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菊韵“回家”征文】谁弄走了正根叔夫妇(小说)

精品 【菊韵“回家”征文】谁弄走了正根叔夫妇(小说)


作者:刘浪流浪 举人,332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8发表时间:2014-12-23 23:27:52


   大年三十清早,大爱总公司的老总李明早早起了床。他对自己的老婆——公司副老总交待了几句,就开车上路了。他要赶往乡下老家,伴陪正根叔一家过年。
   前不久,李明得到老家人带来的消息,说正根叔家里目前的状况非常不好。老婆脑溢血瘫痪后,病情还在加重;他自己身体每况愈下,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前不久患了一场重病,一只眼睛也瞎了。由于家中没有劳动力,年久失修的住房也有些破烂。李明这次去,一是为了看望两位孤苦老人,伴他们过年;二是要和村里协商,为老人家整修好房子,保证居住安全。李明认为,保证老人夫妇的晚年生活幸福,这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经过几小时车程后,李明来到了正根叔家门口。
   冬天的山村,静悄悄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地上,散发出暖融融的热气。悠悠的山风吹拂着田野,薄雾袅袅升起。这正是乡村大年舒适而温暖的氛围。李明下车后,深深呼吸了一口空气的清香,感到惬意极了。
   可是,就在这时,眼前的一幕却让李明感到有些吃惊:正根叔家屋门上挂着一把锁,屋里黑漆漆的,一个人影也没有。这大过年的时候,两位孤独病残的老人不在家里,他们会去哪里呢?他的心一下吊了起来。
   李明离开老家很有些年了。还在很小的时候,因父母双亡,他被一个远房的亲戚带去了外地。这里再没有了他的亲人。李明成人后,再很少涉足过这片土地。虽然他也经常梦见家乡的那一片山,那一湖水,甚至那曾经熟悉的人,经常听到那里传来这样或那样的消息,有时也生出一丝想回来看看的念头。但除了那次来确定扶贫对象外,他还真没来过第二次。
   说起李明与正根老人的关系,不知内情的人肯定认为,他们就是本家或内亲什么的。其实不然。李明和正根老人一家,既不同姓,也没有其他任何亲缘关系,仅仅只是同村人而已。李明和正根老人能够联系在一起、并将其当成亲人一样看待,是因为政府一次扶贫的动员。
   那年,为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政府向全社会发起了扶贫帮困的号召,动员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老板带头扶持特困家庭。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李明第一个报了名。他首选在自己的农村老家确定扶持对象。这里是贫困山区,像正根老人这样的家庭还比较多,需要扶持的也不少。他之所以唯独选了正根老人家作为扶持对象,除了老人家庭情况确实让他同情外,更有正根叔曾经的往事让他敬佩……
   改革开放后不久,村里的农田全部分到农户耕种。刚开始一、二年,由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各方面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形势很好,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村民们感到了欢天喜地,都说党的政策好,让大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可是,没过多久,一些问题和矛盾很快突显出来。那些没有劳动力、或因病丧失劳动力的人家,又面临着新的困难,田地无法耕种,更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又陷入了贫困泥坑。那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人家根本无法上缴农业税费。那时,农业税费还没有取消,农民负担的税费任务也比较重。这些人虽然贫困,上级规定的上缴任务还是必须完成的。而他们,能混自己的衣食住行就满不错了,哪里还有能力上缴呢?为了不拖欠上缴,当时村委会就想了个办法:请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帮助贫困家庭完成上缴任务,以后等这些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以多上缴的方式偿还。村委会当时还出面与这些承担任务的人签订了担保约定。
   正根当时是第一个响应而签约的。他负担的是他邻近的朝天家。正根那时年轻,夫妻俩都是精壮的劳动力。除了一个小孩,再也没有什么负担。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家庭无疑是村里最富有的人家。而朝天家里的情况则截然相反:朝天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母亲是个瞎眼。家里没有劳动力,生活的处境十分艰辛。在那之前,见朝天家的田土无力耕种,正根还经常帮助他们。因此,正根除了继续帮助朝天家耕种田土外,又将上缴的任务也包了。
   其实,正根当时虽然与村里签了约,可并没有想过将来真要朝天偿还什么。他觉得如今的政策好,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能帮别人一把也应该,无所谓再偿还的问题。可是,后来发生的事,却给了正根很大刺激,让他改变了初衷。那是农业税费被取消以后不久的事。
   当农业税费取消的春风吹到这个山村时,广大村民都高兴极了。农民们不仅不再上缴,并且原来的拖欠款也一笔勾销了。他们祖祖辈辈肩上的负重没有了。大家感到无比轻松。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成为大家一时议论的热点:村民不再上缴了,那以前的签约怎么办?要不要还现钱?
