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闲谈“四如”(散文)

精品 【荷塘】闲谈“四如”(散文)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1发表时间:2014-12-12 19:36:07
摘要:闲来无事,猛然间想起“如来”二字。如来佛法力无边,“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经查原来是“如是而来”或“如实而来”的简称。人们常说,每个人都是一尊佛,修身全凭自己。当然,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正所谓人有七情六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一般人想成为至高无上的“如来”,确实很难。不过,生活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只要我们善待生活,平平淡淡也是真。顺其自然,如是而来,如是而去。

闲来无事,猛然间想起“如来”二字。如来佛法力无边,“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经查原来是“如是而来”或“如实而来”的简称。人们常说,每个人都是一尊佛,修身全凭自己。当然,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正所谓人有七情六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一般人想成为至高无上的“如来”,确实很难。不过,生活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只要我们善待生活,平平淡淡也是真。顺其自然,如是而来,如是而去。
   (一)闲观如鉴
   闲来看电视,是老百姓打发时光的一种方式,也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前些阵子,电视剧《我在北京挺好的》在央视一套晚8点黄金档播出,断断续续,我看了好长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我好像穿行于瑰丽而神奇的长江三峡,心中时而浪花飞溅,时而涓涓流淌,时而幽怨呜咽,时而激流奔放;我又像沉浸于激越而高昂的大型交响乐,感到时而哀婉凄清,时而宛转悠扬,时而低沉凝重,时而雄浑壮阔。
   主人公谈小爱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挫折不灰心、面对人事积极阳光的心态,自始自终都感染着我。尤其是她的那句口头禅似的“挺好的”,深深地打动了我。一个乡村女子,为了挽留自己的爱情,只身来到两眼一抹黑的大都市,在婚姻无望的情况下终于放弃,选择了独自留京。为了能有尊严地活在城市,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生活的幸福,她曾帮人卖过服装,合伙开过小店,甚至做过城市蜘蛛人。
   面对生活中一波三折,她跌倒了,勇敢地爬起来;遭打击,坚强地挺得住;不抱怨,不气馁,向前看,不停止:总是微笑着对人说“挺好的”。凭借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精神,经过二十多年艰难曲折地奋斗拼搏,终于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过程中,融入到了城市,超越了狭隘,获得了亲情、爱情和事业的全面丰收。
   人们常说生活是面镜子,可艺术是反映生活的。边看电视,边拿艺术反观生活,闲来看电视,也变成了照镜子。想想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时鲜蔬菜四季不缺,穿的更是应有尽有;住的是二层洋楼;出外游山玩水,开的是私家轿车;遇到节日还能免费。这在从前,哪会有这样的好事?
   可前些年,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逐渐增多,人们连上街也要带上口罩;由于就业压力增加,收入水平的拉大,贫富差距日益突出;由于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社会公平正义得不到应有的彰显,道德失衡滑坡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形势的发展与变革,生存竞争的加剧,人们越发感到心里失衡,情绪烦躁。觉得这也不如意,那也不称心。吃肉骂娘,无事找事,借题发挥,时不时想发泄一下怨气。
   可问题都是暂时的。这个世界时时处处都充满矛盾,没有矛盾的世界那是一潭死水,无法发展。有了矛盾、问题,想办法化解,才是正道。前进中的问题只有靠发展来解决,一味的抱怨,对于解决现实的问题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应该像谈小爱那样自己跌倒自己爬;如果一心靠别人的扶持,那最终只会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更何况这世上还有很多人,唯恐天下不乱。因为只有在乱中,他们才好浑水摸鱼,获得更大利益。
