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刚般若

编辑推荐 金刚般若


作者:吴需荣 秀才,24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0发表时间:2015-01-06 20:22:12

般若即智慧,金刚般若即金刚经中的智慧。
   金刚经是禅宗经典,禅宗其实已经是本土化的宗教,所以,在禅宗思想中可以明显读到中国人的智慧。
   禅宗讲究顿悟,讲究心悟,充满了人的主体意识。其实,佛教最重要的是经世济人,就是救人脱离苦海,佛教救人才能救己,只有让普通百姓确实感到信奉佛教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会供奉佛教寺庙。而对普通百姓来说,心灵的顿悟是最好的方式,而且顿悟方式和儒家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是相通的,中国古人是相信人可以通过积累瞬间悟道的。顿悟是最省时省力的方式,也可以得到利益的最大化——人的心放下了,所有的一切也都放下了,于是一切痛苦、烦恼都成了浮云,人能达到幸福的最高境界。所以,禅宗是给人幸福的最好的教化方式,就是叫人放下一切执着,没有欲求也就没有痛苦,这也是符合现代西方伦理学理论的。
   如何能达到顿悟,达到全部放下,首先要做到无相,即什么都不是,四大皆空。整部金刚经充斥了A是非A,是名A的句式,也就是说,什么东西都不是这个东西,也就是什么都不是,只是叫做这个名字。甚至佛祖、佛经,都徒具其名,只有内心的感受是真实的。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什么东西都不执著了,都是空的了,你就成佛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一个人积极向上的时候,他是不会理解四大皆空的,但当一个人邂逅不如意的时候,酸葡萄心理在心理学上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而诸相非相的思维更具有治疗意味——什么东西都是空的,得失当然无所谓,那一点点不如意又算什么呢?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认为,人性本善,只要人能随着自己意志自由的选择,必然会幸福的选择善,事实上人的种种恶的行为,是因为人充满了物欲,而物欲迷失了人的心智,使人的意志不自由。看看这两种思想,是何其的相似!
   无相的推演可以得出众生平等。这种平等思想更接近于墨家的兼爱,区别于儒家的仁爱。这也可以看出,佛家其实更着重于吸引社会底层,因为墨家思想本就是普通劳动者的思想。所以,禅宗准确地说,是没有普度众人的思想的,因为众人即我,我即众人,大家都是无相,都是一致的。平等思想达到极致,甚至佛祖也是无相,也是和我一样什么都不是,也是和我平等的。这是真正的万事皆空;连尊奉的佛祖都是空的,还有什么值得执着?这还可推演出另一层意思;既然佛祖是空,那香火供奉其实就是不必要的,所谓“菩提无住相布施”。看看中国禅宗最正宗的少林寺吧,其发生的种种逐利行为已经远远背离了禅宗的真意。
   无相对自我而言,除了安宁和幸福之外,更多的带来的是消极的诸如不思进取之类的思想,然而,无相的思想也会给人带来无畏。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珍惜,所以也没有什么东西害怕失去,即使是最珍贵的生命,也是虚无,贪念于生亦属有执。所以,佛陀舍身喂虎,固然有他的牺牲精神,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无相思想,对身躯的不执着,失去就失去吧,老虎吃了就吃了吧。这种思想颇有点宗教狂热的意味,但因为禅宗信奉无执无相,所以中国佛教徒才没有参与政治。
   禅宗的智慧见仁见智,但人在失意时,如果能有点禅宗的思想,将会很快度过失意期。让我们记住金刚经那最著名的偈语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共 13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金刚般若”的内涵是什么?文章开篇做了诠释。接着,文章重点论述了禅宗思想的特点和本质:指出禅宗思想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其理解方式是顿悟;文章用比较的方式,讲述了禅宗与西方伦理学理论的关系,讲述了它与墨子兼爱学说的关系,讲述了它与儒家思想的关系,讲述了它对一个人的思想影响出现的情况。该文对我们正确理解禅宗思想是有帮助的。文章论述角度分明,层次非常清晰。【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1-06 23:16:15
  以前我不了解金刚经,看了该文之后,对它宣扬的东西了解了。从作者的解读看,不管信仰什么,都应该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而不是把人引入歧途的。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