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归(同题征文·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归(同题征文·短篇小说)


作者:特快专列2011 进士,7147.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14发表时间:2015-01-24 19:44:45

【流年】归(同题征文·短篇小说)
   在人民路中段,有一个叫松坪路的小巷。在小巷的两边,是两排非常简陋而破烂的房屋。人民路是水城最早的一条贯穿全城的道路,道路两边聚集着密密麻麻未经规划的房屋。
   松坪菜场是很多年前自然形成起来的。菜场周围的建筑,都进行了拆迁,唯独这个菜场依然维持着杂乱的面貌。这个菜场里的人,并不是全都卖菜,还有几家小饭店,几家毛线店,几家粉面馆,甚至还有缝纫店,鞋店。这些店子历史比较长,在外形上不够亮,显得比较灰暗,店面里面也逼窄而破烂。街道的角角落落的烂菜叶、蒜皮、土豆皮成堆,而夹在中间的一家美发店就显得鲜活了很多。
   美发店很小,仅有四五个平方。门两边墙上贴着白色的瓷砖,泛着亮光,门口的一米见方的地面上清扫得干干净净。店里面的墙上贴着十来张港台明星照片,展示着美丽的发式和容颜,将窄小的店面映照得光彩夺目。
   开美发店的是江美琪,取的店名也很俗气“佳丽发廊”。
   江美琪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算不上漂亮,性格很好,跟来店里理发的顾客很聊得来。附近的大爷一般都会选择到这里理发,大妈就是不来这里做头,也会站在门边闲聊。
   关于菜场的很多流言,大多都发源于这里。这些流言,只是一种娱乐,而没有其他地方流言的伤害力。江美琪以一种和善,让美发店映照着另一种光彩。
   实际上,江美琪以前不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她在这里开店很久以后,才自己选择修改的。在威宁县的杨梅乡簸箕村,她叫江梅。
   江梅是十五岁到水城来寻找机会的,那时候她还是个孩子。
   她生活了十四年的威宁乡下,是很穷的一个山村。十四岁的时候,她跟着村里的人到威宁城县里打工。一年后,她离开了威宁,来到水城。
   在威宁那一年,她在一个不大的饭店里当服务员。干这个工作不需要什么技术,缠上围裙就开始干活了。她不在那些饭桌之间走来走去,就在洗菜,或者去洗碗洗盘子。
   她刚去的时候人很瘦,像一根竹篾片。经过一年的油烟熏烤,她的身体慢慢变得圆起来了。有一天晚上,酒店老板钻进她的房间,吓得她哇哇大哭,什么也没拿,穿着睡衣就跑了。跑到一个老乡那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往水城跑了。
   到了水城,她还是选择到酒店里干。到了水城,那些酒楼比较大,也比较规范,她连正规的台面都上不了,只能呆在厨房里打杂。打杂这个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和文化,但需要光鲜一点。她没有多少文化,但人比较邋遢。这里的活很累,工资也不高。她每个月挣的钱,除了留下很少的一点日常所用的,其余的全都拿回家了。
   她家里很穷,奶奶瘫痪在床,爸爸是个老实的种地人,性格木讷,只知道干农活,手上活出得慢,村里的人约他出去打工,他不敢去。另外三个姐妹,年龄还小。
   家里的生活实在窘迫,江梅没读几天初中就出来了。她的想法很单纯,用自己的劳动,改善全家人的生活。
   在水城干了几年,她换了三四个地方,都不如意。不过她的视野逐渐开阔了,心慢慢活起来。她不甘于总是干这样的活,她想学一门技术,有技术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等到十八岁那年,她回家过春节的时候,由家里的父母做主,把她嫁给了一个大她十岁的男人徐丞。这个男人家里的条件也不怎么样,甚至有些邋遢,过去有过一个老婆,后来跑了。最近,他家那个村子里发现了煤矿,村里的很多人都到矿上去干活。有了煤,也就有了钱,村里很多人家变富了,那个村子的条件,比起江梅那个村子好了很多。
   媒人带着江梅的父母到那个叫凉水井的村转了一圈,然后带着他们到煤矿办的食堂里去吃了一顿饭。那顿饭上了一条鱼,一碗烧得不错的蹄髈,一盘红烧牛肉。饭菜的美味,一下子就俘获了她的父母。江梅的父母闷着脑袋吃,狠狠地把肚子撑圆了。媒人噼噼啪啪的话语,他们几乎没有听清一个字,脑袋不住地往下磕。
   徐丞和媒人把江梅的父母送出村子的时候,顺便给他们带了一块火腿,两瓶古井贡酒,两条云烟,还有两双皮鞋。提着晃荡的礼品,江梅的父母已经铁了心要把江梅送到这个“福窝”里去了。
   江梅懵懵懂懂就被绑架一般嫁到凉水井村。
   最初,江梅没有实地去看过,仅仅是听父母把那里夸得一朵花一样。刚听的时候,她还表现出不屑,连骗带哄地送江梅出嫁的时候,江梅没有太反对,心有些动,抱着一种幻想。真的到了那个村子,她才知道父母所有的话语,都是抹了蜜的毒药。
   徐丞家在村边,瑟缩在那些亮丽楼房后面。家里也是家徒四壁。
   他算是村里很稀少的穷人之一。江梅到凉水井村待了一天,就弄清楚了徐丞为什么是村里稀少的穷人了。因为他懒,懒得出奇,别人下井干十个小时,他下井只干一个小时,就呻唤着累得受不了。他还爱喝,别人只是适量喝酒,他是沾酒就放不下,不喝到走不动路,拿不动杯子不会回家。
   江梅抱着枕头在床头坐了一晚,眼泪把枕头浸湿了。新婚之夜,徐丞喝酒喝到凌晨才回来,他进门来伸手伸脚在屋角躺下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一亮,她幽怨地看了一眼徐丞,把徐丞叫醒了。徐丞站起来,看也不看她,迷糊着眼睛出了门。过了一会又走进门来,抓着糟乱的头发说,“哦,忘了啊,你是我媳妇啰!”