   前些时候,我国东海南海的不安定,显然不是几个小鬼作乱,那其间就有某些心怀叵测的大国故意搞乱的影子。中国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办好自己的事,一切都迎刃而解。作为一个普普通通中国人,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的一切都“挺好的”。
   人们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好的生活全凭自己双手去创造;不要奢望天上掉馅饼,掉下的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会事事顺心,时时遂意。人们常说,不如意常在八九。这就需要我们放平心态,放开眼界。相信这世上没有迈不去的坎,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我们有追求、不放弃、敢拼搏、动脑筋,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搞建设,每个人心中的梦想的实现,都会在前面不远的转弯处。
   面包会有的,工作会有的,幸福也一定会有的,一切的一切终将会好起来。想想这世界上有些地方战乱贫穷灾祸,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的日子挺好的;想想劳累饥饿猜忌,温暖和谐、自由快乐的日子挺好的。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要说今天不幸福,那是你自找的。这话虽有些绝对,但其中也不无道理。
   女儿在南京上大学,前些天打电话,我问及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她连声说“挺好的,挺好的”。我知道这是让我放心。面临毕业,复习备考,无论考研还是找工作,都会有不小的压力;但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任何一个人,谁会没有压力呢?除非他是傻子,即便是傻子,也应该有他认为的压力,只是与常人不一样罢了。
   可反过来想一想,越是有压力,才越有改变生活的动力和勇气,其实这一切,并不影响我们日子过得挺好的。就说与女儿通电话这件事,我们在感受着教育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烦恼的同时,不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面吗?过去想有这样的烦恼,能有吗?这样看来,这一切不也是挺好的吗?看电视如观人生。生活需要闲暇的时候,不妨拿面镜子,照照自己,感受一下生活。
   (二)闲坐如晤
   出于职业的原因,上班工作,总是坐的时候多。由于天气闷热,坐在办公桌前,有时大脑一片空白,心里烦烦的。又一连坐了几个小时,反复做着同一样枯燥而繁琐的活儿,我举起手,狠狠地抓了两下头皮,木咯噔的。于是,我伸直了退,身子向后一仰,斜躺在藤椅上。
   墙上的空调仍在不停地哼着,似乎不管多少事。虽说时令已过处暑,但晴朗的下午,天气仍有些热意。
   几只花脚蚊子,“嗡嗡”“嘤嘤”地飞来飞去,像打游击似的,乘我不备,伺机在胳膊上咬了几口。随便一挠,臂膀上顿时鼓起几个红色的扁皮疙瘩。我不由得又坐直了身子,两眼不期而遇地落在了办公桌靠前方的那棵芦荟上。一个绿色的铁皮茶叶盒做的底盆,盆上面赫然印着“信阳毛尖”几个银白色的大字。
   芦荟静默地立着,长长的叶片,尖尖的,厚厚的,一动也不动;浓绿的色泽孕育着勃勃生机。窗外的阳光照进来,那翠绿似乎透亮。它好像也在注视着我,只是静静地安详地守候在那狭小的空间。铁皮茶叶盒里的土,是我从楼下的花园里随意捧的,当时好像是半干子的黄土,只是浇点水而已,它就活下来了。不但活下来,而且耐得寂寞,一直就站在我的面前陪着我。
   我很少顾及它的存在,都是妻子时不时地洒上点水。它竟然始终地绿着,一站就是整整一个夏天,当然还会继续站下去,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的话。它似乎不害怕蚊子的叮咬,甚至也不怕灰尘的沾染,它本身就有一种净化空气的能力。刚才发生的一切,包裹我那狼狈像,相信它全都看到了。静静地对视中,我仿佛觉得它似乎在说:“你看看我,岿然不动!”
   整整一个夏天了,我并没有浇过几次水,更没有施过一次肥,整天地关着窗户。当然,由于房屋已经老化,窗户早已关不严实。自然的光风雨露,都悄悄地来到它身边,它都来者不拒,该接纳接纳,该吸收吸收,一味地丰富着、营养着、生长着。
   我在这张办公桌边,坐下,站起;举手,投足;或喜悦,或愁苦,每天也不知有过多少次,而它始终默默无闻地静立着。有时我曾想,虽然听不到它生长的声音,看不到它抑郁时的苦闷,但我相信它每天一定也在伸展,收缩,活动。它把“手”举得高高的,尽力汲取凉风和难得一见的阳光;它把“足”伸得长长的,扎入铁盒底层,尽情地吸收薄薄的养分和些许水分。
   尽管有空调的争夺,也未见其疲弱。这或许是它趁我不在或夜深人静时,在单独属于它自己的那段时间内,将地上的洒水、盆中的洗脸水一点一滴地汲取。
   芦荟,我看书的时候,你陪着我;我批改作业时,你也陪着我。当我劳累时,你偶尔才进入我的视野,成为交流的朋友。你没有大脑,不会思考;你没有嘴,不会开口说话;听不到你的话语,看不出你的疲惫;你却一直呈现出生命的原本状态——生机勃勃。
   从你被装入这铁皮盒中,放在我的书案之上,你始终直立着,没有倾斜,更没有倒下,一站而成就了一抹绿色。
