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雀儿的思索(散文)

精品 【荷塘】雀儿的思索(散文)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5发表时间:2014-12-24 14:26:38
摘要:站起身,突然想起毛泽东他老人家的《念奴娇·鸟儿问答》,“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如今没有了炮火,可高楼林立,霓虹闪耀,借问君去何方?你有窝吗?我可怜的雀儿!

【荷塘】雀儿的思索(散文) 雨在下,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妻子领着孩子走亲戚去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和寂寞好像小虫子在噬咬着我的心。我把被子靠在背后,歪斜地仰着,从窗户里透过一些光,屋内并不黑暗,只是灰白色的一片。屋外分明听到“哗哗”的落雨声,而正是这落雨声和灰白色,让我居住的一方斗室,显得出奇的宁静,这宁静,反而又增加了我内心的孤寂......
   我顺手从床头摸出一本书来,一翻正好是老舍先生的《小麻雀》。我平时很爱读先生的文章,特别是对先生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里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表示愤懑。先生一生都在歌颂真善美,可他还是没能在邪恶面前挺得住,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独自一人悄悄地走进了太平湖。太平湖,多么一个好听的名字呀!天下太平了,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不平之事呢?又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儿,让您这位大作家——“人民的艺术家”竟以自己的生命作注解,让后人反复去读呢。
   我一边沉思着先生的遭遇,一边默念着先生的文章。“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先生是热爱生活的。你看,他对雨后院里的一只普普通通的小麻雀观察得就是如此地细致,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对生命的关注,没有对世界的一往情深,怎么会有这么细腻的描写呢?
   我仿佛有了兴趣,接着又读下去:“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我想到了: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想到这个,我忽然的很难过。”“麻雀爱人,又不完全信任人”这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先生却感到很难过。这说明先生有一颗心,有一颗爱鸟理解鸟的心,他在为鸟的处境而担忧。但先生很快就说“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这个小鸟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毁坏了,而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这唠唠叨叨的充满激情的议论,既是在诉说世间的道理,又像是一段谶语。想想先生的死,这些话不只是在说麻雀,它好像是在说先生所处的年代和先生自己。
   这世上的事,有时候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些事的发生看起来很突然,但回过头来再看看再想想,似乎冥冥之中又有些神秘的暗示似的,说是命运仿佛是唯心的,可事实就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读着读着,我有些头脑发胀了,烦躁不安起来。先生的善意和怜悯,倒让我觉得伤感起来。我原本就有些孤寂,凄凉会让我不好受的,我读不下去了。于是,我放下书,坐了起来。眼睛里似乎有些什东西,模模糊糊的。我穿上拖鞋,不由地来到了窗前,想释放一下心中的郁闷之气。
   雨仍在下,不远处水雾迷蒙。天灰沉沉的,云还在积蓄力量,青青地增长着。地上水泥铺设的硬面,凹陷处明显有了积水。楼间小房的顶部湿漉漉的,呈暗灰色。只有高处雨搭上的滴水不断地发出“嘭嘭”的声音,室内一片寂静。我一手按着窗台,一手轻轻地拉了一下窗帘,随即又百无聊赖地坐在窗前呆望着。突然一闪,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麻雀儿,轻轻地落在窗前雨搭下一根漂浮的网线上。麻雀儿斜着身子,似乎还未来得及向窗里张望,只顾找个安身的地方。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麻雀儿的不邀自来,给我带来了惊喜。我不敢放肆,唯恐惊走了麻雀儿,只好小心翼翼若无其事地陪着。说实话,这些年,我也没有这样近距离地接触鸟了,更不要说这只有一窗之隔的麻雀儿了。这倒给了我一个观察的好机会。久别无恙,麻雀儿还是一袭灰褐色的外套,圆圆的脑袋也还是那样的灵动。尖尖的短短的喙,翘翘的尾巴,一双爪子小巧而尖利。我曾感叹造化竟是这般的神奇,什么物就是什么个样儿,和谐的让人无法比拟,麻雀儿更是如此。说来也怪,人也是善变的动物。刚才我还是悲悲戚戚的,可一见这灵巧可爱的麻雀,心境就大不一样了,我几乎从老舍先生的文章那紧张而凄凉的氛围中走了出来。
