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他(短篇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他(短篇小说)


作者:之中 探花,14203.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2发表时间:2015-01-25 13:44:09

他一身黑衣裤,头戴一顶黑呢帽,苍白的国字脸庞上浮现出不太肯定的笑意。他又在楼道里徘徊。他上楼的时候我朝他笑笑,他也跟着笑了笑。等我回到楼上,他还在楼道里转圈。“找谁,那个部门?”我问他。
   “哦,呵呵,找那个谁,噢,先不找谁。”
   我往办公室走,他跟进来。
   “找民政,还是劳动?”楼道那边好几个部门门挨门,好像都关着门。
   “不找谁,就看一下。”他站在办公室门口,向我笑笑。
   “先坐一下?”我招呼一下,想他可能不会坐的。没想到他倒真的含糊地应了一下后,就坐在我对面的办公桌前了。这回轮到他说话了。
   “怎么就你一个上班,人都不在?”
   “哦,他们都有事,忙去了。你现在整天做什么呢?”我故意没说他整天在家干什么事,怕刺激着他。
   “没什么,写写东西,转一转。”说着,他把头上那个精致的小呢帽摘下来放在桌上的报纸上,拿手抿了几下头顶上披散下来的几缕发丝。头发也不多了,发际间也是许多白发了!抵近观察,他那白色的大方脸上略有浮肿。
   “哦,写什么呢?”能写东西,写什么东西是我感兴趣的。
   “噢,写几个论文,比如论党委班子建设,论纪委班子建设,论干部队伍建设。现在形势严峻,针对这些问题写了些东西。”他极其认真地说他的“工作”。听他说的话,我头皮有些发麻。或许,他这病几十年还真没有好转呢。
   他是在机关纪委工作的时候犯病的,距离今天应当有30多年了。时光消磨了许多东西,也把他这样一个原本机敏聪慧有前途的机关干部变成了一个头顶没有多少头发的半截老头;可并没有改变他的思想仍然沉浸在当年。接下来他的话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当年因为我生病,许多事情都耽误了。现在我恢复得还可以。那里跌倒得在那里爬起来,我得好好地把耽误的工作追回来。”他讲起工作来,目光像回到几十年前那样痴迷。
   我不得不把他往出来带:“哦,好好,写写东西挺不错。不过,现在论文写作太难,有空还不如写写你这些年生活中的人与事,写写小说,散文,杂文,诗歌什么的。你过去是大机关的干部,弄这些东西都是小意思。”
   “噢,对的,有时候也写写散文诗歌啥的。不过,当前的论文还是重点。当前党风建设到了关键时期,我也让人看看,我不是平庸之辈。”他只是在我说的气氛里拐了个小弯,就又回去了。看来,他还是经常关注社会动态、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养成了,要改变比较难的。尽管他的人生完全改变了轨迹,那些“前朝旧事”,也还历历在目。
   “对对,你的文才肯定没问题,已经证明过了,还需要再证明吗?也不知道你今年多大年纪。你哪年入伍?”只能拉家常,说文学写作肯定没戏。
   “我是1978年那批兵,过去你们部长,就是我们一批的。”这回他到回答的利落。
   “知道知道,那批兵来的时候我认识过好些呢。”那是我上班的第二年,新兵来到理发室,我问是哪儿的,说是山西的。当时那话整的,啥也听不明白。那位我们单位的前任,整天操个山西腔,横冲直撞地干了3年就被弄走了。那人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胆儿太大,什么事情都敢干。
   或许有人会问,他有多大的胆?他敢把颠覆了的火车皮埋进戈壁滩。敢把违纪骑摩托车摔死的战士死亡事件演化成被逃逸车辆撞死的牺牲事件。至于弄钱弄女人胆儿有多大,或许只有那些当事人才知道。不过,他能在京城早早买下房子,能把老婆户口早早弄进北京,没些子工资以外的钱是办不成的。当年也属于越有人检举越被提升的人。
   “现在你们这批人还有谁在这儿?”
