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正向音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正向】崇俭传统不能丢(随笔)

精品 【正向】崇俭传统不能丢(随笔)


作者:沉酲 秀才,1563.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6发表时间:2014-12-24 20:44:42
摘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像久旱的及时雨一样,为党和人民大众带来福祉和希望。

【正向】崇俭传统不能丢(随笔) 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上井岗山那阵子,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睡的是“又软又黄”的稻草。1935年长征路上共产党人吃草根,啃树皮,队伍团结一心向前进。1936年,在陕甘宁边区,共产党人“小米加步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始终都是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本色,紧密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时刻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因此,在前进路上无往而不胜。
   夺取全国胜利之后,进城了,像上海南京路上的好八连一样,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人丝毫不能容忍党内极少数当权者有丝毫的贪污腐败行为,严厉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一小撮败类。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与广大的人民大众保持一致,所以在革命路途中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能一一克服,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现在,有些地方有些人出现了与党的规定不相符的现象,比如吃喝成风,屡禁不止。几百元、几千元一桌的酒席算不上气派,万元以上的一桌酒席也敢摆;几万元一辆的校车,装着数十名学生;几十万元一辆的公车,装着一个当权者。而且公车的队伍愈来愈庞大,不论什么级别,有点权的就能给自己弄一辆;底层的民众有困难,有时得不到及时解决,民众把希望寄托在能遇上一个“包青天”。于是,上访,再上访……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殷切期望全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像久旱的及时雨一样,为党和人民大众带来福祉和希望。
  
   【老一辈革命家做出了崇俭表率】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老一辈的革命家毛泽东和周恩来,平常都是“衣服坏了,舍不得扔,会连续缝补多次,直到烂得再也穿不了。”他们穿的衣服都是自己掏钱制作的。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在空降兵某部基层连队当兵时,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上将当时也在那个连队体验生活。我有幸目睹了他的一举一动。我们几个新兵天天同他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司令员吃的与我们一样的饭菜。有一次,几粒饭掉到桌子底下,我们亲眼看到,司令员弯腰从桌子底下将几粒饭拣起来吃掉。司令员不是在作秀,那动作又快又自然。我们七个新战士中只有四个人目睹了这一幕,另外三人还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他平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对粮食非常珍惜。平时他都是穿着两个口袋的士兵服(当时的士兵服),与战士一样站岗放哨。如果从外表上看,他与普通士兵没有任何区别,完全是一模一样,只是从年龄看上去,大了一些而已。
   后来我又被调到粤东空军某部机场从事基层工作。一天,接到了叶剑英元帅和当时任广州军区的司令员许世友上将的指示,让我向他们报告有关情况。因此,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他们的风采。叶帅身着四个口袋的确良军装(部队当时的干部服),满脸微笑,和蔼可亲。我依稀记得,我在汇报时一点也不紧张;汇报完后,叶帅非常满意,还说了一句:“谢谢!”许司令也是身着四个口袋的确凉军装,双足穿着草鞋,是那种用废旧布条制成的草鞋。据他身边的人员悄悄告诉我,许司令长年都是穿草鞋,有时他还亲手制作。司令员年轻时穿的草鞋都是用稻草做的,年龄大一些后才改用布条做。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和与人民大众保持亲密无间的作风,给了人民大众的信心和信赖。我在想,中国共产党的这些高级领导人,个个都是那么朴实,那么可敬、可亲。中国共产党一定是伟大的。因此,我下定决心,永远跟着共产党。我通过努力,用了五年的时间,由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像我们这些年龄比较大的人,由于长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熏陶,逐渐养成了不铺张、不浪费、勤俭过日子的习惯。前不久,我带着家人去看望南海舰队的副政委(少将)。副政委是我中学和大学的同学,又是同乡,我们近四十年没有见面,相见时亲热无比,恨不得将几十年的话说个透。将军带着他的家人,在部队食堂招待了我的全家,吃的是指战员们当天用餐的饭菜。副政委还自掏腰包,花了50元给我们两家加了两个很普通的菜。按规定将军级的领导初次与同在部队工作的老同学见面的第一顿,是可以公费招待老战友的。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宁可自己付钱,也不用公款吃喝。
  
