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小城故事(散文)

精品 【江南】小城故事(散文)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7发表时间:2014-12-15 22:21:06

记得当年台湾歌手邓丽君曾经唱过一首歌,歌的名字叫做《小城故事》。“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那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旋律,相信年龄稍大的一些朋友都会非常的熟悉。这些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所居住的小城很快地膨胀了起来。这其间,有些事令人欣喜,令人兴奋,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当然,也发生了一些原本不应该发生的故事,给幸福的人们留下了几多叹惋、几多思索。
   (一)长鞭夕照
   傍晚无事,我也养成了独自散步的习惯。小城的街道加宽了许多,绿化带外面,近来又专意用花砖铺设了人行道;一行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像一把把支撑着的绿伞,惹人喜爱。路边,三五成群的休闲玩乐的人们也逐渐地多了起来。环境好了,心情好了,人们无形中对生活的质量也要求高了。你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起锻炼和养生了,人的生命仿佛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小城西边环绕着一条人工运河,河里流水淙淙,岸上绿草遍地。一抹落日的余晖斜照在汉白玉大桥雕花的栏杆上,河边婆娑的杨柳倒映在静静地流水中。近些天来,每当这个时候,桥南头那片开阔的场地上,便会传来一串串清脆悦耳的炸鞭声。鞭声一阵高过一阵,在落日斜晖和清水绿树间瓢荡,引来了许许多多围观的人。只见一位长者舞起长鞭,正如空中飞龙,雷鸣似的掌声和叫好声如潮水般地汹涌而来。
   炸鞭的主人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住在附近的人都知道,他是城西关打鞭的行家,姓康名成。因为鞭炸得好,人送外号“城中第一鞭”。据说,他有一手绝活,挥鞭舞起来,鞭梢在空中打旋,能一连发出“啪”“啪”“啪”的三声脆响。尤其最后的那一声,还带有尖尖的哨音,听起来宛转悠扬,似乎是一组绝佳的天籁之音,令人神往。
   老康这些年岁数大了,炸鞭的技艺更有见长,人们见面都尊称他“康老”。其实论鞭法和技巧,康老在这一带是远近闻名、无人可比的。实话实说,这“城中”也只不过是一个标记而已,全县乃至全市“第一鞭”应该说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据说过去康老年轻的时候,一口气一连打上一百多鞭,都气不发喘脸不泛红的,而且能做到指哪打哪,百发百中。一两百十米远,只见他几个转身,飞鞭如龙,具有百步穿杨手到擒来之功。听人讲有一次,夜间捉贼,贼闻喊声,拼命地跑。康老,不,那时候只能叫小康或康成,眼明手快,一鞭下去,用手轻轻地一带,那贼子便被乖乖地倒退回来,四脚朝天的墩在地上,束手就擒。从此,再也没有谁领教过康老的鞭技,康老再也没有发挥的余地和机会。
   但听很多人说,康老小时候可没少挨过鞭。康老的父亲是旧时的老车把式,打鞭炸鞭那是没说的。传说他扎有一条长长的辫子,一米还多;打起鞭来,两者齐舞,“呼”“呼”“呼”如大风刮过,胜似“双鞭王”呼延赞。记得大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神鞭》,主人公的辫子神功可谓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威力无比。而今想来,康老父亲的鞭技也定当如此;只是没有亲见,倒算一大遗憾。
   可这世上的事,有时你还真别说,“不打不相识”。这句话用在康老的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康老在无数次的挨鞭和接鞭的过程中,它也很自然地喜爱上了甩鞭和炸鞭。他对鞭的结构和用力过程就颇有研究,曾听一位和他熟知的人说过,康老说:“打鞭就好比练习书法,鞭杆正如笔杆,鞭梢好似笔尖,写字看似手指手腕上的功夫,其实浑身的力量都聚集在了上面,只是随时待发而已。”
   可惜康老的学问并不大,识字也不多;当然,理论水平也不高。不然的话,如果哪天能遇到一个舞文弄墨对鞭道有兴趣的学者,把康老的话语记录下来,仔细研磨,将其精髓,生发开去,敷衍成文,说不定还能流传千古永垂不朽呢。
   康老的身体好像一直都很棒,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病。今年都七十三岁的人了,仍然满面红光,精神矍铄。一顿还能吃四个卷子,一连还能打上五六十鞭。在我们当地,有一个老歌子,叫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但康老心胸豁达,从不忌讳。每当有人问他,他都会笑笑,甚至主动地说“我已到了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年龄了,老喽——”那个“喽”子也像他炸鞭的声音一样清亮而悠扬。
   可是近来,康老突然觉得身体不适,打起鞭来,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康老虽然不迷信,但他也疑惑是不是自己大限临近。像康老这样的人,死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但一生苦爱的技艺眼看着就要随自己而去,他是死不瞑目的。经过再三考虑,康老决定在这桥南头临时开一个鞭场,吸引南来北往的行人,从中物色合适的人选。他自己分文不收,情愿把多年苦练的打鞭技艺全部无偿奉献出来。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落日的余晖照进了鞭场,行人陆续聚拢了过来。康老似乎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要与死神决战,要与时间赛跑。康老脱掉马甲,穿着一身宽松得体的白绸子。只见他把头向后一摆,虽然是拖着病体,但看起来仍是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康老经常对人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精神头对一个人非常重要。”