   正根当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想,只要以后再不要自己帮助了,也是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以前的那些,也只当自己积了一次德,留个记念也好。可是,有一次,朝天说的话,却让正根无法接受。他的心被刺痛了。
   那天,朝天当着很多议论的人们人说:“还要还什么屌毛现钱啊!想都别这样想了。谁让他们当时充积极的?要是让拖着,现在不一笔勾销了么!”
   那时,朝天已经成人了。朝天说出这样的话,显然很伤人。
   正根当时像吞了只苍蝇难受。他万万没有想到,朝天不但不感恩,反而还嘲弄起他们当时的举动,实在让他心寒。“你什么东西啊,真是忘恩负义!如果你再这样说,我就非要村里兑现约定不可。那可是白纸黑字哩!”
   为此,正根与朝天吵了一架。
   那次,正根被气炸了肺。他确实拿着村里的协约找了村主任。但村主任也感到很为难。当时村主任是新上任的。他虽然也承认原来的约定,但毕竟如今的政策变化了,并且约定上也没有还现钱的规定,村里再也无法监督兑现。村主任只好劝正根打消这个念头。正根也很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正根后来再次提起要兑现承诺这件事,是很久以后。那时很多事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朝天家和正根家几乎发生了颠倒式改变——朝天因外出打工赚了钱,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当上了老板,成了村里响当当的富豪,过上了春风得意的日子。不仅在村里建起了小洋楼,还出巨资在村里修了水泥路,一直修到自己的屋台子上。而正根家的情况却急转直下: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突然因一场重病死亡。老婆又因受刺激而患上了脑溢血,瘫痪在床。他自己年纪也大了,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负担,身体彻底被摧垮。家庭生活陷入了极度的贫困之中。
   正因为如此,正根再次想起了自己为朝天家的付出。他想再次要回那笔钱救济家庭困难。于是,他又找村里协调,要向朝天讨回曾经代为上缴的钱。他仔细盘算了一下,那些年,他帮朝天家里付出的劳动不说,仅代为上缴的各项费用加起来,至少也有一万多元。这么多年的利息不说,可成本总还是应该还吧?
