳一样。这篇作品,以一个小人物“高一山”的口吻来自述,给读者呈现了旧时代的影子,还原了一段时期的生活风貌。机会,往往给有准备的人,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打开一页窗。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如高一山这样的一辈人奋斗过努力过,有过逆反心理,有过对时代的怨恨。可是,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会向着心中既定的方向,前进。在这繁荣盛世,幸福之花遍地开放。那时花开,开到今日的繁盛。作品以小见大,隐射历史的影子,人物心理刻画逼真,非常棒的作品,推荐赏阅!【编辑:温柔小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1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12-09 22:15:09
  非常好的作品,语言精练,体现特殊时期一个人的思想。由于个人缘故,编辑出来迟了,还望您见谅!
   期待您的更多精彩之作!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2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12-09 22:15:47
  那时花开,开在心里。用素笔书写,那时的明媚与忧伤!我们一起回望,我们一起感恩。感谢支持剪烛西窗社团首次同题【那时花开】,您的参与是我们开展活动的意义。您的文字,将由剪烛西窗典藏!祝福您写作愉快!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3 楼        文友:秋绪        2014-12-09 23:00:13
  小娴社长高评了,谢谢你幸苦编辑!我的文笔不是太好,请多指导,顺致安好!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4 楼        文友:夜雨寄白        2014-12-10 08:41:38
  好文,拜读欣赏了.祝写作丰收!
5 楼        文友:秋绪        2014-12-10 10:00:11
  寄白编辑过奖,谢谢你的支持!远握问安!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6 楼        文友:庐陵竹        2014-12-10 12:39:08
  老友美文,赞一个。
未曾出土先有节,待到凌云也虚心!
7 楼        文友:秋绪        2014-12-10 15:23:18
  竹兄过奖,我这水平上不得台面,谢谢你的支持!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