   说完话,他又走了。看着徐丞离开的背影,江梅的泪水又忍不住了。她强忍住泪水,狠狠地吸溜了一下鼻子,把怀里重得像砖头的枕头丢到墙角。她把袖子挽起来,麻利地动作起来,就像面对酒店一地狼藉的碗碟,洗洗刷刷。
   虽然肚子饿着,江梅还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干着活。在江梅心里,已经屈服了这种现实,也做好了承担这种现实的准备。等把屋子清理得清清爽爽的,江梅正脸带笑意准备去做饭。徐丞手里抓着一瓶酒,醉醺醺进屋来了。
   酒味一熏,把江梅熏回到原形。
   江梅躲到屋子外面去,她在村子四周转了一圈。村子是鲜亮的,有一些城市的富足。看着眼中的一切,她尽最大可能地说服了自己。
   她回到家里,把躺在地上的徐丞扶到床上睡下。她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种现状。
   江梅忍耐着,操持家里,一心做一个贤惠的小媳妇。只要有机会,她就劝徐丞少喝点酒,多挣一点钱。徐丞没喝酒的时候还是一个好人,对江梅的话基本上还是能听,至于行动怎样就难说了。喝了酒以后,徐丞就全乱了套,什么人的话都不听。
   熬了五年时间,江梅身上的热情全都耗尽了,但生活依然没有起色。江梅感觉疲惫不堪,她在水城打工时鼓胀起来的身体,又从身体的某处漏光了。
   五年时间,仿佛一辈子,又像一眨眼之间。不过,结婚五年,她一直没有怀孕的迹象。
   她也变懒了,常常情绪低沉地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
   人生到底还有没有亮光?江梅看不到。
   这天,她早上和中午都没有吃饭,一点食欲也没有。徐丞不知道跑去喝酒还是下井去了,一直没有看到徐丞的影子。她的身体慵倦,感觉恶心。她终于还是起床了,准备到村头那家米粉馆去吃一碗羊肉粉。
   在街上走了几百米就受不了,站在一堵墙前干呕了一阵,什么都没有吐出来。吐完以后,她刚伸直了腰,眼前就闯过来一个大妈,“咦,你站在这里干什么?井下出事了。”
   井下不是经常出事吗?这样的消息早就麻木了。
   那大妈这样莫名其妙地说完,急匆匆往前走。她的样子,怎么那么慌,她家有人在井下?
   江梅站在那里愣了一会,突然感觉心往下沉了一下。她的意识终于清醒了,她转身冲过去,慌慌张张地抓住大妈的手,“你说什么?”