   麻雀儿这东西,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小时候在老家,天天见,到处都是。那时候,村里村外树特别的多。每一片林子都有鸟,而麻雀儿是最常见的。要说多,当然还是秋冬之际的场院里。有时“哄”的一声飞起来,遮天蔽日,云集一般,谁也无法计数,那气象现在想起来,真让人震撼。不过,那时的麻雀儿,也确实比现在胆大的多,真的就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描写的那样,“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鸟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不然,就有人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不过,总有人喜爱还在区分个益鸟或害鸟。鸟的本身就是鸟,谁也没说鸟是为了人才出生的。据生物学的研究,认为鸟还是先于人类而产生的,造物主的意思到底是怎么回事,恐怕没有谁能够说得清。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麻雀儿的巢就安放在不高的屋檐下,撒把秕谷子,就可以引起麻雀儿的倾巢出动。要是想掏麻雀的窝,两个不大的孩子驮在一起,也就足够了。记得那时麻雀儿多得很,好像满地都是,繁殖也快,没多久就一窝,而且每窝总有好几只。我们小朋友竟然以谁掏的多引以为自豪。当然,掏的鸟蛋常常只是用来油浸扑克牌玩。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油浸过的扑克牌清亮光滑,而且摔起来脆响又利索,大家都爱玩这种好看而又硬实的扑克牌。说句实话,那时谁也没曾想那么多,手里玩的竟然是一个个即将诞生的生命。不过,麻雀儿仍不见少,还是叽叽喳喳满天飞满地蹦跳。不知为什么,现在人的生活好多了,可鸟儿却少多了。
   外面的雨,下大了;云,压得低低的。天地间仿佛扯起了千万条银丝,光线也暗了下来。麻雀儿似乎是看见了我,或许当作了旧相识。“啾啾”了两声,不知是打招呼,还是在问好,反正没有要飞的意思。我想把书拿回来,再看看老舍先生的《小麻雀》下面又写了些什么,给眼前的麻雀有什么不同。我有些迟疑,害怕一动,惊动了雀儿。但眼看着窗外,麻雀并没有太在意,还毕竟隔着一层玻璃,我在里面看它看得很清晰,它在外面看我应该是模糊的。想到此,我不声不响地把书拿了回来。还好,雀儿并没有飞,或许是外面雨下得大,麻雀儿没有去的地方;或许是它太累了,想小憩一会儿,歇歇脚。
   于是,我又读起文章来。“它的眼带着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它是要保全它那点生命,而不晓得如何是好。对它自己与人都没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我想拿几个饭粒诱它前来,又不敢离开,我怕小猫来扑它。可是小猫并没在院里,我很快地跑进厨房,抓来了几个饭粒。及至我回来,小鸟已不见了。”先生眼中的“小鸟”不见了,当然不是歌曲里面所唱的“青春的小鸟”或“爱情的小鸟”,那只是一只似乎受了伤的“小麻雀”。不过,读到此,我不由得抬头看了看窗外网线上的这只实实在在的麻雀儿。它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保留着先前的姿态。当然它不会知道一窗之隔竟有人陪它在读它的同伴。
   我很快地往下读,惊险的一幕终于出现了:“猫一扑便擒住了那被人养惯的小麻雀,连一点挣扎都没有,尾与爪都在猫嘴旁搭拉着。”猫衔着麻雀一头跑进厨房,又一头跑到西屋。先生既不敢紧迫,怕咬更紧,可又不能不追。心想即使追上也没用,小鸟至少已经半死了。可楞了一会儿,先生赶紧又追了去,因为那两个黑豆眼仿佛在先生心内里睁着呢。太紧张太凶险太惨烈了,想想麻雀,想想先生,我屛住了呼吸,我看不下去了。