   “还有个老郝了。”
   “他不是移交珠海了吗?他们家的生意做得挺不错的,他那个老婆叽叽喳喳挺能干的唻!”
   “是的是的,他移交了,但还没走。”这回他不再跑偏了。
   “他一走,就剩你一个了。”
   “就是啊。”
   “你那儿子认你吗?”说出来我又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因此神情变化。
   “你知道?”
   “知道,从小认识的。过去他妈不叫认你吧。现在他长大了,应当来认你的。”他儿子小的时候妈妈带着上班,我认识的。儿子跟他长得特别相象,一看,就知道是他的种。
   “认,也不认。”他没有我担心的反应。
   “听说都结婚了,你也整天牵挂着的吧。”
   “那是。可是那个恶毒的女人,真恶毒。”他生硬地说出了最后几个字。
   恶毒与否我不好说,但我知道他这一辈子变成这样,都因为这个女人,他的前妻。
   “她是东北人,辽宁的吧。”他肯定知道的,怎么会问询我?
   “是的,辽宁的。”我记得花名册上写着是辽宁北镇的。
   “辽宁人都是坏家伙。”他像是咬着牙。看我望着他,又接着说:“你是当地人,不是辽宁人吧。”
   “是的,不是辽宁人。不过,一个人不能代表一个地方,就像你们山西,也是有许多好人,又有许多坏人的地方。你看,好多革命家就是山西的,彭真,薄一波,徐向前,还有柳宗元,关汉卿等等。坏人也一堆,看最近拉出来的那些。是吧。”我笑着质询。
   “山西还有白朴,刘胡兰,阎维文,陈永贵,郭兰英呢。”他也数起了山西的英雄豪杰。
   “对啊对啊,不能拿一个人代表一个地方呢。”
   “对对,就是的。”
   “咱这个年龄的人,最重要的是保重自己。其他都不重要啦。”我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看你身体还不错的,没什么大毛病吧。”
   “也不行,胃了啥的都不行,吃饭不太好。”他向后仰了仰身子,捋了一下散落下来的一绺头发。
   “这就得好好注意了。你媳妇干嘛呢?孩子呢?”看能说些家庭的事情了,我才问。
   “媳妇上班啊。儿子21了,大学毕业,想在西安待着。现在也不好弄啊。当时为了大儿子,让他上军内大专,现在这个不好弄了。”这回我基本弄明白了。当年,前妻带的儿子高考成绩不好,找到亲爹,说你得管,用你的身份给儿子一个军内大专的待遇。他没办法推托。后来这个儿子又成绩不好,他的身份已经用过再无法使用了,难题到了他手里。
   “姜桂秋你知道的,那是个最恶毒没有良心的人。”不知怎的,他又一下子回到了前妻那里。
   “认识,认识,她过得也不怎么样。”过去在姜桂秋单位当过几年领导,应当说,对姜桂秋的了解比他还深刻些,也知道他悲剧的来由。其实,公平地说,这是两个人的悲剧,是他的,也是她的。
   姜桂秋再未成婚。不是她不找,而是找个找个都过不长。最长的领证之后过了3个月,其他就是短暂地蜻蜓点水似地接触,最多是同居个把月,就完了。
   当年的姜桂秋可以说是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材有身材。但她唯一没有的,是自己如何生活的大脑。这就完蛋了。在单位里完全可以看得出她生活的悲摧所在。因为她太自私,从来想的是如何得到,而没想过付出;因为她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所以经常被人利用当“枪”使。
   我当她单位领导的时候,她早已经离异,她的前夫也早以精神病病退在家。听说他前夫从老家找回一个女人来,孩子是再生的还是带来的,也没弄清楚。最新听他前夫的新闻,是说前年过年时犯病,把女人砍了。
   在那几年里,我常常会看到一个沉默的身影在单位工作场所外边徘徊。后来听别人说,是姜桂秋的前男人。人们说她男人的时候都带有极大同情,说是他们小俩口生活中有矛盾的时候,姜家必定是老人、哥哥、姐姐一起上围攻他这个姓何的――哦,想起来了,他姓何――终于在某一天,他得了精神病,他被前妻一家人逼着离了婚。
   “谁跟姜桂秋过都会被逼疯的。”好些跟姜桂秋熟识的人都这样说。
   真是可惜了那幅好面盘了!孩子三四岁离婚,到前年退休,几十年过去了,一辈子也基本过去了。如果她没有大的改变,我估计,这个女人比这个男人好不了多少。
   “过去的终将过去。好些不愉快,就跟着时间过去吧。”我劝导他,哦,应当叫老何。
   “嗯,当然,好多东西肯定找不回来了。不过,那儿跌倒得在那儿爬起来啊!”他怎么又拐回来了!