   “你抓痛我了,把手放开。”那大妈非常恼怒地扒开江梅的手,“你没听见我说嘛?井下出事了,我大哥的二儿子——”
   那大妈哭着匆匆走了。江梅心上压上了一块石头,眼里没有泪水,也没有悲伤,神情有些木木地往井口方向走。不会只是这位大妈的侄儿一个人出事……
   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死了三个人,其中就包括徐丞。在那几天,她被一种沉闷的气氛笼罩着,心里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过了十几天,她就像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
   她收获了无数劝慰的话,也看到很多同情的目光。
   那些假情假意的话语看似带着同情,实际上有一丝强迫,他们期望她能伤痛欲绝。
   江梅并不伤痛欲绝。江梅在该哭的人时候也假意哭了几场,其余的时候表面木讷,内心还有一丝暗喜。那一段时间,似乎在演一场戏,她巴望着谢幕下台。
   矿方给了江梅十万元补偿,也把徐丞埋在了村后的山上,喧嚣随之沉寂下来。
   屋里消散了酒气,也失去了声音,巨大的空虚一下子占领了江梅。在十多天的忙碌时间里,她心里的恶心感重又发作起来,在干呕了一阵后,她终于醒悟过来,她怀孕了。
   在不该怀的时候,怀上了。江梅的内心复杂极了,她不得不思考着未来。想到肚子里孕育的生命,她对未来的期望有了更多想法。五年婚姻生活,为江梅带来了十万元和肚子里的一个新生命。
   五年以后,在村里变得孤独一人了。意识到新生命后,她对住了五年的地方没有了依恋之情。
   江梅收拾了行李,准备离开时,徐丞的父母闯进来,他们来要徐丞的十万元。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养育徐丞十多年,这十万元也要分一半。
   “见面分一半。”江梅的脑中闪过这个念头。徐丞的父母从进门开始就又闹又撒泼,把江梅弄得措手不及。
   将要逃离村子的兴奋,在江梅脑袋里一下子蒸发了。她心里烦躁无比,把抓在手里的一根背包带都撕得吱吱的响。再一看门外,聚集了不少人。来的不仅有徐丞的父母,还有十来个给予沉默支持的亲戚好友。
   徐丞的父母也住在村里,他们家的条件一直不错,在五年时间里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来往。过去徐丞人懒,又沉迷在酒中,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把他当成陌生人,任其自生自灭。现在人一死,马上就成了亲爱的儿子,来找江梅计算过去多年的养育成本。
   江梅觉得整个人都要爆炸了。这地狱一般的地方,她一分钟也不想继续呆下去了。江梅捂着自己的耳朵,大声地喊着,“好啦,好啦,给你,给你好啦!”
   二
   钱分出去一半,江梅逃一样离开了凉水井村。她也没有回自己的娘家,而是直接到了水城。在那十八岁那年回家过春节之前,她就计划好了要存一些钱,学一门理发的手艺。但是,结婚这事,耽误了她五年岁月。
   到了水城,这里已经不是五年前的样子了。
   她猴急地直接去最早看中的那家理发店,那个店子在建设路中段,店主也是威宁人,她走到那里一看,那个店子已经变成了一家音像店。愿意接收她当徒弟的汪师傅,也不见了踪影。
   江梅有些怅然,热乎乎的心里被浇了一盆冷水,站在街边,茫然不知该怎么办。她的手伸进口袋,触摸到存着五万元的存折,她的心又安定了。这么大的城市,理发店何止几百,只要自己愿意,总会有愿意接收徒弟的地方。
   江梅在水城打听了几个店子,都被拒绝了。越走越觉得懒懒的,提不起精神。当她穿过松坪路菜场,准备往中山大街走的时候,看到松坪菜场那条街中有一个小小的店面,与这条街上的其他店面一样破旧不堪,没有挂匾额。店里有一张宽大的皮椅子,沿墙的四周,摆放着理发用品。
   江梅觉得有些奇怪,在这里开理发店能赚钱吗?两扇玻璃门上透露的亮光,让江梅的滑过一丝温暖。他看到玻璃门上贴着一张纸,“招学徒”。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江梅走了进去。理发店的主人曾叶菊是一位老年妇女,头发都有些灰白了。曾叶菊以为是来理发的顾客,热情地让座,进去以后,江梅才觉得有点后悔。江梅迟疑地指指玻璃门上贴的纸,声音涩涩地问,“可……可不……可……”
   曾叶菊看了一眼江梅,一下子笑起来,“你想学理发?当我的徒弟?”
   江梅点点头。
   曾叶菊迟疑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一下江梅,最后还是点头了。
   “有什么条件?”江梅的手按着口袋里的存折。
   “条件?”曾叶菊笑了一下,“学费嘛,就不收了。工钱也没有。你不是本地人吧?吃,你可以跟着我吃。住,你住哪里呢?”
   江梅也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如果去住旅馆,长期下来也是一大笔钱,她舍不得。迟疑了一会,“我去租一个地方。在附近,有没有小一点的地方,房租便宜的?”