   我抬头望望窗外,我知道雀儿要求不高,常常是得过且过。古书里不是就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吗?麻雀们确实没有太高太远的志向,生于斯长于斯,它们就知道为了生活而忙忙碌碌、碌碌而无为。可你让他们做什么呢?它们只要做了它们该做的和能做的,生着活着便是一种本能,本能也是能啊!生命的灵性,有些时候或许就在这里,太高太远的要求,恐怕对于麻雀来说,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庄子的《逍遥游》里“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这应该就是它的自白。不过现在看来,人志有大小,平凡的生活,也并不影响幸福;安守本分,做自己能做的事,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老舍先生还真有意思,擒住麻雀的竟然是一只还不会杀生的小猫,先前如此惊险的一幕,原来只是一场游戏。小鸟并没有死,身上也没有血,只是“蜷在一块,非常的短。头低着,小嘴指着地。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什么,就那么顶黑顶大的楞着。它只有那么一点活气,都在眼里,像是等着猫再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又像是等着猫赦免了它,或是来个救星。生与死都在这俩眼里,而并不是清醒的。”世界就是这般的有趣,又是这般的无奈。
   小小的麻雀“虽然昏迷,到底还有那么一点说不清的,生命根源的,希望。这个希望使它注视着地上,等着,等着生或死。它怕得非常的忠诚,完全把自己交给了一线的希望,一点也不动。象把生命要从两眼中流出,它不叫也不动。”先生对生命的解读真可谓入木三分,我想到相关材料中记述的他被无知的学生们拉上大车的那一幕,一个汉子竟被人绑架似的屈辱地跪下,据说那一次他身上是有血的,他被整整地揪斗了一天,等回到家时已经筋疲力尽、心力交瘁了。就在他回到家那个不眠之夜,他走出了家门,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人们在太平湖畔发现了先生的两只鞋子。
   我知道麻雀儿是很聪明的。古代有一种战法叫“麻雀战”,据说就是根据麻雀的习性演变而成的。麻雀偷食,每次从树上飞下,只啄两粒谷子,尽可能缩短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把风险降到最小程度。靠增加飞行次数,最终完成吃饱的任务。“麻雀战”其实就是从雀儿这里学来的。先生无疑也是聪明的。他不但聪明,而且是有爱心的。可不知为什么,人类的大智似乎都带些“愚”。正向学生们再没有揪斗先生一样,小猫也没再扑那只可怜的小麻雀,它只试着用小脚碰了碰。“小麻雀随着击碰倾侧,头不动,眼不动,还呆呆地注视着地上。但求它能活着,它就决不反抗。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它是在猫的面前不动!”我终于理解了先生当时的理智和心境。一个历经艰辛忍辱负重的民族,面对无知和茫然的灾难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平和与大义。
   等到先生轻轻地走过去,把猫抓住,放于门外,双手捧起那只麻雀时,发现麻雀真的没受多大的伤,只是胸上落了点毛。可我国有句俗话叫做:“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相信先生也是知道的。文章的结尾,面对一直小小的麻雀,先生却没有了主意,不只是放了它,还是养着它。放了,它准会死;养着,家中没笼子。我仿佛看到先生临死前那纠结的一幕,麻雀不正是先生的化身吗?活着,广阔的天地里却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守着这个国这个家,可哪里又有生存的空间呢?谁又能保护得了这在猫或老虎面前只像小麻雀一样的自己呢?
   麻雀儿是有自知的,他选择了不反抗,选择了任人宰割。麻雀的志小志大,那只是麻雀的本能和本分,它的智慧,也只在它实实在在的生活上,哪有什么可笑之处呢?要说可笑的,倒是我们当中的有些人“闭塞眼睛捉麻雀”。明明自己有眼睛,却自以为是,不去观察,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或他人的添枝加叶就乱搞一通,结果吃了大亏,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大千世界,自己身上有骚气,还说别人是狐狸,这才真叫做“见怪不怪”呢。
   夏天的雨,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云升高了,雨又小了,天亮了许多。我抬头又看看了窗外,雀儿开始一直缩着头,好像是困了,趁我读书和遐想之际,它安安稳稳地打了个盹。“月出惊山鸟”此句真妙,天的一暗一明,惊醒了雀儿,当然不是月亮出来了,因为这世界本来就亮着呢,只是有些阴云,下点雨而已。麻雀儿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羽毛,立即变得既精神又灵动了。翘起尾,昂起头,似乎在看天。然后“啾啾”了两声,算是告了个别,一抖翅膀飞了,飞了,不见了。雨彻底地停了,我眼前那根漂浮的网线,还仿佛因它在晃动......
   我站起身,突然想起毛泽东他老人家的《念奴娇·鸟儿问答》,“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如今没有了炮火,可高楼林立,霓虹闪耀,借问君去何方?你有窝吗?我可怜的雀儿!
