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简易防震棚

编辑推荐 简易防震棚


作者:沉酲 秀才,1563.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9发表时间:2014-12-18 20:21:23
摘要: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了大地震。面对突难,人们相互帮扶,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历史进入到1976年,似乎有点不同寻常。由于发生了两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让人们记住了那一年:1976。
   一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缔造者、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从祖国的东北到南海,从西藏到长江口,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亿万个中国人几乎都一直沉浸在万分悲痛的氛围中。
   另一件是唐山大地震。据媒体资料记载:“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53.11秒,在东经118.1度、北纬39.6度,在中国唐山市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突然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区裂度11度。仅仅几秒钟之后,唐山市夷为一片废墟。六十五万六千一百多间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那时,笔者在粤东南某地农村工作和居住,亲历和目睹了当地运用简易防震棚抗避自然突害时的情景。那里的人们当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至今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他们面对突难,相互帮扶,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相互帮扶,同舟共济
   笔者住在一栋两层结构的青瓦红砖的楼房里,该楼楼高大约八九米。在专业建筑结构学上,称不上什么“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只能称得上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结构。即用红砖一层一层地往上垒,最后用瓦盖上封顶,楼房就算竣工了。那幢楼房里当时住着十六户人家。一楼住八户,二楼住八户。有领导,也有普通干部。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全国发出了动员令:“全民防震!”当时无论是接到的或者未接到上级指令的全国民众,都是将防震作为头等大事来做。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严格按上级的布置行事的: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所有的人都要从楼房里搬出来,住到“简易防震棚”里面去。这是从防震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因为地震中极少发生地裂,只有在此时,地裂区域里所有的人员突然间从地裂处掉下去了,完全消失了。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地震中的人员伤亡是由房屋倒塌所造成的。
   此时人们尚未从领袖人物去世的悲伤中完全解脱出来,又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地震突害。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有点像“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一样,在心灵上造成了浓厚的阴影。因此,一遇到有什么动静,都会引起大家分外的重视。而且还会在行动上,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如果假设该楼遭遇到地震,并发生倒塌。那么倒塌时抛出的物体,至多可能波及到十五米的距离,也即是离该楼十五米之外的地方,属于安全区。
   简易防震棚就建在安全区,每户分到的地方大约八九平方米,按长、宽都约为3米分给。十六户按顺序“一”字形排开来,自行搭建。
   为了尽可能减少地震所带来的伤害,保护家人和自己的安全。大家行动起来还是非常迅速的,而且是相互帮扶,同舟共济。十六户人家自愿结成四组,互为帮扶对象。分工合作,有的准备竹杆,有的准备油毛毡,有的准备薄木条,有的准备绳索和铁钉……
   东西准备齐全之后,只差最后一道工序。正所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大家先用竹杆将简易防震棚的骨架子搭建好,棚顶建成三角形:中间高,两边棚檐低,便于下雨时排水。然后用薄木条夹住油毛毡往骨架上钉。最后是安装一扇用油毛毡制成的门。十六间简易防震棚不到一天的时间,全部搭建完毕。从外观上看,有点像农村的土坯草房。人们将它门称为“楼外棚房”。
  
   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当晚,该楼的十六户人家,无论是男女老幼,全部住进了“简易防震棚”。
   户与户之间就只有“一纸之隔”,即一张油毛毡。有什么事需要与隔壁户交流,不用出门,就在自己家里与对方说说就可以了。
   笔者所在的单位不算大,也就N千人。最上层领导的工资也就一百挂零,最底层的基层干部也可以拿到伍拾多元。职位愈高的资历愈深,相对的年龄通常也大一些,家庭成员多数有三五个。而职位低的,相对年轻一些,家庭成员多数为二三个。如果计算人均所得,彼此之间收入悬殊并不大。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什么东西都怕透明,都怕晾晒。如果透明了,晾晒了,老百姓才清楚。如果是暗箱操作,谁也不明白。在防御地震时,谁都不会将贵重东西留在房子里,万一房子倒塌了怎么办?东西搬到简易防震棚之后,谁家有什么,有多少财产,都一目了然。无非就是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之类的,大部分家庭都有。少数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则买有一台黑白电视机。
   住在防震棚里,大家处在同一条地平线上,彼此之间也看到了财富悬殊不大,比原来住在楼房里心理还要平衡一些,也和睦多了。
   这样的场景至今还有很多留在了笔者的记忆里:少数有电视机的家庭每晚都将画面打开,相邻的老人、小孩就会拿张凳子围坐上来。主人家不但不嫌弃,还准备好茶水热情接待。有一位八十来岁的老奶奶想回楼房去看看二楼原来的家,但她本人已两次中风,在轮椅上已度过了多年,大家主动将她抬上抬下。只要她想看,大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以满足她的愿望。有一位两岁的幼童,服下磺胺后过敏,浑身起红疹,身上有的部位甚至开始起水泡,非常危险,相邻的一位医生立即将她送到医务室抢救。有一位领导的父亲病故,他和爱人回到北方老家探视,留下一个八岁和一个六岁的小孩住在“防震棚”里。有一天晚上,尼龙蚊帐落在了蚊香上,燃起来了。邻里发现那间棚房起烟了,马上又拍门、又喊叫,弄醒了睡得很沉的两个小孩,并帮助小孩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平时有人家包饺子改善伙食,总会端上一盘送给邻里……这样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一家发生了什么事,需要帮助时,所有的“棚户”都当成是自己家里的事来处理,非常和睦,非常亲密。
   在简易防震棚这一住差不多就是半年。其间,大家都非常留意有没有发现地震前的征兆。例如,癞蛤蟆、老鼠、蛇等成群结队过马路,井水发浑,大地起黄雾等都没有出现。大家无法确定到底有没有地震发生,因为即使是专业的地震机构也无法预测准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方有地震发生。只是有一点是一致的:住在简易防震棚里毕竟有许多不便,盼望早日返回自己的家。刚好上面也有这个意思,所以在简易防震棚里所度过的时光,成了历史中的一个小片段。
  
   岁月悠悠
   唐山大地震离现在已经过去快四十年,人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团结、相携、和谐和大爱,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善良本色,这是人类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现代文明和先进科技的原动力。如果人性的贪婪、私欲和凶残有了适宜的空间和环境,则人类的梦想就会延缓或者很难得以实现。
  

共 26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们不会忘记,不同寻常的1976年,伟人的逝世,唐山大地震,让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作者讲述了当时全国发出了“全民防震”的动员令,一时间,大家纷纷走下楼房,住进了简易防震棚中。作者描写了大家住在一起,共同防灾抗灾,如同一个大家庭般团结互助,相处的非常和睦,非常亲密。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4-12-18 20:21:52
  大家在灾难面前体现了人性的善良本色,这也是人的原动力。问好。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回复1 楼        文友:沉酲        2014-12-19 09:52:37
  谢谢紫气东方老师的关注和指导。
2 楼        文友:沉酲        2014-12-19 09:50:33
  非常同意编者按的意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