   【公款消费触目惊心,人民大众深恶痛绝】
   如今,有的党员并没有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据王锡锌研究员估计,2006年我国公款吃喝、公车开支、公款出国的“三公”消费已达9000亿元,可以建四个以上的三峡,或者大于国防经费、医疗经费和教育经费的三项总和。其中仅公款吃喝一项的开支,据浙江政协委员朱红霞的统计,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超过1000亿元,2005年超过3000亿元,近年来每年都超过了5000亿元。一年差不多吃掉了多艘航空母舰。媒体披露,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研究发现,“我国每一年仅餐饮就浪费食物蛋白质800万吨,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所需。”
   公款吃喝,随处都可见。有人认为反正是公款开支,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君不见现在劝别人喝酒都有了耳熟能详的语录,什么“宁伤身体不伤感情”!什么“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扪;感情铁,喝出血”!什么“酒杯一端,政策尽可放宽”!几百元,上千元一桌的酒席不算什么,上万元一桌的也有人敢弄。有的人公款吃喝,酒喝得太多,以致酒精中毒而猝死,还被追认为“因公殉职”!有的人用公款吃鲍鱼、海参、龙虾等,什么贵吃什么,什么好喝喝什么。吃腻了,喝累了,梦里都想进点小米汤……
   那些当权者用公款吃喝,不知吃掉了多少所希望小学;那些当权者用公款吃喝,不知喝掉了多少座救治贫困病人的医院;那些当权者用公款吃喝,不知吃掉了多少辆校车,喝掉了多少条乡村公路……人民大众对此除了痛心疾首、深恶痛绝之外,更多的只是无奈!因为那些当权者完全违背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背离了人民大众的意愿,影响了人民大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
   凡是种过田的人都能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插秧时,面朝泥水背朝天,腿上还挨蚂蟥咬;早春时乍暖犹寒,盛夏时酷热难耐。经过漫长的培育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通过无数的辛勤和血汗的代价,才能得到被称之为粮食。有唐代诗人李绅的诗为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的得来是经过了无数人民大众的千辛万苦,同样的那些高档的食品和酒水也一样的来之不易。然而,那些公款消费者却可以任意挥霍,肆意浪费。这无疑大大地伤害了人民大众的感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崇俭从我做起】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了八条规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这些都是顺应了人民大众的意愿,深受人民大众的拥戴,深得民心的。中央的“八条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高瞻远瞩,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时刻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能带头严格遵守中央的规定和习总书记的批示,党风正了,上行下效,影响了政风,带动了民风。人民大众现在明显地感觉到,在一些地方,目前公款吃喝的少了,公款K歌的少了,公款铺张浪费和奢侈享乐的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遏制。人民大众反映,公款消费以及大肆挥霍浪费,这种多年的顽疾,看起来并非如同癌症那么难于医治。只要决心大,制度健全,有人民大众的支持和参与,加上网络、声像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一定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那些用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现象,让人民大众的利益少受、甚至不受侵害。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安邦兴国的一件大事,这个好传统要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要发扬光大崇俭的好传统,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崇尚节俭的传统不能丢啊!

共 31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认真总结了我党的成功经验,我们党从建党那天起,就把自己同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本色。正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夺取了全国的胜利。解放后,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近年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我们的队伍中有所滋长,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被淡忘了。有的甚至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以为然,认为不合时宜。这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应当清醒地看到,现在,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改善了,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全体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必须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即使我国将来进一步发展了,综合国力更强大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仍然不能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就能够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同时,也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必备条件。好文,倾情推荐阅读。【编辑:高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6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铁        2014-12-24 20:46:22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体现先进性的政治本色。
回复1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0:22:56
  谢谢高铁老师。
2 楼        文友:高铁        2014-12-24 20:46:56
  新时期,广大党员要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必须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管住、管好自己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小节,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生活作风,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侵蚀;时刻把党的好传统记在心、践于行,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干出一番实事好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
回复2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4:40:12
  喜欢文学的官员,对人民似乎有些敬畏。
3 楼        文友:高铁        2014-12-24 20:48:48
  非常感谢作者赐稿【正向】,祝在【正向】创作愉快,佳作连连,问好,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4:42:25
  非常感谢高铁老师。
4 楼        文友:南充包涵        2014-12-24 21:16:21
  这篇随笔写的真好。“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我党我军从小到大、由弱至强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我国取得一个有一个胜利的实践结论和成功经验。新世纪新阶段,尽管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此文,是一篇正向力作,推荐更多文友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4:45:38
  对人民敬畏的官员,不会对公家的钱财去大手大脚的
5 楼        文友:南充包涵        2014-12-24 21:20:22
  高铁老师写了这么长、这么好、这么精彩的按语,我想:肯定是为作者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作者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文章而品评得刹不住车!哈哈!我代向作者感谢高铁老师!献茶,献好茶!献热茶!
回复5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4:48:20
  高铁老师的评语写得真好,底蕴深厚。
回复5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5:01:45
  有的编辑老师碰到时政类的作品,绕着走。这种心理可以理解,担心出错。我写这篇文章时,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每个字都要看十遍以上。整篇文章至少也校对了三十篇以上,诚惶诚恐,担心踩上"地雷"。
  
   下不为例,以后尽量不写这类文章了。
6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09:49:44
  完全同意编者按的意见。
7 楼        文友:夏以沫        2014-12-25 10:00:34
  前辈这篇力透纸背的佳作是一剂使人清醒的良药!
   当下,为何人们总是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想必也是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沦失有关。近年来,因为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在面对“权、钱、色”的诱惑时,有些党员因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于是无形中也开始随波逐流,跟着别人一道追名逐利,掏空心思甚至不惜代价的获取物质利益与庸俗的享乐--此举不仅令广大的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久而久之,也会令自己渐渐脱离红色组织,一步步走向危机重重的边缘。往往,当你产生悔意时,就已经迟了!因为,这世间之事,从来都是只有“结果”,而没有“如果”。
   问好作者,遥祝冬安!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回复7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4:37:44
  稍有点权的官僚,花公家的钱不心疼。要知道,那是民众用血汗拼来的啊!
8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0:21:50
  完全同意编者按的意见。
9 楼        文友:墨染诗笺        2014-12-25 12:13:37
  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我们从建党之初,建国之初,改革开放等时期的优秀品质,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问好作者,愿冬安!
对文字心存敬畏……
回复9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5 15:06:07
  谢谢墨染诗笺老师的关注和祝福。
10 楼        文友:南充包涵        2014-12-25 16:00:13
  向沉酲老师学习,学习你写文严谨的作风!你的文章干净利落,编辑你的文章很难发现错别字。
回复10 楼        文友:沉酲        2014-12-26 09:49:45
  谢谢包涵老师的夸奖。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