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我的2014】最后的鹿港(游记)

精品 【雀巢,我的2014】最后的鹿港(游记)


作者:林之林之 秀才,118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56发表时间:2014-12-22 06:22:43
摘要:走进鹿港,走在到处弥漫着香火味的街巷,走在碰头碰脑都是翘檐飞角的寺庙宫殿,我才明白“寺庙与香火”在《鹿港小镇》的含义和份量,也才明白了宗教信仰于鹿港的含义和份量。

【雀巢,我的2014】最后的鹿港(游记) 鹿港小镇在台湾西海岸的中点,我和许多旅人一样,是追着罗大佑的歌声《鹿港小镇》去鹿港的——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
  
   人都说《鹿港小镇》是罗大佑的政治歌曲,那辛辣的批判和强烈呼喊以及那句反复咏唱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直指台湾当局开发政策造成的城市糜烂和对乡村破坏。
   而我只是一个听歌的人,只管享受词曲带给我的各种情绪。旋律之外的事情我不关心。
   我喜欢这首歌的主观叙事,跟随主人公,我看到了一个叫鹿港的小镇,那里有他牵挂的靠卖香火的杂货店过活的爹娘,有他留恋的留有一卷长发的初恋女孩,有香火旺盛的妈祖庙和络绎不绝的烧香的人们。在游子的瞩望中,满是一个在外辛苦打拼的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与原乡情思。
   可是,我却一直疑惑歌词里频频出现的“香火”,“香火”于鹿港很重要吗?为什么会在一首歌里占这么大的份额?
   走进鹿港,走在到处弥漫着香火味的街巷,走在碰头碰脑都是翘檐飞角的寺庙宫殿,我才明白“寺庙与香火”在鹿港小镇的含义和份量,也才明白了宗教信仰于鹿港的含义和份量。
   仅仅6平方公里、8万人口的小镇,竟有庙宇60多座,说“三步一大庙,五步一小寺”一点也不算夸张。
   在欧洲旅行时,看到一路出现的那些华美的尖顶教堂,我曾感叹:抽去教堂,欧洲恐怕就空了,瘪了,成空壳了。
   而鹿港,也给了我这样的感觉。我甚至觉得,鹿港就是一座大庙,人游其中,就如一直走在庙中。
   可是可是,我是多么害怕“庙”啊!
   敢于一人独行,应该不是一个胆小的人,可我却有十足的一怕:怕鬼、怕庙、怕坟墓。无论多少人出来振振有辞地说明世上没鬼都没用,我就是怕。看见庙,看见坟墓,我的人就萎了,萎得只剩一个“怕”字。我认为,寺庙和坟墓,都是盛鬼的地方。
   我也知道寺庙是一种文化,一地的庙宇就是一地的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历史、民俗的集中呈现,是艺术宝库。可是,这些理性和知识并不管用,我就是怕。走在庙中,那些花哨的雕梁画栋,那些挤眉弄眼的偶像,那满屋子的斑斓艳丽,都让我感到异样的鬼魅和阴森。
   我的“怕”还不是一般的怕,而是悚,悚然,悚惧,惊悚,是从毛到骨、从肉到灵的一种被无形控制的惧怕。
   而且,在以慈悲为本的寺院我一点也感受不到慈的包围,而是只觉得悲和哀。悲哀那样清净的山水间却裹着那样一个闹哄哄的交易市场,满院子都是举着香火和和神灵谈判做交易的男女:我给你磕头烧香进供塑身了,你得保佑我升官发财升学加薪娶漂亮媳妇生聪明儿子。最平和的祝辞也是赐家人无病无灾、健康平安——仍是求取。可我一生都信奉,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不劳动不得食。无能为力的时候也推脱过责任: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可我从不向人或向神求额外的好处和福报。无求,我的直溜溜戳于天地间的一草木之身,也就无需折身屈膝下跪磕头。
   我最怕的其实还是庙里的香火味,那些香火味一进入我的体内,我的生理就起反应,口干,头疼,胃起腻。说不清楚原因,反正每次从寺庙里出来,我至少一天就不用吃饭了。2003年去西藏,十三天,我几乎没吃过正经饭菜,只靠从家里带去的两大包咖啡和豆奶维持体力。去时跳着才装进去身腰的牛仔裤,归时却可以束腰穿白衬衫了。人是从来没有过的清减和修挺,刻苦的减肥都没达到的效果。
   好是好,可是,那种神经兮兮、惊魂未定的恐怖日子谁愿意过呀?