   人常说,一举手,一投足,表现出一个人的素养。什么是素养?素养不就是一种平常的状态吗?芦荟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了喜阴的个性。顺其自然,无须过多的养分,靠自己生长,绽放生命之色。
   猛然间,我眼前一亮。走上去,捧起那抹绿色,我凝神定气。芦荟,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想到了很多很多,你是我真诚的朋友。当年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我除了书本之外,还有你这书案上的生命——芦荟。
   (三)闲读如流
   读书,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就好像每天的吃饭和睡觉一样非常地自然而随意。日子如水,阅读如流。而今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变作了上网,网上信息流量大,变化快,新颖而生动。我独自坐在临街的窗台前,上了一天的网,刚刚胡乱的找点东西吃了,才消停一会儿。
   阵阵的凉风袭来,如清爽的雨,温热如浆的脑袋顿时清醒了许多,烦躁之气渐渐散去。外面马路上汽车的鸣笛不时传来,胡同里纳凉的女人的话头更稠了。阳光还是那样明艳,虽然已是下午的六点多钟,人们仍无吃饭或做饭的意识。离散步还有一段时间,我顺手拿起放在案头的一本新编的《唐诗三百首》。随便一翻,正好是储光羲的《题山中流泉》。“山中”夏季阴凉,正是避暑的好地方。“流泉”,流动的泉水,活泼洁净,到让我想起了大诗人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种宁静舒心的感觉油然而生。那储光羲先生的题诗,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致和情趣呢?
   我带着好奇读了起来。“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常自清。”这是分明是一首写山水的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并无什么新奇之处,只是一般的介绍而已。“山中有流水”,这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不知名”更是很好理解,山中流水太多了,哪能都有名呢?况且对于一个外来的游人来说,即便是这条水有名,如果不问,不知名也实属正常现象,这哪里像诗呢?
   不过,接下来看颔联便觉得有了趣味。明明是流水清澈,却偏偏要说成“映地为天色”,好像是天与地在水中交融一样。这就显得奇妙而有趣,真有些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明明是写流水击石,浪花飞溅,却说成“飞空作雨声”。“水”顿时变得有了灵性,它不但能够腾空而飞,而且化作了雨声,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一上一下,一“映”一“飞”,对比鲜明,动静结合,真可谓情景交融,绘形而又绘声。
   诗的颈联更为生动精妙。一个“转”字,既是写形又是写动,而且与上联递接妙然天成。山涧满,小池平,正扣题中的“流泉”二字。“满”和“平”,用字朴实,具体描写了流泉的水势。尤其是拿“山涧”和“小池”对比,泉水的流动写得极为分明,奔腾与舒缓之势跃然纸上。再加上一转一分,流水姿态婀娜,委婉多情,小泉的自然与可爱犹如在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尾联的“恬淡”二字,则是全诗的题眼,它既是写山中流泉,又是写是人的感受。“无人见”“常自清”,独自清静清亮清白,绝不是为了他人的欣赏与赞美。“清”是它的特质,是它的本性。安于贫贱,耐得寂寞。虽然无人知晓,宁静的山野中还要常年保持纯洁清净的品性。它不但表达了诗人的超然的情怀,也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
   山中有流泉,恰似一首诗;泉在山中流,更是一幅画。诗与画全凭意境的创造,它既是造化的神奇,也是艺术的高妙。人生活在世上,很多时候,境遇虽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但意下如何,就全凭自己设置和对待了。
   猛然间,窗外的绿树上传来几声鸟鸣,风依然穿街而过。我抬起头,目视远方,散步的时候到了。一切都在时间的流里,一切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读书读报读生活,闲与忙,不也正如“山涧满”“小池平”吗?山中有流泉,生活不就是一道流泉吗?闲读如流。
   (四)闲思如絮
   近来确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一上午要把作业拿下,可刚改十几份,就觉得脖子疼,看来真是岁数不饶人了。再不注意养生,挥霍自己,好时候就不多了。心神不一或身心脱节,是生活中过分支出的缘故。很多时候,失去了方知珍贵,拥有时满不在乎,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豪情万丈;可一旦做事,便觉手脚不适,这疼那痒的。
   都说人生百年,其实它不过只是一个习惯的说法。现实中能活到百岁,而且身心俱明者,就目前医疗饮食条件,毕竟还是少数,更何况像我这样易暴易怒脾气不正常、暴饮暴食饮食不正常、唯一正常的是工作持续劳累的人,想长久恐怕也难啊!
