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浅谈“评论”的效应(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浅谈“评论”的效应(随笔)


作者:晨爱 秀才,2662.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6发表时间:2015-01-25 18:54:27
摘要:好的评论如灯塔,如航标,一条精准到位的评论,是给作者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能够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共振。一条小小的评论,不论是长篇大论,还是微不足道的区区几言;不论是给你夸赞,还是给你指出不足,那都是说明别人在关注你,在鼓励你,在为你加油。投稿发文也像做生意一样,还须要自己去经营,去打理,更须像对待亲戚朋友一样,要“礼尚往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互评互动的祥和气氛来,起到促进写作的效应。

荷塘社团最近发动文友们,准备组织开展“评论擂台PK赛”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势在必行。在一个写作团体内,互评是一种促进,是一种鼓励,只有互评才能互动,只有互评才能互进,这是一项为繁荣文学社团、为振兴文学网站打好基础的有效活动。
   好的评论如灯塔,如航标,一条精准到位的评论,会给作者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能够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共振。
   我曾在一个网站发文呆了一段时间,就有这方面的亲身体会。
   记得刚到那个网站时,我并不懂得什么评论不评论的问题,文章投上去就不管了,甚至,连看都不去看一下,后来,才慢慢悟出一个道理,一条小小的评论,不论是长篇大论,还是微不足道的区区几言;不论是给你夸赞,还是给你指出不足,那都是说明别人在关注你,在鼓励你,在为你加油。
   其实,投稿发文也像做生意一样,还须要自己去经营,去打理,更须像对待亲戚朋友一样,要“礼尚往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互评互动的祥和气氛来。
   记得我曾在第一个网站呆过一年多时间,在那里有一个自始至终给我以支持,给我以鼓励的文友,他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从事过工、农、商、学、兵,最后当老师,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创作,至今还在不停地写,他连续出了两套书,第一套书就有八十多万字,现在又接着出了第二套,并且在九十年代就注册了电影网的博客,身边有几千个好友。
   当我看到他一篇谈到自己怎样圆了作家梦的文章时,我对他的这种执着精神既敬佩,有难以理解。当时,我给他留言,并谈一下了自己的点滴思想动态说:“欣赏您的执着精神,向您学习!为了我父亲生前的一句话,我曾经亦有此打算,但又觉得没有这种恒心,懒得写了。祝贺您圆梦成功!”那时,我还只是写了二十多篇文章,就想罢手了。
   当时,他给我回复:“如果你有‘作家梦’,最后没有实现梦想,这是小事;如果父亲对你有遗言,你不坚持,这就不算小事了,是‘不孝’。如果你有条件记录、反映真实的历史,有助于人们认识和反省历史,促进社会进步,让后代子孙幸福,这就是‘使命’,是真正的大事。我就是怀着使命感写作的,所以一直坚持不懈。但愿我这些话对你有‘鼓动’作用。谢谢你对我的关注!”看到这一段回复,我感到非常羞愧。后来,他又在我的留言中说“等待着看你下一篇文章呢!”
   自那以后,我又拿起笔来,坚持写,这一动笔就写到了七十多篇。而且,我每发表一篇文章,他都是第一个阅读,第一个给我留评鼓励。不是网站当时突然关闭一下,我也不会想到出来,既然出来了,我也没想到再进去。我在写作路上,能走到今天,不忘那位文友给我的苦心鼓励和支持。
   后来,我无意中到了另一个网站,那个网站给我的感觉与前一网站截然不同。我犹如从平房搬进了单元房,由原来在一起互相鼓励、互相交流经验的热闹气氛,变成了大家只顾“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互相不理不睬。
   在那个网站,虽说每天发文特别多,然而,大家却好像惜墨如金,没有几个互相评论的习惯。绝大部分作者发表的文章,评论一栏里基本都是烧饼、零蛋。虽然曾有那么几次编辑组给我留评鼓励,另外,也还遇上有那么几个文友曾过来光顾过我的不成文之作,我本想“礼尚往来”抓住机会回敬一下,结果那几个文友的文还未见,人就溜之大吉,隐身了。
   在那个网站,虽然编辑们对我还是不错,经常把我的一些拙作推荐到短文学首页上,这也算是给我最大的鼓励,但是,我觉得身边没一个支持者,没有一个捧场的,一个人孤君混战,也没有多大的意思,于是,还不等旧文发完,我也就溜之大吉了。
   自从来到了“江山”,特别是进了“荷塘社团”以后,老师们和文友们之间是那么一团和气,让我感到有一种家的温馨。每次发文,不仅编辑们要连来几条留评鼓励,就连社长在百忙之中都不忘要光顾、留评给以鼓励。特别有几次,当我看到社长的评论竟然是凌晨两点所发,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那时,我们是睡得正香,还在梦乡之时,而领导却还在忙于他的“荷塘”,因此,我深深感到,想做成一番事业还真是不容易,作为我是荷塘的一分子,更应尽力助一把。
   一份精心的评论,不仅是对作者的极大鼓励和支持,也体现了一个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更受感动的,除了本社团的文友们能互相跟评鼓励之外,还有其他社团的编辑老师们,也会经常过来捧场,给我一些不成文之作写下一些精准的评论,如某社团一位笔名“健康是福”的编辑老师,在给我的《雀落鸡群》一文中留下的评论,让我刮目相看。
   “健康是福”老师把我那篇区区小作总结出了五点寓意,分析得如此透彻精准,真可谓是入木三分,让我是完全没想到。老师对此拙作如此这么用心,让朦胧之中的我,倒不知那篇文章是老师写的呢,还是自己所作。
   看了“健康是福”老师给我的评论,使我深感震撼,一篇随手拈来的小作能让老师这么用心的观看,这么费神的分析,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当时就想,以后的作文更要完美,才能对得起老师的一番苦心,才能不白费读者的宝贵时间。
   从一系列的事实中,我体会到,“评论”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动力,不仅有利于调动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一些很好的指导,一些很好的借鉴,更可以帮助作者挖掘写作方面的潜力,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有了勤奋就有收获。希望自己在社团这个“评论擂台PK赛”活动的提炼中,将能取得更大的收获。
  