   这一天阴阴沉沉的,我也恍惚恍惚的,只知道自己读了篇小文,说了点麻雀大的小事。雨过后,天会晴的,生命始终是这个世界应该关注的事,我想这应该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吧。
   ......

共 50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场夏天的雨,一篇老舍先生的文,一番酋黄老师的感慨。读罢,本不爱思考问题的简单头脑,亦觉得丰盈了不少,因这篇文字。正如作者对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麻雀》的解读同理,写麻雀,实际在写人,写鸟性,就是在写人性。作者在一场雨的环境中,读老舍先生的《麻雀》,因了沉重的文字,心境亦是湿漉漉的。我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读完这篇《雀儿的思索》,心境明朗了许多。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老舍先生所处的那个黑暗的时代已经远去了,“生命始终是这个世界应该关注的事”。该篇文字,作者从最平凡普通的生灵——麻雀儿写起,通过解读老舍先生的《麻雀》,发出深深的对于生命对于弱者的感慨,表达出一种生命的悲悯情怀和终极关怀。文章立意独特,结构清晰,叙述、议论、抒情穿插,不失为一篇精美的散文,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临水斜衣】【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4004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水斜衣        2014-12-24 14:28:31
  感谢酋黄老师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祝好!
回复1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4 16:32:57
  谢谢斜衣,荷塘有您的加盟,真是临花照水,风光无限!
2 楼        文友:临水斜衣        2014-12-24 14:29:16
  一场夏天的雨,一篇老舍先生的文,一番酋黄老师的感慨。读罢,本不爱思考问题的简单头脑,亦觉得丰盈了不少,因这篇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4 16:36:20
  看过您多篇文章,深感文笔细腻,情感真挚,见解非凡,是一位有才气很勤奋的作家。
3 楼        文友:临水斜衣        2014-12-24 14:30:02
  祝酋黄老师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频出。祝福!:)
回复3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4 16:38:13
  也把同样的祝福送给您,一路同行,还望多多帮助!
4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4-12-24 18:12:34
  大作一登场,就让人舍不得离开,读完了,还回味无穷。问好酋黄老师!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4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4 19:10:46
  谢谢社长的光临和关照,看到您和眉县的签约,真为荷塘感到高兴,为天龙和您一班人的大有作为而庆贺,问好各位!
5 楼        文友:天龙        2014-12-24 23:13:09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回复5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5 07:50:14
  每当看到奋笔疾书的荷塘一景,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感动。好一个“观江山”,好一个“写春秋”!玉树临风,揉笔抒情,时空人事,在这里和谐融洽得令人鼓舞!问好社长!
6 楼        文友:天涯碧草        2014-12-25 08:12:07
  雀儿的思索,就是对生活的思索,拜读欣赏,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5 09:12:47
  说得很对,谢谢文友点评!
7 楼        文友:秋意弄清影        2014-12-25 10:54:51
  拜读美文,问好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5 12:55:52
  问好文友,欢迎来访!
8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4-12-25 15:28:56
  恭贺老师佳作斩获精品!一路飘红啊!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8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5 15:39:24
  大家的努力,荷塘的福分,社长的功不可没!
9 楼        文友:临水斜衣        2014-12-25 16:57:08
  呵呵,酋黄老师过誉了。斜衣,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谈不上什么作家。顶多算是业余写作爱好者。闲暇时,偶尔写几篇豆腐块似的文章,没什么深度的。呵呵,没法和酋黄老师厚重有内涵的文字相比啊!祝您在荷塘写作愉快!圣诞快乐哦~~~~~~~~~~
回复9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6 06:04:31
  一名数学老师,爱心可嘉,文笔可爱又可喜,你的文章真的让人很感动,而且文字情感都是上乘!问好冬安!
10 楼        文友:潮仙        2014-12-27 09:31:09
  这一天阴阴沉沉的,我也恍惚恍惚的,只知道自己读了篇小文,说了点麻雀大的小事。雨过后,天会晴的,生命始终是这个世界应该关注的事,我想这应该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吧。欣赏问好!
回复10 楼        文友:酋黄        2014-12-27 10:53:05
  问好朋友,谢谢留墨!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