   这时的场地,一片宁静,众人都好像屛住了呼吸,只有岸边青青的柳条还在随风摆动。正当这时,只见康老拖出长长的鞭来,先左右开弓,随便打了几个响鞭,看来已是气度不凡。突然,长鞭靠后,康老一连几个跨越,鞭子舞动起来,飞龙在天一般,只听“啪”“啪”“啪”的几声,一串清脆悦耳的鞭音在空中炸响。人们鼓掌,热烈地鼓掌;人们欢呼,尽情地欢呼。人群中终于走出几个年轻的小伙,他们向康老深深地鞠了一躬。
   又是一个落日残照的黄昏,鞭场里的响声愈来愈稠密了。人们聚集在鞭场周围,康老却不见了。面对西天的云霞,那远去的落日仿佛告诉人们,明天的太阳照样还会升起;那清脆悦耳的的鞭声将会在历史的岁月中升华。属于马车牛耕长鞭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但鞭策自己娱乐健身走向和谐始终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二)半截旧楼板
   这里原是西关外, 门前的那段路,是通向一所中学的。
   小城这几年发展很快,为了建更高的楼,为了修更宽的路,一些城中的老住户,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外迁搬到这里。 很快,路两边有了小吃店、商店、美容美发店 。不几年,小吃店摇身一变成了酒楼,商店改成了超市,美容美发也变成了娱乐休闲一条龙服务。这段路俨然成了一条新兴的街道。
   不知是什么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知是谁家,是扒房还是运废料,遗落了半截旧楼板。不偏不倚,这半截旧楼板刚好横斜在道牙边。临街的人们都说有一段时间了,但要说得具体些,可谁也说不清。平时只见上学下学的孩子们走到这里,不是用脚踢踢它,就是故意蹬一下或吐口吐沫。有时,嘴里还嘟囔着:“这儿怎么有个这东西!”
   这儿怎么会有这个东西?应该去问谁呢?或许孩子们只是有些好奇,根本也没有问的意思和问的必要。但“这东西”就是这么客观地存在着,要说它也没有长腿,没有长脚,自己也绝对不会跑到这里;况且它原本也不会在这里,原本也不会是这个模样。一定是谁在某个时候将其遗落在这里,一定是谁没有想着再用到它,遗落就遗落吧,反正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再搬走也只是白费力。
   这半截旧楼板就这样安然的躺在了这里,而且一躺就是很久很久。又不关别人的事,谁又想到把它挪走呢?这半截旧楼板,明显带有断裂的痕迹,整体的形状好像是古代的一枚刀把铜币似的。那“刀把”处钢筋裸露,边缘还有散落的碎石子,下面积水的印痕非常清晰,看来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估计应该是谁家搬迁时车拉掉的,也不是什么成器,死沉死沉的,掉了就掉了吧,心不在焉,不屑一顾。由于它确实很重,也没有人动它。
   于是,这半截旧楼板,就成了新街兴旺的见证 。它每天都再感受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脚步。白昼,它承受着阳光的普照,静静的听着车来人往的喧嚣;夜晚,星光下它默默地沉思,悄悄地欣赏着霓虹闪烁。黎明,飞鸟声碎,它在晨练的脚步声中苏醒,新的一天开始了;黄昏,满天彩云,它在晃动的醉酒人影中寻得一丝安闲。花开花落,月圆月亏,春夏秋冬,循环往复。这半截旧楼板一直安放这里,倒也相安无事。
   忽然,有一天,一件事的发生,打破了新街的平静,而且一下子把这“半截旧楼板”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电闪雷鸣之下,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死者就是前面中学的一位女教师,她叫小薇。小薇人长得非常漂亮,就像一朵水仙花。她是刚从一所不错的大学国贸系毕业的,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本来是能留大城市的,为了爱情,来到小城学校教外语。
   小薇的课特棒,尤其是她那甜蜜微笑和舞蹈动作,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出事的那天晚上,她就是因为教几个爱蹦爱跳的孩子业余学舞蹈,才回去的有些晚。当然,正赶上她男朋友出差,也没有来接她。这世上的事还真怪,有时事情的发生就是这么巧,来得让人猝不及防。
   后来,经过交警现场的勘验,汽车并未撞着她,只是没有避让,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雷雨天气,小薇心急,骑电车骑得飞快。真正要了小薇命的“凶手”,竟是那半截旧楼板,是那裸漏的钢筋不偏不倚地正好刺进了小薇的脑门。谁也不敢相信,就是这眼前的熟视无睹的废弃的半截旧楼板,夺取了一个青春美丽的生命。但事实正是如此,钢筋上、碎石边,有浸染的鲜血为证。
   一朵鲜艳的花陨落了,一个青春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人们唏嘘叹惋。学生们后悔的是因为他们,老师才回去晚的;小薇的男友后悔的是自己出什么差,为什么不托人接一下她;小街的人们也都很后悔,这半截旧楼板放在这里那么长时间,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人想到挪走呢?可接着,又有人说:“这是谁家拉下的,真可恨!查一查!”