   虽然人们常说寿命在天,但就我个人的经验感受,这在天只是说对了一半,另一半在人;在天是人身自然机能的运作,而人过分支出,不知爱惜,则大大的减少了所谓的天赋。这里的“心有余”或许与先天有关,“力不足”就是后天的反映。人生没有后悔药,只有现实报。那就是要看当下你如何对待,今后如何打算,是否坚持下来了。其实,我早有发现,也一再后悔,可总觉得改起来困难重重。当然,这困难大多是自己设置的。一个不能支配自己的人,压根就别想支配事端,更不要想支配他人。
   一个人首先要学会支配自己,合理分配自己的心、自己的力。心有所安,力有所放。心要养护,莫过于寡欲,少想那些无用的东西,少想那些虚幻的东西,始终保持明净,独自守好心中的那轮皎洁的明月。力要有节,做事莫过度,适可而止,保持余力,不要动不动就竭尽全力。
   当然,心和力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心也是一种力,思考力、想象力、意志力都于心力有关。凝心则可聚力,聚精则可会神。养护关键在动中取静,静中取动,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要做到工作休息一盘棋,有计划,巧安排。譬如改作业,每天二十本,上午十本,下午十本,变单一模式为复合模式,调节调整调理调护,细水方可长流,大树不是一日一时能长成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活中有了感觉,有了问题并不可怕,但一定要学会分析,看问题的症结何在。在这个世界上,其实一切结都是活结,因为结不是本来就有的,哪里来哪里去,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有了问题,有了感觉,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就得自己把这种不适的感觉消除掉。
   游思如飞絮,没完没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按下葫芦起了瓢。作业还得继续改,写下这段文字算是小插曲吧。你别说,脖子比刚才好多了,有心也有些力了。飞絮如云,淡远如空,一切“有”都生于“无”。思来想去,还是顺其自然,如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所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有人说,过日子比树叶还稠。但我说,再稠的树叶也能穿过风。生活总有闲暇的时候,“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动与静总是相对而言的,静中取动,烈岩似火地下来;动中取静,万顷波涛海中生。动静结合,才是宇宙。今古奇书《菜根谭》中说:“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说;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此话有些绝对。人生在世,很多事不可能不管,但只要做到对事无悔、问心无愧,足矣!
  

共 59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禅意智慧的散文。“一般人想成为至高无上的“如来”,确实很难。不过,生活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只要我们善待生活,平平淡淡也是真。顺其自然,如是而来,如是而去。”作者由“如来”一词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引发了深深的人生思考:闲覌如鉴、闲坐如晤、闲读如流、闲思如絮,结合自己的心境,一一详解其蕴意,阐发了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该篇散文立意奇特构思精妙,每个章节独立成章又交相辉映,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令人如逢甘霖寻味无穷,给人以有益启迪和思考。一碗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天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13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龙        2014-12-12 19:37:04
  感谢酋黄老师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2 19:51:18
  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妙笔生花,感谢老兄的亲点亲评!问好!
2 楼        文友:天龙        2014-12-12 19:37:35
  该篇散文立意奇特构思精妙,每个章节独立成章又交相辉映,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令人如逢甘霖寻味无穷,给人以有益启迪和思考!!
回复2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2 20:01:45
  感谢社长的厚爱与关照,定当努力创作!
3 楼        文友:天龙        2014-12-12 19:38:17
  祝酋黄老师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频出!!
回复3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2 19:54:06
  看着你挥毫写意的神采,真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塘有你真好,遥握!
4 楼        文友:天龙        2014-12-13 13:17:07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4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3 13:26:39
  谢谢社长的关注与厚爱,继续努力中。问好,冬安!
5 楼        文友:赵亚亚        2014-12-13 16:40:59
  以如来四句为线索,线索明晰,细细到来,有情有哲理,欣赏问好致敬!
回复5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3 16:45:04
  谢谢亚亚文友,说句实话,这是不同时期的心得,随意组织调整一下。问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