   或说,你不去不就得了?
   可是,名山名水有名寺呀,寺庙是山水的点睛之笔,凡好的山水画卷必有寺庙的参入,言寺为诗嘛。我一个山水控,怎么能绕过山山水水中的寺庙?
   何况,怕虽是我的软肋,但怕着也要往前走却是我的执拗。这么多年自以为傲的四方独行,靠的就是这种我自已都说不清的执拗。
   鹿港是个渔港,所供的主神自是负责海上安全的妈祖。其次还有关公、城隍、玄天大帝、月下公公、送子娘娘、药王爷爷、灶王奶奶……想想就行了,六十多座庙,六十多位神,人类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升官发财,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愁烦忧,都有神对应分管了。
   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就是天后宫了。天后,也就是妈祖,许多地方又称妈祖庙。我在广西的涠洲岛和泉州都曾见到过。
   除了和所有宗教殿堂一样的金璧辉煌外,妈祖庙独有的,是那种无法形容的花哨和艳丽。我一点亵渎神灵的心思也没有,我只是在说我一个行者的感觉——那种艳俗的花哨,怎么看,也是一个浓妆艳抹、搔首弄姿的风尘女子。可是,恰恰是那种无法形容的花哨和艳丽,却有着无法形容的鬼魅和魔幻,有着庄重肃穆所无法达到的神秘和震慑。欧洲教堂的玫瑰窗也属此类,巨大幽闭的黑暗中,那玫瑰窗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又像是神灵的媚眼,那种淋血般的珠光宝气,让人心下悚然,胆气全收,俯首贴耳如失了魂魄的小鸡子——这大概就是宗教的“色之戒”吧!
   每到这个时候,每到这种瑟瑟无助的时候,我不是双手合十赶紧祈祷,而是渴望一双手,一个怀抱——只要有一双手让我握住,一个怀抱让我投入,我就什么也不怕了。
   在鹿港,我还碰上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进香奠拜活动,名义是迎接云游四方的济公和尚回宫(不是天后的宫殿吗?怎么济公还住进来了?懵懂。)我没弄明白,就见一大队色彩鲜艳的蓝衣人,举着旗、打着幡、抬着轿,推着辇、敲锣打鼓地一路狂扭而来。
   被一群男女簇拥着的济公,挥着破蒲扇,得意地、笑眯眯地扭着,晃着,不时地,举起手里的葫芦喝酒。他喝的真是酒,我被拥挤的看客突然拥到他跟前时,一股浓烈的酒味冲鼻而来。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撞到那个笑嘻嘻的济公面前,他一把拽住我,看穿我的心思似地说:是真的酒耶,要不要喝?旁边挎篮子的妇女应声取了一只酒盅,倒满了,递给我。卒不及防中,我竟接过来,仰头干了。
   济公赞许地哈哈大笑,向前扭着走了。
   挎篮妇女忙又取出一个饭盒和筷子,里边有煎蛋什么的红糊糊的东西,这我可吃不下,我笑着谢绝了。另一个挎篮妇女拿出一串佛珠套我手腕上,又抓了一把粮果硬塞我手里,低声说,你是有福人。一男子也附和说,是真的,你是有缘人,那酒抵五杯。我不知道他说的抵五杯是什么,我只感到懵懂和不安。想是酒力倒也罢了,再怎么醉我也不会躺到马路上。我的不安来自一种看不见的东西、说不清的力量。
   如果这些只是让我不安,庙宇前的一幕,却是让我惊魂动魄了。
   队伍又跳又扭,渐渐集结到天后宫的门前,拉起一个圆形场子。场子四角和正中摆了五只盛了烧纸的火盆,一蓝衣男子把一只火盆里的烧纸点着,一个赤着上身、腰束大红腰带的男人,就开始围着那些火盆舞蹈。他跳前,都要从一个长者手中仪式般接过一只器具。第一次,是一个皮带似的东西。他接过,双手捧着,开始围着那只火盆一脚、一脚地跳,步伐缓慢而有力。跳到火熄,他便哈腰对着火盆,用皮带猛抽自己的后背,背上立即凸起几道紫红杠子。一个手持喷壶、一直随他左右的蓝衣妇女对着他的背喷了几下,还对他低吼了一声什么,类似教练给运动员鼓劲打气。
   又一只火盆点燃了,受到鼓舞的赤身男人又去长者手里领了一只带刺的竹片,又开始低眉顺眼围着火盆跳,舞步始终是那种简单有力的一脚、一脚。跳到火熄,又开始对着火盆猛抽自己的脊背。这次,有血洇出来了。
   我总见不得血,何况是这样充满宗教神秘的血,我的心一下子抽紧了,胃一阵翻腾。而且,酒劲也上来了,脸火辣辣地烧,头疼,恶心,晕眩。
   我想撤,人却没有动。