   村主任很同情正根的处境,也觉得实在应该。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嘛!再说,如今这点钱对于朝天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按照村主任的想法,只要正根开口,就是给个十万八万,朝天也是应该会答应的。于是,村主任带着正根找到了朝天。
   谁知,当了老板的朝天架子大的很,一点面子也没给。听了村主任说明来意后,朝天连看也没看正根一眼,气派十足地哼哼鼻子,说:“如果说他正根如今家况不好,求我支持十万八万,我会一点也不含糊……如果还想拿那时候的事来说,一切免谈。”
   村主任碰了一鼻子灰,再不好往下说。他分析:朝天这是在要正根求他施舍。但鉴于正根的实际困难,又想找一个台阶下,村主任只好对正根说:“刚才朝天老板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样吧,你就求他支持一下吧,以便解决目前的困难。”
   朝天的意思正根也听明白了。但他没有听从村主任的。他是个骨气硬朗的人,确实只想讨回自己曾经的付出,并不指望别人施舍。他说:“我就想要回曾经帮你家出的上缴款,并不想要你多给。不管怎么说,那钱,你是应该还的。”
   见正根不肯退让,朝天再没说二话,起身走了。正根当时虽然没有讨回自己应该要的钱,但也硬是没有向朝天屈膝求饶。从那时起,正根与朝天之间的矛盾更深了。
   ……
   听过正根叔这段人生经历,让李明十分感动。他当即拍板,将正根一家作为自己的扶持对象确定下来。他这么作,既是对正根老人夫妇的同情,也是做给朝天看的。他虽然也当了老板,进入了富人的行列,但内心深处还一直有着那么一份乡情,也还眷恋着那些还在为生计挣扎的贫苦人家。他很鄙视朝天的为富不仁。
   这些年来,李明一直将正根老人夫妇当亲生父母看待,经济上给予了很大支持。只是因为企业太忙,他一直也没再抽时间去看望老人们。这次,他下了很大决心,才挤出时间回老家一趟。
   经打听,李明才从一个小孩子那里得知,正根老人夫妇被朝天的儿子民主弄走了。
   李明听人说过,朝天前年因车祸死后,民主就接管了父亲的公司当起了老总。并且还听说,他在家乡投了不少资办加工厂,生意经营到了家乡。有一次,民主还因要征一片土地,与正根叔闹翻了。要不是村委会出面协调,正根叔的房屋早就没有了。那么,民主为什么要将正根老人夫妇弄走呢?又弄到哪里去了?莫非,他又像他老子一样,还要整治两位孤独无助的老人?李明这样一想,心里更急了。
   就在这时,村主任张度过来了。
   张度和李明小时候是要好。两年前,他还专程去过李明那里。听说李明回来了,张度才赶了过来。
   见到张度,李明心里并没有多少放松。他的脸有点沉,张口的第一句话便是:“张度,民主将正根叔俩老弄哪里去了?”
   见李明有些紧张的样子,张度全知了他的心思。于是,笑呵呵地与李明握了握手,说:“看把你急的,都成什么样子了!上车上车,我带你去见两位老人。”
   张度说着,就要拖李明上车。
   “你必须先告诉我,正根叔他们是不是民主那家伙弄走了?又弄到哪里去了?”李明推开了张度的手,说,“你不先告诉我,我就要在这里等候,直等到他们回来!”
   见李明拗住了,张度只好如实告诉说:“你在这里等也没用。他们二老最近搬新家了。”
   “搬新家了?谁帮他们建了新家?”
   “你就上车吧,我慢慢给你说。”
   两人上车后,李明按张度指引的路,慢慢起动了车子。在车上,张度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民主接任了他老子的公司后不久,就将企业的部分投资转移到了村里。他在村里征了两块荒山,先在一块建起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大米加工和酱菜生产,专门为当地农民种植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拉动农业生产,帮助村民们致富。企业开工一年来,生产形势很好,效益非常可观。前不久,他又在另一块建起了福利养老院,为村里那些无依靠的老人们提供无偿养赡养,生养死葬全包了一下。
   “养老院才建成不久,今天才赶着让这些老人们住进去过新年。”张度说,“民主还真讲义气,气氛搞得很热烈,养老院前扯起了巨大的欢迎横幅,每户住房门前都贴了喜庆对联。每接一户都要放长长的鞭炮,像喜迎亲人一样。今天入住的十几户,有的还是他亲自开车上门接的。”
   听着张度的述说,李明心里一块石头才算落地。他为正根叔一家终于能够入住新房感到由衷高兴。不过,他心里并不明白,民主怎么会对正根叔一家也这样呢?难道他一点也不计较以前的事了?
   “民主要接纳正根叔一家,是真心的吗?”李明问张度,“正根叔和民主的父亲,还有后来他俩之间,都闹过不愉快呀!”