   有关方面已经查过了。由于时间太久,住户太多,嫌疑对象无法锁定。
   只有那半截旧楼板,好像知错了一样,默默地致歉,静静地祈福。
   又过了不久,那半截旧楼板竟然被捡垃圾取钢筋的,砸碎弄走了,它才真正走完了羞愧的后半生。可仔细想想,扪心自问,能怨那半截旧楼板吗?个人一时的疏忽,给他人造成了永久的痛。在城市化进程中,可爱的人们,文明意识不也该更近一层吗?
   小城故事多,离不开你和我。我相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越来越好,人们的素质也将进一步提高。“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一定会包括,一定会包括,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到那时,“谈的谈,说的说”,小城故事一定会真的很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我愿意带你转一转,“看是一幅画,听像一首歌”。
  

共 42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邓丽君曾经唱过的一首歌《小城故事》开篇,引出了话题,而就文章的内容来说,作者这样的嵌入也是非常巧妙的,歌中所唱的内容和文章的内容完美的切合,在文章的结尾,并能通过歌词的高潮来对文章进行总结概括,丰富了主题,升华了思想,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文章通过小城里的两个不同的故事,反映出了在新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在不断的更新,人与人之间也在各种事件的影响中,串起了情感的纽带,摒弃旧的思想,摒弃传统,从而,接受新事物,走向和谐,打造一个祥和而美好的世界。一位七旬的炸鞭老者,用自己的真诚和对生活的热情,给小城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他的离去,带来的是愈来愈稠密的鞭声,带来的是人们不懈的追求。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用自己的生命,给小城的人们带来了警示,巧合并不是偶然,偶然也是事出有因。半截楼板的致歉和祈福,象征着人们的向往和期待。小城故事讲会在岁月的长河里久久的传唱,小城的风景也一定会是一副更加美丽的图画,因为你,因为我,因为他。欣赏佳作,隆重推荐!——责编:哪里天涯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16004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4-12-15 22:21:45
  问好黄老师,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回复1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6 07:49:35
  感谢江南,问好天涯兄,遥握,冬安!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4-12-15 22:22:48
  好美好感人的小城故事,万般皆情,万物皆意。欣赏了。
哪里天涯
回复2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6 07:52:07
  原本想写小说,结果还是写成了散文。人想改变自己,却有一定的难度,像您学习,啥都写得那么好!
3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4-12-15 23:11:30
  有些日子不到江南社团逛了,这个寂静的冬夜,一边听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一边看莤黄先生的文章,心里颇为感慨。遗憾自己从来没见过文中说的长鞭盘天的场面,也因为半截旧楼板想到身边的一些事情,终于明白美好的家园需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建造。
落拓书生
回复3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6 07:47:51
  我们都是书生,落拓但不落志;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干什么,对于人生来讲,这就够了!谢谢文友的多次留墨,让这个冬天倍感温馨。祝好!
4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12-16 13:48:29
  小城故事很引人。老康的鞭花甩得好!可申遗,别普及,作为绝活足矣;半块楼板引出了悲剧,这就是这个社会的普遍象——浮躁!咱们的社会距文明与发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文!问好作者!
自在自我,唯朴唯真。
回复4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6 14:00:17
  龙大侠今天到此,倍感荣幸之至,给您上香茶!问好,冬安!
5 楼        文友:嫣然盼晨曦        2014-12-17 18:52:05
  【江南约稿】同期同题第八期《初心》欢迎您的参与http://www.vsread.com/bbs/topic-56-559236.html
嫣然盼晨曦
回复5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7 20:02:05
  谢谢,我尽最大可能参加,只是没想好往哪写。
6 楼        文友:嫣然盼晨曦        2014-12-17 18:53:24
  期待徐老师来参加【江南约稿】同期同题第八期《初心》
   http://www.vsread.com/bbs/topic-56-559236.html
嫣然盼晨曦
回复6 楼        文友:酋黄        2014-12-17 20:04:42
  江南的活动我喜欢,几次召唤,恭敬不如从命,好吧,还有整整十天,我记住了!再次感谢。
7 楼        文友:一缕闲愁        2015-01-14 20:30:02
  文章如一幅美丽的风情画,小城风景是心中的爱,而小城的故事和人,却永恒地打动我们……
用爱去发现美好,用心去感受人生百态、红尘俗世的喜怒哀乐……
回复7 楼        文友:酋黄        2015-01-14 20:57:05
  真是谢谢文友的夸奖,问好,祝你写作愉快!
8 楼        文友:紫色        2015-01-15 20:50:03
  先生的《小城故事》让我想起我的小城。是呀,生活这么美好,小城每天都有故事发生。只想祝愿我们的小城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回复8 楼        文友:酋黄        2015-01-15 21:07:01
  感谢朋友的到来与留评,问好,做一名小城的普通人挺不错!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