   强烈的好奇心不让我离去,我想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结局是什么。
   第三只火盆燃起后,赤身男人接过的是一只狼牙棒。第四次,是流星锤。总之,器具一次比一次厉害,男人的背早就是红的了,血直流到大红的裤带上。好在,裤带和血是一个颜色,看着没那么血腥幓人。
   光身男子最后接过的是一柄长剑,他明晃晃的一挥,我以为他要剖腹呢,吓坏了,准备着要跑了。可是没有,男人只是举着跳他的“一脚舞”,跳完,又是对背猛砍,他的背,已是血红一片……
   之后,男子跳上宫殿的台阶,举剑,作马步状默立。
   一时间,场子沸腾了。鞭炮炸响,锣鼓齐鸣。滚滚烟尘中,一直围在四周的那些抬轿的、推辇的蓝衣人一下子涌进场子,施了魔咒一般狂扭,狂舞,狂翻,狂滚,癫狂如地狱一般。
   我从人缝里去看那台阶上的赤身男人,他闭着眼,咻咻地喘气,喉结咕噜咕噜地蠕动,明显地体力不支,若不是“神力”撑着,他怕是早倒下了。
   他的神力,就是人们说的信仰,信仰的力量吧?
   听寺庙里一个工作人员说,这样盛大的朝拜活动,每五年一次。那跳神的男人是虔诚的信徒,是自愿为信仰献身的。我说信就好好信呗,干嘛弄得这么吓人。她不以为然,说这才是一般的血祭呐,还有杀身的呢!她指着墙上的一组资料照片说,这个人就是。
   模糊的黑白照片上,一个赤身举剑的瘦削男人,下面是人头攒动的人海。我不知他是要剖腹,还是要抹脖子。无论是哪种,我都接受不了,我都不喜欢。我一直崇拜为理想为信仰献身的英雄英烈。可是,我不崇拜他,一点也不。他的献身只让我感觉血腥和恐怖。
   我一直觉得,无论哪种教,总是教人向善,教人爱的;总是温软、温存如怀抱,让人想投靠想依偎、想托付一下微尘一样飘摇无凭的生命吧。可是,我似乎总感受不到这一点,我感觉到的总是利诱和恫吓。
   而利诱和恫吓,哪个七情六欲皆健全活跃的人能顶得住?!顶不住,就只有“臣服”一条路了。
   走到小镇北边的“摸乳巷”,那个暧昧肉质的名字和那条窄得生趣的长巷,才缓解了我因恐惧而紧张得发硬的身子。
   我不喜欢被恫吓,枪口指着,和装神弄鬼都不喜欢。我喜欢温暖、温热。一双温存的大手,就可给我无穷的力量。一个温暖的怀抱,就可安顿我的身心灵魂。
   有温度的手和怀抱,是我婴孩时就有的信仰,恐怕也将是我的终极信仰。
   如果没有一双手牵着,如果没有一个怀抱安顿我,鹿港,我想我是不会再去了。

共 41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次多么有意思的旅行呀,许多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却成了作者的畏足之处。殊不知台湾鹿港镇当年也是一处繁华之所在,水阔港深,商船云集,是仅次于台南的全岛第二大城,“三步一大庙,五步一小寺”的密集的寺庙古迹,足以印证当年它经济及社会方面的盛况。但所有这些景物,却引起了作者不一样的感喟:因为"无求,我的直溜溜戳于天地间的一草木之身,也就无需折身屈膝下跪磕头。"因为"不喜欢被恫吓,枪口指着,和装神弄鬼都不喜欢。"看似一篇普通的游记,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次直抒胸臆,这远比那些见花描花、见景写景的文字来得深刻和厚重得多。一次普通的旅行,就能对自己的灵魂和思想来一次全方位的检索和人生座标的校正,实乃善莫大焉。推荐阅读。编辑:老树老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3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4-12-22 06:31:31
  至日吉祥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12-24 09:28:09
  邵先生好,我想大约是冬至。
2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4-12-22 06:43:34
  人的信仰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我对于鬼神寺庙一类的东西,历来敬而不敏。唯一能主宰个人命运的是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是这样吗?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2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12-24 09:28:51
