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书最好

编辑推荐 读书最好


作者:柴瑞林 秀才,158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01发表时间:2014-12-21 10:43:25

想到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禁不住哑然失笑。扪心想想,自己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成功,但却养成了读书写书的“怪癖”,一日不读书便心生烦恼,三日不写书便焦灼难忍。
   记得小学毕业的暑假里,偶然看到父亲放在我家窗台上的一本丁玲著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说,开始从头到尾地读了下去。父亲看我读着,再没有动那书,也许他还没有读完呢。那本书的扉页上有丁玲的放大照片,下边印着“荣获斯大林的三等文学奖”的字样,这些都使我幼稚的心灵里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向往——女人也能写书,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她一样成为一名作家,写很多很多的书给大家读。最为可笑的是读完那本书,我试着写长篇了,那时不懂文学虚构,以为书上的人物都要写真的,事情也要实的,于是把我几个为富农的舅舅写在里边,把他们在参加高级社时的不爽快写得真真切切的,“写作”速度很“可观”,暑假没满我的“长篇”已近尾声。父亲看见了说不能把舅舅写成那样,会使他们伤心的,我忍痛将“初女稿”一火焚之。
   在写“长篇”之前我已养成了爱书读书的习惯,把父亲藏在家中的半白话文的政治、文学半懂不懂地读了许多。只要放学回家然后找随便什么书去读。因为什么书都读,在学校里写的作文和周记什么的老师都夸奖得很,上初一时曾给一家杂志社写过一篇杂文,被采用,但又因写了实人实事被老师一顿批判,幸亏不是牵扯了什么大事,也就不了而过之,但从中明白了写各种东西的文体和要求。
   今日谈论读书,对我来讲是不够格的,自己是一名大夫,一生的绝大多时间伏案为广大患者医治疾病,却在闲暇之时写了几个诗集和几个长篇小说及其它,当时很使人们奇怪:“怎么?学医行医的人也能写出文学作品来?这不是不务正业么?”他们说得很对,确实有些不务正业。不过,我对各科各业的书籍都感兴趣,特别对医学和生物学更为喜爱。当然这种“毛病”害得我一生很苦很累,只要到一个地方,先要看看图书馆有什必读的书,如果有,千方百计借过来,抽空累死累活地读,常常因之睡眠不足,头昏眼花。到头来身体一天天下降,家人都为之担心,常常面对此情此景而愧疚。话又说回来,我这种“怪癖”对孩子们的影响却有意想不到的意义。
   孩子从小看到的是我手中的、椅子上的、床头上的、案头的书籍,他们从一开始模仿人生便模仿读书。他们走路读书,玩耍时手也不离书,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读书兴趣。他们在上小学时就读完了初中要开设的课程,上初中时读完了高中开设的课程及一些所涉及到的课外知识。那种无功利的读书,使他们思想的海洋里储存了我估计不到的东西,他们在考学中很平静很从容。大儿子卢磐到高二分科时报到理科班级,离考大学的那半年时间里,他感到自己虽然文理都喜欢,都有把握考出好成绩,但比较一下还是偏重喜欢文科,临时转到文科班级,所以说,他文理科都学习全面了,较别的孩子“偏吃了”不少,应届考入重点大学。二儿子卢永在五年级刚学完时,想提前一年考入中学,便在初中招生时报名去考,与一个孩子一同考得了并列第一的好成绩,上高中时又因为父亲生病等原因,高二和高三前学期基本没有上课,可在考大学时考入了提前录取院校。
   好多学生家长往往向我请教:怎么教育孩子?补充什么样营养?我便自愧地笑笑说,我这个母亲不够格,自孩子上学,没有督促过他们学习,没有查看过他们的作业。孩子获了竞赛奖或三好学生奖从来不夸奖,奖状也不张贴,来年用来包新书,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自然要得的,完全应该的。至于为他们补充什么营养,在我们家中,孩子很“贬值”,什么补充营养,他们自小到大没听过。
   最后,我只有说,也许是我爱读书影响了他们,使他们从小产生了爱读书的习惯和兴趣。

共 14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者的读书经历和写作经历,一是作者的读书带给孩子们的巨大影响,两个部分一起揭示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该文最为重要的,不是表现作者对书的喜爱,而是这种爱形成的家庭知识氛围,会形成的家庭传统,这种影响会是几代人的啊!值得所有人阅读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12-21 21:57:55
  读书真好,首先满足了我们自己的精神和心理需要;读书真好,良好的读书习惯,竟然对后代有如此重大的影响,何乐而不为?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柴瑞林        2015-02-07 16:38:09
  谢谢好朋友。
回复1 楼        文友:柴瑞林        2015-02-16 22:40:21
  谢谢好朋友支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