   “租地方就算了。”曾叶菊锐敏的眼神已经看清了江梅的内心。她扫了一眼自己狭小的屋子,几乎所有的空间都利用了起来。椅子对面是一个柜子,柜子上面是一块镜子,镜子两边用木板搭起几个平台,上面放了一些理发工具、洗涤用品。在镜子对面的墙上,也是木板搭起来的台子,放着一些锅碗瓢盆和米、油、菜等等,在靠门的墙角有一个小水箱,水箱连着下面一个陶瓷有些脱落的洗浴盆。在门边的墙角放着一个蜂窝煤炉,炉子上面坐着一壶水。
   “如果你愿意,晚上就睡在这里。”曾叶菊说,“去买一张折叠床,再去买一床被子,晚上看守一下店子。”

共 29752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一个女人坎坷的心路历程!小说介绍了一位女主人公江梅以十五岁,小小的年纪便出门打工,到酒店从事最苦、最累的洗菜,涮洗工作。然后到了十八岁的年龄,又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词”的安排,嫁给了一个年长自己十岁,好吃懒做的徐丞……面对现实的无奈、家境的困苦,江梅还是决定接受现实,以自己的努力改变、维持这个家庭。但雪上加霜,徐丞工作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徐丞不幸遇难。虽然后来,工地补偿了十万元给每位遇难家属。但长久不联系的徐丞父母等一干人闻讯讨上门来索要补偿……在分给了徐丞父母一半的补偿款后,江梅马上逃离了那个村子。与此同时,她也意外的发现:自己怀孕了。在离开村子以后,江梅首先找了一家理发店:包吃、包住,作了一位学徒。虽然理发店老板曾叶菊很多时候故意隐藏起自己理发的技术方法,但聪明好学的江梅还是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掌握了一些理发技能,并且通过自己善良的举动:赠与一个乞丐吃喝,最终第一次独立进行理发(给乞丐)。后来,江梅在娘家诞下了女儿。但很快发现,自己的父母强烈要将女儿送人,以期自己可以再嫁……江梅再一次带上女儿逃离家里,并且直到可以将女儿送到“托儿所”的年龄,江梅才又开始从事起理发,之后接手了曾叶菊的理发店。同样通过一番努力,江梅不仅改名江美琪,并且把理发店发展为一家新潮、时尚,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地方……直到后来,江梅在理发店门口遇到一位流浪的男孩儿,然后给予了他吃食,甚至安排他学徒的身份,负责看守理发店……直到一次理发店突然停电,店里只有江梅和男孩儿。或许是日久生情;或者是江梅作为一个女人,外表的强大、风光,掩盖不了她内心的脆弱,男孩在她眼里更是男人;亦或者那个男孩深厚的心机。江梅与男孩发生了关系,并且男孩趁机偷走了江梅一段时间的收入。这是一篇描写底层小人物真实生活的小说,语言质朴,情节生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单亲妈妈独自面对生活各种问题的艰难与不易。同时,鲜明地刻画出了诸如理发店老板曾叶菊、理发的沙大姐、年轻的时尚人等等人物,个性鲜明,事例独特,使文章更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一篇好小说,倾情推荐!【编辑:上官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26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风        2015-01-24 19:47:13
  利用别人的善良为恶——最是可恶!
2 楼        文友:特快专列2011        2015-01-25 08:28:42
  小说为何只发了一小部分呢?
爱思考,爱读书,爱文学。
3 楼        文友:特快专列2011        2015-01-25 08:43:51
  跟上官风老师商榷:本篇故事无关乎善和恶。江美琪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通过勤劳的双手获得美好的生活。她对待流浪儿曾约迪的心态,是想回归过去的一种简单自然的“师徒”关系,同时又有一种母性的关爱。她的这种回归,是单向度的,而非在理解曾约迪的基础上进行的。她不理解,现在的“师徒”关系早已经变化,变成了一种“老板”和“打工”的关系。而曾约迪的经历也很复杂。能得到江美琪的收留,他是感激的,但这种感激也是矛盾而复杂的。他想要江美琪给他“工钱”,但江美琪只给他不想要的“关心”。他的目的是去找自己的母亲,回归到自己母亲身边,而不是长留在江美琪身边。相互的回归,在不同的道路上,产生矛盾自然难以避免。在最好看似融合的“激情”后面,实际上是双方“分裂”的无奈之举。在小说中,江美琪在明处,曾约迪在暗处。都想回归到生活的“爱”处,只是路途不同。谈不上善恶,仅仅是生活情感的直面!仍旧非常感谢上官风老师的鉴评。第一次到流年社团来发文,就是看中这个社团的实力,想结识更多优秀的老师,促进自己的进步。
爱思考,爱读书,爱文学。
4 楼        文友:特快专列2011        2015-01-25 14:12:36
  曾约迪回归母爱那一部分确实比较隐晦,我写了几个细节来表现。一是相遇时的对话,说他是出来找妈妈的。二是找江美琪要钱,但江美琪理解为一个徒弟不能给工钱,而是为他买衣服和鞋。三是大雨之中,几个老大妈聊天,聊到某些发廊,曾约迪反常的表现。
爱思考,爱读书,爱文学。
5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1-26 08:32:3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