  是的是的是的。
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4-12-22 10:43:59
  一次普通的旅行,却展现了独特的文笔,远比见花描花,见景说景的文字显得厚重深刻,正如老树老师所说。本人也有同感。写得真好。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3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12-24 09:55:55
  谢小泥儿表扬。顺祝圣诞快乐。
4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2 15:18:23
  寺庙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人们往往把无法解释的现象到寺庙去求解,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吧。作者美文欣赏了。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4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12-24 09:29:57
  细细想来,惧,也是一种信吧。
5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2-23 17:34:38
  岁月写的复审理由:在罗大佑《鹿港小镇》的歌声里,在歌声辛辣的批判和强烈指责台湾当局开发政策造成的城市糜烂和对乡村破坏里,一次鹿港之游会是怎样的趣味?作品用写实笔法对所见所闻尤其反映在当地的民俗和文化特色的描写,用一个“怕”字,既奠定了文章的个性又回答了题意的疑难。这是篇难得一见的立意与风格如此融洽的美文。
江山任鸟飞
回复5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12-24 09:40:34
  复审,我的理解,就是复活。原该pass掉的,也已psaa掉了,却因为编辑的敬业与不舍,却又硬扒过来:毛病是有,优点却很多,给一个机会,让它复活吧!虽不甚贴切,但大体应该是这样的。非常明白编辑正常的工作量已够大了,复活却是给自个再加一码。所以,作为作者,我只能向编辑们和碎月岁月致敬了!
6 楼        文友:暮云开        2014-12-23 22:08:16
  踏上那片土地,或许才能从政治的洪海走到日常里,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鹿港,歌里唱过的鹿港,梦里的鹿港,都抵不过香火喧闹的鹿港
靠着文学,倔强自恋天真地活着
回复6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12-24 09:49:51
  一处风景,万种风情,风景如何,全在看景的人。鹿港是个可以踏歌而行的好地方,可是,太浓的香火气却把熏晕了。
7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12-24 09:27:03
  完全情绪化的一片文字,像从集市上扯回来一块布,没剪没裁,就糊上去了——主编先生拿过来这种率性到任性的文字,自是很无奈了,但责任感那儿呢,给上个小图,头尾弄精当些,再挖空心思表扬一下,以资鼓励呀!所以,林之虽然任性,但却明白主编老兄的苦心用意。所以,还是那两个万能的字:谢谢!
8 楼        文友:怡然丹水        2014-12-29 10:36:33
  没有真性情,是写不出这样坦率的文字的。欣赏学习了!
离奇故事,如何诠释,我能妙笔生花吗?
9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5-01-05 15:41:57
  感谢林之林之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