共 21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随笔。作者从自己的亲身感受谈起,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网站,可能自己就不管了,可是编辑和文友却如此的上心,及时评论。一片温馨涌动在社团,让作者感受到了一家亲的真正含义。是啊,作者和编者的努力、结合才能有一篇篇的精品的诞生。所以,作者通过自身感受来呼吁荷塘的编辑、文友齐心协力共建美好荷塘,真心的感谢!“评论”是必须过硬的一个环节,借作者的一句话,“‘评论’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动力,不仅有利于调动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一些很好的指导,一些很好的借鉴,更可以帮助作者挖掘写作方面的潜力,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有了勤奋就有收获。希望自己在社团这个“评论擂台PK赛”活动的提炼中,将能取得更大的收获。”一篇很温馨的精彩随笔,也是很有力量感的随笔,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清风淡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声轻叹        2015-01-25 19:24:55
  晨爱有感有发,娓娓道来,有了勤奋就有收获,朴素的道理却令诚服,期待你的精彩表现~
听风起,看月明,雪惹窗棂…… ——一声轻叹
回复1 楼        文友:晨爱        2015-01-26 10:00:00
  谢谢老师支持!敬茶祝老师一切安好!放寒假了,孙子们都回来了,少有时间上电脑,迟复为歉!!
2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1-25 21:01:05
  感谢作者赐稿给【荷塘】!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2 楼        文友:晨爱        2015-01-26 10:09:14
  谢谢老师的精准编者按!更谢谢老师的问候!敬茶祝老师一切安好!放寒假了,孙子们都回来了,少有时间上电脑,迟复为歉!
3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1-25 21:01:42
  作者才能够自身感受写起,很好的随笔。欣赏,学习了!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3 楼        文友:晨爱        2015-01-26 10:09:49
  谢谢老师过奖!敬茶祝老师一切安好!迟复为歉!
4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1-25 21:02:15
  【荷塘】有你更精彩!期待你佳作频出!祝冬安!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4 楼        文友:晨爱        2015-01-26 10:11:13
  谢谢老师的鼓励!敬茶祝老师一切安好!荷塘有您更美好!迟复为歉!
5 楼        文友:夏雨荷        2015-01-26 10:19:29
  晨爱姐姐这篇随笔写得很深刻,很感人,很及时。为对推动“评论擂台PK赛”又助一臂之力!问好姐姐!
经历是一种领悟,更是一种财富。
回复5 楼        文友:晨爱        2015-01-26 19:48:19
  谢谢荷小妹过奖!向老师们和文友们学习!祝小妹美文连连!快乐多多!!
6 楼        文友:红泥        2015-01-26 19:55:04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继续支持荷塘!
回复6 楼        文友:晨爱        2015-01-27 13:05:48
  谢谢关注、支持!向大家学习!祝一切安好!
7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1-26 20:19:35
  根据姚斯接受美学原理,文章是要传播的,互相品读交流的。不交流,少了传播流通环节,文学就不是文学,那就成了作者个人行为,就无法传播文章价值。
回复7 楼        文友:晨爱        2015-01-27 13:07:05
  谢谢关注、支持!老师说得对,要多交流,才能共进!向大家学习!祝一切安好!
8 楼        文友:潮仙        2015-01-31 09:20:02
  “评论”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动力,不仅有利于调动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一些很好的指导,一些很好的借鉴,更可以帮助作者挖掘写作方面的潜力,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有了勤奋就有收获。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回复8 楼        文友:晨爱        2015-01-31 09:30:29
  感谢潮仙老师远道支持、鼓励!向老师学习!敬上一杯热茶祝老师一切安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