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舌尖征文】喷香的红米饭

  【舌尖征文】喷香的红米饭


作者:陈亮 秀才,135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6发表时间:2014-12-28 19:15:29

我的老家商洛山的黑龙口镇农村,地处秦岭南麓,丹江源头。这里沟壑纵横,群山逶迤,景色逸人,住户稀疏。正是这样独特的地域风貌,却也滋养了一代代憨厚朴实的劳动人民。
   老家主产小麦、大豆、玉米和土豆……和其他所有杂粮,但惟有地理条件限制,不适合栽种水稻。但人们平日里隔三差五地也会吃几回米饭的。在过去那贫困的年月里,因为农村没有通电,人们做饭的燃料多是烧柴。所以家家户户都盘有一个大土灶,农村人盘灶头都是非常讲究的,毕竟居家过日子,都是用砖块砌的四棱饱满,而且灶台也全贴了卫生瓷的那种,看起来既干净又卫生。而不是“三块石头一口锅,搭个棚棚就是窝”的那种凑合过日子的简易灶。
   一个大土灶一般都是两三口的大铁锅。不管家里来多少客人,招待都不成问题的。自己平日里做饭也很实用,炒菜、煮面条都是用柴火,即使蒸米饭,也都用这样的大铁锅蒸饭。不过我老家人做米饭可不是单纯的蒸白米饭,总喜欢做出喷香的红米饭来。要说红米饭,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江西井冈山的红米饭来,那是革命年代里的所谓红米饭南瓜汤,是用红米煮的米饭。我们老家人做的红米饭则是白米,用红小豆或是一种叫做三月黄的大颗粒豆子煮锅用来做红米饭的。
   我儿时吃的多是外婆做的红米饭,那时候生活虽然简朴,但外婆每次蒸饭时都喜欢用三月黄来蒸饭。先把三月黄淘洗干净后泡涨,下入沸腾的大铁锅里慢火煮制,煮豆子的间隙里得反复用水瓢连水带豆子一起舀起来,再缓缓地倒进锅里,如此反复,锅里的汤汁就成了棕红色了。外婆管这种方式叫做“扬汤”,说是只有多反复的扬几次汤,煮豆子的汤水才会渐渐变红。否则就是煮再多的豆子,不扬汤的话,汤汁也都是淡淡的颜色,不够艳丽。扬的过程还要边扬汤边观察,达到了自己所要的效果就好了,如果颜色过于浓深,那就成了褐色,不够好看了。
   待锅里的豆子煮至七八成熟时,就可以下入淘洗干净的大米了,锅里下米之后,可以大火烧一阵子,边烧边用锅铲搅动,以防糊锅。当锅里翻浪时,就可以改为文火了,此时盖着锅盖儿,焖上大概十多分钟后,就可以打开锅盖,观察一下米饭的水位,一般水位宜多不宜少。将米饭上面预计多出的米汤用笊篱隔离,舀出多余的米汤。用筷子在米饭中间均匀的插上气孔(便于成熟),再此盖上锅盖儿,退掉锅底里燃烧的明火,只留少部分的火炭,焖一稍会,一锅喷香的红米饭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几乎每一次,外婆都是一口锅蒸饭,一口锅炒菜,饭蒸熟了,菜也炒好了。不说菜有多美味,单就这喷香的红米饭,我每次都会吃两大碗,那粘糯诱人的红色米饭和那绵柔鼓胀的三月黄豆子。吃在嘴里,劲劲地耐嚼,面面的甜糯,使得我狼吞虎咽的馋相,每一次都会引起外婆的不断唠叨:“慢些吃,有没人跟你抢?”但我却分明看得出外婆脸上流露出的灿烂和欣慰。
   除了吃红米饭,我更喜欢外婆做的米汤焖锅巴,当吃过米饭后,锅里的米饭锅巴就被锅底里的火炭炕的焦黄,只需用锅铲从锅底里轻轻一铲,就成了锅盔一样的一个大圆锅巴了,扳一块放进嘴里,嚼起来“卡巴卡巴”的那是倍儿脆。用撇出来的红米汤来焖锅巴,那也不失为一道美味,将锅巴扮成小块儿,泡入烧开的米汤里,可根据各自口味喜好烩入事先炒好的蔬菜,调入油泼辣子,那就成了一顿既不浪费又快捷便利的美食了!
   现在的老家乡下人,生活条件好了,虽然还用那种大铁锅烧柴做饭,但已经很少有人用大铁锅蒸米饭了,都嫌铁锅蒸饭麻烦,而喜欢用电饭煲蒸饭,图个省事,但却难得吃上当年地道的红米饭和锅巴了。偶尔专门为之,那还得自己亲自动手才能享受到。
  

共 14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扑鼻而来的是红米饭的香气,是外婆勤劳双手做出的美味佳肴,用料考究、制作过程细腻复杂,味道鲜美可口。姥姥做的美味给了作者童年美好的回忆,这种美味已经难寻觅,先进的生活用品改变了人们的习惯。有着可读性的文字,欣赏!【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4-12-28 19:18:34
  好想吃到香喷喷的红米饭啊,一些舌尖上的美味随着日子的富足已经被淡化,但,记忆中的美味永远难忘!
回复1 楼        文友:陈亮        2014-12-28 19:57:30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独特的饮食,正是红米饭滋养了我,所以我怀念它。更怀念我的外婆!感谢阳媚老师的辛勤编辑,问好!
2 楼        文友:施云南        2015-08-06 08:44:56
  从小就学过一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耕作的劳苦,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这个世上有多少人在自己的行业上辛勤耕作呢,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很喜欢这篇文章,耐人寻味,很喜欢。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回复2 楼        文友:陈亮        2015-10-25 20:55:40
  非常感谢施云南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大家相互学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