   “这个……据我分析,应该是真心的。”张度思索着说,“因为今天上午接的第一家,就是正根叔夫妇,并且还是民主亲自上门接的。”
   “啊,还是这样?”
   他俩说着,车子开过了一道山,眼前是一片农田,农田对面的两座山头上,分别是两排白墙黄瓦的两层楼房——一边是农产品加工厂,一边是养老院。养老院门前竖了门楼,上面“颐养天年”几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眼前的一切,让李明赞叹不已。于是,他加大了油门,不一会儿,车子到了养老院的门口。
   下车后,李明在张度陪同下,先拜望了正根叔夫妇,给他们送去了过年礼品和红包。这让两位老人感到十分高兴。然后,他们又对整个养老院的情况及周围环境进行了察看。
   他俩来到食堂门前时,几个炊事员正忙着做饭菜。顿时,一股烹调香味飘出,和着山野的清香,扑鼻而来,让李明感到很沉醉。
   张度告诉李明,民主对今天的活动很看重,安排了十桌饭菜,专门为老人们接风,也为他们庆贺新年。为了尽量将气氛搞得热闹一些,除了这些老人们外,还将全村的村组干部、加工企业的员工都请来,伴陪老人们过年,让大家欢喜一场。
   “你今天可是一位不请自来的贵客啊!”
   “哈哈……那是我有口福呀!”李明哈哈笑了。“不过,我在思考,民主虽然大方,可这钱又从哪里来呢?今后要维持这样的养老院,也绝对不是一点资金就能支撑的呀!弄得不好,就会半途而废呢!”

共 782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大爱公司的老总李明,过年回村看望一对非亲非故的老人,这已经是让人感动的事情了,可谁会想到他这次回村子,竟然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呢?一个农民企业家民主为了兑现父亲的遗言,实现父亲没有完成的心愿,竟然为村子的老人建起了养老院,免费收养孤寡病残老人,而其中就有李明回村探望的老人正根夫妻俩。李明被这个农民企业家民主的所作所为感动了,竟然拿出50万入股,投入到村里尊老敬老的爱心事业中,这是何等的大爱啊,谁看了不感动呢?这个年过的太有意义了!一篇非常好的作品,欢迎大家欣赏品读!赞!【编辑:叶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4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14-12-23 23:46:20
  一篇令人感动,充满正能量的小说,希望大家好好读读,受益匪浅啊!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1 楼        文友:刘浪流浪        2014-12-24 12:40:20
  非常感谢叶雨社长的精心编排和精彩点评。不过,能争取到加精才是好文章呀!本人是第一次参加你们社团征文,也并不知其深浅,只是觉得你们征文——“又是回家过年时”让我有写作的冲动,于是写了。不当之处还请指正和包涵,也请多多关照。谢谢!祝好!
2 楼        文友:叶雨        2014-12-23 23:46:59
  感谢作者送佳作于社团,遥祝快乐安康!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2 楼        文友:刘浪流浪        2014-12-24 19:32:52
  此文加精啦!非常感谢叶雨社长和秋月冬韵社团的关爱。祝好!
3 楼        文友:叶雨        2014-12-26 10:26:36
  好文自然会加精了,是你写的好,非常感谢你的支持,远握!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刘浪流浪        2014-12-26 12:46:00
  谢谢叶雨社长!
4 楼        文友:土著人        2014-12-27 21:09:01
  记住了正根叔,记住了大老板李明.土著来过.
土著不土
回复4 楼        文友:刘浪流浪        2014-12-28 12:51:40
  谢谢土著人文友,有你的到来与点评,我的创作生活更加精彩!祝好!
5 楼        文友:小禾        2015-05-10 06:04:00
  欣赏佳作,在精彩的故事情节里,品味人生……感恩岁月。祝福。
回复5 楼        文友:刘浪流浪        2015-05-10 10:01:01
  真诚感谢小禾文友的精彩点评。祝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