   “你已经起来了,站直了,不必为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了。有空了回家去看看,只要有好的心情,何必坠在一个心结里走不出来呢!”“老家还有谁?”我发现问他些具体的家务事,他是会认真回答的。
   “还有弟弟妹妹,老母亲。我每年都回去的。”
   “这就很好。比了还在乡下的许多同龄人,你已经很不错了。当然,跟那些当了团长师长的人比,你是亏了些。不过,人都是命吧,现在这样,就是你的命运呢。”命运是个筐,啥玩艺都能装。
   “嗯嗯,或许。你挺好的哈,是干部吧。能拿多少钱?”
   “我确实不错,过去做过干事,科长,算是个干部,几千块吧。比你的待遇差远了。不过我很知足,也很满足。”
   “你不错。你媳妇也是上班的,正式工作吧。”
   “是的。”
   “看上来,你身体也可以的。你很不错的。”
   “是,是不错。我不跟那些更好的人比,就觉得挺好的。身体到这个年龄都有点问题,不过不是大毛病,我就觉得是老天眷顾了。我看我们都是这种人,你待遇比我好,但我不眼红,我为你的好而高兴啊。”我知道他是做病退处理的。待遇应当在八九千。
   “对对,这样一说,我也确实感觉不错。”
   “那样,有空把你写的东西拿过来让我看看,学习学习。”真无法想想他写的论文是什么样子。
   “嗯,可以。”他撸起手腕看了下表:“你啥时候下班?”
   “快了。”
   我看了下手机,快17点半了。还真有事要出去一下了。刚想怎么脱身呢,门口传来声音:“主任在这里。”我站起来迎接两位邮递员:“什么事情?”
   “你改订的报纸刊物清单,想让你确认一下。”
   想起来了,上午给他们打过电话,没想到这么快。看着他们递来的单子,我签下了名字。
   “好,完全正确。”我把单子递给她们,送她们出去。他看我有事,起身站在一边,看我送人出门,也走出了门。我迅即回到办公室,拿起要送的材料,往办公室外走,他跟我进来看我往外走,说:“你有事啊?”
   “是的,有个事情要办一下。你有事吗?”
   “没事,我就想再坐坐。”
   “哦,那就改日吧。你看,我得把这个东西送下去。”我扬了扬手里的材料,拉上了门。
   我下楼了,他跟我走到楼梯口,又往楼道对面的深处走去。
   一出办公楼门,一股看不见的寒风迎面而来。到底是冬天,看着夕阳恬静祥和,岂不知寒冷全在每一个阴冷的暗影里隐蔽。
  
   2015年1月7日

共 41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依靠对话展开的小说,小说主线是两个人的对话,暗线是一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失去正常意识的三十年,让他失去了太多,他的世界不是一般人可以懂得的,也是一般人走不进的。这其中暗含一种道理,无需说清,但却入心。 他,是一个人,也是一段时光,引人展开无尽的思考。 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5-01-25 13:44:29
  感谢支持流年,祝福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之中        2015-01-25 18:05:21
  感谢编辑,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